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寡糖、多糖和糖缀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构特征以及人工合成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对革兰氏阴性细菌O-多糖(抗原决定簇Anigenic Determinant)和O-寡糖的研究在诊断学及预防学上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的结构测定和合成研究有了很大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大肠杆菌和沙雷氏菌O-抗原寡糖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5.
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催化拆分反式3-(4’-甲氧苯基)缩水甘油酸甲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粘质沙雷氏菌脂肪酶进行了固定化研究,确定硅藻土和环氧树脂Eupergit C是较好的固定化载体. 固定化后酶的热稳定性、 pH稳定性及储存稳定性均明显提高. 以Eupergit C共价固定的脂肪酶,其操作稳定性比硅藻土吸附酶好,重复使用10批次后,剩余酶活力还有50%左右,戊二醛交联对Eupergit C固定化酶稳定性的提高没有明显效果,而硅藻土吸附酶经戊二醛交联后稳定性有所提高,经5批次反应后剩余酶活力还有50%. 使用交联后的硅藻土固定化酶(1 g, 200 U), 在两相搅拌反应器(工作体积200 ml, 甲苯∶水体积比=1)中对地尔硫卓手性前体(±)-反式3-(4’-甲氧苯基)缩水甘油酸甲酯((±)-MPGM)(有机相浓度为0.5 mol/L)进行了催化拆分,经5批次反应后,共得纯(2R,3S)-(-)-MPGM 18.6 g, 产品光学纯度(对映体过量)>99%, 总收率为37.2%. 相似文献
6.
7.
大肠杆菌O抗原寡糖单位生物合成路径的研究对于阐明特异性O抗原在细菌生长和致病中所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研究了大肠杆菌O77 O抗原寡糖单位的生物合成路径,考察了两个甘露糖糖基转移酶(WbaD和WbaC)在大肠杆菌O77 O抗原寡糖单位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高效、灵敏的细菌O抗原寡糖重复单位生物合成路径初步表征方法。首先采用MALDI-TOF MS技术,在负离子模式下,监测WbaD和WbaC酶促反应产物-脂寡糖形成,初步探索了WbaD和WbaC的作用方式,应用碰撞诱导解离(CID)技术对酶促反应产物-脂寡糖的化学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结果表明,WbaD和WbaC是O77 O-寡糖重复单位合成所需的仅有的两个糖基转移酶,WbaD与O77的O抗原中d-Man-d-GlcNAc糖键的形成相关,WbaC与O77的O抗原中其余两个d-Man-d-Man糖键的形成相关; WbaD和WbaC之间同时存在协同合作和交替作用方式。本研究建立的细菌O抗原寡糖重复单位生物合成路径高效表征方法为深入探索细菌O抗原生物合成机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5个单糖组分为原料, 经过7步, 以21%的总产率得到E.coli O86抗原全保护的五糖重复单元.在合成路线中, 充分利用糖基化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原则, 结合HClO4-SiO2固体催化剂和“IP”策略, 大大提高了合成的效率. 整个合成路线设计操作简单, 选择性高, 消耗低, 产率高, 可以用于快速高效地合成其它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分子. 相似文献
9.
10.
11.
本文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双向免疫扩散及Western吸印实验,证明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K99抗原基因在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无毒菌株D29(pFS239)和L15(pFS239)中表达,比较了K99基因在Y. enterocolitica与E. coli中表达条件的异同,并推测K99抗原蛋白在Y. ente-rocolitica中以纤毛的状态存在于细胞表面。本文是关于不同属的经克隆的基因在Y. enterocolitica中进行表达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微波场下湿法合成的CoFe2O4粉体对H2O2催化分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微波电磁场的作用制备超细粉体,已有不少报导[’一到本文着重研究了湿法制备COFe。O。粉体时,微波辐照与常规加热两种陈化方式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并初步分析了造成催化活性差异的原因.1实验部分1·ICOFe。0。催化剂的制备采用自行设计的装置旧1),微波的频率为Zd5Al 相似文献
14.
采用农药厂副产物三乙基-3-苯氧基苄基氯化铵与4-氯苯基环丙基酮肟在碱性的条件下反应合成4-氯苯基环丙基酮厉-O-(3-苯氧基苄基)醚,产率80%。 相似文献
15.
16.
用柠檬酸配位聚合法合成了LiAlyCo0.96-yMg0.04O2(y=0.3,0.7)粉体,采用DTA方法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烧结温度对不同铝含量材料相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铝掺杂量低(y=0.3)时,在600℃烧结就可得到具有α-NaFeO2结构的单相固溶体.而铝掺杂量高(y=0.7)时,在600和700℃烧结都有γ-LiAlO2相出现,直到烧结温度升高到800℃才得到单相固溶体. 相似文献
17.
探究Fe_3O_4@(DS-LDH)的最佳合成方法及合成条件。对比共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焙烧还原法制备的Fe_3O_4@(DS-LDH)。通过DLS、Zeta电位、XRD、FT-IR、SEM、VSM等手段对样品表征分析,利用高效液相法测定载药量。采用L_(16)(4~5)正交试验优化共沉淀法合成工艺,并研究Fe_3O_4@(DS-LDH)的体外缓释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DS-LDH)的最优合成条件:n(Mg~(2+))/n(Al~(3+))=2,n(Mg~(2+))/n(总Fe)=2,pH=10.5,晶化温度为90℃。最优条件下载药量达27.59%,Fe_3O_4粒径为168.25nm,Fe_3O_4@(DS-LDH)粒径为128.58nm。Fe_3O_4和Fe_3O_4@(DS-LDH)具有较好磁性性能。外加磁场条件下,体外缓释性能良好,12h趋于稳定,达84.65%。表明Fe_3O_4@(DS-LDH)是良好的磁靶向药物传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8.
相转移催化合成O,O-二芳基(硫代)磷酰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0.05mol三氯硫磷和0.10mol的酚通过相转移催化反应合成O,O-二芳氧基硫代磷酸氯可得较好收率。产物经IR和1HNMR表征。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