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溴醇两步环氧化法并采用三苯基膦脱氧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反式-4-氨基-3-羟基-3,4-二氢-2,2-二甲基-2-氢-1-苯并吡喃类化合物,通过IR,NMR,MS和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证,研究了其中13个化合物对KCl刺激大鼠胸主动脉条收缩抑制作用,考察了其体外血管扩张活性,还对其中11个化合物进行了S.D.大鼠体内降血压实验,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低钾刺激引起的收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2.
用1-芳基-1,4-二氢-6-甲基-4-氧哒嗪-3-酰肼与取代苯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合成了系列新型取代-1,4-二氢-6-甲基-4-哒嗪酮-3-酰氨基硫脲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 NMR及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该类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具有很高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2-或-5-取代的六氢-1H-1,4-二氮Zhuo类化合物(1-3)经单酰化及酰化反应后,合成了16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胺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Zhuo类目标化合物(5-9,11-13,15-17,19-23),经元素分析,IR,MS和^1H NMR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对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豚鼠回肠试验,初步药理试验表明,16个化合物对受试标本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抑制率较高的两个化合物和5和7测试了IC50值。对在豚鼠肠试验中显示较强激动作用的4个化合物进行了小鼠扭体法镇痛活性试验,测得了其ED50值。  相似文献   

4.
赵圣印  黄文龙 《有机化学》2008,28(2):240-245
根据苯并吡喃类钾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 设计合成了13个苯并吡喃-4-异硫脲衍生物, 其结构经IR, 1H NMR, MS和元素分析确证. 大鼠体外血管扩张实验研究表明, 多数化合物在1×10-5 mol•L-1 浓度下对30 mmol•L-1 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条收缩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中化合物6l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5.
利用1,3-环己二酮和1,4-苯二甲醛为原料,在微酸介质中通过羟醛缩合和脱水反应,合成了9,9’-(1,4-亚苯基)-2H,2’H,3H,3’H,4H,4’H,5H,5H’,6H,6’H,7H,7’H,9H,9’H-十四氢-二-吖啶-1,1’,8,8'-四酮(化合物Ⅰ)。提出了化合物Ⅰ生成的反应机理。将化合物Ⅰ与季戊四醇在Ⅰ,催化下反应,生成了目标化合物9,9’-(1,4-亚苯基)-2H,2’H,3H,3’H,4H,4’H,5H,5H’,6H,6’H,7H,7’H,9H,9’H-十四氢-二-吖啶-1,1’,8,8’-四酮缩双季戊四醇(化合物Ⅱ),收率为40%。产物和中间体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含有螺环单元的化合物Ⅱ^1H NMR中,亚甲基中的8个氢由于受手性轴和苯环的影响而裂分成8重峰。对影响反应的因素特别是副产物生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以间氯苯胺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EMME)为原料, 经缩合、 高温环合、 水解、 氯代和亲核取代等反应设计并合成了16个3位为(4'-吗啉)-羰基或乙氧羰基的4-苯氨基喹啉化合物(Ⅰ1~Ⅰ10, Ⅱ1~Ⅱ6). 目标化合物结构经MS及1H NMR确证. 以MTT法, 采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s)高表达的人癌细胞(HeLa, HepG2, BGC-823)对目标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 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对HeLa, HepG2和BGC-823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中化合物Ⅱ4~Ⅱ6 对 HepG2 细胞抑制作用较强, 化合物Ⅱ1和Ⅱ5对BGC-823细胞抑制作用较强. 