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文阐明了玻尔理论在工科近代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提出在玻尔理论教学中应该突出对应原理.文中运用对应原理导出氢原子的能级公式,进而得出轨道半径量子化和角动量量子化条件.并说明这样讲授更符合历史事实,也有利于学生理解量子理论和经典理论的联系,从中领会科学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对应原理在量子论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应原理(CorrespondencePrinciple)的系统阐述最早见于玻尔在1918年写的文章[1],而正式使用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他 1920年的文章[2-4].对应原理表述的是量子理论与经典物理理论的关系,它指出:在大量子数极限情况下,量子体系的行为将渐近地趋于经典力学体系.然而应该提到,对应原理的思想的萌芽[5]早在玻尔的1913年发表的划时代的论文[6]──“伟大的三步曲(Great Thilogy)──中已经可以明显看出(见其中第一篇论文,§3),虽然文中并没有出现对应原理这个词汇。同年12月,玻尔在哥本哈根物理学会上的报告中,又特别强调了这个思想的重要性[7],这…  相似文献   

3.
对应原理是一个普遍原理.本文拟讨论其思想在中专物理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及其实际意识.1对应原理 对应原理最新所表述的是量子理论与经典物理理论之间的关系.最早是1906年,M·普朗克提出的在h→0的极限情况下量子物理还原为经典物理: [量子物理]=[经典物理] 对于对应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并正式提出使用这一名称的是丹麦杰出的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早在1913年,玻尔发表的论文《论原子与分子的构造》──“伟大的三步曲”中就已明显看出这一思想的萌芽.尔后,玻尔分别在1918年,1920──1923年间多次阐…  相似文献   

4.
对<大学物理>杂志以前刊发的一篇文章中关于对应原理的两种表述及综合运用的部分论点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新的见解,并阐述了对普朗克对应原理和玻尔对应原理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王长荣 《物理与工程》2006,16(3):55-58,64
以玻尔对应原理所形成的思想过程为历史背景,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该原理的深刻科学内涵以及它对哥本哈根学派的深刻影响.作为一种富有启发性的科学思想,玻尔对应原理对当今物理学的发展及科学研究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回顾玻尔原子模型建立的背景以及玻尔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玻尔利用对应性原理,创造性地在宏观与微观之间架起连接的桥梁,从而解释原子结构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规律.  相似文献   

7.
用玻尔氢原子理论处理氢原子和电子偶素基态的方法,在假定了氦原子基态的经典模型后,给出了氦原子基态能级和半径,并与实验和量子力学变分法计算的结果作比较,说明玻尔氢原子理论对氦原子基态能级的计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倪致祥 《大学物理》2011,30(4):62-65
以再探索的方式重现了人们根据实验结果发展玻尔原子理论,提出矩阵力学的过程,重点介绍利用物理理论之间的对应关系发展科学理论的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量子力学的诞生(2)——三 矩阵力学的诞生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矩阵力学是1925年由海森堡首先提出,而由玻恩、海森堡、约旦(P.Jordan)等人完成的。 海森堡1923年在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后到哥廷根大学做玻恩的助教,以后(1924-1927)他在玻尔的研究所里工作了三年,1922年玻尔在哥廷根所作的报告,海森堡也听了,他很赞赏玻尔的工作,但对旧量子论他不象波尔那样充分肯定,他一方面从玻尔那里接受了“概念的东西应根据实验的结果去更正”,另一方面又从索末菲那里接受了“分析性和严格性”的要求。海森堡对旧量子论不能满足,认为对应原理作为原理应当是一开始就以严格的形式提出,而不应只是作为避免经典围观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量子力学理论分析了德布罗意对玻尔氢原子模型量子化条件的解释,发现玻尔氢原子模型中各个能级的德布罗意波长实质上是量子态的径向函数R_(n(n-1))(r)对应的最概然德布罗意波长。  相似文献   

