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履行保护珠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承诺,继续发挥媒体导向作用,本刊以传承珠算文化为宗旨,以推广珠心算教育为中心,深入探究珠算的数理内涵和使用价值,以及应用于基础数学教育不可替代的开智作用,为我国珠心算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舆论环境,不断给世界提供成功的经验做法,使"中国珠算"与珠心算更加深入人心。为此,特制定2016至2017年报道要点,内  相似文献   

2.
《珠算与珠心算》2014,(4):20-20
黑龙江省珠算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会议,围绕珠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全省珠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着重研究了如何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的国际承诺,践行珠算遗产保护机构——各级珠算协会的职能,自觉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积极推进珠心算普及实验工作和在财务领域传承珠算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2012年2月25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一周年之际,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长丁先觉,在湖北省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张雪华陪同下,就教育部关于2012年秋季珠算回归课堂问题,视察了襄阳市珠心算实验基地,观摩了珠心算教学,回  相似文献   

4.
《珠算与珠心算》2012,(3):36-37
现将浙江省转发来的慈政办发(2012)69号《关于重振珠心算事业打造特色文化教育品牌若干意见的通知》一文刊登如下,望各地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维护《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高度,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切实做好珠心算教学普及推广工作,努力为振兴珠算事业而奋斗。  相似文献   

5.
正继"程大位珠算法"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包括"程大位珠算法"在内的"中国珠算"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2016年,我们又迎来了"程大位逝世410周年"的纪念嘉年华。为此,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刊《珠算与珠心算》杂志社,隆重举办了"纪念程大位逝世410周年征文活动",发表了《让程大位精神永放光芒》等一组纪念文章;程大位家乡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的大位小学,则隆重举行了参观程大位故居纪念馆、唱响新校歌、珠心算表演、纪念座谈会、  相似文献   

6.
<正>《珠算与珠心算》杂志创刊第100期了! 100期代表了所有参与编辑的努力投入与热情写下的里程碑。珠算界学术期刊——《珠算与珠心算》,在中国黑龙江省财政厅关注重视下,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珠算协会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以下简称中珠协)共同努力宣扬推广珠算心算教育,使《珠算与珠心算》备受世界华人青睐。尤其近十年来,中珠协委托院校及专业机构进行的对比测试研究结果证实珠心算教育开发儿童智力,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通过《珠算与珠心算》的媒介宣传,这本期刊对国际的传播及影响不断扩大,也成为了我们的良师益友,经典珍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珠心算开发儿童智力脑机制研究"项目实验结果之一。是山东潍坊医学院院长王滨主持下的课题组,通过对学珠心算和未学珠心算60名儿童进行磁共振成像测试得此研究结论的综合报告。本刊围绕中国珠算协会2004年提出"珠心算教育具有开发儿童智力潜能作用研究"课题,将连续发表或转载各个专项实验结果,以期让社会全面了解珠算为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又为何我国政府要申报珠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目前,全党上下都在学习贯彻中央关于转变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结合珠算与珠心算事业发展的实际,更需要我们各级珠协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真抓实干。珠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这就给各级珠协和珠心算科教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国珠算协会建会以来,一直率领全国各级珠协和广大珠算心算科教工作者,积极发挥保护弘扬珠算文化的职能作用,在推进珠算与珠心算  相似文献   

9.
珠算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在人类改变世界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珠心算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其开发少年儿童智力潜能的显著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所重视。随着珠心算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必将对珠心算教练师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珠心算教练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珠心算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着珠心算选手的技能水平,决定着珠心算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普及、发展。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优化珠心算教练师培养机制,才能保障珠心算教育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8年1月19日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第一条鉴定宗旨认真开展珠算、珠心算鉴定工作,是保护、传承、发展国家及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算,推动珠算和珠心算教育的普及,提高全国珠算、珠心算技能水平的重要途径。为确保全国珠算珠心算鉴定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科学规范管理,保障珠算珠心算鉴定工作的科学性、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特制定本规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珠算”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令人鼓舞。如何传承发展,笔者认为,从算法教法上,当务之急是将珠心算教材中的三种算法、教法问题融入到小学算术教材,相互靠拢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关方面应将以下三种珠心算方法编入小学数学教材。  相似文献   

