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u+和Zn+与CS2反应作为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范例体系. 采用密度泛函UB3LYP/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与CS2反应的反应机理. 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 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并用UCCSD(T)/6-311G*方法对各驻点作了单点能量校正. 在Cu+与CS2反应中, 计算了单重态初始中间体1IM1到三重态插入型中间体3IM2的反应交叉势能面. 确定了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CS2的反应为插入-消去反应, 找到了基态和激发态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2.
以Cu+和Zn+与CS2反应作为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范例体系. 采用密度泛函UB3LYP/6-311+G*方法计算研究了第一过渡金属离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与CS2反应的反应机理. 全参数优化了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 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并用UCCSD(T)/6-311G*方法对各驻点作了单点能量校正. 在Cu+与CS2反应中, 计算了单重态初始中间体1IM1到三重态插入型中间体3IM2的反应交叉势能面. 确定了第一过渡金属离子与CS2的反应为插入-消去反应, 找到了基态和激发态金属离子与CS2反应的主要通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2,2′-(1,2-亚乙基双氮次甲基)二喹啉及其与Cu2+、 Zn2+、 Ni2+、 Mn2+配合物的合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分析及核磁共振等手段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M.L.(ClO4)2·H2O(M=Cu2+、 Zn2+、 Ni2+、 Mn2+离子;L=C22H18N4)。  相似文献   

4.
运用M06-2X和ωB97XD方法分别在6-311++G(2d,p)和TZVP基组水平上,对脯氨酸(Pro)的15种构象与Cu、Cu+和Cu2+形成的多种配合物的几何结构、能量学特征、振动光谱和电子结构等进行计算研究. 四种水平得到20种[Pro-Cu]、16种[Pro-Cu]+和16种[Pro-Cu]2+稳定结构. [Pro-Cu]和[Pro-Cu]+体系中出现12种Pro构象,而[Pro-Cu]2+体系中出现11种Pro构象,三种体系中最稳定的结构都不是由能量最低的Pro构象生成的. 在结构CI3、CI4、CII7CII8中,Pro的羧基氢转移到亚氨基氮形成两性离子与Cu双配位结合. [Pro-Cu]0/1+/2+体系四种水平计算相对能差范围逐渐增加,结合能分别在-60.0 --5.0 kJ·mol-1、-340.0 --170.0 kJ·mol-1和-1100.0 --860.0 kJ·mol-1范围,配位体系中Pro的变形能逐渐增加. N―H和O―H键伸缩振动频率普遍发生红移,配位体系中部分电荷从Pro转移到Cu上,在[Pro-Cu]2+体系中单配位结构中电荷转移最多,约为单位负电荷.  相似文献   

5.
合成并表征了一个能同时对Cu2+,Zn2+和Ca2+进行识别的化学传感器L,研究了L对常见的金属离子和阴离子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结果发现:L可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别在414和328 nm处对Cu2+,Zn2+进行特异识别,L可通过在511 nm处的荧光增强对Ca2+进行特异识别,且其识别具有快速、可选择及可逆的特点。将L应用于药品和水体样品中Cu2+,Zn2+和Ca2+的检测,结果满意。L还可用荧光成像对细胞和活体中Ca2+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6.
Synthesis of fourteen new complexes of meso-tetrakis(4-alkoxyphenyl) porphyrins with Co2+, Cu2+, Zn2+, Pb2+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Meso-tetrakis (4-alkoxyphenyl) porphyrins were prepared by condensation of 4-alkoxybenzaldehydes with pyrrole, then treated with corresponding metallic acetate to produce mentioned complexes, IR, UV, 1H NMR, MS and elementary analysis were explored to confirm the structures of all theses new complexes.Characteristic spectrometric data of IR, UV, 1H NMR related to these complexes have been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Ten of the fourteen complexes were found to exhibit liquid cryst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7.
为更清晰地揭示M与SCO基元反应的机理, 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 在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Cu+SCO和Zn+SCO反应体系. 对反应势能面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 用频率分析方法和内禀反应坐标(IRC)方法对过渡态进行了验证. 在Cu与SCO的反应中, 对影响反应机理和反应速率的势能面交叉现象进行了讨论, 运用Hammond假设和Yoshizawa等的内禀反应坐标垂直激发的计算方法找到了势能面交叉点. 计算结果表明, C—S和C—O键的活化都是通过插入消去机理, 但C—S键的活化在能量上更占优势. 计算确认了标题反应的主通道, 所有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  相似文献   

