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茜 《数学通讯》2010,(11):114-115
题目(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设函数f(x)对所有的实数x都满足f(x+2π)=f(x),求证:存在4个函数fi(x)(i=1,2,3,4)满足:  相似文献   

2.
李歆 《数学通讯》2009,(9):42-42
看到此题,多数学生会被不等式右边出现的项(n-一6)^2所困扰,因为如果没有这一项,则由柯西不等式易证:  相似文献   

3.
4.
张俊 《数学通讯》2014,(3):52-53
问题设a,b,c为不全为零的实数,求F=ab-bc+c^2/a^2+2b^2+3c^2的取值范围,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F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相似文献   

5.
一道竞赛题的几何算法550003贵州教育学院李长明为准备奥校教材,翻阅历年的数学竞赛,偶见1991年全国高中竞赛的一道填空题:COs’10”+COs’50”一sin40”sin80“此题已有多种算法,但都要用到三角函数的变换和化简.这里给出一个几何方...  相似文献   

6.
<正>解几何题是从已知到未知的过程,需要严谨的推理,也是历年中考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几何题目设计新颖,学生需要构建几何模型,并具备一定的数形转化的思想.让我们通过2020年北京中考数学倒数第二道题一起来看看如何梳理几何题目的解题思路.题目在△ABC中,∠C=90°,AC>BC,D是AB的中点,E为直线AC上一动点,连接DE,过点D作DF⊥DE,交直线BC于点F,连接EF.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好的数学命题,往往大有来头.究其命题背景,要么取自于教材中的素材(包括定理、例题或习题等),要么取材于以往的典型考试(竞赛)题,还有一类就是取材于数学中的经典名题.因为数学中的经典名题是命题的不竭源泉,不断的深入探究可以编拟万千数学问题.本文从一个几何竞赛题的求解过程中衍生出的一些命题,试图揭示这些命题的一个共同背景,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8.
1998年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4题为: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国西部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已知x,y,z∈(0,1)且√1-x/yz+√1-y/zx+√1-z/xy=2,求xyz的最大值。本题的得分率很低,有一定的难度,以下是笔者在解该题时的思路,整理出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如图1,在凸四边形ABCD中,∠BAD=∠BCD=120°,BC=CD=10,则AC=_.本题为2017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初二年级填空第2题,可以利用全等得出问题的解答.解法1 (利用全等)如图2,以AC为一边构造∠ACA′=120°,在射线CA′上截取CA′=CA,连接A′B,A′A,BD.∵∠BAD=∠BCD=120°,∴∠ACD=∠A′CB.又∵CB=CD,∴△A′CB≌△ACD(SAS).∴A′B=DA,∠A′BC=∠ADC,∵∠BAD=∠BCD=120°,  相似文献   

11.
12.
一、问题的提出 如图1,设四边形ABCD是圆内接四边形,I和J分别是△ABD和△BCD的内心,证明:四边形ABCD为外切四边形,当且仅当A,I,J和C共线或者共圆. 二、问题的分析 1.四边形ABCD既是圆内接四边形,又是外切四边形,即四边形ABCD是双心四边形,可以考虑利用双心四边形的一些性质.  相似文献   

13.
孙哲 《中学数学》2001,(1):44-46
题1 在△ABC中,∠A∶∠B∶∠C=1∶2∶4,求证:1a=1b 1c.这是一道常见的平面几何题,证法如下:延长CB到D,使BD=c,∴ ∠D=∠BAD,  ∠CBA=2∠D.∵ ∠CBA=2∠CAB, ∴ ∠CAB=∠D.∵ ∠C公共, ∴ △CAB∽△CDA,∴ CACD=CBCA, 即 ba c=ab,则有      b2-a2=ac,(1)同理可证   c2-b2=ba.(2)(1) (2)得 c2=ac ab a2=a(a b c),∴ 1a=a b cc2=a bc2 1c=a bab b2 1c,∴    1a=1b 1c.(3)下面把题1引申,由于(1)式的证明步步可逆,立得  题2 在△ABC中,若b2-a2=ac,则∠B=2∠A.由(3)式得    bc=ac ab,(4)(…  相似文献   

14.
题目:一个游泳者逆流而上,在A桥将空水壶遗失,再续继游20分钟后,发现水壶遗失,马上顺水而下,在B桥找到水壶。若A、B两桥相距2公里,问水速若干? 分析:此题数量关系较为复杂,难以找出等量关系,先用线示意直观地表示出题意。设水流速度为x公里/小时,游泳者在静水中的速度为y公里/小时。  相似文献   

15.
整体思想是指在思考问题时,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上,注意对问题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改造,由此达到解题的目的。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笔者发现有一些试题应用整体思想探求思路,效果甚佳。1 整体代换  相似文献   

16.
刘永春 《数学通讯》2000,(10):23-23
有时候 ,我们遇到一个陌生问题 ,即刻不知如何解决 ,但是 ,当我们细心观察它的特征后 ,脑海中会闪现出某个“似曾相识”的问题 ,并且从这个熟悉问题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从而迅速合理地解决它 .如此进行类比联想的效果 ,既沟通了不同知识间的联系 ,又加深了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类比的内容是丰富的 ,联想的对象是多样的 ,因而它的应用也必然是广泛的 .例 1 已知 b -c5a =1,求证 :b2 ≥ 4ac.证 由结论类比根的判别式 ,原式可变为 5a -5b c =0 .令x =5后 ,可变为一个二次方程ax2 bx c =0 ,而此方程有一个实根为 5,故判别…  相似文献   

17.
18.
题目(2008年“我爱数学”初中生夏令营数学竞赛)已知:如图1,在△ABC中,∠A=75°,∠B=35°,D是BC上一点,BD=2CD,求证:AD2=(AC+BD)(AC-CD).图1此题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论证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图形,抓住图形的本质,灵活运用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道几何题,本文对这道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期对数学教学有所启示.分析1观察图1和问题的结论,一看就知道它符合斯特瓦特(Stewart)定理的构图,由斯特瓦特定理(数学竞赛大纲中指定的定理,还有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等)可得AD2.BC=AB2.CD+AC2.BD-BC.BD.DC.由BD=2CD,可化简为AD2=12AB2+23AC2-2CD2.①在公式①中,除AB2外,其余各线段都是与该题结论相关的线段,那么AB2与什么线段相关呢,这就是本题的隐含公式,如何找出这隐含公式,我们看结论AD2=(AC+BD)(AC-CD)=(AC+2CD)(AC-CD)=AC2+AC.CD-2CD2.②由①和②公式,可得AB2=AC2+AC.BC这就是本题中的隐含公式下面的所有证法都是围绕解决公式AB2=AC2+...  相似文献   

19.
高浩 《数学通讯》2014,(5):119-120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你想学会游泳,你就必须下水,你想成为解题的能手,你就必须去解题”.数学教学的最终成果之一,应使学生会解题.波利亚在“怎样解题表”中给出了一个宏观解题程序,分成4步: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在每一步中都配有许多问句或提示,从而体现出模式识别、联系转化、特殊化与一般化、归纳、类比等思维策略的指导.笔者试图以此为指导解决一道2013年安徽高中数学竞赛试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一道三角题的解题思路的探索及其推广,来说明在解题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后反思的习惯。题目已知锐角α、β满足下面条件 cosα/sinβ sinβ/sinα=2 (*)[本题见于本利1990年4月号] 我们给出四种证法。1 等价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