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文借助ArcGIS10.3和SPSS19.0软件,以新疆391个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方法,从景区分布特征、类型、集中度、密度等方面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得出结论:新疆A级旅游景区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北疆多,南疆少;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最邻近指数为0.424,泰森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为284.84%,地理集中指数为32.29,在空间上呈凝聚集中分布;核密度高值区集中在乌鲁木齐市西南―昌吉回族自治州西部交汇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属县直)西部和喀什地区西北部,中值区成条带状分布在天山以北,低值区连成一片,分布在北疆的西北部;景区分布规模差异明显,北疆A级旅游景区分布规模优于南疆;新疆A级旅游景区的分布受到地形地貌、湖泊水系、交通条件、人口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受冬奥会拉动影响,京津冀冰雪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对新疆冰雪旅游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新疆为实现冬季冰雪旅游高质量发展,进而达到协调区域经济的目的,需要精准施策,深挖产品核心竞争力.本文选取新疆37家S级滑雪场为研究主体,利用ArcGis10.3等软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新疆S级滑雪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聚集性特征,滑雪场在各地州内分布不均衡;2)S级滑雪场空间分布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3)2015―2018年间新疆S级滑雪场总体呈现扩散趋势,由东向西略有迁移;4)S级滑雪场空间分布受旅游资源禀赋、高程禀赋、城市经济及交通通达性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3.
新疆和田玉的谱学特征及其鉴别标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等测试方法对新疆和田玉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和田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MgO、CaO,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主要结构为纤维交织毛毡状结构.本文还对新疆和田玉的谱学特征和鉴别标志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新疆和田玉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新疆高校科技企业状况的调查,分析了新疆高校科技企业的现状,指出了新疆高校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新疆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了多级Fuzzy综合评判和评判函数的思想,构造了新建企业的多级Fuzzy决策模型,并用于新疆吉木萨尔县科技、经济及社会总体规划中,对准备新建的若干企业进行了决策,结果比较满意,该模型还可用于解决诸如人材选拔,干部考核,优劣比较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1973年麦金农提出用M2/GDP衡量不同国家的金融发展水平以来,M2/GDP就被广泛用于测量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和货币化水平.本考察了新疆1978~2000年间M2/GDP的变化趋势.分析了新疆M2/GDP的长期走势与阶段性走势,指出准货币快速上升才是新疆M2/GDP上升的货币原因.并从货币需求、金融流程梗阻和资金“外逃”等三方面解释了新疆M2/GDP高于全国水平的经济成因。  相似文献   

7.
新疆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乘数的大小影响到了货币供应运的水平,为了有效调控新疆货币供应量,就必须了解新疆货币乘数的变化规律,并做出准确预测。本文通过对新疆货币乘数的实证分析,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对新疆纺织行业出口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纺织品外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算法和意见,新疆是一个具有纺织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地区,抓住“入世”机遇,对发展新疆纺织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1996—2005年EI新疆工程技术科学论文的分析表明,新疆工程技术科学发展呈现不稳定状态,科学著述指标有待进一步提高,乌鲁木齐和新疆大学是新疆工程技术科学研究的地区和机构问的科学活动中心,新疆的学科分布体现出学科产业的优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新疆天山、昆仑山和阿勒泰山等高大山区实地考察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境内分布的地衣种类、地理分布、生态特征有初步认识,特别是对哈纳斯地区地衣生存特征有了一定的认识,现以阿勒秦哈纳斯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已知在本地区采集到的103种地衣种的生态特征和生存因子进行分析,这对新疆地衣研究,干旱区生物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有一定的意义,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花岗伟晶岩脉沿黑云母片麻岩中的缓倾节理充填,可划分出3 ̄5个结构带。海蓝宝石产于块体微斜长石的晶洞中,紫晶多赋存于烟色石英块体的晶洞中,以平行连生体出现,这与Holden和Sinkankas关于紫晶产出的三种形式(结核状,晶球和梳状)均不相同,强油脂光泽的烟色石英,绿色楔形云母巨晶与绿柱石三者共生,是海蓝宝石和紫晶存在的矿物学标志,这不仅提高了矿脉的综合利用价值,而且也拓宽了阿勤泰花岗伟晶岩型宝石  相似文献   

