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的合成及荧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外围由小分子2-芴醛修饰的树状大分子PAMAM(1G)-FCD, 用IR, 1H NMR, MALDI-TOF-MS等手段表征了其结构, 并对其荧光性能及Sn2+对该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Sn2+能使化合物荧光显著增强. 紫外光谱表明, 随着PAMAM(1G)-FCD溶液中Sn2+浓度的增加, 体系在360 nm处出现了新的吸收峰, 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化学反应. 故该树状分子有望作为难得的蓝光区荧光材料及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材料.  相似文献   

2.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代数、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摩尔比、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和温度对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与Cu^2+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存在时,配合物水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出现了蓝移。当4.0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和Cu^2+摩尔比由1:10变为1:30时,配合物水溶液在610nm处出现新的吸收主峰,并且发生红移。当溶液的pH值降到3.0左右时,4.0代聚酰胺胺树状分子不能与Cu^2+络合,Cu^2+被释放出来,这为聚酰胺胺树状分子的循环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温度升高可使配合物的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的强度增加,但时间对配位体系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分子联苯甲醛(BPA)分别修饰第一和第二代树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 合成了2种PAMAM的修饰产物G1-BPA4和G1-BPA8. 利用IR, 1H NMR及MALDI-TOF MS等手段表征了2种产物的结构, 研究了Cu2+浓度对其荧光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作为常见荧光猝灭剂的Cu2+能使2种产物的荧光均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是目前树状大分子化学中研究较为成熟的一类,是三种已经商品化的树状大分子之一,其功能化和应用是目前树状大分子领域的热点。PAMAM已在多个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PAMAM在表面活性剂、催化剂、纳米复合材料、金属纳米材料、膜材料、导电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5.
树状大分子/金属(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一类新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树状大分子/金属(化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该杂化纳米材料由树状大分子内或树状大分子间螯合金属离子通过还原生成相应的零价金属纳米粒子或与阴离子反应生成金属化合物的方法制备。其中树状大分子内复合物粒子体积与原树状大分子内负载的金属离子数量有关,树状大分子间复合物粒子体积与树状大分子的浓度和代数有关。  相似文献   

6.
Cu2+作为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之一,在人正常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体内过量的Cu2+则被发现与唐氏综合症、阿尔兹海默症等严重疾病密切相关.S2-作为人体内广泛存在的阴离子,参与调控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平衡、细胞凋亡、胰岛素分泌等各种生理过程,它的过度积累可能是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的关键诱因.本文构建...  相似文献   

7.
PAMAM树状大分子对酮基布洛芬溶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酮洛芬为模型药物,研究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对酮洛芬的增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采用紫外光谱法测定了G1.0、G1.5、G2.0、G2.5、G3.0、G3.5PAMAM在不同浓度和不同pH时对酮洛芬的增溶量.并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PAMAM与酮洛芬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酮洛芬的溶解度随溶液pH值变化而变化,在pH4.0~6.0范围内,PAMAM树状大分子对酮洛芬的增溶量随着PAMAM的代数、浓度和溶液pH的增加而增大.整代和半代都具有增溶作用.然而,在同一pH条件下,对于具有相同官能团数目的整代和半代,整代增溶效果要高于半代.计算机模拟结果表明PAMAM与酮洛芬主要靠静电作用力结合.增溶机理可能是酮洛芬的羧基与PAMAM的伯胺和叔胺发生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8-羟基久洛尼定-9-甲醛和4-苯基氨基硫脲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Schiff碱荧光探针(L)。在乙腈-水(1∶1,v/v,HEPES,pH=7. 4)缓冲溶液中,L与Cu~(2+)以1∶1和1∶2两种比例结合,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棕黄色,荧光发生猝灭,体系的荧光强度和Cu~(2+)浓度在0~13μM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由此可以实现水体系中对Cu~(2+)的高选择性定量检测,检测限为6. 7×10~(-8)M。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种有机-无机介孔二氧化硅杂化材料(SBA-15-Tpy),通过透射电镜显微镜、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N_2吸附-解吸曲线对其进行表征,并基于该材料建立了在水中对Cu2+和Co2+的选择性识别。研究表明,SBA-15-Tpy与Cu2+和Co2+结合后会分别在800 nm和510 nm处产生新的吸收峰,加入其它金属离子后不发生明显的吸收峰值变化。在最优条件下,检测Cu2+和Co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200.0μmol/L和10.0~200.0μmol/L,检出限分别为0.48μmol/L和4.28μmol/L。将上述方法用于江水中Cu2+和Co2+的测定,回收率在96.0%~108.5%之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罗丹明染料和菁染料衍生物,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近红外比率Cu2+荧光探针(RCy7).通过核磁共振和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研究了该荧光探针对Cu2+的光学识别性能.在体积比为1∶1的乙腈/Tris-HCl(20 mmol/L,pH=7.2)缓冲溶液中,探针RCy7显蓝色且在722 nm波长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峰,...  相似文献   

