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溴丙炔与含活性亚甲基的丙二酸酯反应,合成了14个4-取代-1,6-庚二炔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确证;4-二苯基磷酰基-4-乙酯基-1,6-庚二炔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2.
周磊  江焕峰 《有机化学》2006,26(12):1682-1695
3-烯-1,5-二炔是许多烯二炔类抗癌抗生素和发光材料的重要片断. 发展了一种高选择性合成E-烯二炔化合物的两步法: (1) CuBr2为卤化剂, 温和高效合成双卤代烯烃; (2)通过双卤代烯烃和末端炔烃的Sonogashira偶联反应构建烯二炔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以卤代芳烃为原料,经硼酸化反应和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三芳基-2-硼酸化合物,收率67.4%~70.1%,纯度均98%,其结构经1H NMR和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4.
2,5-二芳基取代基-1,3,4-噁二唑类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洪耀  沈娟  光善仪  李村 《合成化学》2006,14(1):14-17,22
以双酰肼环合法合成了含1,3,4-噁二唑结构单元的溴代芳卤,然后通过Sonogash ira钯催化偶联作用与不同单取代炔反应合成了3个新的2,5-二取代-1,3,4-噁二唑类小分子衍生物,其结构经DSC,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5.
温燕梅  江焕峰 《化学学报》2012,70(16):1716-1720
1,3-共轭烯炔不仅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许多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的核心骨架都含有共轭烯炔单元, 在已有的共轭烯炔的合成方法中钯铜共催化的烯基卤与端炔的Sonogashira 偶联反应占据了统治地位. 炔卤化合物是一种独特有趣的有机分子, 它既能参与类似于端炔的偶联反应, 又具有卤苯的过渡金属氧化加成的性能, 这些特点使炔卤在构建复杂有机分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以Pd(OAc)2为催化剂, K2CO3为碱, 在DMF溶剂中实现了末端烯和炔基溴的交叉偶联反应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地合成1,3-共轭烯炔, 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碱的种类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5 mol% Pd(OAc)2, 2.5 equiv. K2CO3, 在DMF溶剂中, 不需要任何配体和添加剂, 炔基溴与苯乙烯衍生物于80 ℃, 与贫电子烯烃于室温反应2 h可以高产率得到所需产物, 所有化合物的结构用IR, 1H NMR, 13C NMR, MS, 高分辨质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该偶联反应合成途径简捷、反应条件温和, 可为共轭烯炔化合物合成提供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5-取代-3,4-二卤-2(5H)-呋喃酮为底物进行Sonogashira偶联反应, 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钯催化剂种类与用量、碱种类与用量、溶剂、底物结构等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合成了28种新的2(5H)-呋喃酮衍生物, 其结构用IR, 1H NMR, 13C NMR, MS和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表征.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 即反应溶剂为甲苯、催化剂为3 mol% Pd(PPh3)4和10 mol% CuI、碱为6 equiv. KF、反应时间72 h、反应温度30 ℃时, 反应产率42%~84%. 利用该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新型的多官能团烯二炔结构化合物, 不仅合成途径简捷、反应条件温和, 绝大部分反应产率中等以上, 而且无需额外加入配体, 适用于芳香的和脂肪的末端炔烃.  相似文献   

7.
发展了一种以PdBr2为催化剂,以[Bmim]X/HXaq为溶剂,炔卤与5-己烯-1-醇进行交叉偶联反应的新方法,以中等及优良的产率(73%~94%)合成了系列cis-1,2-二卤代-1,7-辛二烯衍生物.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并且该偶联反应合成途径简捷、反应条件温和,可为cis-1,2-二卤代烯烃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简便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二炔化合物不但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而且是许多天然产物以及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基本骨架[1].自1869年以来发展了许多高效合成二炔化合物的方法和技术[2-6],其中用铜做催化剂的Glaser偶联反应是合成1,3-二炔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不能满足合成不对称1,3-二炔化合物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多种合成路线制备芳香炔基树枝状化合物中间体1,3,5-三[(4’-乙炔基苯基)乙炔基]苯,通过一系列的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的对比,发现多官能团的端基炔化合物与芳基溴化合物之间发生多重Sonogashira反应时,常会生成不同取代程度的极性相似化合物,因而难以分离.采用多官能团的端基炔化合物与芳基碘化合物反应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最终确定以1,3,5-三溴苯和2-甲基-3-丁炔-2-醇为原料,制得中间产物1,3,5-三乙炔基苯;再以对碘苯胺和三甲基硅乙炔为原料,经重氮化化、卤代反应制得4-三甲基硅乙炔基碘苯;后者与1,3,5-三乙炔苯经Sonogashira反应、裂解去保护反应,制得化合物1,3,5-三[(4’-乙炔基苯基)乙炔基]苯.用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表征手段确认了中间体及最终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邻炔丙基醚苯酚衍生物,在Cs2CO3存在和FeCl3的催化下,进而发生分子内环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一系列(Z)-2-亚基-1,4-苯并二噁烷衍生物.产物的结构通过了1H NMR,13C NMR和HRMS等表征.  相似文献   