12.
城镇土地定级因素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定级因素的相关性和土地等级空间结构的研究,得出已完成定级的城镇选择的定级因素存在普通的显著相关.进而确定商服中心萦华影响度和道路通达度为二个必选因素一般城镇选择3}4个定级因素评价土地级别即可满足定级目的的需要.这样可以减少土地定级工作量的50%以上,对推动土地定级估价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杭州大曲的微量组分含量,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其微量组分含量与酒质的数理关系.通过对48个酒样的回归计算得到杭州大曲质量评分、香评分和味评分与微量成分的线性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杭州大曲香评分与微量成分的相关情况优于味评分与微量成分的相关情况,质量评分与微量成分基本上呈线性关系,这为白酒的勾兑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市道路网络改造问题中,待改造道路和拟添加道路均具有等级选择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更加符合实际的新的网络平衡设计二层规划模型,设计了粒子群求解算法,并给出了一个简单的算例,实际算例表明该算法具有计算简单,收敛速度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学习策略、自我效能感在不同情境下对成绩的预测作用,选取401名初二学生和361名高二学生作为比较研究的被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主要结果为1)初二和高二学生的认知策略在元认知策略与成绩间的中介作用不同;2)资源管理策略4个方面均能预测初二学生的成绩,只有努力管理、时间管理策略可预测高二学生的成绩;3)自我效能感对初二、高二学生成绩均有预测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情景下学习策略对成绩的预测作用有差异,而自我效能感对其的预测作用较稳定.  相似文献   

16.
以宁波北仑区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6期LandsatTM/OLI遥感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景观格局数据,进行景观格局及其生态风险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的主要景观类型是林地与耕地,景观演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建设用地景观面积大量增加,耕地景观面积明显减少,区域景观破碎化愈加明显;(2)25a间,研究区内低生态风险区大量减少,而中、较高和高生态风险区面积大大增加;高生态风险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地区,重心向西南方向移动,人类活动使山麓地带大量低生态风险区转变为较低生态风险区;(3)1990~2015年,研究区内由低等级转向高等级的生态风险区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42.5%;前期以低生态风险区、较低生态风险区转向中生态风险区为主,后阶段以中生态风险区转向较高生态风险区、高生态风险区的比例有所增加;1990~1995年、2000~2005年、2010~2015年3个时间段生态风险转换面积较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1984~2010年影响浙江省台州市的台风灾害资料,以新构建的台风规范化灾情指数评估台州历史台风的灾情等级,比较符合台州市的实际灾情状况.结果表明:台风规范化灾情指数预报模型拟合率较高,拟合误差1级准确率达到了88.00%以上;新指数模型计算简单,评估效果较好,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定量化、科学化的灾情评估和灾后灾情评估产品.   相似文献   

18.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复合地基和刚性桩基的受力机理、桩的定位精度分析,认为规范中对水泥土搅拌桩地基的桩偏位规定过于苛刻,参照混凝土灌注桩及其他复合地基桩偏位规定,提出对水泥土搅拌桩偏位作适当修正.理论分析和实践表明:适当放宽桩偏位标准是合理、可行的,而且更符合水泥土搅拌桩地基作为复合地基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考虑海洋旅游发展程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海域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旅游用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官方渠道采集的统计数据,采用信息熵模型量化指标权重,根据TOPSIS法原理对沿海县(市、区)旅游海域质量进行排序并应用系统聚类法划分海域等级。结果表明:(1)人均海洋旅游总产值、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以及海水质量指数3个评价因子对旅游用海质量影响显著,海水质量指数有反向影响。(2)2007―2016年,浙江省沿海18个县(市、区)旅游用海等级变动较大,“北强南弱”特征明显。(3)比较2007年标准,第二、三、四等级县(市、区)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五、六等级县(市、区)数量明显减少,旅游海域质量等级整体提高,等级数量变化与沿海县(市、区)海洋旅游发展态势和海洋生态环境变动相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