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环芳烃的溶解度与双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借助于多环芳烃的分配系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式,估算了多环芳烃的溶解度,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间接测定了多环芳烃的溶解度。以双区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多环芳烃的溶解度与其致癌性的关系,对双区公式进行了溶解度的补充,得到的公式与戴乾圜的公式计算结果的计算值颇为接近。  相似文献   

2.
1969年,Rosenberg等报道顺式二氯二氨合铂(顺铂)具有抗癌作用,但它有很强的毒副作用和较差的水溶性.1986年,英国正式生产第二代铂抗癌药即碳铂.Khokhar等曾合成一系列N-烷基亚胺二乙酸环己二胺合铂配合物,体外和体内实验均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低毒性.其配体以二羧基与铂配位,为八元环结构.显然这不是热力学优势产物.本文合成了一系列二胺铂配合物,结果表明配体以N、O方式与铂配位,具有五元螯合环结构.顺铂与DNA发生交联(主要是与鸟嘌呤N7配位)而抑制癌细胞生长.不同类似物之间的活性差异较大,这可能与它们和DNA作用的动力学有关.我们以鸟苷作模型化合物,用HPLC方法研究了配合物与其作用的动力学,并与顺铂、碳铂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
癌症是目前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大约80%~90%的人类癌症是由环境因素诱导产生的,其中又以化学因素占主导地位。化学致癌机理的双区理论认为,环境致癌物经体内代谢生成特定的双官能团烷化剂,从而诱导DNA双链互补碱基对之间的交联并最终引发癌症。目前针对DNA股间交联的检测方法已有不少研究,然而DNA股间交联如何引起细胞癌变的机理仍悬而未决,这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综述近年来对DNA股间交联的研究,从其结构、体内形成过程和检测方法等方面,探讨DNA股间交联与细胞癌变的关系,为环境致癌机理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亚硝基脲是重要的抗癌烷化剂,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亚硝基脲分解生成活泼亲电中间体而与生物大分子作用,导致DNA碱基烷化、互补碱基对横向交联等损伤,最终诱导癌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癌作用。由于亚硝基脲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中表现出的复杂生理活性,有关亚硝基脲对DNA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已成为该类药物设计开发以及癌症防治领域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亚硝基脲对DNA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N-亚硝基化合物(NNC)的定量结构致癌活性关系(QSCAR)和模式辨认方法证明:NNC致癌作用的关键步骤,首先是其α碳经重氮盐的烷化作用与链经羟化再代谢成活性酯后,然后在DNA互补碱对间的横向交联。因而,与两烷化中心间的距离为2.80—3.00相接近的β-位烷化,或条件有利时的β-位烷化,是发生交联并强化其致癌作用最有利位置。这是双区理论在NNC的QSCAR上的成功推广,并从而将其约化成在复杂生理条件下的合理结构化学活性关系。根据上述观点,本文对153个已有可靠动物实验数据的亚硝胺、亚硝酰胺等NNC,按五级致癌活性标度进行定量模式辨认,正确判别率高达97%。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及黏度法研究了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与DNA的作用。紫外-可见光谱的研究表明,与DNA作用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在可见区的吸收显示出了减色效应,并伴随着吸收峰的蓝移。Scatchard图的分析结果表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与DNA的作用位点与溴化乙锭不同。黏度法实验表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与DNA作用后降低了DNA的相对黏度。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以静电作用方式与DNA结合。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双马来腈二亚胺合铂的作用机理并开发这种潜在的新型光动力治疗剂。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的实验结果表明,多数亚硝基化合物(NCC)是明显致癌的,有些是强烈致癌的。NCC是一种间接致癌剂,需要通过代谢而发挥致癌作用。一般认为NCC在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下经代谢α-位羟基化,脱去一侧烃基形成具有亲电活性中心的烷基重 氮化合物作为"最终致癌剂"并烷化DNA而引发癌症[1]。但是单纯用α-位代谢的活性未能满意地解释NCC的结构变化对其致癌活性的影响。我们实验室将"双区理论"的观点应用于NCC致癌机理的研究,提出了NCC经代谢形成具有两个亲电活性中心的最终致癌剂,在DNA互补碱基对间形成横向交联而发挥致癌作用的观点,用模式识别方法对153种当时已有动物致癌活性试验数据的NCC进行5级致癌强度分类,得到了判对率为97.3%的良好一致性。并且提出,在单氧酶作用下,NCC羟基化的β-位或有邻基参与作用的γ-位可以作为第二个亲电活性中心[2-3]。这一观点不仅在结构致癌活性关系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实验结果所证实[4]。  相似文献   

