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玥  李平  崔杰 《声学学报》2013,38(4):501-508
为了在噪声抑制和语音失真中之间寻找最佳平衡,提出了一种听觉频域掩蔽效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以期提高语音增强的综合性能。算法利用了人耳的听觉掩蔽效应,根据计算得到的频域掩蔽阈自适应调整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中的β值,从而仅将噪声抑制在掩蔽阈之下,保留较多的语音信息,降低语音失真。并分别用客观和主观评价方式,对所提出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并与原来基于信噪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频域掩蔽的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方法的综合客观评价结果在信噪比为-10 dB至5 dB之间时均高于基于信噪比的自适应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语音增强算法。主观评价结果也表明频域掩蔽的β阶贝叶斯感知估计方法能在尽量保留语音信息的同时,较好的抑制背景噪声。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采用感知语谱结构边界参数(PSSB)的语音端点检测算法,用于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语音信号预处理。在对含噪语音进行基于听觉感知特性的语音增强之后,针对语音信号的连续分布特性与残留噪声的随机分布特性之间的不同点,对增强后语音的时-频语谱进行二维增强,从而进一步突出连续分布的纯净语音的语谱结构。通过对增强后语音语谱结构的二维边界检测,提出PSSB参数,并用于端点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白噪声-10 dB到10 dB的各种信噪比环境下,采用PSSB参数的端点检测算法,相对于其它端点检测算法,更有效地检测出语音的端点。在-10 dB的极低信噪比下,提出的方法仍然有75.2%的正确率。采用PSSB参数的端点检测算法,更适合于低信噪比白噪声环境下的语音端点检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克服低信噪比输入下,语音增强造成语音清音中的弱分量损失,造成重构信号包络失真的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根据语音感知模型,采用不完全小波包分解拟合语音临界频带,并对语音按子带能量进行清浊音区分处理,在阈值计算上,提出了一种清浊音分离,基于子带信号能量的小波包自适应阈值算法。通过仿真实验,客观评测和听音测试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输入时较传统算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重构信号包络失真,在不损伤语音清晰度和自然度的前提下,使输出信噪比明显提高。将该算法与能量谱减法结合,进行二次增强能进一步提高降噪输出的语音质量。  相似文献   

4.
尽管信号子空间方法在语音增强中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是作为制约子空间方法性能的子空间维度估计却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针对子空间维度估计问题,本文用多通道语音信号互功率谱矩阵的F范数的统计模型来描述语音信号的先验知识和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化原则的子空间维度估计方法,在接受原假设的前提下最大化子空间维度.实验证明,在客观语音质量评估和主观测评中,所提算法都取得了更好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相比,采用本文方法的多通道语音增强算法可在房间回声、低信噪比等恶劣环境下获得更高的噪声消除和更低的语音畸变.  相似文献   

5.
周健  郑文明  王青云  赵力 《声学学报》2014,39(4):501-508
提出两种基于非对称代价函数的耳语音增强算法,将语音增强过程中的放大失真和压缩失真区分对待。Modified ItakuraSaito (MIS)算法对放大失真给予更多的惩罚,而Kullback-Leibler (KL)算法则对压缩失真给予更多的惩罚。实验结果表明,在低于—6 dB的低信噪比情况中,经MIS算法增强后的耳语音的可懂度相比传统算法有显著提高;而KL算法则获得了同最小均方误差语音增强算法近似的可懂度提高效果,证实了耳语音中的放大失真和压缩失真对于耳语音可懂度的影响并不相同,低信噪比时较大的压缩失真有助于提高耳语音可懂度,而高信噪比时的压缩失真对耳语音可懂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一般的语音增强算法在强噪声环境中只能提高信噪比,不能提高可懂度。本文提出用可调节白噪声代替信号中非语音部分的语音可懂度增强处理新算法。实验证明此方法能明显改善强噪声时的语音可懂度,能对低至-10dB的带噪语音信号进行有效的可懂度增强。  相似文献   

7.
