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在 2 1世纪进一步加强师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师专《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以及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些设想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因为教材陈旧、授课方式陈旧等原因而备受冷落,其改革必须从以下方面着手:在教材上,应当不断借鉴和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教学方式上,应生动活泼,灵活多样;在对教师的要求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公共课教师应是既有高尚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又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结构的“理论研究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高校政治理论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师的永恒话题。如何增强教学的实效性,目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统一的或现成的模式。笔者认为,始终要抓住教学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堂教学中存在了一些比如知识守旧、“满堂灌”、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因此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探索,并提出自己的创新建议。  相似文献   

5.
1课程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第一学年开课,课时108学时。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根本特征及科学理论体系。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  相似文献   

6.
王佳璐 《科技信息》2012,(34):241-24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科学的发展均有指导意义。本文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对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理学生(简称护生)哲学素养、整体思维、辩证思维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从而为护理教育领域找寻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哲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课程思政实践效应的深化研究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在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围绕基于PBL理念的该课程思政五阶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优点与关键点,开展“课程设计—任务驱动—讨论反馈—成果形成—推广展示”五阶体验式教学模式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探讨了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进哲学教育创新,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法、手段的具体办法,力争在改进教学方式、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强化素质教育、改革考试方法等方面做有益探索和新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9.
10.
安徽省教育厅根据中央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指示精神。联系高校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组织编写了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全省高校通用的系列教材。由陶富源教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该系列教材中的一本。经过几年的使用,该教材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于2003年7月修订的第三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该教材由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具有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和学者编撰而成。通过几年的使用,我感到在众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中,本教材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独具特色,尤其在原典解读和发展创新之间实现了有机统一。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一、抓好三个重点第一 ,《讲话》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的论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于实践是形成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基础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而“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体现。因此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教学中 ,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进俱进的理论品质。第二 ,在讲授辩证法部分时 ,要深刻领会和认识“三个代表”思想中所倡导的创新精神 ,“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命题 ,是对马克思主义 ,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作家关…  相似文献   

13.
龚海艳 《科技信息》2007,(19):12-12,15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其地位至关重要。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在该门课的教学当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分析其产生原因,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理论上成熟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全党开始了解或初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同时通过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创新马克思主义,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如何切实提高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实效性,成为摆在众多哲学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文章从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过程两个角度,分析了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之间虽分歧巨大,但共通性也不少。从二者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来看,二者都是为了探索适合本国、本民族的工人阶级解放的道路,而将马克思主义与自身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试图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于苏联模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从学理层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的研究特色和重要价值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作者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是一部系统全面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的精品力作,在研究内容上全面系统,在研究思路上新颖独特,在研究方法上科学严谨,在资料把握上丰富翔实等显著特点,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进行了科学概括。该著作的问世,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的内容,提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术水准,提升了学科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历程,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和世界形势发展的有机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世界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有:国内形势变化论与国际社会深刻变革论;为民负责论与共担责任论;"真抓实干、开拓进取"论与积极参与论;科学发展观与共同发展论;和谐社会论与和谐世界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质上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宗教观,本文驳斥了“宗教鸦片论”和“宗教无神论”,从而得出“宗教社会论”,马克思主义宗教社会论能够为当代中国提供一个更为深厚的政教认同,文章进而指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能更好的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大问题,以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思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路线,形成了丰富的实事求是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