12.
正值此中国珠算申遗成功的第一春,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极大地鼓舞和鞭策着国人,推动珠算珠心算的新发展。有的学校考虑将珠算列入选修课程,有的学校探索把珠心算融合数学课程,很多家长对珠心算也开始关注了。申遗以来,各地热情高涨,参加珠心算师资培训和学习珠心算的人数骤增,迎来了"开门红"。据不完全统计,仅浙江省小学、幼儿园和各级各类校外培训机构学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7月16日)各位专家、各位代表、老师们:下午好!"中国珠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峰论坛暨黑龙江省珠心算教育成果综合展示"活动就要闭幕了。本次论坛在齐齐哈尔市举办,来自全省的珠心算教学骨干共聚一堂,围绕"保护传承人类文化遗产,弘扬发展中华珠算文化"这一主题畅所欲言、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圆满完成了  相似文献   

14.
正证书译文(UNESCO标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经中国提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已将"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列入该《名录》有助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促进人们对其意义的认知度,从而鼓励文化多样性的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签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证书列入日期2013年12月4日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小学数学计算以口算和笔算为主要潮流,但随着笔算体系弊端的日益明显,教育工作者开始把注意力再次投向了珠心算,加之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珠心算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关注。面对珠心算教学的现实需要,把珠算教学融入到新的课程改革之中,就要吸取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并且与数学课程相适应,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随着珠心算教师不懈地探寻珠心算教学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点和平衡点,珠心算教学取得了有益的实验成果,为我们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16.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铁道、新疆兵团及计划单列市(含原计划单列市)珠算心算协会、中国珠算博物馆:为充分发挥《珠算与珠心算》会刊在保护传承珠算文化遗产和促进珠心算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现就做好2016年会刊宣传征订工作通知如下:一、要切实提高宣传征订重大意义的认识《珠算与珠心算》作为珠算教育界专业学术期刊,在海內外有着广泛的积极影响,刊物內容丰富、独具特色,可读性、实用性较强,內容涵盖珠算与珠心算理论、珠心算脑机制研  相似文献   

17.
<正>珠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中国珠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助推珠心算教育创新发展,既是保护传承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全面开发儿童智力潜能最为经济、最为有效的手段,利国、利民,影响深远。为保护和传承珠算文化,夯实珠心算教育发展的基础,市财政局和珠算协会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我市珠心算发展基本情况我市新明小学1998年率先开展珠心算教学,2004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珠算文化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项目名录",2013年12月"中国珠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遗成功了,实在是可喜可贺!基础更稳固了,但是推广传承仍然是任重道远。中美珠心算学会于1996年成立,学会的宗旨开宗明义第一章,即为提倡珠算心算的传播发展,促进文化交流。因此在国际活动上,我们都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一、案例背景 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伴随着珠算的申遗成功。人们对珠算将有全新的认识。当下,珠算通常都以“珠心算”的面貌被人们熟知,也就是按照珠算的算理和模式在脑中打算盘。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和场所,同样肩负着对珠算继承和发展的任务。作为珠心算实验学校。我校在珠心算教学方面做了诸多尝试。  相似文献   

20.
<正>为充分发挥《珠算与珠心算》会刊保护传承珠算文化遗产的媒介作用,2016年本刊加大了对珠算与珠心算的宣传力度,刊物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截止到第五期,已刊发97篇文章和38条重要实事新闻报道,包括珠算与珠心算理论研究、教学研究、应用研究、脑机制研究和国际间的交流与活动的报道等等。作为国内外唯一的珠算与珠心算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充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