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酞菁和酞菁铜的电子结构与光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INDO/CI方法研究了酞菁和酞菁铜的电子结构和紫外-可见光谱。对酞菁采用共享氢模型。酞菁铜的一个单电子位于11b1g(dx^2-y^2)的MO上。从酞菁铜与酞菁,分子对称性由D4h降低为D2h,谱线发生分裂。计算结果基本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
双酞菁镥电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Pc_2Lu)H的电阻温度特性曲线、伏安特性曲线和交流电导。室温时电阻率(ρ)为1.2×10~5Ωcm,激活能△E为0.21eV,不受气氛的影响。伏安特性曲线上转折点电场强度约为7×10~2V/cm。当频率达10~7Hz时,ρ才到达平衡,从这里估算出,迁移率约在0.1cm~2/V.sec左右。由于(Pc_zLu)H的夹心结构和分子间的氢键,非常有利于载流子的输运。其导电机理为非本征定域化的跳跃电导。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八-4-(四氢糠氧基)酞菁铕(Ⅲ)(A)、八-4-(正壬氧基)酞菁铽(Ⅲ)(B)、双酞菁铽(C)和八-4-硝基酞菁铽(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加以确认.测定了配合物A的π-A曲线,表明有很好的成膜性,Z型沉积形成的石英LB膜具有很强的荧光响应,随着LB膜厚度增加,荧光强度增加.掺杂邻菲咯啉的混合LB膜荧光强度比纯膜强,但不是邻菲咯啉加入的量越多发光性越强.研究结果表明nA:nphen=1:10时有最好的荧光行为.同时研究了A和LB膜对于NH3,NOx(x=1,2)和Cl2的气敏性.当A和LB膜分别在NH3和NOx(x=1,2)为5×10-5时,未观察到响应.而Cl2气中,在2×10-6的情况下,迅速产生了响应.在低体积分数条件下(2×10-6~8×10-5),电导率随着Cl2体积分数的改变而呈直线变化.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八 - 4 - (四氢糠氧基 )酞菁铕 (Ⅲ ) (A)、八 - 4 - (正壬氧基 )酞菁铽 (Ⅲ ) (B)、双酞菁铽 (C)和八 - 4 -硝基酞菁铽 (D)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紫外 -可见光谱加以确认 .测定了配合物A的π—A曲线 ,表明有很好的成膜性 ,Z型沉积形成的石英LB膜具有很强的荧光响应 ,随着LB膜厚度增加 ,荧光强度增加 .掺杂邻菲咯啉的混合LB膜荧光强度比纯膜强 ,但不是邻菲咯啉加入的量越多发光性越强 .研究结果表明nA∶nphen=1∶10时有最好的荧光行为 .同时研究了A和LB膜对于NH3 ,NOx(x =1,2 )和Cl2 的气敏性 .当A和LB膜分别在NH3 和NOx(x =1,2 )为 5× 10 -5时 ,未观察到响应 .而Cl2 气中 ,在 2× 10 -6的情况下 ,迅速产生了响应 .在低体积分数条件下 (2× 10 -6~ 8×10 -5) ,电导率随着Cl2 体积分数的改变而呈直线变化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八-4-(四氢糠氧基)酞菁铕(Ⅲ)(A)、八-4-(正壬氧基)酞菁铽(Ⅲ)(B)、双酞菁铽(C)和八-4-硝基酞菁铽(D),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加以确认.测定了配合物A的π-A曲线,表明有很好的成膜性,Z型沉积形成的石英LB膜具有很强的荧光响应,随着LB膜厚度增加,荧光强度增加.掺杂邻菲咯啉的混合LB膜荧光强度比纯膜强,但不是邻菲咯啉加入的量越多发光性越强.研究结果表明nA:nphen=1:10时有最好的荧光行为.同时研究了A和LB膜对于NH3,NOx(x=1,2)和Cl2的气敏性.当A和LB膜分别在NH3和NOx(x=1,2)为5×10-5时,未观察到响应.而Cl2气中,在2×10-6的情况下,迅速产生了响应.在低体积分数条件下(2×10-6~8×10-5),电导率随着Cl2体积分数的改变而呈直线变化.  相似文献   

6.
四苯氧基酞菁钴及其吡啶衍生物的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2,2′,2″,2-四苯氧基酞菁钴配合物[TPhOPeCo(Ⅱ)]及其与吡啶衍生物的配合物[TPhOPcCo(Ⅱ)(L)_2](L=Py,MePy,AnPy),测定了其IR、UV-Vis、热稳定性及其在DMF中的氧化还原半波电位、电子转移速度常数和在不同电位电解下的电子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7.
稀土Eu(Ⅲ)双酞菁衍生物LB膜的荧光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八-4-(四氢糠氧基)酞菁铕(Ⅲ),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加以确认。测定了配合物的II-A曲线,证明它有很好的成膜性,Z型沉积形成的LB膜材料有很强的荧光响应,随着LB膜厚度的增加,荧光性增强。掺杂邻菲咯啉形成的混合LB膜,其荧光性比纯膜强。但不是邻菲咯啉加入的量越多荧光性越强。配合物:邻菲咯啉=1:10时(摩尔比),有最好的荧光行为。用电子光谱对LB膜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9.
