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和加密的地面资料,分析了发生于2005年9月3日的昌化特大暴雨过程.此次暴雨过程是在昌化三面环山,东面平原的有利地形条件下,由于登陆减弱并滞留在江西境内的台风“泰利”与北部西风带低槽相结合,同时受东南部海面上“彩蝶”台风外围环流影响而产生的.分析表明:台风“彩蝶”外围边界层偏东气流与地形的影响,使得昌化地区近地面出现中尺度辐合线并逐渐发展为中尺度涡旋,有利于触发对流的发生,随着暴雨的发生发展,地面辐合逐渐减弱并转为辐散;台风“泰利”和“彩蝶”的对流层中低层气流汇合,加强了偏南气流,它与北部西风带低槽的结合,有利于浙西地区中层的辐合,由此产生上升气流向上输送暖湿空气,并与高空槽前的辐散气流构成了中尺度的反环流圈特征;在多系统和多尺度的影响下,是造成昌化特大暴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严重影响浙江东南地区的2005年05号台风的雷达和地面加密风场资料,分析对比台风中尺度暴雨过程中雷达回波与实况降水、中尺度地面流场与暴雨之间的关系,结果得到:多普勒雷达近地面强回波带或中心往往达到50dbz时,与一小时的强降水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暴雨中心区也与地面加密的中尺度流场中出现的中尺度气旋性环流和汇合气流有关,强暴雨区落在同时刻中尺度涡旋或汇合线附近.当台风移近大陆时,靠近沿海地区的地面流场中尺度涡旋特征并不明显,主要表现在台风近地面偏东南气流出现分支,形成偏东与偏东南气流,有利于在沿海地区形成局部气流汇合并引起或增强对流.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的高分辨输出结果,分析了近地面流场特征及演变,证实了暴雨带近地面流场中存在气流汇合,它在沿海地区台风暴雨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淮河水循环试验的加密探测资料对1999年6月下旬暴雨个例进行分析,探讨形成暴雨的梅雨锋扰动的环境条件、演变规律、结构特征与降水的关系。分析表明:低空急流的存在是梅雨锋扰动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热力条件,尤其是在边界层;对流层下部较深厚的不稳定层结的存在,成为持续暴雨的重要条件;锋生锋消对于梅雨锋附近有无降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2014年8月19日08:00至20日08:00温州市大暴雨过程做技术总结. 通过对500 hPa环流分析,利用欧洲中心850 hPa和1 000 hPa细网格风场产品以及雷达拼图、实况雨量分析发现,该次过程为高空槽和低层偏南风急流控制下的系统性强降水,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该次降水过程分为19日白天和夜间2个时段,19日白天的暴雨过程由低层850 hPa中尺度辐合线所造成,辐合线上,有较强的风速辐合.19日夜间的暴雨过程由1 000 hPa风向和风速的辐合造成.该次降水过程降水时段集中、雨强强、累计降水量大.通过分析各家模式降水产品,总体来说,各家对于此次降水强度和落区的把握均较差,即使中尺度系统的位置预报正确,但对极端短时强降水(如3 h降水≥100 mm)的预报尚有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常规自动站资料对台风“麦德姆”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主要对其在浙江中南部和西部造成的暴雨成因作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副高外围气流为麦德姆移动路径起着关键的引导作用;(2)暴雨区上空较强的水汽通量、高温高湿的湿能量积聚、不稳定的大气层结以及持续长时间的上升运动都为暴雨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3)根据湿位涡分析,本次过程是一次对流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均存在、以对流不稳定为主的台风暴雨过程.暴雨区发生在MPV1负值中心附近,尤其700 hPa的MPV1值指示效果最好,且降水强度与该值有正相关性,中低层深厚的MPV1负值区配合其高层正值区有利于暴雨发生,此外MPV2表征的大气斜压性也与降水强弱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NCEP的FNL资料,对2011年6月18~19日长江中下游出现的一轮暴雨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本轮暴雨过程分别与对流不稳定层结和地面气旋发展有关.应用位涡理论进行诊断,结果显示,大气湿斜压发展,MPV1负中心下滑触发中低层不稳定层结,产生对流不稳定强降水,实况强降雨区与低层850 hPa MPV1负中心对应较好.低层锋区冷空气下滑,气旋发展,遇地形作用,暴雨增幅.高层位涡增强东移,引导低层位涡越山发展;高层干空气南下侵入中低层气旋上空,转为上升气流,一方面增强了低空气旋的发展,使不稳定降水增加;另一方面,产生的次级环流又使气旋发展持续,从而强降水维持. 相似文献
7.
郊区化界定标准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卫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37(3):342-347
以美国为例,论证人口绝对和相对指标无法有效地界定郊区化.指出郊区化本质在于城市功能从中心市向郊区的扩散,城市功能包括居住、产业等诸多方面,人口绝对和相对指标只反映了人口的居住情况,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功能.而且用人口数量变化作为界定郊区化的标准,把人抽象成一个个简单的数字单位,忽略了不同人之间所体现的城市功能是有所差别的.指出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城市地域统计单元和城市功能评价方法,才能有效地界定城市化是否处于离心郊区化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利用雷达和地面加密观测资料对严重影响浙江省的一次飑线过程进行了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在飑线的雷达回波出现前几小时,浙江西部的天目山和安徽黄山地区形成地面中尺度的地形汇合线和地面中小尺度的涡旋环流,地面的分析呈一种不连续的状况且易变化,飑线的发生发展一方面与低层的中尺度气流汇合线有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也明显反映出老雷暴的外)中气流与前方的系统气流组成中尺度汇合线和辐合有关;这种地面中尺度汇合线上辐合强度十分明显,其垂直分布中,辐合主要发生在850hPa以下,由于高空槽线的前倾,位于飑线上空的对流层中低层是一辐散区.利用卫星云顶温度资料,可以发现主云区(TBB小值中心区域)与地面强风的辐散区对应,在辐散的前方出现7级以上的地面大风,可以达到强度为30m/S以上的偏北极值风,分析表明,云项温度值随着飑线发展和地面大风的增强而有所减弱、TBB低温度区范围逐渐减小,但主云区范围扩大,这与飑线的发展和雷达回波图上扇形拉开相对应.从短时监测的资料分析,飑线发展过程中,雷达主回波前方的新生的回波单体对飑线发展和持续十分有利,而它的新生与边界层的辐合线相联系,因此,充分利用中尺度地面观测资料有助于飑线的发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志兰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37(5):524-527
对浙江省"十一五"期间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的数学学科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基于有关数据做了统计分析,据此显示成绩、发现问题,作为下阶段"十二五"期间工作发展和改进的出发点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集了贵溪冶炼厂附近3类典型重金属污染土壤:未受任何修复土壤(A)、正在进行植物修复的土壤(B)和已受植物修复的土壤(C),测定和分析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重金属总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该土壤进行了评价,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评估了该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修复前,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综=15.24,土壤属重度污染,具有极强的综合危害性;Zn、Cd、Cu、As、Pb、Mo 6种重金属都有不同程度的积累,其中Cd、Cu、As 3种重金属的积累程度最为严重;Cr、Ni、Mn含量低于土壤背景值,属清洁元素。修复后,各重金属含量均有所降低,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综<3,土壤的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性大大降低,土壤为中度污染,但Cd仍具有很强的潜在生态风险,As存在中度潜在生态风险,Cu存在轻度潜在生态风险。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