11.
Cu2+荧光分子探针的开发对高灵敏及高选择性检测Cu2+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照探针的结构类型,综述了近些年来荧光增强及比率型Cu2+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12.
The most widely studied oscillatory chemical reactions are based on homogeneous systems, such as the BrO3--driven BZ type oscillations1, the IO3--driven BR type oscillations2, and the ClO2- driven oscillations performed in CSTR3. Recently, oscillations have also been found in some heterogeneous systems, such as the oscillations across the liquid membrane4, the oscillations on the electrode5, and the oscillations in catalysis6. The metal-catalyzed oscillatory oxidation of the organic subst…  相似文献   

13.
在 310 15K ,pH =7 0的 0 1mol·L-1Na2 HPO4 NaH2 PO4 缓冲溶液中 ,利用热动力学方法研究了L 抗坏血酸 ,Cu2 +及二者同时存在时 ,过氧化氢酶催化H2 O2 分解反应的动力学规律 .发现L 抗坏血酸和Cu2 +单独存在时对酶反应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者共存时 ,对反应有非线性抑制作用 .在一定的酶和底物浓度下 ,L 抗坏血酸和Cu2 +不影响总反应的一级速率方程的形式 ,只减小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 .酶活性随抑制剂浓度变化关系呈S形曲线 .结合实验结果和文献 ,提出了一种L 抗坏血酸和Cu2 +协同抑制过氧化氢酶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4.
We reported four fluorescent chemosensors containing tryptophan units. The fluorescence spectrum titration experiments suggest that chemosensors 1, 2, 3 and 4 are highly selective for Cu2+ and Fe3+ over Li+, Na+, K+, Co2+, Zn2+, Ni2+, Hg2+ and Cr3+ via forming complexes with Cu2+ or Fe3+, which is confirmed by dramatical quench of fluoreseence in aqueous solution at pH 7.4, thus making all the chemosensors suitable for Cu2+ and Fe3+ fluorescent sensors.  相似文献   

15.
A quinoline derivative N-(2-hydroxyl-naphthylmethyl)-N-(quinol-8-yl)amine(2)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which can selectively recognize Cu2+ over other metal ions such as Zn2+, Cd2+, Sn2+, Pb2+, Hg2+, Ni2+, Mg2+, Cr3+, Mn2+, Sr2+, K+, Ca2+, Na+, Ba2+ in acetonitrile/water(volume ratio 99:1). Cu2+ induced a new absorption peak at 464 nm in the absorption spectrum(ε=4.66×102 L·mol-1·cm-1) and quenched the fluorescence emission of quinoline derivative 2. The binding of quinoline derivative 2 to Cu2+ wa...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基于香豆素的荧光探针L,通过氢谱、质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探针在DMSO/H2O(体积比9∶1)体系中对Co2+和Ni2+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和灵敏度。Co2+和Ni2+的加入使得探针L的荧光发射发生猝灭,其他金属离子未对探针的荧光产生明显的影响。探针L与Co2+和Ni2+的配位比均为1∶2,其对Co2+和Ni2+的检出限分别为1.002×10-7和9.78×10-6 mol/L,结合常数分别是1.06×106和9.84×105 L·mol-1。  相似文献   

17.
常温下合成了2-(2-羟基-5-氯苯基)-1H-苯并咪唑荧光化合物和其二价铜离子的配合物,并对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质谱、红外光谱等研究了配合物与NO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与NO的反应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不受其他常见干扰分子的影响.配合物应用于脂多糖(LPS)激活的小鼠巨噬细胞中NO的测定,能够得到具有较好分辨率的荧光成像结果.  相似文献   

18.
荧光磁性双功能树状分子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 以FeCl3·6H2O和FeSO4·7H2O为原料制备了磁性Fe3O4纳米颗粒, 采用树状大分子对其进行修饰, 然后通过树状大分子具有的大量空腔及末端丰富的氨基, 经吸附、 键合, 与大量巯基乙酸修饰的CdSe/CdS量子点连接, 得到三代具有荧光磁性双功能的树状分子微球, 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 三代复合后的微球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5, 34和49 nm; 一代荧光磁性微球的发光性能最佳, 其量子产率达24.1%; 零代荧光磁性微球磁性能最优, 其饱和磁化强度为15.96 A·m2/kg. 这种具有荧光和磁性的双功能纳米复合微粒有望在免疫检测、 靶向治疗、 荧光追踪和磁性分离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钙和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的硬度测定,通常采用EDTA滴定法,文中改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一次进样后同时测定水样中mg.L^-1级的钙和镁,然后换算成以mg.L^-1,硕酸钙表示的硬度,方法的回民率在98.2-102.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4%-1.21%,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