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的将来,到太空去旅游将成为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据国外报道,维珍银河公司计划从2015年开始,把付费的用户送入太空,目前一张太空之旅门票需要15万英镑(约合158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正>北京时间10月12日消息,全球首架商业太空船"太空船2号"近日首飞成功,这架英国私人太空旅游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2号"在美国  相似文献   

3.
封面故事     
《物理》2011,40(12)
2011年9月29日,随着天宫一号的腾空而起,我国首次开展的以“遥影像”方式获取实验信息的复合胶体晶体生长实验也开启了其太空之旅.该实验使用Kossel线衍射方法,  相似文献   

4.
正俄罗斯科学家正着手尝试将电力从一个航天器通过激光传输到另一个航天器的内部系统,该技术如研发成功将用于在太空向高成本卫星和军用航天器传输电力。据俄罗斯《消息报》近日报道,俄航天署决定将在太空中开展无线能量传输试验。俄罗斯科罗廖夫能源火箭航天公司的科学家正为此进行准备工作,研究人员希望以发射激光的方式从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舱段向距离该空间站约1.5 km远的"进步"货运飞船输电。  相似文献   

5.
李良 《物理通报》2007,(12):1-6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开始了又一次壮观的太空之旅.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笔者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幻想,已经从敦煌石窟上斑驳的壁画,逐步变成了一幅史诗般的现代太空画卷,中国人的“飞天”、“奔月”之梦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自主研发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顺利发射升空,开始了又一次壮观的太空之旅!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笔者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幻想,已经从敦煌石窟上斑驳的壁画,逐步变成一幅史诗般的现代太空画卷,中国人的“飞天”、“奔月”之梦终于实现了!我国的月球探测活动举世瞩目,始终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和平利用太空、开发太空资源造福人类,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的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满足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目标为需求。二是根据国情国力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  相似文献   

7.
李之 《现代物理知识》2014,(5):F0002-F0002
<正>休斯敦9月23日,经过两天的飞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龙"飞船于23日飞抵国际空间站,这是"龙"飞船第4次执行空间站送货任务,共携带2268千克的实验用品和生活补给,其中最吸引人关注的是在这批货物中有一台3D打印机。这是人类首次将3D打印机送人太空,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有了3D打印机就像是把工厂搬到太空,这样可以就地生产所需的物品,从而最终实现在太空中自给自足。3D打印机无疑在太空中应用前景广泛,特别是今后在月球建设以及在征服火星中会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2008年9月27日"神舟7号"的宇航员翟志刚出舱活动,在距离地面343 km的太空,用19 min35 s的时间,跨越太空9 165 km.他穿的价值3千万元人民币的"飞天"航天服,其功能之一就是使航天员免受太空的太阳电磁辐射.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0.
正不久前,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成功对接,当成功对接的照片从遥远的太空传来,通过网络和电视人们争相目睹,无不为我国飞速发展的太空科技所折服。在欢喜之于人们不禁要问: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的合影照是谁拍的呢?原来是由在太空中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释放的一颗名叫"伴星一号"的小卫星拍摄的,它就像人们现在普遍使用的"自拍杆"一样,可以对航天器进行整体和局部拍摄。"伴星一号"小卫星是搭载"天宫二号"升空后被释放到太空的,其重量只有47kg,大  相似文献   

11.
《物理通报》2009,(9):51-51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日本打算开发一个耗资2万亿日元(约合210亿美元)的太空太阳能工程,该工程将在30年时间里实现以微波或激光的形式,把电从太空传送到13本的大约30万个家庭.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计划建造记录强大引力波的两个大型观测站,这项计划由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和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共同实施。众所周知,曾被爱因斯坦预言存在的引力波应该是由于巨大太空灾变而产生的时空连续统一体,巨大太空灾变是指超新星爆发、黑洞形成或近距离恒星作用等。但是迄今为止一直没有能成功发现引力波踪迹,为了记录引力波踪迹建造的LIGO观测站将由两个直径超过1米像“L”字母形式放置的空心圆柱体组成。两圆柱体内将保持超真空状态,它们的长度达到整整4000米。每个圆柱体内部将安放激光干涉仪:一边放有激光光源和激光自动记录仪,另一边是用导线悬挂带有反射镜面的重物。  相似文献   

