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春光  谢剑炜 《分析化学》1998,26(12):1424-1227
对β-环糊精(β-CD)溶液中4种多环芳烃α-溴代萘(α-BrN)、β-溴代萘(β-BrN)、菲、Qu敏化丁二酮(BIAC)的室温磷光(RTP)进行了研究,β-CD能有效地增强敏化磷光强度,并从三重态能量、主客体分子几何尺寸大小等方面讨论了各种因素的影响。方法的线性动态范围上限受能量受体浓度的限制,其检出限达10^-8mol/L。  相似文献   

2.
白小红  魏雁声 《分析化学》1999,27(11):1292-1295
在β-环糊精溶液中,环氧溴丙烷或环氧氯烷能够诱导α-溴代萘和β-溴代萘强的室温磷光。结果证明,EBH比ECH有更强的重原子 增强效应;α-BrN/ECH/β-CD三元包接合物的稳定性比β-BrN/ECH/β-CD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的重原子微扰剂-环氧氯丙烷(ECH),在此重原子微扰下,建立了β-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β-CD-RTP)测定痕量溴代萘(BrN)的方法,结果令人满意。同时还在该体系中测定了溴代萘的DTP寿命、猝灭常数、三元包合物的包接常数。实验结果证明,α-BrN/ECH/β-CD三分子包接配合物比β-BrH/ECH/β-CD三分子包接络合物包接更加有效,而且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1引言环糊精诱导室温燐光法(CD-RTP)测定痕量多环芳烃化合物的研究,我们曾做过大量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TNa2SO3化学除氧技术用于环氧溴丙烷作重原子微扰剂β-CD-RTP法测定痕量菲(Phen.),苊(Ace.),芴(Flu.),7,8-苯并喹啉(7,8-BQ),7-甲基喹啉(7-MeQ),α-4嗅代萘(α-BrN),β-溴代茶(β-BrN)中,均取得了成功。说明化学除氧技术在CD-RTP法中具有普遍的意义。2实验部分2.1仪器和试剂LS-50B型发光分析仪;菲、芴、苊(高效液相色…  相似文献   

5.
环糊精诱导二苯甲酮敏化α-溴代萘室温磷光分析法谢剑炜,许金钩,陈国珍,刘长松(厦门大学化学系现代分析化学研究所,厦门,361005)(山西大学化学系,太原)关键词二苯甲酮,敏化室温磷光,α-溴代萘,环糊精胶束、环糊精等有序介质能有效地使能量给体和受体...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β-环糊精溶液中直链脂肪醇诱导1-溴萘的室温磷光光谱性质。结果表明,三元包络物中1-BrN分子的磷光起初随醇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强,正戊醇对磷光呈现最大的敏化作用,随后从正己醇至正辛醇,磷光强度逐渐下降,测定了包络物组成和稳定常数,发现1-BrN和A:β-CD包络物的结合强度是三元包络物磷光强弱的决定性因素,并从三元包络物可能的结构解释了醇分子大小对室温磷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小康  牟兰 《分析化学》1999,27(2):125-129
首次研究了不同的胺对α-溴代萘(α-BrNp)/β-环糊精(β-CD)体系RTP发射的影响,发现胺能显著增强α-BrNp/β-CD体系的RTP发射,RTP强度 随着胺的烷基链的增长和支锭的增加而增加,且当胺的用量是β-CD用量的一倍时,RTP强度最大。由此认为,胺的影响主要应归因地胺分别从β-CD的二端接近,胺的-NH2基与β-CD的-OH基形成氢键,而其烷基从CD二端折向空腔,封住了CD的上、下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β-氯化萘汞在(ClRh(CO)2)2催化下于六甲磷酰胺溶液中的偶联反应动力学,证明了其反应为二级,求得了偶联反应动力学常数,α-氯代萘汞和α-溴汞代苯乙酸乙酯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不发生偶联反应,在α-溴汞代苯乙酸乙酯的偶联反应条件下分离和鉴定有机铑(I)中间体,根据所提出了反应机理,对上述现象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萘(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光诱导的时间显著不同.含2.5%乙腈的β-BrN水溶液仅需极短的光诱导时间就能产生很强的RTP发射,β-BrN浓度在8.0×10-8~1.6×10-5mol/L范围内与其RTP强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4.7×10-8mol/L  相似文献   

10.
萘和正丁醇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萘和正丁醇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1-溴萘室温磷光的研究杜新贞,张勇,黄贤智,李耀群,江云宝,陈国珍(厦门大学化学系、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厦门,361005)关键词1-溴萘,β-环糊精,萘,室温磷光室温下β-环糊精(β-CD)诱导的发光现象由于其不同于胶束...  相似文献   

