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前言 在热力学过程的分析中,如果已知系统的过程图线或过程方程,如何判别任一元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尤其是在循环过程效率η的计算问题中,由于决定η值的Q1和Q2分别是过程中单纯吸热部分和单纯放热部分的算术和而非一段过程中吸热放热的代数和,因而如何正确地判别各段过程中吸热、放热的问题就成为计算热机效率问题的关键. 最近几年来,本刊收到论述理想气体在任意准静态过程(本文论及的过程均属准静态过程)中吸热、放热问题的文章或来信共21篇(已发表两篇).来稿中有的是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提出判别法则,有的…  相似文献   

2.
对理想气体任意准静态过程热容量的讨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华 《大学物理》1990,(1):22-23
本文针对热学教学中容易混乱的一些问题,详细讨论了热容量可取值范围,导出热容量在任意准静态过程中的一般计算公式,并指出热容量何时为正,何时为负,何时为常量,何时会出现正、负或零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在中 《大学物理》1994,13(8):5-8,19
本文提出了外界对系统的热功约束比dQ/dW概念,推导出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微分方程,揭示出“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p=p(V)的具体形式是由热功约束比dQ/dW决定的”客观规律。明确了多方指数的物理意义和多方过程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最后,对比了多方程和非多方程的差异,本文扩展了对理想气体准静态过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理想气体在直线过程中的吸放热特性对斜率和体积的依赖关系,分析了斜率的变化对吸放热转换点的影响,进而构造了直观反映吸热量Q、斜率k和体积V变化关系的三维空间.  相似文献   

5.
理想气体与范氏气体在任意准静态过程中的摩尔热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炳坤 《大学物理》2004,23(3):25-26
导出了理想气体与范氏气体在任意准静态过程中的摩尔热容公式。  相似文献   

6.
如何简便地判断一个热力学过程的吸放热情况,对于了解此热力学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方法是借助热力学第一定律,通过计算该热力学过程中的热学三量(功、热量和内能)来确定.文章通过分析简单热力学过程中的热容,得出:从绝热线上一点出发的微过程,过程曲线在绝热线下方,为放热过程;反之,为吸热过程.进一步,文章指出对于一些复杂的热力学过程,除使用传统的比较功大小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热力学过程的末态相对等温线的位置而简单得出其吸放热情况。  相似文献   

7.
根据热力学系统热容量和温度的变化,找出系统吸放热之间的转换点,计算了系统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相似文献   

8.
何熙起 《大学物理》2005,24(6):7-9,19
导出了昂尼斯气体在任意准静过程中的摩尔热容公式。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判断一个准静态过程是吸热或是放热的简便方法.通过两个例子,说明在计算理想气体循环过程的效率时,如何运用这一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俊 《物理实验》1999,(3):37-38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理想气体所进行的直线过程中, 除个别情况外, 吸热与放热之间必有一过渡态. 本文介绍了过渡态的轨迹方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1.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导了理想气体的热容量公式,并对理想气体在p-V图上的直线过程和循环过程的温度变化及吸热和放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李洪芳  钟万蘅 《大学物理》1994,13(11):43-43,33
本文用几何图形表示下理想气体任意元过程的热容,负决定于过程发生在p-V图上的区域。  相似文献   

13.
理想气体任意过程最高和最低温度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吴剑峰  朱琴 《大学物理》2002,21(6):24-25
给出理想气体任意过程最高和最低温度的三种计算方法,用p-V图中的直线过程、圆过程、椭圆过程为例,计算该过程最高、最低温度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韩永林 《大学物理》1995,14(12):17-18
本文讨论了包准静态直线过程在内的一般循环效率的计算方法,分析了常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指出直线过程中由吸热变为放热时转折点的温度与该过程中最高温度点并非一回事;一般的循环效率应与工作物质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5.
热力学的内容是以准静态过程的研究为基础的.在大学物理教材中,通常都强调准静态过程的进行一定是无限缓慢.不少教材以气缸中活塞移动为例来说明时,还特地指出,为了使气体在整个过程中处于平衡态,必须使活塞移动的速度非常小,小到以零为极限.如果只强调这点,不进一步说明“缓慢”的意义,往往使人以为它是与实际过程毫不相干的纯粹抽象.同时,因为准静态过程可以用P-V图上曲线表示,而非静态过程是无法在产P-V图上表示出来的(见图一).但是,以后在讨论循环过程时,又常以实际的内燃机、蒸汽机为例,作为准静态过程,在P-V图上计算循环效率.这样,…  相似文献   

16.
李鹤龄 《大学物理》2006,25(4):30-32
求出了任意维经典非理想气体的硬心势、方阱势和Lennard-Jones势的第二位力系数,并给出了计算更高位力系数的方法与途径.结果表明:对于Lennard-Jones势,只有当维数n<6时,第二位力系数才收敛.  相似文献   

17.
张国锋  周越 《物理通报》2012,(12):20-22
指出部分教材在一个准静态过程问题上不够严谨之处,并给出了定量分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栗生长  张杨 《物理通报》2016,35(3):22-28
本文运用类比方法, 引入爬台阶这一常见生活实例, 通过对其作细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直观形象地类 比了热力学中的准静态过程及相关物理概念, 揭示了平衡态、 非平衡态、 弛豫时间等概念之间以及他们跟准静态过 程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区别, 进一步明确了将实际过程近似为准静态过程的定量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p-V图上具有负斜率的直线过程的吸放热以及含有直线过程的循环效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理想气体直线过程的讨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伍文宜 《大学物理》1996,15(7):48-48
本直接从dT,dQ来讨论理想气体直线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吸收热的情况,意义清楚,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