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为单体,甲苯为致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盐酸为催化剂,采用热引发法制备毛细管电色谱硅胶整体柱.在反相毛细管电色谱条件下,对中性化合物硫脲,苯,萘,芴,蒽实现了基线分离了.柱效超过100,000 plates/m.探讨了该柱的制备条件如单体比例,毛细管内径,制柱反应时间对分离的影响,并且在电色谱条件下考察了有机溶剂比例,pH值,电压和温度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霞  李永民  陈立仁 《化学研究》2005,16(1):108-112
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以其制备相对简单,渗透性好,柱效高等优点,成为电色谱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包括有机聚合物型和硅基整体柱两种类型.其制备方法还不十分成熟,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3.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新型微柱分离方法。它是在毛细管管壁涂布或键合固定相,以电渗流驱动流动相的一种色谱分离模式。该文对开管毛细管电色谱的发展、柱制备、理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引用文献47篇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基本原理入手,介绍了毛细管的预处理方法;讨论了色谱柱制备过程中,印迹分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溶剂的选择以及比例的影响;比较了光引发及热引发两种聚合方式的特点;阐述了聚合时间、聚合温度的控制;并探讨了色谱分析过程中检测电压、检测温度、流动相组成等操作条件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分子印迹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领域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毛细管硅胶基质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电色谱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邵华  邓启良  伦志红  阎超  高如瑜 《色谱》2005,23(3):243-246
采用热引发一步法制备了毛细管电色谱硅胶基质整体柱。通过使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增加了反应液中两相之间的相互溶解,使得反应液最终成为均相溶液,实现了硅胶整体柱的均相聚合制备。所制备的均相硅胶整体柱内部结构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分离度。评价了该整体柱的电色谱性能,深入探讨了有机溶剂比例、pH值、电压以及温度等电色谱操作条件对电渗流、保留机理和柱效的影响。在该均相硅胶基质整体柱上成功地分离了9种中性物质(硫脲、苯、甲苯、乙基苯、正丙苯、萘、正丁基苯、芴和蒽)以及7种中性、酸性和碱性物质(硫脲、邻氨基酚、苯酚、苯、邻甲苯胺、α-萘胺和2,4-二氯苯胺)。该柱对硫脲的柱效超过110000塔板/m。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键合蚀刻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的制备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环糊精键合蚀刻毛细管柱的制备方法,考察了电渗流性质及其电色谱性能;其电渗流大小和方向都可调控;有效分离了碱性蛋白和硝基苯酚位置异构体;对安息香和氨基酸衍生物对映异构体能部分分离。  相似文献   

7.
毛细管电色谱(CEC)是毛细管电泳(CE)和微径液相色谱(micro—HPLC)技术的结合,是集CE的电子迁移机制和micro-HPLC的分配分离机理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微分离技术.CEC以塞子流型的电渗流代替抛物线流型的压力流,具有CE的高效性,能够分离电中性化合物而具有HPLC的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温和条件下的溶胶-凝胶技术,成功制备了阴离子交换-反相混合模式硅胶基质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通过调整反应液中不同前体的比例,优化了整体柱的制备条件。通过扫瞄电镜,对柱床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实验发现,所制备的整体柱电渗流的方向和大小可随流动相pH值的改变而改变,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具有从阴极流向阳极的电渗流;当流动相pH值升至约7.5时,电渗流方向发生了反转(由阳极流向阴极)。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所制备的整体柱对所考察的酸性(中性)化合物实现了快速分离,并获得了高达160,000N/m的柱效。  相似文献   

9.
甲基丙烯酸基质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同时又作电渗流改性剂, 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甲苯和异辛烷为致孔剂,Irgacure 1800为光引发剂,采用紫外光引发原位聚合反应制备出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对影响电渗流的因素如pH、乙腈含量及离子强度等进行了讨论.使用制备的整体柱在3种模式(加压电色谱、气压驱动和电色谱)下对7种中性物质(硫脲、苯、甲苯、乙苯、萘、联苯和菲)的混合物实现基线分离,同时还可实现酸性物质(邻羟基苯甲酸、苯甲酸、苯乳酸、扁桃酸)和碱性物质(苯胺、甲苯胺、乙酰基苯胺和N-甲基苯胺)的快速分离.  相似文献   

10.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前驱体制备了新型聚合物多孔涂层毛细管开管(PLOT)柱固定相。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时间、致孔剂比例及交联剂比例获得了色谱性能良好的PLOT柱,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毛细管柱内的多孔涂层厚度适中且均匀。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PLOT柱以反相色谱分离机理有效分离了中性、酸性和碱性小分子。人血清白蛋白(HSA)共价结合的蛋白亲和PLOT柱对5对手性对映体实现了较好的分离,且其分离度远高于HSA修饰的单层聚合物毛细管开管柱。PLOT柱分离烷基苯的日内、日间和柱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7%、4.8%和7.8%。  相似文献   

