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十八世纪期间,英国有一些化学家,如布拉克(Joseph Black,1728—1799年)以及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1733—1804年)等人,都是出身子中产阶级的学者。这些人之中,只有一位是百万富翁,他一生从事于化学和物理学的研究,当然用不着另有正式职业。他发现了很多前人不知道的事物。他的名字是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  相似文献   

2.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性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相中气体的平衡分压之间的关系用亨利定律描述: P_2=k_mm_2 (1)式中“2”表示气体溶质,P_2是与液体呈平衡的气相中溶质的分压,单位为atm,m_2是溶质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3.
林长春 《化学教育》1994,15(9):46-48
亨利定律是现代物理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它却被应用于涉及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的所有科学分支学科中,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气体溶解度”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化学教育》1999,20(4):46-48
在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溶解度的概念基本上是用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来定义的。这种定义容易导致人们对气体溶解度的忽视,甚至对气体溶解度的错误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化学第六章水和溶液中第八节讲到“气体的溶解度随著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书上对於这个压力影响气体溶解的重要作用没有演示,只是举了个“汽水”的例子。我校处於山区,学生从农村中来,谁也不知道啥是“汽水”,因而对“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瓶里就像在沸腾似的”这一现象当然不知道,在这里教者即使讲的再清楚学生也不会理解,我翻了其他杂志如化学通报、科学大众、科学画报及其他化学参考书也多是举“汽水”为例,求援不得,我只有自己想法解决。我想:“汽水”是把二氧化碳压入汽水瓶中,然後用盖子盖紧,以後一揭开盖子,二氧化碳受的压力小,结果就往外冒,形成“像在沸腾似的”现  相似文献   

6.
提出化学比色原理甲醛气体检测仪的一种校准方法。因为气泡吸收管的吸收效率不恒定及甲醛气体的溶解度受标准气体分压及温度影响,JJG 1022–2007不适用于检定化学比色原理甲醛气体检测仪。建立了以水中甲醛标准物质校准仪器零点漂移、灵敏度、线性误差、示值重复性及稳定性的方法。方法准确可靠,可实现计量校准和量值溯源。  相似文献   

7.
H2和CO在甲醇和甲酸甲酯中的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一立升的高压机械搅拌釜,采用气体间歇吸收技术,在120~180℃的温度范围内,0~5.0MPa的气体压力下,测定了H2、CO在甲醇和甲酸甲酯中的平衡溶解度。研究结果表明:气体的平衡溶解度是温度和气体分压的函数,在两种液体介质中,H2、CO的平衡溶解度均随温度和气体分压的升高而增加,气体在甲酸甲酯中的平衡溶解度高于在甲醇中的溶解度,在两种不同液体介质中,一氧化碳的溶解度高于氢气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8.
风城超粘稠油的特性参数及气体在稠油中溶解度的预测潘竟军柯杰韩布兴阎海科*柯以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北京化工大学,100013)1前言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数据在理论研究和许多工程设计中是必不可少的参数,为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人们...  相似文献   

9.
H_2和CO在间二甲苯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 1L搅拌釜 ,在温度 80~ 1 60℃ ,压力 0 5~ 5 0MPa范围内 ,实测了H2 和CO在间二甲苯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 ,两者均随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结果与基于正规溶液理论Prausnitz-Shair法计算的气体溶解度比较相符。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 ,CO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比H2 大。相同温度、压力下不同液相介质中H2 和CO的体积传质系数排序如下 :(kLa) MEF>(kLa) MeOH>(kLa) m -xylene>(kLa) paraffin。此外 ,在实验范围内获得了亨利系数 ,偏摩尔体积和溶解热等数据。  相似文献   

10.
前言等离子化学讨论的是在部分离子化了的气体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部分离子化了的气体是由离子、电子和中性粒子组成的。这种状态的物质可借助高温、强电场或强磁场获得。在化学中常通过低压放电来产生。在低压放电时,气体中存在的少量的自由电子从外加电场得到能量。由于是在低压下,分子间距离比常压下  相似文献   

11.
含水混合溶剂中醋酸离解常数的SPT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Reiss等人于1960年前后创立了定标粒子液体理论以后,首先被Pierotti用来估算非极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并将其逐渐发展成为我们今天的定标粒子溶液理论;1969年,Shoor-Gubbins应用Pierotti的上述理论模型来解决一系列非极性气体在不同浓度的KOH溶液中的溶解度问题,结果相当成功;此后,Masterton-Lee等人进一步发展这个理论并将其用来解决任意物质体系的溶解度和盐效应常数等问题,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我国,继黄子卿先生将定标粒子理论用于解决气体溶解度问题之后,该理论引起了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化学第五章水和溶液一章中的第五节液体和气体在水里的溶解度中,关于压力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没有演示实验,课文中只举了汽水为例。农村中的学生对汽水见到的较少,在教课中教师纵使讲解得很清楚,学生可能还是难以理解。化学通报1955年8月号,对此有一演示实验,是用碳酸钠与酸放在盛有水的玻瓶中,瓶口用塞塞住,让学生观察水中放出气泡的多少,然后打开瓶塞,再让学生观察水中放出气泡的多  相似文献   