廖逢钗  李鹏  徐波 《声学学报》2009,34(3):281-288
在延时相加波束形成和维纳滤波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损失率估计的传声器阵列后滤波语音增强算法。该算法通过检测线性不等间距传声器阵列中各嵌套子阵在波束形成前后的能量变化来估计维纳滤波器的权系数,实现了语音增强的目标。在仿真数据集上的实验评估表明,相比原始语音,该算法增强后的语音在信噪比、对数谱距离和感知质量等指标上平均分别改善了17.1 dB,1.001和0.935,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在低信噪比和突发背景噪声条件下,已有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在单通道语音增强方面效果并不理想,而人类可以利用语音的长时相关性对不同的语音信号形成综合感知。因此刻画语音的长时依赖关系有助于改进低信噪比和突发背景噪声下的增强性能。受该特性的启发,提出一种融合多头注意力机制和U-net深度网络的增强模型TU-net,实现基于时域的端到端单通道语音增强。TU-net网络模型采用U-net网络的编解码层对带噪语音信号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并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实现双路径Transformer,用于计算语音掩模,更好地建模长时相关性。该模型在时域、时频域和感知域计算损失函数,并通过加权组合损失函数指导训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TU-net在低信噪比和突发背景噪声条件下增强语音信号的语音质量感知评估(PESQ)、短时客观可懂度(STOI)和信噪比增益等多个评价指标都优于同类的单通道增强网络模型,且保持相对较少的网络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9.
蓝天  惠国强  李萌  吕忆蓝  刘峤 《声学学报》2020,45(6):897-905
提出了采用上下文相关的注意力机制及循环神经网络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在训练阶段联合训练计算注意力评分的多层感知机和增强语音的深度循环网络,在测试阶段计算每一帧语音的注意力向量并与该帧语音拼接输入深度循环网络增强。在不同信噪比的实验中,该方法相比基线模型能更好地提高语音质量和可懂度,-6 dB下相对带噪语音短时客观可懂度(STOI)和语音质量感知评估(PESQ)可分别提高0.16和0.77,同时在未知噪声条件下该方法性能仍最优或接近最优。因此注意力机制可以有效强化模型对上下文信息的利用能力,从而提高模型增强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充分考虑人耳听觉特性和噪声统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时频结合Bark尺度自适应阈值的语音消噪算法,在Bark频域上自适应调整增强系数可以较准确地进行阈值判定。仿真实验验证,时频结合算法在低信噪比输入情况下较传统语音降噪方法具有明显优势,其在消除高斯白噪声的同时有效降低了语音损失,可获得最大信噪比,谱失真测度最小,增强语音的MOS(Mean Opinion Score)评分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听觉效果。  相似文献   

11.
基于听觉掩蔽效应和Bark子波变换的语音增强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陶智  赵鹤鸣  龚呈卉 《声学学报》2005,30(4):367-37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信噪比下的提高语音的听觉效果的语音增强方法。该方法在谱减法的基础上有两个特点:首先减参数是根据人耳听觉掩蔽效应提出的且是自适应的;其次采用了与人耳听觉系统特性更为适应的Bark子波变换方法对增强前后的语音进行分析。对该算法进行了客观和主观测试,结果表明:与谱减法相比对低信噪比的语音信号,(1)能更好地抑制残留噪声和背景噪声,(2)增强后的语音具有更好的清晰度和可懂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语音无线通信中带宽资源受限的问题,提出基于压缩采样的低速率语音编码算法。以基尼系数为指标,比较不同稀疏变换域下语音信号的稀疏性,分析常见重构算法对语音信号压缩采样观测信号的重构特性。对标准耳蜗滤波器——伽马啁啾滤波器组的参数进行研究,并以梯度投影稀疏重建(GPSR)算法重构语音信号。利用语音质量感知评估(PESQ)、信噪比和主观听觉测试,对编解码后的合成语音信号进行了质量评估。实验表明,基于压缩感知的语音编码器以4 kbps的低速率对语音进行编码时,PESQ得分可达到3.16,计算复杂度相对较低,可以用于实际的语音编码环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以往语音增强算法在非平稳噪声环境下性能急剧下降的问题,基于时频字典学习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单通道语音增强算法。首先,提出采用时频字典学习方法对噪声的频谱结构的先验信息进行建模,并将其融入到卷积非负矩阵分解的框架下;然后,在固定噪声时频字典情况下,推导了时变增益和语音时频字典的乘性迭代求解公式;最后,利用该迭代公式更新语音和噪声的时变增益系数以及语音的时频字典,通过语音时频字典和时变增益的卷积运算重构出语音的幅度谱并用二值时频掩蔽方法消除噪声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在多项语音质量评价指标上,本文算法都取得了更好的结果。在非平稳噪声和低信噪比环境下,相比于多带谱减法和非负稀疏编码去噪算法,本文算法更有效地消除了噪声,增强后的语音具有更好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多窗谱的心理声学语音增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吴红卫  吴镇扬  赵力 《声学学报》2007,32(3):275-281