11.
用动力学室温磷光法考察了外加磁场效应(MFEs)对不同脂肪醇、α-溴代萘(α-BrNp)、β-环糊精(β-CD)包络物生成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FEs使正构醇、α-溴代萘、β-CD包络物的生成速度增加,而异构醇则相反.  相似文献   

12.
1-O-酰基-2,3,4-三-O-乙酰基-β-D-吡喃木糖及吡喃阿拉伯糖的合成薛良驹,孙关中,高建军(新疆大学化学系,乌鲁木齐830046)本文用乙酰基保护的a-9-溴代吡喃木糖和a-D-溴代吡喃阿拉伯糖与羧酸类化合物在三乙基苄基溴化铵(TEBAC)...  相似文献   

13.
β—溴代萘瓣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性质及介质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β-溴代奈(β-BrN)水溶液仅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经仪器光源适当照射,即能很快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RTP)信号,不同种类和用量的有机溶剂存在时,RTP强度和获得稳定RTP信号所需光诱导的时间显著不同,含2.5%乙腈的β-BrN水溶液仅需极短的光诱导时间就能产生很强的RTP发射,β-BrN浓度在8.0×10^-8-1.6×10^-5mol/L范围内与其RTP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GC、GC/MS研究了通过2-氯-6-硝基甲苯(A)氯化制备α,α,2,6-四氯甲苯的反应过程。发现氯化首先在α-甲基上进行,生成α,2-二氯-6-硝基甲苯(B),B经硝基取代氯化(主要途径)生成α,2,6-三氯甲苯(C),C进一步发生α-氯代生成目的产物(D)。少量B还可经进一步的α-氯化形成α,α,2-三氯-6-硝基甲苯(E),E进一步发生硝基的氯取代而形成D。  相似文献   

15.
动力学室温磷光法测定α—溴代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用动力学力学室磷光法测定了α-溴代萘(α-BrNp)的新方法,检出限为3.58×10^-5mol/L相标准偏差小于16.2%。  相似文献   

16.
在低温下用三氟化硼乙醚催化1,4-脱水-二-氧-(对迭氮基苯甲基)-α-D-核糖(ADABR)的阳离子选择性开环聚合反应,首次合面了具有1,5-开环α-结构的聚合物。单体ADABR由1,4-脱水-α-D-核糖在DMF溶剂中与对溴甲基迭氮基苯反应获得。聚合物的结构由比旋光度、^1H-NMR和^13C-NMR及IR谱确认。用五氟化锑为催化剂则得到了同时含有α-呋喃单元和β-吡喃单元混合结构的聚合物。研  相似文献   

17.
详细研究了9种有机小分子对两种萘酚三元包络物β-环糊精(CD)/萘酚/1,2-二溴乙烷(DBE)室温■光(RTP)强度及■光寿命的影响。对比了各种有机小分子对包络于β-CD中两种萘酚RTP的增敏、增稳作用及分析特性。  相似文献   

18.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胶束体系中α—溴代萘的室温Ling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魏雁声  杨欣 《分析化学》1997,25(11):1259-1263
建立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胶束介质中α-溴代萘的烯遴光分析法,并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LS体系比了比较。方法特点如下:α-溴代萘在低浓度的Brij35胶束溶液中即产生RTPV发射,具有良好的分析性。eu gk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以Waters BondapakTM,ODS—C18为色谱柱,甲醇:四氢呋喃:水(72:6:22,V/V为 流动相,在UV254nm为测定波长的条件下,利用外标法定量,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光诱导反应粗产物中N-(α-萘基)咔唑和N-(β-萘基)咔唑的方法。为光诱导自由基链式亲 核取代反应(SRN1)反应机理的探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对萘普生和萘普生甲酯的毛细管电泳手性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磺化β-CD作为手性分离添加剂,分别对萘普生和萘普生甲酯进行了手性分离研究,当磺化β-CD的浓度为3.5%(W/V)时,萘普生和萘普生甲酯的手性分离度都可大于2,但萘普生与萘普生甲酯不能达到同时拆分。如果同时以磺化β-CD和HP-β-CD作为作为手性分离添加剂,则可对萘普生甲酯达到同时拆分,当磺化β-CD和HP-β-CD的浓度分别为3.5%和1.5%(W/V)时,对萘磺生和萘普生甲酯两种消旋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