初步探讨了化合物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4-氨基-4,5-二氢-3-苯氧甲基-1氢-1,2,4-三唑-5-硫酮与取代苯甲醛为原料反应制得了9个新的三唑硫酮席夫碱类化合物,经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各化合物结构。初步室内毒力测试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其具有较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合成了一系列的1-芳基-1,4-二氢-3-芳酰肼基甲酰基-各甲基斗哒嗪酮类化合 物,并用离体黄瓜子叶生根法测试其生物活性,生测结果表明,所有的化合物均显 示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并且芳环上的取代基对活性有重要影响.采用化合物的物理 化学参数及化合物促进黄瓜子叶生根的活性,进行了结构与活性定量关系研究,建 立了较好的结构与活性的相关式,化合物的亲脂性和取代基的电性对化合物的生物 活性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结果对3-芳酰肼基甲酰基斗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改性或新 类似物的合成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苯并吡喃-4-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血管舒张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苯并吡喃类钾通道开放剂的作用机理和构效关系,合成了4个新的苯并吡喃-4-硫脲类化合物(3a~3d),其结构经1HNMR,I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大鼠体外血管扩张实验结果表明,3(1.0×10-5mol·L-1)对30mmol·L-1KCl诱导的大鼠主动脉条收缩均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3a的血管收缩抑制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0.
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氨基-二氢噻吩-2-酮(DL-高半胱氨酸硫内酯)盐酸盐与取代苯甲醛反应, 得到3-氨基-二氢噻吩-2-酮类Schiff碱. 合成了9个化合物, 其中7个为首次报道的新Schiff碱类化合物. 化合物结构经IR, 1H NMR和元素分析证实, 并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室内毒力测试, 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菌、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1,3-环己二酮和1,4-苯二甲醛为原料,在微酸介质中通过羟醛缩合和脱水反应,合成了9,9′-(1,4-亚苯基)-2H,2′H,3H,3′H,4H,4′H,5H,5H,′6H,6′H,7H,7′H,9H,9′H-十四氢-二-吖啶-1,1,′8,8′-四酮(化合物Ⅰ)。提出了化合物Ⅰ生成的反应机理。将化合物Ⅰ与季戊四醇在I2催化下反应,生成了目标化合物9,9-(′1,4-亚苯基)-2H,2′H,3H,3′H,4H,4′H,5H,5H,′6H,6′H,7H,7′H,9H,9′H-十四氢-二-吖啶-1,1,′8,8′-四酮缩双季戊四醇(化合物Ⅱ),收率为40%。产物和中间体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在含有螺环单元的化合物Ⅱ1H NMR中,亚甲基中的8个氢由于受手性轴和苯环的影响而裂分成8重峰。对影响反应的因素特别是副产物生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去氢枞酸为原料,经酰化后与水合肼反应合成去氢枞酰肼3,再与芳基异硫氰酸酯反应,得到中间体1-去氢枞酰基-4-取代基氨基硫脲4,4在Hg(OAc)2/EtOH条件下关环,合成得到一系列新型2-取代氨基-5-去氢枞基-1,3,4-噁二唑化合物5.采用IR,MS,1H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中间体4和目标产物5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4和5对油菜的胚根生长以及对稗草的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4d在浓度为100mg/L时对油菜胚根生长的抑制率达88.2%.  相似文献   