8.
铂(Ⅱ)配合物跨人红细胞膜传递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顺铂(cis-DDP)和顺式1,1-环丁烷二羧基二胺合铂(Ⅱ)(即卡铂,CBDCA)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其主要靶分子均为DNA。但这些配合物与DNA作用前必须首先通过细胞膜。离体肿瘤对顺铂的摄入要比卡铂快得多,海拉细胞(Helas-3)摄入顺铂的速度要比摄入K_2PtCl_4或K_2PtCl_6慢。Binks等研究了鼠小肠摄取顺铂和卡铂的动力学机理,指出这两种配合物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顺铂注射液中顺铂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顺铂含量的测定方法有灼烧重量法[1]、高效液相色谱法[2,3]、络合滴定法[4]。顺铂注射液作为新剂型,其主含量顺铂的分析方法一直为省级标准,采用SnCl2显色法[5],该法所测值是二价铂化合物的总含量,对顺铂无选择性。文献上也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6]的报道,但该法存在着:1.杂质峰与主峰分离度不够(Rs<1.5);2.方法重现性较差;3.对柱效要求高的缺点,其主要原因是所选色谱系统不理想。为此,本研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顺铂注射液中顺铂的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SHIMADZULC 10A系统,双LC 10AD高压泵,DGU…  相似文献   

10.
司莫司汀是重要的抗癌烷化剂,其抗癌机制与导致DNA股间交联有关.使用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联用(HPLC-ESI-MS/MS)法对司莫司汀导致的λDNA交联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药物浓度为2,4,8和16mmol/L时,荧光方法测得的最大交联率分别为8.81%,11.17%,17.61%,和23.39%...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三个新的双膦螯合配体和一系列新的cis-Pt(diphos)X2(diphos=R2PCH2CH2PR2,R=Et,n-Pr,n-Bu,i-Bu;X=Cl-,Br-,I-,CN-,SCN-,NO2-)配合物,经过IR、31PNMR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并观察到31P化学位移δp、铂-磷偶合常数Jp1-p与配体X的反位效应和双膦配体的σ-供电性质有关。此外,根据谱学研究,发现SCN-和NO2-配体存在键合异构现象,并对谱带进行了归属。  相似文献   

12.
  曾慧慧  王剑  李荣昌 《化学学报》1992,50(7):685-690
本文根据顺铂及顺铂与F-肌动蛋白电子光谱中电荷转移谱带研究了顺二氨合铂(II)离子与F-肌动蛋白的结合方式及构型.将所得光谱解极为个别吸收谱带,并与按不同构型、不同配位原子计算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铂以平面四方形构型主要与两个氨分子、一个硫和一个氨基氮配位.  相似文献   

13.
设计、合成出两种新型的水溶性庚铂衍生物cis-(4R,5R)-4,5-双(氨甲基)-2-乙基-1,3-二氧环戊烷·3-羟基-1,1-环丁烷二羧酸根合铂(Ⅱ)和cis-(4R,5R)-4,5-双(氨甲基)-2-甲基-1,3-二氧环戊烷·3-羟基-1,1-环丁烷二羧酸根合铂(Ⅱ),并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体内外抗癌试验表明,虽然它们的细胞毒性不如庚铂,但体内抗癌作用优于庚铂,且水溶性明显高于庚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CNDO/2法研究了顺铂与DNA键合的机制.计算结果指出,在所考虑的几个模型配合物中,从Pt-N_7间重叠集居和双原子能分析,以顺铂与两个鸟嘌呤的N_7键合形成[(NH_3)_2PtG_2]~(2 )的可能性最大,因而支持了顺铂和DNA的相邻两个鸟嘌呤的N_7键合的链内交联机制.但是,螯合机理不能完全排除,在一定条件下,顺铂可能与一个鸟嘌呤的N_7和O键合形成一定量的螯合物.然而,由于它较[(NH_3)_2PtG_2]~(2 )不稳定,因此,不能成为顺铂伤害癌细胞的主要原因.至于链内交联机理如何造成DNA复制障碍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锇的分子氢配合物[trans-en_2Os(η-H_2)]~(2+)(en,乙二胺)是一种新的生物分子~1H NMR识别探针.本文首次以该探针研究了抗癌金属化合物二氯二茂钛、二氯二乙基锡、二乙基邻菲咯啉二氯合锡及顺铂与脱氧鸟苷酸(dGMP)在接近生理条件下重水溶液中的配位作用.结果表明,前三者主要与dGMP的磷酸氧发生强的配位作用,而顺铂主要与dGMP的碱基N(7)发生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天予  易宇  许华平 《化学学报》2014,(10):1079-1084
活性氧物种(ROS)由于其在生物体内的"双刃剑"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ROS在低浓度下能够促进细胞生长,而在高浓度下会诱导细胞凋亡.硒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调控细胞内ROS浓度的作用.通过研究具有不同结构的含硒两亲性分子与顺铂、二氯化铂的配位情况,探讨硒与铂之间的配位作用;并进一步研究配位组装体在细胞内调控ROS的能力,探讨选择性抗癌活性的产生机制.结果表明,含硒分子能够与铂类化合物进行配位,生成具有选择性抗癌活性的组装体;该抗癌活性源于组装体对细胞内ROS浓度的调控.期望能够拓展含硒配位组装体在抗癌领域的应用,为选择性抗癌药物的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反相离子对色谱中,研究了四种离子对试剂对铂络合物保留值的影响。用流动相中离子-偶极作用物和铂络合物的结构说明了保留机理。用NaCl作内标测定了顺式-二氨-1,1-环丁二羧酸铂(Ⅱ)(碳铂)和顺式二氯二氨合铂(Ⅱ)(顺铂)样品,七次配样测定得到满意的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7%和0.5%,检出限为75ng/ml和0.23μg/ml。  相似文献   