11.
Fused-silica capillary columns (100 μm I.D.) englobing a porous monolithic stationary phase were prepared by in situ copolymerization of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 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 and 2-acrylamido-2-methylpropanesulfonic acid (AMPS) in the presence of a porogenic mixture containing 1-propanol, 1,4 butanediol and water. The influence of the monomers ratio and the porogen solvent composition as well as the content of AMPS in the polymerization mixture on column total porosity and efficiency was investigated to attain minimum HETP values for the reversed-phase capillary electrochromatography separation of bioflavonoids. For the most promising column, the van Deemter plots, in both μ-HPLC and CEC, were also evaluated. In CEC the reduced plate height was found almost constant (1.6–2.0) within the range of linear mobile phase velocity between 0.2–2.0 mm s−1. The chemical and mechanical stabilities of the monolithic column over a wide range of buffer pH (2-10) and time were satisfactory. Furthermore, the effects of mobile phase parameters, such as buffer concentration and organic modifier content, on the electroosmotic flow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CEC separations of standard mixtures of polyphenols, including flavonols, flavanones and flavanones-7-O-glycosides, were accomplished in less than 8 min. The CEC separation of the major flavanone glycoside constituents in the extract from a freshly squeezed grapefruit juice was also reported.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离子交换电色谱的分离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伟  胡平 《分析化学》1997,25(10):1132-1137
在离子交换毛细管色谱柱上实施电色谱,并对其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75μm(i.d.)20cm的毛细管强阳离子交换柱(3μm)以NaH2PO4-H3PO4缓冲液为淋洗剂,紫外柱上检测(214nm)考察了流动相的pH值,有机改性剂及分离电压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pH溶质的流出次序发生改变,随着有机改性剂含量增加,溶质的保留时间减小,而电渗流却增大,同时,对分离的柱效和方法的重现性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PTES)和1,4-双三乙氧基硅基苯(BTEB)为反应单体,分别采用盐酸和十二胺为催化剂,通过两步酸碱催化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新型双苯基杂化硅胶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分别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压汞法对材料的结构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材料具有特定的网络结构特征,孔径主要分布在3.4μm左右,材料的总孔容为3.5 cm3/g,比表面积为145 m2/g。新型整体柱能够很好地分离烷基取代苯、稠环芳烃、取代苯胺和硝基苯酚异构体。整体柱重复性实验表明,6种苯的同系物保留时间和容量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0.61%和0.30%(n=8)。不同批次的整体柱的保留时间和容量因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7.2%和5.6%(n=3)。  相似文献   

14.
陈霞  韦誉  陆俊宇  张爱珠  叶芳贵  赵书林 《分析化学》2012,40(10):1584-1588
基于十八烷基硫醇与乙烯基功能化毛细管(Vinyl capillary)的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的C18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C18capillary).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毛细管内壁进行乙烯基功能化,然后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十八烷基硫醇于Vinyl capillary内表面.采用环境扫描电镜对C18 capillary进行了形貌表征.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对C18 capillary、Vinyl capillary和裸毛细管柱(Bare capillary)电渗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C18capillary的电渗流最小.以3种多环芳烃为模型化合物,评价了C18capillary的电色谱柱性能;同时考察了模型化合物在C18capillary上的电色谱保留行为.实验表明,其保留机理是基于典型的反相作用.当C18 capillary用于碱性模型化合物分离时,碱性物质在C18 capillary上的峰形较好,无明显的峰拖尾现象,这可能是由于C18capillary表面含有极性的S基团能够屏蔽残留硅羟基对碱性化合物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照胜  高如瑜 《化学进展》2003,15(6):462-470
电色谱整体柱是通过原位聚合或固化于柱管内部的方法来制备的一种新型色谱柱.与常规的填充毛细管柱不同的是,其制备方法具有简易性和易于实现色谱填料表面化学性质多样性的特点,已迅速成为优异的毛细管电色谱固定相形式.本文综述了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丁基胺丙基硅胶毛细管整体柱,此整体固定相表面同时含有能产生阳极的电渗流的仲胺官能团和产生疏水作用的正丁基和丙基官能团。对所制备的整体柱电色谱性能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和分析。考察了流动相pH值对电渗流的影响;对烷基苯同系物、有机酸酸性化合物和苯胺类碱性化合物保留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可能的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对于中性化合物的保留机理主要基于反相作用;而对于酸性化合物的保留行为则是基于混合模式作用机理,即除了电泳作用外,还包括阴离子交换和疏水作用。碱性化合物在丁基胺丙基硅胶毛细管整体柱上的峰形较好,没有明显的峰拖尾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种含有端烯基的液晶4'-(ω-十一烯基氧)-4-联苯酚,通过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的自由基聚合反应将其用于修饰含有烯基的有机-无机杂化硅整体柱.将该整体柱应用于毛细管电色谱,成功分离了萘酚、多环芳烃、酞酸酯和甾体激素,与未修饰柱的分离效果进行比较发现,疏水作用、π-π作用和氢键作用是导致分离的主要原因.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电中性溶质在缓冲盐体系和无盐体系下的电渗流、分离选择性等进行了对比,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电中性溶质在无盐体系下的分离,提出了采用无盐流动相既可以增加电渗流也可以减小焦耳热的优势。反相毛细管电色谱的实验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弱阴离子交换硅胶整体柱的制备及其电色谱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分子模板技术,制备了一类新型有机-无机杂化硅胶离子交换整体柱。采用扫描电镜对整体柱的微观结构加以表征,证实孔结构均匀。将制备的弱阴离子交换整体柱应用于9种有机酸的分离,获得最高19万塔板数/米的柱效。探讨了pH值和有机改性剂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