11.
以炔基溴和咪唑衍生物为反应原料,详细探讨了无过渡金属催化条件下的咪唑类芳香炔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碳酸钾为碱,于80℃下反应12 h即可获得中等偏上收率的碳-氮偶联产物.通过上述方法合成得到了系列芳香炔胺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2.
李小娟  左胜利  刘建军  张敬畅 《化学学报》2006,64(20):2120-2147
以1,6-二甲酰基环庚三烯为原料通过10π电子环化反应等3步反应制备了3-溴代-1,6-亚甲基桥[10]轮烯, 通过3-溴代-1,6-亚甲基桥[10]轮烯的碱诱导的偶联反应, 简便地合成3,3'-联-1,6-亚甲基桥[10]轮烯, 并用NMR, MS等波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从2,4-戊二酮和1,2,3-三溴丙烷出发合成了一类新的α-羰基二硫缩烯酮类化合物,并以其为底物合成了(4-甲基-1,3-二噻烷-2-亚甲基)-1,7-二芳基-1,6-二烯-3,5-二酮类化合物,通过IR和1H NMR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朱雯芳  乔江彬  卓广澜 《有机化学》2008,28(7):1259-1263
在Pd/C催化下, 以甲酰肼为还原剂, 卤代芳烃通过还原偶联反应能高选择性地合成相应的联苯化合物. 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卤代芳烃的还原偶联反应产率在52%~94%之间.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芳香末端炔烃与单膦酰基-保护二炔的选择性Hay偶联反应. Ph_2P(O)的极性使得产物非对称1,3-二炔易与副产物分离.单膦酰基-保护二炔的低反应活性减少了自身氧化偶联,从而提高了目标产物的产率.很多芳香末端炔烃与单膦酰基-保护二炔都能应用于本Hay偶联反应,且相应非对称1,3-二炔产物的产率为中等到好.产物非对称1,3-二炔能用于合成非对称炔-二炔烃及环多炔烃.  相似文献   

16.
联苯类化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联苯类化合物是一类极为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有机合成中往往通过有机金属偶联反应构建此类化合物.以反应底物分类综述了近年来通过偶联反应合成此类化合物的方法,详细介绍了以卤代芳烃与芳基金属化合物为底物的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以1,8-二萘酸酐为原料,经氢化铝锂还原得1,8-二羟甲基萘(2);2经浓盐酸酸化生成1,8-二氯甲基萘(3);3经氢化铝锂还原为1,8-二甲基萘(4);用强碱丁基锂和叔丁醇钾将4转化成二钾盐后与甲氧基氯甲烷反应合成了1,8-二甲氧基乙基萘,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和HR-MS表征.  相似文献   

18.
几种新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乙二醛、甲醛、氨水和烷基胺为原料,在甲醇溶剂中合成1-烷基取代咪唑.该方法具有产率高、操作简便的特点.由1-烷基取代咪唑与二卤代烷烃反应合成的一系列二齿型离子液体,可作为一种相对环境友好的溶剂和用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所合成的全部化合物分子结构均经HRMS,IR,1H NMR,13C NMR和GC-MS予以表征.  相似文献   

19.
以烯基溴化合物为代表的烯基卤代烃(1-卤代-1-烯烃)是过渡金属催化下通过C—C偶联反应构建多取代烯烃的重要合成砌块.因此,开发简便、有效的合成烯基溴化合物的新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对按照所使用的合成原料进行分类,对近年来所报道的烯基溴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了回顾.所综述的主要的合成方法中所涉及的合成原料涵盖了酮类、炔类、炔丙醇类、烯基三氟甲磺酸酯类、3-芳基-2,3-二溴丙酸、苄基溴类、丙烯酸类、环丙烯类和烯丙醇类衍生物等共9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利用粘卤酸和醇(或酚)在甲苯中回流,经脱水醚化反应合成了6个新的5-取代-3,4-二卤-2(5H)-呋喃酮化合物,产率在43~89%之间。化合物不同产率之间的差别可能与其醚化机理相关。新化合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EI-MS、IR、UV和元素分析等表征。这些具有不同生物活性基团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为新型的2(5H)-呋喃酮衍生物的合成、活性测试及其进一步作为中间体的使用,以及由不同羟基化合物合成混合醚类化合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