8.
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苞衣为碳源,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荧光碳点(CD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 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等对CDs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CDs呈球形,粒径约为5.5 nm,其表面富含羟基和羧基。CDs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以发出明亮的蓝色荧光。Hg2+对CDs溶液的荧光具有显著的猝灭作用,据此建立了检测Hg2+的新体系。在0~4.0μmol/L范围内,CDs溶液的荧光猝灭程度与Hg2+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1μmol/L。本方法适用于自来水和湖水水样中Hg2+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A novel chiral Salen ligand with a glucose moiety was synthesized from the condensation of 1,2:5,6-di-O-isopropylidene-3-O-methylene-[5-(3-tert-butyl-2-hydroxy benzaldehyde)]-α-D-glucofuranose with (1R,2R)-1,2-diaminocyclohexane. Several chiral complexes of Mn3+, Fe3+, Co2+ and Cu2+ were prepared from this ligand. Both the ligand and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NMR, IR, MS, and UV-Vis.  相似文献   

10.
Cu2+与烟草多酚氧化酶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酶活性测定,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研究了外加Cu2+与烟草多酚氧化酶(简称PPO)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微量铜的加入能增加酶的活性,[Cu2+]/[PPO]为0.20左右时酶活性最大,[Cu2+]/[PPO]为0.91时,Cu2+开始表现出对PPO活性的抑制;Cu2+对PPO内源荧光的猝灭机制属于形成络合物所引起的静态猝灭,猝灭常数Ksv为8.0375×103L·mol-1;Cu2+的加入使PPO蛋白质分子构象发生变化,α-螺旋含量增加,多肽链及Trp和Tyr残基的芳杂环进一步向分子内收缩,疏水基团之间的疏水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
基于Fe2+-H2O2-RhB荧光猝灭体系实现过氧化氢酶(CAT)活度测定。荧光物质罗丹明B(RhB)于585 nm处有特征荧光峰,H2O2、Fe2+协同作用致其荧光猝灭,CAT是H2O2分解专属酶,CAT对H2O2的前期分解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RhB荧光。结果表明,加酶前后荧光强度变化(ΔF)与酶活度之间线性相关,线性范围为5.6×10-5~5.6×10-2 U/mL,其线性方程为ΔF=-3.466+1 472E(U/mL),相关系数r=0.9962,检测限为2.6×10-5U/mL。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准确性,可应用于人体血清CAT活度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0引言手性环氧化物是合成许多天然产物、光学活性材料、光学活性药物等的重要中间体[1]。上世纪60年代以来,手性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烯烃不对称环氧化的催化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研究表明,某些席夫碱金属配合物具有仿酶催化活性,在仿酶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3]。目前,人们将水杨醛衍生物与光学活性胺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用于不对称环氧化、不对称环丙烷化等反应,具有很高的对映体选择性[4]。同时发现配体的电子效应直接影响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为进一步研究配体的电子性能对配合物催化性能的影响,我们设计…  相似文献   

13.
汪秀智  王尔鉴  Fouassier  J.P. 《化学学报》1992,50(5):492-497
本文采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方法研究了四种二苯基碘 盐(Ph~2I^+X^-)对蒽、芘、 的激发态的猝灭作用, 通过Stern-Volmer方程确定了它们的光致电子转移速度常数。结果表明Ph~2I^+AsF^-~6对荧光猝灭是最有效的, 猝灭过程是扩散控制的。比较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测定得到的猝灭常数, 表明猝灭是动态过程, 敏化剂与 盐间没有基态复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水相合成法,以Zn(Ac)2、NaBH4、Na2SeO3、Na2S、Mn(Ac)2为原料,N-乙酰-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合成了Mn2+掺杂的ZnSe∶Mn量子点。研究了稳定剂与量子点(Zn2+)配比、Mn2+离子掺杂浓度、老化温度以及老化时间对ZnSe∶Mn量子点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所得量子点固体粉末进行了XRD与IR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捷且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H2O2-Fe2+可以快速使丁基玫瑰红B(BRMB)发生荧光猝灭,而过氧化氢酶(CAT)对该猝灭有抑制效应,提出了基于H2O2-BRMB-Fe2+体系的荧光猝灭法测定血清CAT活性的方法。取血清样品10μL,加入1 mmol·L-1 H2O2底液0.50 mL,于30℃恒温反应15 min,再依次加入0.02 mmol·L-1 BRMB溶液0.70 mL、0.1 mol·L-1冰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 4.2)1.00 mL和0.01 mol·L-1 Fe2+溶液0.08 mL,于室温反应20 min后用水定容至10 mL,测定体系在590 nm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F;以煮死酶液为对照,按照同样的方法测定其在590 nm发射波长处的荧光强度F0。结果表明:CAT活性在0.005...  相似文献   

