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爱因斯坦以其传奇性的五篇论文宣告了1905年为物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一年,可以说这五篇论文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其中《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方法》采纳了玻尔兹曼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精确测定分子大小和阿伏伽德罗常量的新思路.稍后,关于布朗运动的理论《论热的分子运动理论所要求的静止液体中悬浮小粒子的运动》完成于1905年5月.这两篇论文的重要影响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学物理》2006,25(3):63-63
在中国科协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评审中,本刊2001年第7期上刊出的彭桓武先生的论《爱因斯坦对光子的想象——辐射与分子间能量动量转移的动平衡》获得第三届中国科协期刊优秀学术论奖.这次中国科协共评出了100篇期刊优秀论,其中中国物理学会主办刊物推荐的6篇论获奖。  相似文献   

3.
本文指出, Maxwell是在得出电磁场方程组之前,即在他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二篇论文《论物理力线》(1861~1862)中,第一次得出真空中电磁波传播速度等于光速的结论.尔后,Maxwell在《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1865)中,在给出了著名的Maxwell方程组之后,再一次由波动方程得到了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1905年9月,德国《物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由一位默默无闻的专利审查员爱因斯坦所写的三篇论文.三篇论文中的任何一篇,都足以使作者享有大物理学家的盛名.而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此文宣告了相对论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光谱实验室》2007,24(1):159
1873年范德瓦尔斯的论文《论液态和气态的连续性》首次引起人们的注意,并为此而获得了博士学位。他认识到假定气体分子体积为零,且分子之间不存在引力,则理想气体定律就能从气体运动论导出。但考虑到上述假定均不真实,1881年给这个定律引入表示分子的大小和引力两个参量,得出一个更准确的公式。由于这些参量对每一种气体都不同,他继续研究而得出一个对所有物质都适用的方程。  相似文献   

6.
我在《超弦史话》一开始就描述了弦论第二次革命开始的情形,多年后的现在回顾起来,也还是充满刺激。弦论第二次革命发端于1994年中的两篇文章:威滕和塞伯格(Nathan Seiberg)关于超对称规范理论的文章,以及胡尔(Christopher Hull)和汤森(Paul Townsend)关于弦论中的所谓U对偶的文章。在美国,第一篇影响的效应是即时的,甚至纽约时报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个进展。一时之间,网上的物理文库充满了关于超对称场论的文章。与威滕和塞伯格工作的遭遇相反,起初没有太多人重视胡尔和汤森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国际物理年”,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1905年做出3项伟大成绩100周年。爱因斯坦于1900年在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毕业,为了生活做了专利所的小职员。他认为当时的物理学家“欠缺深度”, 就利用工作余暇自己研究物理学。他的研究工作除了狭义和广义相对论之外,还涉及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化学和生物技术也得益于爱因斯坦关于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见解。在这奇迹的一年(1905年)中,爱因斯坦的贡献足以和牛顿在1665年和1666年发明微积分、万有引力和颜色理论相媲美。1905年3月17日他完成了《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的论文,第一次肯定地提出光量子、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有关光电效应的方程,符合实验结果。同年5月11日他完成了第二篇论文《关于热的分子运动论所要求的静止  相似文献   

8.
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位移电流假说。位移电流的中心思想是变化着的电场激发涡旋磁场,这一假说和涡旋电场假说(变化着的磁场产生变化的电场)构成了电磁相互作用中完整的波动图象——电磁波。 众所周知,位移电流是麦克斯韦给予法拉第的场观点以数学表述时作出的一个重要发展。麦克斯韦第一次提出位移电流假说并不象通常教科书所叙述的那样,是用安培环路定理讨论非稳恒情形时发现矛盾后提出的。实际上麦克斯韦是在得出电磁场方程之前,即在他关于电磁场理论的第二篇论文《论物理的力线》(1861—1862)中就提出了位移电流的概念。尔后,麦克斯韦在第三篇论文《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1865)中再次给出了位移电流的定量形式。下面我们来看看麦克斯韦是如何提出位移电流概念的。 麦克斯韦建立电磁场理论的第一篇论文《论法拉第的力线》(1855—1856)受到汤姆逊的启发,根据流体、热现象与法拉第力线相似性,运用类比方法给予法拉第电流状态以数学表述。后来在第二篇论文中他感到有必要对力线的分布和力线的应力性质给予机理性的说明,在此过程中麦克斯韦提出了位移电流概念。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是世界公认的伟大的物理学家、南开大学的名誉教授。在杨先生 80华诞即将来临之际 ,南开大学出版社近日出版了《杨振宁科教文选》。该书的副标题是“论现代科技发展与人才培养”。书中精选了杨先生近年来有关这方面的文章、演讲等共 6 9篇 ,分属于以下 5个专题 :一、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论述 ;二、关于教育事业的论述 ;三、关于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四、关于中国现代科学史 ;五、关于科学分支间的联系。书中全面展示了他对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展所提出的宝贵建议和精辟论述 ,以及他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培…  相似文献   