在溶液中,单冠醚取代酞菁依靠冠醚的络合作用可以和含碱金属离子的受体分子形成络合物.这种络合物的形成有利于酞菁和受体分子间的光致电子转移反应,使得酞菁的荧光被强烈地猝灭.根据体系的化学平衡和酞菁荧光被受体分子猝灭的机制建立了数学模型,运用实验数据和最小二乘法曲线拟合得到了酞菁和受体分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稳定常数.  相似文献   

10.
酞菁,酞菁铁及酞菁镍电子性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片层分子为晶体单胞模型,用量子化学具有晶体轨道的EHMO方法研究了酞菁、酞菁铁及酞菁镍的导电性能,讨论了碘掺杂对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碘掺杂后,系体构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层间作用加强,从而前述几种晶体的能隙均显著降低,电导率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镥单酞菁和镥双酞菁在非水溶剂中的电化学行为,获得了相应的氧化还原反应半波电位E1/2,测定了其中四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速度常数ks。指出非水溶剂对镥单酞菁和镥双酞菁的电化学行为具有程度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高氯酸铒与蛋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水溶液中合成了标题配合物,其化学式为Er(Met)2(ClO4)3·4.5H2O(Met为蛋氨酸).研究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其结构式为[Er2(DL-Met)4·8H2O]·(ClO4)6·H2O.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为:a=13.846(5)A,b=21.794(7)A,C=19.131(5),β=90.51(3)°,V=5772.84(3)3,Z=4.每两个Er原子之间通过四个蛋氨酸的羧基桥相连而形成双核配合物.两对对位的蛋氨酸中,其中一个为L型,而另一个为D型.每个Er原子还与四个水分子配位,其配位数为8.对于每个双核离子而言,其配位多面体由两个四方反棱柱体组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8萘酰亚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萘酰亚胺类型的化合物,系统地研究了它们在不同溶剂中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并以这两种化合物单体为基础,通过共聚合成了它们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N 乙烯基咔唑的嵌段共聚物.研究了聚合物在溶液和薄膜中的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证明,所得共聚物不但保持了单体的基本荧光特性,其溶解性、成膜性、热稳定性等都得到了大大改善,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有机发光半导体材料.此外,本文还利用荧光猝灭的手段研究了萘酰亚胺类化合物与C60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充分混合法研究了HEH〔EHP〕-正庚烷从H_2SO_4介质中萃取Er(Ⅲ)的动力学,考察了水相酸度、硫酸根离子浓度和萃取剂浓度对萃取速率的影响,提出了萃取速率方程,并讨论了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15.
Template assisted enzymatic polymerization of phenol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aqueous media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templates used to facilitate this reaction, were polystyrene sulfonate, lignin sulfonate and dodecyl benzene sulfonate. The enzyme, horseradish peroxidase, proved to be an active catalyst for the polymerization, yielding a phenolic polymer that is permanently complexed with the template used. These polyphenol complexes are high molecular weight, soluble in water and/or mixed organic solvents and show good thermal stabilit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physical SPS-polyphenol gels can be formed in water that have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UV-vis, FTIR and electro-absorption spectroscopy show the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backbone conjugation and NLO properties. This novel enzymatic approach is a simple, inexpensive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way to prepare processable polyphenolic materials with interesting electrical and optic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CNDO/2晶体轨道方法,对硫化聚乙炔和氧化聚乙炔的分子结构及电子质进行了了理论计算和分析,探讨了氧化和硫化对聚乙炔导电性能的影响,揭示了硫化抑制聚乙炔氧化,从而在空气中稳定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Wagner极化法研究了掺杂K4[Fe(CN)6]浅电子陷阱掺杂剂的溴碘化银T 颗粒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并与未掺杂的晶体样品进行对比,分别考察了实验温度、掺杂剂用量、掺杂位置等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掺杂剂用量的增加,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都相应增加,这说明浅电子陷阱掺杂剂的掺杂有效地抑制了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但其抑制作用却因掺杂位置的不同而不同,当掺杂量一定,掺杂剂掺在碘区附近时,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的变化较明显.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乳剂晶体的电子电导率和空穴电导率都下降.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石墨导电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溶液插层及其与熔体混合相结合的母料熔体混合 (MMM)方法制备了聚丙烯 (PP)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gPP) 膨胀石墨 (EG) (gPP EG =3 2wt)导电纳米复合材料 ,其室温逾渗阀值 (c)分别为 6wt%和 8wt % ,明显低于直接熔体混合制得复合材料和PP EG对照材料的c=11wt%和 12wt% .增加gPP含量 (Cg)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电导率 (σ) ,例如对于MMM法制备的复合材料 ,固定PP gPP =1 1wt时 ,c 降为 7wt% ;保持EG含量 =9wt%时 ,σ在Cg>30wt %后跃升 7个数量级以上 .通过TEM、SEM和OM观察 ,从制备方法、EG和gPP含量影响复合材料形态和微结构的角度 ,分析说明了出现上述差异和现象的原因 .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导了聚4-氨基联苯的电化学合成,测定了它的ESR、IR及紫外可见光谱。聚合物在THF、DMF和DMSO中能全部溶解。界面移动法测得聚4-氨基联苯的DMF饱和溶液中正离子的迁移率为1.48×10~(-8)m~2·S~(-1)·V~(-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