11.
普朗克常数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常数,利用测角仪器分光计,探索用玻尔氢原子理论来测普朗克常数。根据最小偏向角测量三棱镜折射率的原理,利用分光计测量三棱镜的折射率来研究光的色散规律,测量棱镜材料对不同波长入射光的折射率,得到棱镜材料的色散曲线和拟合方程。根据玻尔的氢原子理论,用分光计测出氢原子光谱四条谱线(α,β,γ,δ)的偏向角对应的折射率,由科西经验公式计算出相应的波长。  相似文献   

12.
陈钢  吴去非 《大学物理》2005,24(9):35-37
用玻尔氢原子理论处理氢原子和电子偶素基态的方法,在假定了氦原子基态的经典模型后,给出了氦原子基态能级和半径,并与实验和量子力学变分法计算的结果作比较,说明玻尔氢原子理论对氦原子基态能级的计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光谱实验室》2007,24(1):21
他在普朗克量子假说和卢瑟福原子行星模型的基础上,于1913年提出了氢原子结构和氢光谱的初步理论。稍后,又提出了“对应原理”(在物体大、运动范围广的极限情况下,微观运动规律应该趋近于宏观运动规律;并且两种规律应该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这些工作,对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起了重要作用。此外,玻尔在原子核反应理论和解释重核裂变现象等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玻尔的并协原理和我国古代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 947年玻尔授勋时 ,他选择了太极图作为礼仪罩袍的图案 ,表明我国古代文明与现代科学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和谐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玻尔理论基本假设、不确定关系、薛定谔方程以及波函数性质4种方法求氢原子的玻尔半径,理解了玻尔理论基本假设的半经典、半量子;不确定关系正是微观粒子波动性的必然结果;氢原子中电子遵从薛定谔方程,方程的解析即为波函数,是概率波.  相似文献   

16.
孙春峰  郑冬梅 《物理与工程》2004,14(1):36-41,63
本文回顾了玻尔理论,系统地分析了玻尔理论和经典理论、量子力学之间的联系与本质区别,简要论述了玻尔理论对物理学发展的贡献与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前面的几个报告把我们带进了尼尔斯·玻尔生活的时代.在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人们揭示了原子结构,建立了量子力学,完成了第一批核物理实验.例如,发现中子俘获截面大得出人意料,并由此导致玻尔提出了复合核概念和第一个宏观核模型──液滴模型。现在,让我们从那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回到今天玻尔研究所从事的核物理实验研究。 玻尔研究所建立于1921年,当时称为理论研究所,1965年才改为现在的名称.玻尔研究所早期形成的国际合作气氛一直流传至今.目前,每年来自东西方各国的长期访问学者大约有50余人,短期访问学者大约有200余人,他们与玻尔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18.
鲁斌 《物理通报》2021,(1):39-42,47
利用分光计、三棱镜,将氢原子光谱呈现在高中物理课堂.利用光栅,准确测量谱线波长,并引导学生得到巴尔末公式,进行深入思考.将玻尔理论进行系统教学,用理论解释实验,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课中,弥补了学生对于氢原子光谱实验现象的缺失,也弥补了教材对于玻尔理论系统性的缺失.  相似文献   

19.
玻尔经典量子论处理氢原子问题获得很大成功.氦原子问题比氢原子问题稍复杂一些.本文试图用玻尔理论来处理氦原子,目的在于检验一下玻尔理论的成功是否有偶然性.按照玻尔理论的精神处理氦原子基态,由计算所得的理论值与量子力学计算值相比,大为逊色,问题在于玻尔经典量子论并没有反映微观客体的波粒二象性.  相似文献   

20.
1913年夏秋之际,尼尔斯·玻尔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阐述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理论,这一现今可以在高中和大学本科的教科书上看到的理论革新了物理学家关于物质的概念.玻尔理论通常被认为只适用于已获得惊人成功的单电子原子体系,从历史的观点看来,这是明显误解.事实上,玻尔最初就认为,他的这一智慧结晶应该对于无论是物理学家的原子还是化学家的分子在内的所有物质的构成都会产生全新的认识.在他的1913年三篇巨作中,虽然现今经常被忽略,实际上关于化学性质的考虑和结论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玻尔理论对化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特别是对元素周期排列规律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