18.
设计、合成出两种新型的水溶性庚铂衍生物cis-(4R,5R)-4,5-双(氨甲基)-2-乙基-1,3-二氧环戊烷·3-羟基-1,1-环丁烷二羧酸根合铂(Ⅱ)和cis-(4R,5R)-4,5-双(氨甲基)-2-甲基-1,3-二氧环戊烷·3-羟基-1,1-环丁烷二羧酸根合铂(Ⅱ),并采用元素分析、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它们的化学结构。体内外抗癌试验表明,虽然它们的细胞毒性不如庚铂,但体内抗癌作用优于庚铂,且水溶性明显高于庚铂,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铂单原子作为一种新型催化剂,具有活性组分高度分散、配位未饱和以及原子利用率高等特点,在光催化还原CO2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但是由于成本高昂和负载量高等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合成具有低负载量贵金属铂,同时提高铂基单原子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仍然是一项巨大挑战.晶化石墨相氮化碳的二维结构,特别是其稳定晶化结构所形成的限域环境及其可扩展的π共轭单元,可以有效锚定金属单原子,因而可作为金属单原子的良好载体.已有的金属单原子载体氮化碳多为弱晶或非晶结构,基于晶化氮化碳的高结晶度和高结构稳定性,合理构建金属单原子沉积的结晶石墨相氮化碳体系仍十分困难.关于晶化氮化碳负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应用于光催化还原CO2的研究至今鲜有报道.本文开发了一种具有低负载量的铂基双单原子锚定晶化氮化碳的制备方法,通过设计氮化碳缺陷位点,在晶化石墨相氮化碳载体表面构筑氮缺陷位点,利用载体的丰富氮缺陷作为陷阱,有效捕获双单原子金属前驱体,成功制备了具有低负载量(铂为0.32wt%)的双金属铜铂单原子催化剂,并用于光催化CO2还原反应中.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原子铂催化剂和单原子铜催化剂,该种双单原子铜铂体系在光催化还原CO2-CO中表现了更好催化活性.在光照3.5 h后,铜铂双单原子体系的CO产量达到41.1μmolg-1.除此之外,铜铂双单原子体系在光催化过程中有利于促进CH4生成,在没有任何牺牲剂或共催化剂作用下其CH4的产量为9.8μmolg-1,其产率分别是相同光照条件下单原子铂催化剂(3.2μmolg-1)和单原子铜催化剂(2.0μmol g-1)的三倍和五倍.高分辨透射电镜结果表明,制备的氮化碳呈现了高度晶化的结构.球差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铂和铜物种分别以高度分散的单原子形式存在,且在双金属铜铂单原子体系并未发现铜颗粒和铂颗粒.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双配位活性位点的桥梁作用提高光生电子的转移效率,使得铜铂双单原子体系具有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更好的载流子传输能力.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金属铂和铜单原子成功负载在晶化石墨相氮化碳上,且在光照过程中单原子铂和铜的结合能的电子密度有些许改变,证明了该双金属单原子体系在光催化过程中协同动态光电子的迁移转移;原位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稳定的铜铂双单原子体系有利于促进催化还原反应中中间体产物的加氢过程,对终产物的解离和释放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从而提高光催化还原CO2反应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20.
以顺铂和奥沙利铂为原药,合成了2种以磷酸二氢根为配体的铂(Ⅳ)前药(代号:CPL-1501和CPL-1504),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了其化学结构,通过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它们的还原电位。应用标准MTT法,测试了这2种铂(Ⅳ)前药对多种人癌细胞株生长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CPL-1501作为顺铂的前药,水溶性好(10 mg·mL~(-1))、稳定,E_p值分别为0.16和-0.52V,为不可逆的双电子还原过程,在癌细胞缺氧的微环境中易被还原激活。CPL-1501对多种癌细胞株的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癌活性与顺铂相当、明显高于水溶性Pt(Ⅱ)抗癌药物-卡铂。CPL-1504虽然水溶性(50 mg·mL~(-1))高于奥沙利铂,却未表现出明显的抗癌活性,这可能与其较低的还原电位(E_p值分别为-0.51和-0.76 V)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