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间苯二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H 13.00缓冲溶液中, 间苯二酚能够催化氢氧根离子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生成2-羟基-1, 4-萘醌,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 nm. 间苯二酚质量浓度在0.39~13.21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918+0.05703c (×105 mol/L), 相关系数r=0.9981. RSD和检测限分别为1.6%, 0.34 mg/L (3σ/k). 该法能够直接用于水样中间苯二酚含量测定, 回收率在94.3%~106%.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含羟基药物盐酸吡硫醇的方法.研究表明,在pH=13.0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盐酸吡硫醇能够催化氢氧根离子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橙红色的2-羟基-1,4-萘醌,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nm.盐酸吡硫醇浓度在3.2μg/mL~8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715+0.02837C(×105 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检测限分别为2.84×103L/mol/cm、1.6%和2.0μg/mL.通过对片剂中的盐酸吡硫醇含量进行测定,回收率在98%~101%.  相似文献   

3.
1,2-萘醌-4-磺酸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磺胺甲噁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2-萘醌-4-磺酸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磺胺甲噁唑(SMZ)。磺胺甲噁唑与1,2-萘醌-4-磺酸钠在pH=10.0的缓冲溶液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橙红色的产物,组成比为1:1,最大吸收波长λ=47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44×103L/(mol.cm);SMZ浓度在0.2~60 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452 0.02301C(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0.08 mg/L;RSD为0.25%(20 mg/L,n=11);平均回收率为98.7%以上。优化了对磺胺甲噁唑的测定条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应用拟定的方法测定磺胺甲噁唑的含量,与药典法相比,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1,2-萘醌-4-磺酸钠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对苯二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分光光度法测定对苯二酚的新方法. 研究表明,在pH=13.0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对苯二酚能够催化溶液中的OH-离子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橙红色的2-羟基-1,4-萘醌,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54 nm. 对苯二酚质量浓度在1.3×10-7~1.32×10-5 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5 61+0.073 28c(1×105 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5 5,检测限为9×10-8 g/mL. 方法能直接用于水样中对苯二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6.5%~103%.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用1, 2-萘醌-4-磺酸钠(NQS)作显色剂测定奈替米星(NET)的新方法.研究表明:控制溶液pH=10.00,NET与NQS反应生成摩尔比为1∶3的红褐色产物,最大吸收波长λmax=445 nm,奈替米星浓度在6.4~57.6 m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31×103 L\5mol-1\5cm-1,方法检出限为5.9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1%,平均回收率99.0%以上.该法能直接用于药物样品中奈替米星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1,2-萘醌-4-磺酸钠与羧甲司坦配合物生成光度法测定羧甲司坦的新方法. 当控制溶液pH=11.0时,羧甲司坦、1,2-萘醌-4-磺酸钠与氯化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铵生成摩尔比为1∶ 1∶ 1红褐色产物(λmax=46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2×103 L/(mol·cm). 羧甲司坦质量浓度在0.72~28.67 mg/L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0.223 02+0.011 98c(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 2,RSD和检测限分别为0.52%和0.70 mg/L,回收率98.7%~102.6%. 该法能直接用于药物样品中羧甲司坦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测定苯丙氨酸的方法。在pH 10.0的缓冲溶液中,苯丙氨酸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组成比为1:1的浅红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474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5×103L/(mol·cm)。苯丙氨酸浓度在0.15~2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1+0.0576c(mg·L-1),线性相关系数r=0.9995,平均回收率在99.0%以上,本法用于测定药物样品中苯丙氨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测定阿魏酸哌嗪的新方法.在pH 13.0的KCl-NaoH缓冲溶液中,阿魏酸哌嗪与1,2-萘醌-4-磺酸钠反应形成红褐色产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84 nm.阿魏酸哌嗪浓度在0.4~8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0.07742+0.01216ρ(μg/mL),线性相关系数r=0.9986,表观摩尔吸光系数5.8×103 L/mol/cm,相对标准偏差(RSD)和检出限分别为0.84%和0.29μg/mL.对药物样品中阿魏酸哌嗪的含量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5.1%~103.3%.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用1,2-萘醌-4-磺酸钠(NQS)作为显色剂,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曲松钠的新方法。在pH=13.0的缓冲溶液中,NQS与头孢曲松钠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1∶1的红褐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488nm。方法线性范围为2.4~168mg/L,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为1.3mg/L。该法成功应用于针剂中头孢曲松钠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8.2%~101.6%。  相似文献   

10.
赖氨酸与1,2-萘醌-4-磺酸钠在pH 9.6的缓冲溶液中,通过亲核取代反应生成物质的量比为1:2的橙红色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474 nm,表观摩尔吸光率为5.1×103L·mol-1·cm-1.赖氨酸的质量浓度在0.2~55 mg·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k)为0.16 mg·L-1.应用所提出的方法测定了药物样品中赖氨酸的含量,并以此样品为基体加入赖氨酸标准溶液做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9.0%~100.3%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小于0.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