13.
<正>去年12月19日,由欧洲空间局研制的"盖亚"探测器搭乘俄罗斯的"联盟"号火箭发射升空。"盖亚"号重2t,耗资20亿英镑,预计这次太空任务历时5年。"盖亚"探测器搭载了被喻为"盖亚之眼"的十亿像素阵列的超级相机,是欧洲空间局打造的拥有前所未有观测分辨率的数字成像系统。科学家试图通过其超级相机探测器绘制银河  相似文献   

14.
流言: 从地球运行轨迹来看,"冬至日"这一天,黑夜最长,也最阴暗;从太空星际天象来看,今年"冬至日"这一天恰逢"日环食",属于"天狗吞日"的"凶相".这一天一定要安稳在家,不要出远门,也不要有太多的户外运动.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颗热木星,该如何降温呢?用自己的引力拉抬恒星的表面,冷却并在其表面制造一个暗区。天文学家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Letters) 上报道, 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对天鹅座一颗恒星的亮度观测了100 多万次。  相似文献   

16.
<正>从太空中观望,地球是一颗明珠般的蓝色水球,它的表面70.8%被海水覆盖。现已查明,在原始海洋中既已聚集了丰富的生命化学物质,海洋是名符其实的"生命培养汤"。无论是格陵兰、南非地层中三十几亿年前的微体生物化石  相似文献   

17.
《物理》2017,(12)
<正>在海洋深处的一些地方出现了裹挟大量物质喷涌而出的热液,在那里就有生命。天文学家Jon Willis开启了一段考察这类严酷环境的航海之旅,从而为寻找太阳系地外生命提供蛛丝马迹。2017年6月16日,在太平洋东北部温哥华岛的西海岸,我与其他同事在鹦鹉螺号的控制室里潜入海底,寻找海底热泉。我本身是一名天文学家,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大型天文望远镜以及太空观测站来研究星系在宇宙中的分布。但同时,我对寻找地外生命的天体生物学极其热爱。在地球以外的星球寻找生命尚处于初步的设想阶段,关于地外生命,我们还有太多的疑问  相似文献   

18.
 一、控制太空是新的军事战略制高点太空是全人类的财产,和平开发与利用太空、造福于人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自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已向太空发射的5000多颗卫星中70%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在现代战争中,从情报到侦察监视、从预警识别目标到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从天气预报到战场情况的核查、从通信到计算机网络的防御和攻击,都要利用太空资源。“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天战已不再是科学幻想。  相似文献   

19.
 能看清黑洞细节的太空射电望远镜俄罗斯科学家试图揭开遥远太空天体---黑洞最神秘的面纱,他们建造了一架能观看到宇宙最深处的射电望远镜。众所周知,黑洞是宇宙中最残忍和最无情的“杀人者”,无论是行星还是恒星在黑洞面前都没有生路。黑洞惊人的吸引力即使是太阳光也无法抗拒,黑洞就像飓风,它会将整个世界吸入风洞中。关于这毁灭性的威胁暂时很少有人知道,因为谁也没有见到过黑洞,但是俄罗斯科学家找到一种能看到黑洞的方法,准备发射一架太空射电望远镜。它将比现有的望远镜敏锐几千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尼古拉·卡尔达绍夫指出,“这架太空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看清黑洞的细节,它将能使我们发现宇宙新的物理规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禁止太空军事化的呼声与日俱增,但鉴于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争夺空间优势,保证国家安全,研制发展反卫星武器已成为军事强国竞相研究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美国的军事战争策略向来是“先发制人”,虽然公开表示不进行太空军事化的相关研究,但美国国家安全和空间管理组织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认为,当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这样依赖空间系统,因此美国必须有能力“保护太空资产免受敌方攻击”,“使敌方不能利用太空来威胁美国利益”,并且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有助于“阻止和防御针对美国本土、军事基地、盟国、海外和空间利益展开的攻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