16.
已知在液氮温度下(77 K)核酸碱基之间能生成基态复合物[1],这些复合物的荧光发射有比较大的红移.在室温条件下,核酸碱基的荧光发射量子产率很低,以至几乎无法检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方法研究了四种二苯基碘 盐(Ph~2I^+X^-)对蒽、芘、 的激发态的猝灭作用, 通过Stern-Volmer方程确定了它们的光致电子转移速度常数。结果表明Ph~2I^+AsF^-~6对荧光猝灭是最有效的, 猝灭过程是扩散控制的。比较荧光强度和荧光寿命测定得到的猝灭常数, 表明猝灭是动态过程, 敏化剂与 盐间没有基态复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18.
张华  刘爱红  吴芳英 《化学学报》2012,70(8):1001-1007
合成了2,4-二甲基-6-(4’-N,N-二甲氨基苯乙烯基)-1,3,5-均三嗪(1)和2-苯乙烯基-4,6-二甲基-1,3,5-均三嗪(2)两种化合物,并对其进行了1H NMR,MS,元素分析等表征.采用吸收光谱法研究了金属离子与化合物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Fe3+和Cu2+表现出高选择性光谱响应,其最大吸收波长由393 nm分别红移至525 nm和513 nm,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粉红色.化合物1与Fe3+结合形成1∶1型配合物,其结合常数为1.8×104L mol-1;与Cu2+结合形成2∶1型配合物,其结合常数为2.6×1010L mol-1.化合物2仅对Fe3+呈现显著的光谱变化,其最大吸收波长由304nm红移至357 nm,而Cu2+的加入未引起光谱明显变化,2与Fe3+亦形成1∶1型配合物,结合常数为1.0×105L mol-1.结果表明Fe3+可能与化合物1和2中三嗪N配位,而Cu2+与化合物1中甲氨基中的N配位.同时考察了其它金属离子如Li+,K+,Mg2+,Ca2+,Co3+,Ni2+,Ag+,Cd2+,Hg2+和Zn2+等离子对化合物1和2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显示两者光谱均无明显变化,据此提出了高选择性Fe3+,Cu2+的识别体系.  相似文献   

19.
外源Cu2+与烟草CuZnSODⅢ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In this paper, we have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of CuZnSODⅢ and Outer-Copper, enzyme activity experiments expressed that 0.1mmol·L-1 Cu2+ addition reduced the enzyme activity sharply, but this reduced action had not been found for the additions of 0.1mmol·L-1 1∶1 Cu2+ and Zn2+, and 0.1mmol·L-1 Zn2+, respectively. This was due to the Cu2+ exchanged the Zn2+ in CuZnSODⅢ,and it was proved by the experiment of determination of metal content. Meanwhile, the static fluorescence quenching mechanism revealed the exist of molecular complex of CuZnSOD with Cu2+. The binding constant was obtained from lineweaver-burk and double-lg plot. The distance of active site to Trp is about 2.83nm, wa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F?rster theory.  相似文献   

20.
以罗丹明B-酰肼和2-羟基-3-喹啉醛缩合反应得到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L,其结构经1H NMR,MS及元素分析表征.通过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目标物L在CH3CN-H2O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识别特性.结果表明:目标物L作为探针可选择性比色识别Cu2+和荧光识别Hg2+.随着Cu2+或Hg2+的滴加,探针L的内酰胺环结构发生开环,并形成L-Cu2+1∶1配合物或L-Hg2+1∶2配合物,识别过程均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