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四氯合铂酸钾分别与邻、间、对磺基苯甲酸在乙腈和水中利用水热合成获得了3个铂的N-(1-亚氨基乙基)乙脒配合物:[Pt(NIA)2]·(2-sb)·2H2O(1),[Pt(NIA)2]·(3-sb)·3H2O(2)和[Pt(NIA)2]·(1,4-dsb)·2H2O(3)(NIA=N-(1-亚氨基乙基)乙脒,2-sb2-=2-磺基苯甲酸二价阴离子、3-sb2-=3-磺基苯甲酸二价阴离子、1,4-dsb2-=1,4-二磺基苯二价阴离子)。合成过程中发生了乙氰三聚以及4-sb2-转变为1,4-dsb2-的反应。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荧光、热重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并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3个配合物为阳离子-阴离子物种,阳离子为[Pt(NIA)2]2+,中心金属离子四配位平面构型;阴离子与阳离子、水形成氢键,组成一个三维网络结构,但3个配合物的氢键模式不同。配合物在热稳定性、荧光性质上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N-salicylidene-benzylamineato M(Ⅱ) complexes (ZnL2, CuL2 and CdL2)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valued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gainst bacterial strands using the agar diffusion method. The crystal of ZnL2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It crystallizes in the Monoclinic system, space group C2/c with a=2.269 1(3), b=0.918 2(1), c=1.239 5(2) nm, β=117.89(2), Z=4, R1=0.049 4, wR2=0.138 2. The complexes were found to be active against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ierichia Coli. CCDC: 249474.  相似文献   

3.
A new nickel(Ⅱ) coordination compound [Ni(L2-)(2,2′-bipy)(H2O)]·2H2O (H2L=phenyliminodiacetic acid) was obtained by self-assembly of phenyliminodiacetic acid, 2,2′-bipy, and NiCl2·6H2O in the mixed solvent of water and ethanol (V∶V=1∶1). 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spectra, and X-ray crystallography analysis. The crystal is monoclinic, space group P21 /c with a=0.867 4(2) nm, b=0.907 3(1) nm, c=2.643 5(5) nm, β=91.01(1)°, V=2.080 2(4) nm3, Z=4, F(000)=992, Dc=1.520 Mg·m-3, R1=0.027 0 and wR2=0.067 5. In the complex, nickel (Ⅱ) atom is coordinated with a distorted octahedral geometry and extensive hydrogen bonds link the complexes into a 2D network structure. CCDC: 244926.  相似文献   

4.
利用手性配体N-乙酰-L-酪氨酸(Hacty)与钴盐通过溶液法合成了2例纯手性配合物{[Co(acty)(bpp)2(H2O)2](NO3)·2H2O}n (1)和{[Co2(acty)2(bpe)3(H2O)3](ClO4)2·4H2O}n (2)(bpp=1,3-联(4-吡啶)丙烷,bpe=1,2-联(4-吡啶)乙烷),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热重(TG)、粉末X射线衍射(PXRD)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六配位的Co(Ⅱ)离子被bpp配体连接形成一维右手螺旋链结构。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六配位的双核Co(Ⅱ)离子被bpe配体连接形成一维带状链结构。在氢键的作用下,它们均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深入讨论了不同构型的含N辅助配体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此外,测定了2例手性配合物的圆二色(CD)光谱。  相似文献   

5.
利用手性配体N-乙酰-L-酪氨酸(Hacty)与钴盐通过溶液法合成了2例纯手性配合物{[Co(acty)(bpp)2(H2O)2](NO3)·2H2O}n(1)和{[Co2(acty)2(bpe)3(H2O)3](ClO4)2·4H2O}n(2)(bpp=1,3-联(4-吡啶)丙烷,bpe=1,2-联(4-吡啶)乙烷),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热重(TG)、粉末X射线衍射(PXRD)及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六配位的Co(Ⅱ)离子被bpp配体连接形成一维右手螺旋链结构。配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六配位的双核Co(Ⅱ)离子被bpe配体连接形成一维带状链结构。在氢键的作用下,它们均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深入讨论了不同构型的含N辅助配体对配合物结构的影响。此外,测定了2例手性配合物的圆二色(CD)光谱。  相似文献   

6.
