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中国珠算"世界非遗申报成功的消息传来,海内外欢呼雀跃的人们纷纷奔向江苏省南通市,这是因为世界上最大的珠算专题博物馆——中国珠算博物馆,就坐落在该市风光绮丽的濠河之畔。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共同兴建的中国珠算博物馆于2004年12月19日开馆,当时的暂用名为"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直到2007年12月底,才由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冠名"中国珠算博物馆"。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0月15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同志们、朋友们:1979年10月31日,在中国珠算发展史上,注定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召开了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大会。从此,珠算文化传承、保护、发展有了组织保障,珠算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珠算工作步入了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回顾中国珠算协会成立四十年的光辉历程,总结珠算传承发展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珠算与珠算文化遍及神州大地、城市乡村,正如原国务委员、财政部长王丙乾先生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是珠算的故乡,像‘四大发明’一样,珠算自它诞生之日起,千百年来,对我国乃至其他一些国家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起过重大作用。全国每天同珠算打交道的达数千万人"(余宁旺:《中国珠算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20世纪80年代,珠算的故乡中国在珠算科学的基础上,兴起了一门新的科学技术——珠算式心算,简称珠心算。珠心算是在珠算的基础上,凭借算珠的直观形象,按照珠算的算理模式,在大脑中形成"脑像图"浮动、变换进行计算的一种心算方法。珠心算,通俗而笼统的解释为"在脑子里打算盘"。珠心算是珠算发展的高级阶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的前园村,被称作"中国第一珠算村",因其神秘的殊荣而成为海内外慕名参观者的探访热地。前园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第一珠算村",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珠算宗师程大位就是在这里诞生的。他的珠算巨著《算法统宗》也是在这儿编纂问世的。同时,中国第一座国办珠算博物馆也建在这村中。更主要的是,我国最早关于"程大位珠算法"的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珠算"的申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倡议,也是从这个村发出的;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10月31日是中国珠算心算协会成立四十周年,也是中国珠算心算事业大发展大繁荣取得辉煌成就的四十年。四十年来,中国珠算心算事业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国内发展到国外,使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珠算文化浪潮奔涌,浩浩荡荡,流向五大洲,流入四大洋,波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了全面回顾总结中国珠算心算事业的发展成就,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国珠算文化,中国珠算心算协会  相似文献   

7.
今年8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珠算日",这是全球珠算人共同拥有的节日。在纪念这一美好节日祝福珠算心算事业永续发展并取得更大辉煌的同时,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中国珠算之父程大位先生在珠算方面的功绩。是他让珠算从数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边缘学科;是他开创了利用珠算进行开方的先河。程大位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珠算家,堪称中国珠算的拓荒者、鼻祖。  相似文献   

8.
<正>"陶谷新村19号",冠名为"村",这与数不清的农村什么"村"毫无关系。这是什么地方?是中国珠算泰斗华印椿先生终生居住的地方;是珠算界名流学者常来常往的地方;是日后的中国珠算协会筹委会主任华印椿先生指导全国珠算事业从分散到集中的地方。在这里,华印椿出发,不远千里奔赴桂林参加桂林珠算座谈会,  相似文献   

9.
<正>人类的计算行为开始于感觉到"数"的重要性,数石子或者结绳等,都是在初级的计数。珠算,是中国人特有的有关数的知识和实践,其所使用的工具——算盘,则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珠算是中国数学的代表,它以简便的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山东作为珠算的发源地,为更好地传承、弘扬、保护和发展珠算民族文化,2014年8月,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的中华珠算博物馆正式开  相似文献   

10.
2013年12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中国珠算作为"另一种知识体系"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中国珠算与发展珠算科学文化,使其发扬光大。因此,如何让民族优秀文化落地生根,让在珠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珠心算教育进入千家万户,造福社会,是全体珠算人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2月4日,中国珠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30项非遗项目。这不仅是珠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里程碑,更是世界对中国珠算的认可。中国珠算申遗成功,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不少媒体,对珠算进行了积极地宣传和热情地关注。国人也为我们有被称作"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文化史上,2013年12月4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个看似平淡的日子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中国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五年艰苦卓绝的珠算"申遗"之路终于告一段落。伴随珠算经历了1800多年漫长岁月的发展,这一具"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终于焕发出青春的气息,以新鲜的面孔走进世界视野,编制出一曲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交响乐。时光荏苒,日月如梭。珠算申遗成功已整整三年,我  相似文献   