10.
现行工科中专物理统编教材(第三版),共编入“阅读材料”12篇.上册6篇;下册6篇,其中力学6篇;电磁学部分5篇;光学1篇,这些阅读材料,按照不同作用和特点,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1深化教材知识这部分阅读材料重点介绍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及重要物理定律的实验验证.例如《近代科学之父-伽利略》、《万有引力定律的实验验证和引力恒量的测定》、《库仑扭秤实验》等篇。2物理学史这部分阅读材料通过对物理学发展过程著名物理学家生平业绩介绍,简要说明了经典物理学发展历程.这部分阅读材料包括《科学巨匠一牛顿》、《安培》、《电磁感应…  相似文献   

11.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一样,是本世纪初为了适应现代物理学新发展形势的需要,克服了经典物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中不能解决的一些困难而产生出来的科学理论.几十年来在科学实践的广泛领域里,取得了富有成效的应用成果.但是,关于它的基本原理的物理和哲学的解释,一直存在着两种思想、两种世界观的激烈斗争,这种斗争对完善、改革和发展这门科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里刊登了两篇关于量子力学的文章:《论量子力学的公理基础》一文,对量子力学基本原理的物理意义作了简明的、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概率论与量子力学》一文,则对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它的体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目的在于,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使马克思主义占领这一科学理论阵地,促使它更加完善,沿着正确的道路向前发展;改造它成为我国广大工农兵群众能够掌握和利用的科学武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为巩固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光学》2013,(2):275-276
近期,英国《自然》子刊《自然-纳米技术》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人关于量子点脉冲共振荧光确定性高品质单光子源的研究工作,这是我国量子点光学量子调控领域发表在《自然》系列期刊上的首篇论文。  相似文献   

13.
分析研究了《分子物理学与热力学》课程结构体系,教学内容的特点,将《热学》和《热力学.统计物理》中的热力学部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整合成一门结构合理,体系完整的《分子物理学与热力学》,经过几年的教改实践,取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卞毓麟先生是我国著名天文学家、科普作家,30年来参与编著、翻译科普图书百余种,发表科普文章约500篇。短文《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数字杂说》等已入选中学语文课本。卞毓麟先生的新作《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与一般科普作品不同,是在人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大背景下,通过介绍一个个与天文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故事,揭示星空的奥妙和千百年来人们的追星之旅。知识介绍引经据典、故事发展扣人心弦,使读者耳目一新、不忍释卷。《追星》一书共分五篇。第一篇追溯了认识彗星的整个过程;第二篇介绍了古代天…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然而人们只有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通过科技书刊和教育,8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才有可能真正把握这种力量。因为科技书刊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和升华,司仅可以极大地拓展生产力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其本身的水平也成为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案要标志。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达尔文的《物种走源》等科技论著,是18一19世纪生产力有较大发展,以致形成“第一次科学革命”的标志。爱日斯坦的《相对论》(《关于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则是人类科学史上具有头等光辉的论著,…  相似文献   

16.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生命系统是一个由若干已知和未知的物理原理所决定的特殊物理体系.实际上,很多奇妙的生命现象可以通过物理学规律予以定量描述,并遵循物理学的普遍规律.《细胞》杂志在1998年结集出版了一期关于分子机器的研究专辑,时任美国科学院院长的艾尔伯茨(B·Alberts)为该专辑做的序言中明确指出了细胞应该是当做大量单分子机器的协同运动,  相似文献   

17.
 19 世纪60 年代中期, 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连续发表了3 篇论文:《论法拉第力线》、《论物理力线》和《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方面, 他在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变化的磁场产生涡旋电场”;另一方面, 他创造性地引入“位移电流”代替安培环路定理中的稳恒“传导电流”来描述“变化的电场产生涡旋磁场”, 从而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1887 年, 赫兹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了麦克斯韦预言存在的电磁波, 并证实了光与电磁波的同一性, 为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提供了有力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创刊十周年朱正和《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编辑部《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全国该领域内唯一专业性刊物。自]984年创刊以来,在中国物理学会、四);!省科协、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联合大学(成都科技大学)的领导下,经过十...  相似文献   

19.
奥林匹克运动会和世界博览会是当今世界的两大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完美落幕后,2010年世界又把目光齐聚中国上海,期待着2010上海世博会的到来。本期让我们与读者重温世博会历史,共迎这一全人类的盛会。第一篇《世博会历史回眸》是关于世界博览会的简要历史回顾。第二篇《凝固的乐章》是原武汉电视台台长赵致真老师为其《世博会的科学传奇》科普系列片所写作的文章中的一篇。《世博会的科学传奇》共20集,将在中央电视台和武汉电视台播出。  相似文献   

20.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义和 《物理》1991,20(1):43-48
麦克斯韦(1831—1879)是继法拉第之后,集电磁学大成的伟大科学家.他全面地总结了电磁学研究的全部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感生电场”和“位移电流”的假说,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 一、《论法拉第力线》──麦克 斯韦的物理类比,电紧张态的 数学描述和感生电场的提出 在大学期间,麦克斯韦就阅读了法拉第的《电学实验研究》.1856年2月,他在剑桥哲学学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电磁学论文《论法拉第力线》.麦克斯韦环顾了当时电磁学研究的现状,指出虽然已经建立了很多实验定律和数学理论,但未能揭示各种电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他写道:“电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