合成和表征了5个螺旋配位聚合物{[Cu(Hbpma)(H2O)4]2(SO4)3·3.5H2O}n (1)、{[Ni(Hbpma)(H2O)4]4(SO4)6·10.75H2O}n (2)、{[Mn(Hbpma)(H2O)4](SO4)1.5·3H2O}n (3)、{[Zn(Hbpma)(H2O)4]4(SO4)6·4H2O·4CH3OH}n (4)和{[Cu(Hbpma)2(H2O)2](SO4)2·9H2O}n (5), 其中bpma代表N,N'-双(3-吡啶甲基)胺。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4为一维链状结构, 配合物5为二维层状结构, 其中金属离子由质子化的bpma配体桥连。值得注意的是, 采取反-反式构象的柔性bpma配体使得配合物12为假螺旋链结构, 配合物34为螺旋链结构, 配合物5为螺旋层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的磁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由Cu(Ⅱ)、2,2′-联吡啶(邻菲咯啉)与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在溶液中组装得到2个双核配合物[Cu2(L)2(2,2′-bipy)2]·8H2O (1)、[Cu2(L)2(phen)2]·2H2O (2)(H2L=N-苯基亚氨基二乙酸,2,2′-bipy=2,2′-联吡啶,phen=邻菲咯啉)。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配合物2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在这2个双核配合物中,中心铜离子的配位形式均为五配位的畸变四方锥构型,配体L中的N原子没有参与配位,而是采用1个羧基的1个氧原子与Cu2+离子螯合、另1个羧基上的1个氧原子以μ2-桥联的配位模式连接2个Cu2+离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普通溶液法和水热法分别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u(Ts-5-AIPA)(phen)(H2O)]·H2O}n1)和[Cd(Ts-5-AIPA)(phen)]n2)(Ts-5-AIPA=N-对甲苯磺酰-5-氨基间苯二甲酸根,phen=菲咯啉),并用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配合物1P21/c空间群,配合物2C2/c空间群;2个配合物均为一维链状结构,再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结构。另外,还研究了2个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黄春芳  陈华龙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2):2035-2038
合成了一个Mn(Ⅱ)的配合物[Mn(NPA)2(Phen)(H2O)2](NPA=N-苯基代邻氨基苯甲酸,Phen=邻菲咯啉),经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元素分析、差热,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其晶体结构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标题配合物中的Mn原子与2个N-苯基代邻氨基苯甲酸的2个氧原子、1个Phen的2个N原子,2个水分子的氧原子形成六配位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N-亚水杨醛基-1-氨基金刚烷Schiff碱锌(Ⅱ)配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经缩合反应制备了4-甲氧基水杨醛缩-6-氨基喹啉希夫碱配体(L),并采用溶剂热法使其与Co(Ⅱ)、Zn(Ⅱ)和Cu(Ⅱ)三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得到配合物[Co L2](1),[ZnL_2](2)及[Cu L2](3),所得化合物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表征。生物测试结果表明,配体(L)及配合物1~3对马铃薯干腐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4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经缩合反应制备了4-甲氧基水杨醛缩-6-氨基喹啉希夫碱配体(L),并采用溶剂热法使其与Co(Ⅱ)、Zn(Ⅱ)和Cu(Ⅱ)三种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得到配合物[CoL2](1),[ZnL2](2)及[CuL2](3),所得化合物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X射线单晶衍射法进行表征。生物测试结果表明,配体(L)及配合物1~3对马铃薯干腐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苹果腐烂病菌、番茄灰霉病菌4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3.
