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系统介绍了在单轴转台上测量高精度光纤陀螺分辨率的方法。该方法以GJB2426—95对光纤陀螺分辨率的定义为依据,以地球自转水平分量的余弦分量为陀螺的输入量,提出了一种正交三点寻北法。分析了光纤陀螺输出信号的特征,提出用对称测量法消除陀螺零偏并减小零漂对测量的影响。最后用IEEE推荐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严格的评定。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高效、准确地测量陀螺的阈值,介绍了一种“正交多点”的对准方案和基于数理统计原理测量陀螺阈值的方法,并且分析了该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4.
5.
6.
指出了JJG924-1996《转矩转速测量装置》中对转矩转速示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时存在的4
个问题. 同时给出了对转矩转速示值引用误差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种新方法,给出了一个
实例来说明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用耦合电感原理研究了电流比较仪电桥非平衡测量的原理及特性,导出了在不同激励信号(电压或电流)和不同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情况下电桥测量输出的表达式,并据此提出了现有静电陀螺转子位移测量电路的改进措施.研究表明,采用电流输出模式时,变压器的电感大小对检测结果没有影响,且能消除后续电路输入端寄生电容的影响;电流激励、电流输出模式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但高精度交流恒流源的实现较为困难;电压激励、电流输出模式兼具两者的优点,是比较仪电桥较为理想的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8.
9.
应用两种以PVDF膜为敏感元件的探针分别测量了某平面冲击装置的冲击波出减压层波形和减压层与铁电陶瓷之间的界面压力。得到冲击波到达时间总平均值为48.696μs,标准偏差为0.147μs,极差为0.409μs;得到减压层与铁电陶瓷之间的界面平均峰值压力为3.449GPa。为此冲击装置的结构性能改进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11.
为实现导弹快速精确的发射,必须准确标定导弹发射阵地基准射向。陀螺经纬仪的使用可有效标定阵地射向,同时陀螺经纬仪系统误差又使阵地基准方向产生偏差。在确定各种系统误差的基础上,对陀螺经纬仪系统误差中的第一项进行了分析,推导出其后三项引起导弹发射阵地定向的方位误差模型,定量分析了其对导弹落点横向偏差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仿真数据为不同射程导弹对系统误差的具体指标要求提供了依据,为下一步研究光电积分式陀螺经纬仪在导弹发射阵地快速、精确定向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针对抛投式机器人弹射过程中存在的高过载问题,使用缓冲材料对机器人进行减过载处理。讨论了缓冲材料在高过载情况下的吸能特性,根据抛投式机器人缓冲保护壳的结构和缓冲材料的性质,建立了单自由度支座激励系统数学模型,并对其系统固有频率和放大系数进行了分析。利用弹射器内弹道加速度测量系统测量了弹射器的激励曲线和机器人在缓冲材料作用下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当缓冲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弹射器的激励频率接近时,系统产生共振,机器人所受过载增加。通过调整缓冲系统的参数,改变其固有频率,使系统放大系数小于1,避免产生共振。
相似文献13.
高速航行体水下发射水动力学研究, 是具有重大工程应用背景的前沿基础问题.与之紧密相关的非定常空化流动, 特别是空泡稳定性、溃灭等问题, 是影响发射载荷及安全性的关键.本文首先简述了这一领域的主要科学问题, 归纳了主要控制参数和影响方式; 之后针对非定常空化流动问题, 综述了已有的实验观测手段及数值模拟方法; 总结了空泡发展、稳定性、溃灭及流动控制等重要物理机制、模型及各因素相互作用规律; 最后展望了该领域仍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非线性、非高斯条件下进行动基座传递对准,如果采用卡尔曼滤波会出现误差较大甚至发散的问题。本文引入强跟踪自适应滤波器,建立对估计误差的一步预测方差PK/K-1的加权算法,来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同时,针对初始对准对准精度与快速性的要求,建立了动基座传递对准精确的非线性滤波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飞机机动模式,验证所提滤波器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比较,说明非线性强跟踪自适应滤波器在对准精度与速度上都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冲击波超压测试系统二次仪表频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二次仪表对冲击波的峰值、持续时间和比冲量3个主要参数的影响出发,首先构建了冲击波信号用以分析冲击波信号特性;搭建了适配器等效电路,对适配器的低频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MATLAB平台上构建了5种常用滤波器模型,模拟了不同类型滤波器和不同截止频率下测试系统的输出。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适配器的低频特性影响冲击波信号的持续时间和比冲量;在5种滤波器中贝塞尔滤波器最适合冲击波测试系统;滤波器截止频率对冲击波超压峰值影响明显;小型试验对测试系统的带宽要求高。 相似文献
16.
为对激光干涉测速系统(VISAR)中信号光纤的色散特性进行快速测量,搭建了一种基于时域法的多模光纤色散测量装置。该装置由532nm 的皮秒激光器、快响应光电探测器以及宽带数字示波器组成,通过对输入光纤前后的光脉冲时间宽度进行测量,来获得光纤的脉冲响应3dB脉宽(即色散时间)。利用该装置分别对一根长度为123m 的国产梯度折射率光纤以及一根10m 长的阶跃折射率光纤在532nm 波长附近的色散特性进行了测量。测得的梯度折射率光纤色散时间为(68316)ps,对应3dB频响带宽为646MHz;阶跃折射率光纤色散时间为(163114)ps,对应频响带宽为271MHz。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表明,利用该实验装置,可对激光干涉测速应用中信号光纤的色散特性进行迅速、准确的测量,从而为实验中信号光纤类型、长度等的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a limited-view optical tomography technique is presented, which contains an orthographic holography system,
an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the simultaneous algebraic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SART). Using this technique,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a cross section in the flow of hot air from a nozzle is measured. The measured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Sta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of China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在不同升温速率下高氯酸铵(ammonium perchlorate, AP)/端羟基聚丁二烯(tydroxyl-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HTPB)底排装置的慢速烤燃特性,建立AP/HTPB底排推进剂二维轴对称非稳态传热模型和两步化学动力学反应模型。在不同升温速率下,分析底排装置的慢速烤燃响应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慢速烤燃的条件下,烤燃响应点发生在底排药柱与空气腔的接触面左侧,升温速率对底排药柱的着火延迟时间和烤燃响应点位置有较大影响。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着火延迟时间变短,烤燃响应点向中心侧移动。升温速率对烤燃响应点的着火温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20.
Computation of reliability index or probability of failure in practical problems is still a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an efficient three-phase non-gradient-based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be used in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Like approximation methods, the purpose in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to locate the position of design point. However, for this purpose, at the iterations of the phases random samples are generated based on a moving sampling density function, like what is done in adaptive importance sampling. At each phase, by representing an updating criterion, the position of the candidate of design point is updated to approach the real design point. Two criteria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hase are to reduce the initial relatively large distance between the candidate of design point and the real one. In the third phase, after introducing a new effective fitness function, the third updating criterion is represented to take the final smaller steps of approaching design point. Through various numerical examples,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ree aforementioned phases have been show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