13.
高珊 《化学教育》2010,31(10):83-83
在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溶液[1]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于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存在理解困难.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没有设计实验探究环节,只是给出理论上的结论[1].初三学生还处于直觉经验性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对概念的理解、判断、推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离不开直观形象的支撑[2].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利用廉价易得的一次性注射器和雪碧饮料设计了一组实验,形象地展示了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情况.通过创设具体的实验情境,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采用动态气体提取方法, 使用自行研制的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装置, 研究了挥发性苯系物亨利常数的测量方法. 考察了苯在提取气体与水溶液中达到平衡需要的液面高度, 通过25 ℃条件下苯的亨利常数测量验证了动态气体提取方法结合质子转移反应质谱测量亨利常数的有效性, 报告了11种苯系物的亨利常数测量结果. 与常规的亨利常数测量方法相比, 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人为干扰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机理及溶解度方程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提出气体在水中的两种溶解机理——间隙填充和水合作用。推导出气体溶解度方程的一般形式。讨论了Henry常数与温度、压力、气体的水合平衡常数和气体的分子体积的关系。用甲烷溶解度的实验数据验证了上述理论,结果表明,在20~160℃和小于60MPa条件下,甲烷溶解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成人在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时,与普通学校学生一样,也时常是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地对待所学过的化学知识的。例如,对于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理论,常常习惯于用死记硬背的简单方法,去求得不巩固的记忆,因而对于这些知识,也只能了解到表面的意义,不能深入地理解到它们的本质,更不能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有些学生能正确写出Ca(OH)_2 CO_2=CaCO_3↓ H_2O但是不知道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能一字不错地背诵溶解度定义,却不能处理有关的计算;会写 CuO H_2=  相似文献   

17.
杨孝容  成英  叶芹 《化学教育》2016,37(21):69-71
硫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在高中化学教材《实验化学》人教版和苏教版的引用数据悬殊很大。通过实验测定七水硫酸亚铁在水中的溶解度以便证明教材中引用的溶解度数据是否正确。结果表明,2套教材中硫酸亚铁的表达形式和溶解度数据之间都不吻合,需要对教材中硫酸亚铁溶解度引用数据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8.
在通常的化学研究中,要知道某个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结构,或者某种化学反应是否能够发生,就得要进行实验。将来我们可能进入这样一个“化学实验室”,其中既没有化学试剂、也没有测试仪器,只有由少数人操作的电子计算机在忙碌地进行“化学实验”,并且可以多、快、好、省地把所需要的资料和结论打印或显示在人们的面前。对于化学工作者来说,这种新奇领域——计算化学——的出现确实是令人向往的。近代化学在数学、物理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促进下,正处在一个新的飞跃形势。其特点是人们可以从  相似文献   

19.
在温度353.2~453.2K、压力0.75~5.25MPa的条件下,采用平衡取样的方法,测定了氢气在不同组成(xi为摩尔分数)的四种液体乙酰丙酸、乙酰丙酸(x1=0.37)+水(x2=0.63)、γ-戊内酯、乙酰丙酸(x1=0.33)+水(x2=0.33)+γ-戊内酯(x3=0.34)中的溶解度.根据亨利定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得出不同温度下氢气在液体中的亨利系数,通过亨利系数和温度的关系,计算出氢气在液体中的摩尔溶解焓和摩尔溶解熵.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压力范围内,提高温度、增加压力,氢气在四种不同液体中的溶解度皆增大;在温度和压力相同时,氢气在四种液体乙酰丙酸(x1=0.37)+水(x2=0.63)、乙酰丙酸、乙酰丙酸(x1=0.33)+水(x2=0.33)+γ-戊内酯(x3=0.34)和γ-戊内酯中的溶解度依次增大;氢气在四种液体中的亨利系数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气在四种液体中的摩尔溶解焓为正值,摩尔溶解熵为负值.  相似文献   

20.
新型氨喷泉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型氨喷泉实验李劲,彭爱芝(湖南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长沙410078)氨喷泉实验是天机化学实验中最经典的实验之一。通过观察氨溶于水形成喷泉,说明氨是在水中溶解度很大的气体 ̄[1]。但以往教科书中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来制取氨以进行喷泉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