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恒定导热原理为基础,选用由温度表和温差电偶组成的温度测量装置,在真空环境下测量试样上下压杆对称位置的温度、有效传热面积和试样的厚度,通过计算机计算试样的导热系数.与传统的稳态法比较,采用真空热流法测定导热系数,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很快达到稳定,可以减小测量过程中试样及上加热盘和下散热盘侧面散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热电偶的温差电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UJ27c型直流电位差计,我们设计了一个用于热电偶测量的实验。中描述了电位差计实验中热电偶的温差电动势的测量、热电偶的温差电特性曲线以及实验的可行性及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扭摆法测量刚体转动惯量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在扭摆上加装一个圆柱形外罩,屏蔽了空气压差阻尼,保持空气黏性阻尼在测量过程恒定,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所采用的变温光谱差减方法是将待测试样分成两份 ,一份作为参比试样 ,恒定在某一温度 (参比温度 )下 ,另一份作为待测样品 ,选定另一待观测温度 ,在一定的波长范围内 ,用岛津UV 2 4 0型紫外 可见双光束分光光度计扫描 ,获得紫外吸收温差光谱 (UVSDT)。选择不同的温度差 ,测得温差光谱随温差的变化。观测了C60 分子在乙醇、环己烷、正己烷、异丙醇等几种有机溶剂中吸光度随温度的变化。观测结果发现C60 溶液的吸光度变化存在显著的负温度效应。C60 的UV吸收光谱峰随试样温度升高而降低 ,UV吸收温差光谱 (U VSDT)为负峰 ,UVSDT峰强随温差增大而负向增大。说明C60 的结构对温度有较强的依赖关系。这种依赖关系与π π 电子跃迁类型密切相关。实时现场测量C60 溶液的吸光度随温度变化规律 ,对分离、纯化、分析富勒烯 ,认识C60 特性、研究以溶剂为媒介的化学反应机理 ,以及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和重现性等 ,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气象参数戈壁沙漠地区近地面大气湍流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适合戈壁沙漠地区的近地面大气湍流模型。通过测量近地面层不同高度处温度、湿度、压强和风速等常规气象参数,结合模型可给出近地面层大气湍流强度。模型计算的近地面层大气湍流强度通常白天值最大,中午前后出现较宽的最大值区间,在日出时段和日落时段出现较明显的最小值,夜间呈不规则变化,该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近地面层大气湍流强度的变化特性。在影响大气湍流强度变化的参数中,大气温度的变化趋势直接影响着大气湍流强度的变化:通常白天大气温差较高时,大气湍流强度较强;大气温差较低时,大气湍流强度较弱;大气温差起伏较大的时刻,大气湍流强度的变化也会较大,大气温差起伏趋势与大气湍流强度变化趋势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
张强  胡章伟 《应用声学》1995,14(6):40-43
本文研究了在混响场中用相关传声器识别主声源直达声的近似工程法,包括理论及实验技术。采用该方法对一个置于混响声污染下的恒定声源进行了直达声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该恒定声源的消声室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关传声器近似工程法在很大程度上能减少混响声对主要源声压测量的干扰,从而能在混响声场中获取一定精度的主声源声压级。  相似文献   

7.
测量流动湿蒸汽的湿度意义重大但也很困难。本文提出了一种测量湿蒸汽湿度的微波加热法。微波加热应用于湿度测量有四个显著的优点:一是微波加热中热量从水滴、水膜与蒸汽分子内部产生,不依赖于传导和对流等传热过程,且加热速度快;二是微波加热具有选择性,由于液态水的介电常数约为水蒸汽的介电常数的80倍,加热过程中水滴和水膜吸收更多的微波能量而气化,符合热力法湿度测量的要求;三是微波加热基本没有热惯性,一旦微波源切断加热即停止;四是加热过程中散失到外界的热量小。上述特性使微波加热法湿度探针具有加热段短、测量精度高的特点。给出了微波加热法测量湿度的原理、误差分析、初步设计的探针结构以及实验验证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在前一篇文章里,我们叙述了一侧流体混合一侧流体不混合的叉流换热器的平均温差修正系数F的实验测量结果。考虑到管内外流体特别是管外流体的传热系数不易算准,这种不准确性对F有直接影响,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另一个角度对叉流换热器的平均温差作进一步的研究,即测量管外空气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温度分布,并将测量结果同按改进的数学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判断管外流体中混合作用的大小。比较表明,  相似文献   

9.
Tb4O7掺杂的WO3陶瓷的高温热电现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传统的固相烧结技术 ,制备Tb4O7掺杂的WO3陶瓷 .测量了其高温热电行为 ,发现样品升温和降温时相变分别出现在 3 5 0℃和 2 70℃ ,有 80℃的热滞 .并且样品在 5 0 0℃的恒定温度下有稳定的电能输出 ,这种现象用现有的温差电效应和热 (释 )电效应理论都不能解释 .这是一种新的热电效应 ,利用它有可能找到热能—电能转换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略论测温热电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国良 《物理实验》1996,16(5):236-237
略论测温热电堆郑国良(上海市杨浦区业余大学200093)一、引言把两种不同金属材料导线两端连接在一起,构成闭合环路,当两接点有温差时,则在此回路中存在一个与温差成单调关系的电动势.如固定一个接点温度不变,则可以测量此回路中的电动势,定出另一接点的温度...  相似文献   