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2-丙酸)-对硝基苯甲酰腙及N-(2-丙酸)-对叔丁基苯甲酰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二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1H NMR、13C NMR、119Sn NMR、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对癌细胞H460、HepG2、MCF7以及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作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C1、C2对3种癌细胞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2对HL7702的细胞毒性远小于C1;配合物C1、C2与小牛胸腺DNA作用均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4.
二对甲基苄基二氯化锡分别与N-(2-丙酸)-对硝基苯甲酰腙及N-(2-丙酸)-对叔丁基苯甲酰腙反应,合成了2个取代二苄基锡配合物(C1、C2),通过元素分析、IR、UV-Vis、1H NMR、13C NMR、119Sn NMR、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热重分析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对癌细胞H460、HepG2、MCF7以及正常人体肝细胞HL7702的体外抑制活性;在Tris-HCl缓冲溶液中,以EB作为荧光探针,用荧光光谱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C1、C2对3种癌细胞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配合物C2对HL7702的细胞毒性远小于C1;配合物C1、C2与小牛胸腺DNA作用均是插入结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水热反应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3-NPAH2)和菲咯啉(phen)或1,2,4-三氮唑(Htrz)分别与ZnSO4·7H2O和Pb(NO3)2反应,成功组装了2个配合物:[Zn(3-NBA)(trz)]n(1)、[Pb(3-NBA)(phen)2]NO3(2)。在反应过程中3-硝基邻苯二甲酸发生了原位脱羧反应而产生3-硝基苯甲酸(3-HNBA),理论计算也证实了实验结果。利用红外光谱、粉末XRD、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等方法对2个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解析结果显示:配合物1具有二维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存在N-O…π弱相互作用。配合物2具有零维单核结构,这些单核单元通过π…π弱相互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2个配合物室温条件下的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6.
以4-(1H-1,2,4-三氮唑)苯甲酸(Htbc)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型4d-4f配位聚合物{[EuAg(tbc)3(H2O)]ClO4·H2O}n(1)和{[Eu2Ag3(tbc)6(NO3)2(H2O)2](ClO4)2·2H2O}n(2)。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PXRD及荧光光谱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21,由一维三股螺旋链(其中2股右手螺旋和1股左手螺旋)通过Ag将其连成二维平面。配位聚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由内消旋一维两股螺旋链通过Ag将其连成二维平面。配位聚合物12的二维链结构均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同时也表征了配位聚合物1和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以4-(1H-1,2,4-三氮唑)苯甲酸(Htbc)为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型4d-4f配位聚合物{[EuAg(tbc)3(H2O)]ClO4·H2O}n(1)和{[Eu2Ag3(tbc)6(NO3)2(H2O)2](ClO4)2·2H2O}n(2)。运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对该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PXRD及荧光光谱表征。单晶结构表明,配位聚合物1为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21,由一维三股螺旋链(其中2股右手螺旋和1股左手螺旋)通过Ag将其连成二维平面。配位聚合物2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由内消旋一维两股螺旋链通过Ag将其连成二维平面。配位聚合物12的二维链结构均通过非共价键作用形成三维超分子, 同时也表征了配位聚合物1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四水乙酸钴(Ⅱ)和Salamo型双肟配体4,4''-二硝基-2,2''-(1,2-乙二氧双(氮次甲基))二酚(H2L)在不同溶剂中的配位反应,合成了2种不同溶剂参与配位的三核钴(Ⅱ)配合物,即[Co3L(OAc)2(CH3CH2OH)2]·2CH3CH2OH·2CHCl31)和[Co3L(OAc)2(C3H7OH)2](2),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法对其进行了性质表征。在配合物12中,存在2个配体单元(提供N2O2配位原子),2个乙酸根离子,2个配位的乙醇或正丙醇分子。虽然2个配合物是在不同溶剂中合成的,但配合物中的钴(Ⅱ)离子均采用稍微扭曲的八面体几何构型。结果表明,溶剂效应在配合物的配位环境中起了关键的作用。另外,配合物12在激发波长为450 nm时能表现出强烈的光致发光,其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为568和566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