13.
<正>一个在珠算界满头光圈的人靖玉树(1933年10月~)山东省临沂县人,当代珠算专家……靖玉树——一个以"普通珠算教师"自称,以"终身为珠算"自励,以"为中国珠算崛起"自强的珠算人,几十年躬耕,几十年拼搏,呕心沥血,苦心孤诣,终成一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12月4日,是一个载入珠算史册的日子。三年前的此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第八届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殿堂,珠算界历时五年的不懈努力终成现实。珠算成功入遗,体现了全世界对这一中华文明成果的承认与尊重,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珠算成功入遗,标志着"中国珠算"被送上了世界文  相似文献   

15.
《珠算与珠心算》2015,(1):30-31
<正>2014年10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作为指导单位,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研究所主办、台湾省商业会珠算委员会协办的第二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暨珠算申遗成功周年庆活动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日本、马来西亚、美国的2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上海市珠算界、数学界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大会是继2006年召开的第一届"弘扬中华珠算文化"专题研讨会之后,适逢即将迎来珠算人选人类文化遗产周年之际,由珠算界与数学教育界携手举办的又一次珠算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的盛会。大会  相似文献   

16.
《珠算与珠心算》2007,(4):32-32
7月21日,受财政部、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委托,南通市人民政府主持召开了"珠算博物馆建设与发展"专家研讨会,来自南京博物院、江苏省文物局、上海博物馆、复旦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专家们听取了南通市关于珠算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报告,实地考察了南通博物馆的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活动情况,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广泛的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已具备一定规模,收藏丰富,展览全面,条件优越,建议国家主管部门批复冠名为"中国珠算博物馆"。  相似文献   

17.
铃木久男先生是日本知名珠算史专家,也是世界级珠算史研究大师。早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率团二十余次来中国访问考察,为探求中国珠算史的真谛,踏遍中国很多省市,详细缜密地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结识多位中国珠算史学者,曾与中国珠算史专家李培业共同主编《世界珠算通典》。1981年11月在陕西省户县作了题为"珠算是中国人发明的"学术报告,纠正了"中国珠算西来说"的说法。他以简要的文笔介绍了他对《算学宝鉴》的评价:《算学宝鉴》是中国最卓越的算书之一,是中国算书中关于算盘学术的有价值的三本文献之一;在中国的算书中,该书解说各种算法的详尽程度,亘古迄今从未见过,实在令人惊异不止。  相似文献   

18.
《珠算与珠心算》2014,(6):F0002-F0002
<正>2014年11月2日至8日,根据文化部2014年港澳文化交流计划,由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与香港联艺文化交流中心合作举办的"国粹香江校园行"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之一——"中国珠算文化讲座及示范表演活动"在香港举行。以世界珠算心算联合会秘书长、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王朝才为团长的一行8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代表团在港期间,先后在香港文汇报社、香港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香港观塘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90年代初·珠心算的大普及20世纪90年代起,是珠心算大面积普及时期。这主要是中国珠算协会认识到,在电脑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珠算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对儿童智力的启智功能是电子计算机永远不能代替的。1991年,中国珠算协会不失时机地将珠心算列为中国珠算协会的"重点工程"。各级珠协对这项"重点工  相似文献   

20.
<正>《珠算与珠心算》创刊于2002年8月,是黑龙江省创办的珠算学术期刊。2004年全国期刊报改革,本刊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贯宗旨,以"珠算与珠心算"的大涵盖和自主创新的新品质,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保留、保护起来。作为全国唯一涵盖珠算与珠心算的专业期刊,作为仅存的珠算界喉舌,《珠算与珠心算》在黑龙江省财政厅和中国珠算心算协会的关怀、指导下,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和臻善,作用影响不断增强和扩大。2006年,被确定为中国珠算心算协会会刊,自此《珠算与珠心算》肩负重任,更上层楼,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