13.
以葡萄糖和哌啶为原料,合成、分离并鉴定了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1),以空气氛下直接热裂解,SPME吸附热裂解挥发生产物的方式,分析鉴定了20个裂解的挥发性化合物,讨论了热裂解的可能过程。  相似文献   

14.
以1-[二(4-氟苯)甲基]哌嗪、溴代物及二硫化碳为原料,在K3PO4催化下,经一步反应合成了13个新的4-[二(4-氟苯)甲基]哌嗪-1-二硫代甲酸酯衍生物,其结构均经红外、高分辨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所确证.并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有12个化合物对CDC25B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可达99%;有3个化合物对白血病HL-60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最高可达54.59%.  相似文献   

15.
利用1,3-环己二酮和1,4-苯二甲醛为原料,在微酸介质中通过羟醛缩合和脱水反应,合成了9,9'-(1,4-亚苯基)-2H,2'H,3H,3'H,4H,4'H,5H,5H',6H, 6'H,7H,7'H,9H,9'H-十四氢-二-吖啶-1,1',8,8'-四酮(化合物Ⅰ). 提出了化合物Ⅰ生成的反应机理. 将化合物Ⅰ与季戊四醇在I2催化下反应,生成了目标化合物9,9'-(1,4-亚苯基)-2H,2'H,3H,3'H,4H, 4'H,5H,5H',6H,6'H,7H,7'H,9H,9'H-十四氢-二-吖啶-1,1',8,8'-四酮缩双季戊四醇(化合物Ⅱ),收率为40%. 产物和中间体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结构表征. 在含有螺环单元的化合物Ⅱ1H NMR中,亚甲基中的8个氢由于受手性轴和苯环的影响而裂分成8重峰.对影响反应的因素特别是副产物生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2-(2-噻唑基)-3-乙酯基-4-甲基-1H-2,5-二氢-1,5-苯并二氮杂?(A)为模型化合物,设计合成了3个系列30种1H-2,5-二氢-1,5-苯并二氮杂?类衍生物2~6,其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证.采用常规滤纸片扩散法测试了其对真菌(新生隐球菌标准株、临床株、白色念珠菌标准株)和细菌(大肠杆菌标准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对所测试的菌种都表现出很好的抑制作用,且抑真菌能力大于抑细菌能力;通过对活性较高的化合物2-(2-噻唑基)-3-乙酯基-4-乙基-8-甲基-1H-2,5-二氢-1,5-苯并二氮杂?(4b)和2-(2-噻唑基)-3-乙酯基-4-乙基-8-氟-1H-2,5-二氢-1,5-苯并二氮杂?(4c)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测试,发现其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FC都远低于标准药物氟康唑.进一步构效关系研究表明C-2位的2-噻唑基,C-4位的CH_3、CH_2CH_3和C-8位的CH_3都是该类化合物抑菌的必需基团.  相似文献   

17.
3,4-二氢-1H-2-苯并吡喃衍生物化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4-二氢-1 H-2-苯并吡喃也俗称异色满(isochroman)。近年来,将该类化合物引入到药物合成中的研兖引起了人们的兴趣。虽然,已经合成出许多具有镇痛、降血压、抗组胺。和抗肿瘤等药理活性的3,4-二氢-1 H-2-苯并吡喃类化物,合但大都为异色满环上的1,3,4位取代衍生物或者螺环化合物,关于并杂环合成方面的研究至今不多见,作者前  相似文献   

18.
二氢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五元杂环化合物。本文以2-呋喃甲醛和4-氟苯乙酮为原料,经羟醛缩合和取代反应生成4’-二甲氨基呋喃查尔酮(2)后,与水合肼环化得到二氢吡唑中间体(3),再酰化得到9个未见报道的3-芳基5-(呋喃-2-基)-4,5-二氢-1H-吡唑衍生物(4a~4i),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和DHHP法初步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炎活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和清除自由基活性,特别是化合物4b和4c的抗炎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地塞米松活性相当(IC_(50)值分别为7.84μmol/L和10.52μmol/L),而化合物3、4b、4c和4d在浓度为4mg/m 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9.
2-或5-取代的六氢-1H-1,4-二氮(艹卓)类化合物(1~3)经单酰化及酰化反应后,合成了16个带有(1-芳乙酰胺基-2-叔氨基)乙烷结构的六氢-1H-1,4-二氮(艹卓)类目标化合物(5~9,11~13,15~17,19~23),经元素分析、IR、MS和1H NMR确证了其组成和结构。对所有目标化合物都进行了豚鼠回肠试验,初步药理试验表明,16个化合物对受试标本显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抑制率较高的两个化合物5和7测试了IC50值。对在豚鼠回肠试验中显示较强激动作用的4个化合物进行了小鼠扭体法镇痛活性试验,测得了其ED50值。  相似文献   

20.
以3-甲基-2-氰基吡啶为原料,经水解、酯化、硝化、甲氧基取代、溴代反应制得中间体3-溴甲基-5-甲氧基吡啶-2-甲酸甲酯(7),然后中间体与不同的有机胺经环合反应得到一系列新的沙利度胺衍生物3-甲氧基-6-取代-5,6-二氢吡咯[3,4-b]吡啶-7-酮1a~1l.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HRMS确证.采用MTT(噻唑蓝)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抑制HCT-116,MG-63,MCF-7,HUVEC及HMVEC细胞的活性,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化合物对人体正常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化合物1h~1l只对MG-63细胞株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c~1g对这三种肿瘤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中化合物1d和1e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