11.
1引言在我国火力发电厂中,目前普遍使用阿斯曼通风式干湿表测定氢冷汽轮发电机内冷却介质氢气的绝对湿度,在实际测量中由于没满足干湿表使用所需的测量条件和测量操作不得法,所以测量结果相对偏差很大。往往是同一时刻、同一工况下、不同的测量者得出差别很大的测量结果,这种相对误差可高达30~50%。这种状况往往造成对发电机氢气湿度监控的误导而导致发电机内湿度严重超标,已经诱发了多次机组事故,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1]。因此弄清干湿表测定氢冷发电机氢气湿度的误差来源,找到消除误差的措施对于发电机氢气湿度实施准确严格…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声衰减特性对材料进行无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但当系统温度变化时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超声幅值检测存在较大的误差。为了较为准确地研究纵波幅值温变特性,本文设计了一套利用温差热电偶测量样品温度,且在试样温度变化时,仍能使探头温度保持相对稳定和两端压力恒定的装置,在确保各种实验操作细节的基础上,研究温度对探头性能的影响,并得出了固体中超声纵波衰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湿敏聚合物--聚酰亚胺(PI)薄膜用于光纤布拉格光栅湿度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其传感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测量.实验表明:镀有聚酰亚胺(PI)薄膜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反射峰位置漂移量与湿度呈线性关系,容易标定,实现了对湿度的高精度测量.用这种材料制作的湿度传感器比其他类型湿度传感器性能优越.  相似文献   

14.
利用头发随着空气湿度增加而伸长、降低而皱缩特性,制作了简易头发湿度计,并探究了头发伸长量与相对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湿度较低时,单位湿度变化引起的头发伸长量较大;头发原长越长,当湿度变化时头发总的伸长量越长.应用自制简易头发湿度计测量了环境的湿度,测量结果与标准湿度计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测量了准一维有机超导体 (TMTSF) 2 ClO4 单晶a方向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高精度温差电动势 (6— 2 80K) .高温下的温差电动势表现出线性行为 ,不能被正常的一维电子能带理论所解释 .在 2 4 0K左右观察到温差电动势斜率发生反常突变 .在 14 0K左右温差电动势向下逐渐偏离线性行为 ,这与 1D— 2D的维度渡越相关 .对阴离子有序—无序相变温度Ta(Ta=2 4K)附近的温差电动势结果与比热和电阻率的数据进行了比较 .对于极慢速降温的温差电动势 ,求导后可以看到相变的痕迹 .随着通过Ta 降温速率的增大 ,在Ta 之下的温差电动势数值出现了一个逐渐增大的整体抬高 .对此进行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6.
灵敏电流计实验中的温差电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键 《物理实验》2001,21(3):10-12
由于光点式灵敏电流计内部存在照明光源,系统很鸡避免温差,产生温差电流,从而引起光标附加偏转,本文以测量灵敏电流计常量和内阻为例,表明了温差电动势的存在,介绍了消除其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Powell提出的热比较器法具有测试时间短、不破坏被测材料的优点.在Powell热比较器的基础上,参考Goldsmid比较器,我们设计了一种适宜测试各种建筑材料、塑料等低导热材料导热系数的热比较仪. 该仪器的测量本体是一个特殊的探头(见图1).探头的主要测试元件是两对铜—镰铜热电偶.温差热电偶A用以测定热端与探头触点之间的温差,温差热电偶B用来测定  相似文献   

18.
温差电偶结构简单、测温精度高、重复性好、测温范围宽,所以广泛应用于工厂、实验室的温度测量中,又是工科院校普通物理实验的传统内容之一。温差电偶测温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它的测温原理和使用方法,一般用它测量水  相似文献   

19.
半导体温差发电过程的模型分析与数值仿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长宏  林涛  曾志环 《物理学报》2014,63(19):197201-197201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型,在温差发电过程的数值模拟中考虑了热电单元之间封闭腔体内空气传热的影响.同时进一步运用有限元的数值计算方法对不同电臂对数和不同型号温差发电模型的温度场、电压场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127对热电单元模型计算的能量转换效率随冷热端温差增大而迅速提高,与采用1对热电单元模型计算的能量转换效率之差从冷热端温差为20℃的0.39%提高到冷热端温差为220℃时的5.16%,能量转换效率比1对热电单元平均高出3.02%.冷端温度恒定在30℃时,温差发电芯片的输出电压、功率以及能量转换效率均随着电偶臂的横截面积的增大而提高,且电偶臂冷热两端的温差越大提高幅度也越大,而温差发电芯片内阻则与电偶臂横截面积成反比关系,当温差为220℃时对应的输出功率最高达28.9 W.  相似文献   

20.
测量了准一维有机超导体(TMTSF)2ClO4单晶a方向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高精度温差电动势(6—280K).高温下的温差电动势表现出线性行为,不能被正常的一维电子能带理论所解释.在240K左右观察到温差电动势斜率发生反常突变.在140K左右温差电动势向下逐渐偏离线性行为,这与1D—2D的维度渡越相关.对阴离子有序—无序相变温度Ta(Ta=24K)附近的温差电动势结果与比热和电阻率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对于极慢速降温的温差电动势,求导后可以看到相变的痕迹.随着通过Ta降温速率的增大,在Ta之下的温差电动势数值出现了一个逐渐增大的整体抬高.对此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低维体系 输运性质 温差电动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