与传统的周期谱图相比,多窗谱具有更小的估计方差。从含噪语音的多窗谱对噪声及噪声与含噪语音之比(NNSR)进行估计,用基于NNSR的幅度谱减实现用于计算人耳掩蔽阈值的预增强语音,用集成了人耳掩蔽阈值的心理声学加权规则实现最终的增强语音。考虑到多窗谱的特点对掩蔽偏移量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重建语音,其客观测量指标修正巴克谱测度比修正前有一定的改进。再对心理声学加权规则作最大值小于1的限制,则输入信噪比越大(0 dB以上),分段信噪比和总体信噪比提高得越多。非正式试听表明重建语音失真较小,背景噪声大大降低,且没有音乐噪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传统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 )算法的语音增强性能和运算速度,本研究基于稀疏编码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OMP算法的语音增强算法。其一,将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算法与OMP算法相结合,通过设置能量阈值的方法,提高OMP算法的语音增强性能;其二,通过改进传统OMP算法中信号稀疏逼近的计算方法,提高算法的运算速度。改进的OMP算法的语音增强算法与传统K-SVD语音增强算法相比,采用PESQ评价增强语音的质量,NCM评价语音的可懂度。在NCM的值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PESQ的值平均提高约12.47%,取得了更好的增强效果。取得了更好的增强效果。改进的OMP算法的运算速度与传统OMP算法相比提高近一倍。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相空间重构时间延迟特性进行语音音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分析相空间重构时间延迟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复自相关时间延迟计算方法进行了语音信号相空间重构时间延迟的计算分析,通过对比不同信噪比下复自相关-时间延迟曲线,提出了利用时间延迟参数进行语音音质评估的方法,利用BP网络对大量试验数据进行建模,通过统计分析认为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用短波语音通话携带的飞机舱室噪声对飞机类型进行识别的方法。分析了飞机舱室内噪声在短波信道和语音通话干扰下的物理特性,定义了估计语音段的飞机噪声信噪比的公式,提出了自适应的抑制语音增强飞机噪声的模型,通过CZT变换分别提取目标信号不同频段的功率谱密度级特征,并设计了用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识别的二叉分类树。对8类现场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增强后语音段的平均信噪比提高约22 dB,分类树对语音应答间隔噪声、语音段信号和增强后的信号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82.79%,15.25%,50.18%。实验表明:应答间隔噪声可用于飞机类型识别;语音抑制算法带来较大的信噪比和识别率增益,证明语音段蕴含有助于飞机类型识别的重要信息,可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双向搜索方法的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语音增强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毓敏  王鹏 《声学学报》2010,35(1):81-87
语音增强效果的提高,有赖于对噪声的准确估计和对噪声变化的及时跟踪与更新。为了提高对非平稳噪声的估计和更新能力,本文基于"改进的最小值控制递归平均"(IMCRA)算法,提出了噪声谱最小值双向搜索的改进算法。该算法结合前向搜索和后向搜索谱最小值方法的特点,有效提高噪声估计的准确性、减小非平稳噪声跟踪的延迟。实验仿真表明:在非平稳噪声环境和低信噪比条件的语音信号增强处理中,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非常有效,与IMCRA算法相比,它可以获得更好的分段信噪比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信噪比说话人识别中缺失数据特征方法鲁棒性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感知听觉场景分析的缺失数据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求取语音的缺失数据特征谱,并由语音的感知特性求出感知特性的语音含量。含噪语音经过感知特性的语音增强和对其语谱的二维增强后求解出语音的分布,联合感知特性语音含量和缺失强度参数提取出感知听觉因子。再结合缺失数据特征谱把特征的提取过程分解为不同听觉场景进行区分地分析和处理,以增强说话人识别系统的鲁棒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0 dB到10 dB的低信噪比环境下,对于4种不同的噪声,提出的方法比5种对比方法的鲁棒性均有提高,平均识别率分别提高26.0%,19.6%,12.7%,4.6%和6.5%。论文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在时-频域中寻找语音鲁棒特征的方法,更适合于低信噪比环境下的说话人识别。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传统谱减语音增强存在残留的"音乐噪声",因此基于传统谱减法降噪的电子耳蜗(CI)感知的声音品质也会受到影响.为提高CI的抗噪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变阶谱减算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电子耳蜗的语音增强中.根据CI电极对应的频带关系,该算法先对采集的带噪声音信号功率谱进行Bark子带划分,并在每个Bark子带中根据信噪比的变化进行谱减阶数和系数的自适应调节,使各子带噪声更均衡地去除,基本消除了传统方法存在的"音乐噪声".基于该算法的电子耳蜗ACE仿真实验及测听结果表明,与传统谱减法相比,改进的算法能更好地抑制背景噪声和残留噪声,仿真得到的CI合成音感知更好和更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