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狄尧民 《中国物理 C》2002,26(5):507-515
不拘泥在I(I+1)展开式中究竟取几项(即采用三参数还是四参数),而是着重看其收敛过程,并在这一基础上用物理量拟合法和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等方法对A≈190核区偶偶核的超形变转动带的自旋指定做了综合分析和讨论,给出了结果并与其他文献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狄尧民 《中国物理 C》2003,27(3):227-232
既考虑到脱耦合效应而进行双带分析,又进行通常的单带分析,对A≈190核区奇质量核的signature伙伴带的自旋指定做了讨论并给出了明确结果.在具体的计算中,不拘泥在I(I+1)展开式中究竟取几项,而是着重看其收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用物理量拟合法和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学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
用Bohr-Mottelson的I(I+1)展开三参数公式拟合能谱所定出的展开系数,计算190区超形变带的带首转动惯量.计算结果显示:奇A核的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大于相邻偶偶核的带首转动惯量,奇奇核的带首转动惯量系统大于相邻奇A核的带首转动惯量,超形变核态带首转动惯量展现出明显的奇偶差现象.  相似文献   

4.
转动谱公式的综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辅新  徐霓 《中国物理 C》1993,17(11):1040-1047
利用锕系和稀土偶偶核基转动带(GRB)的实验数据,对目前常用的原子核基转动谱的3类(共8个)公式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了这些公式的转动谱计算值同实验转动谱之间的方均根差.还对I(I+1)四参数展开公式的系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四参数关系的新公式.本文关于ω2展开公式的研究结果,得到了关于ω2展开公式的新结论.对W-Z两参数和三参数公式的分析表明,该公式是一个很好的公式.所有这些结果对于原子核转动谱的深入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利用1 2 4 Sn( 7Li,4n) 1 2 7I反应研究了1 2 7I核的在束γ谱 ,建立了包括 2 5个新能级和 52条新γ射线构成的新能级纲图 .将基于πh1 1 2 粒子态 ( 1 1 2 - )的负宇称能级推高到 ( 3 5 2 - ) ,在较重的1 2 7I核中得到了退耦合能级结构 .由于在两个正宇称带ΔI=2能级系列中观测到了强的带间跃迁 ,建议此带的主要成分为g7 2质子的组态 .另外还观测到了两个正宇称ΔI=2和ΔI=1能级系列 ,它们可能基于πd5 2 的单准粒子带和一个 3准粒子带 .  相似文献   

6.
张玉虎  Y.Sasaki 《中国物理 C》2002,26(2):104-107
利用^124Sn(^7Li,4n)^127I反应研究了^127I核的在束γ谱,建立了包括25个新能级和52条新γ射线构成的新能级纲图。将基于πh11/2粒子态(11/2^-)的负宇称能级推高到(35/2^-),在较重的^127I中得到了退耦合能级结构,由于在两个正宇称带△I=2能级系列中观测到了强的带间跃迁,建议此带的主要成分为g7/2质子的组态,另外还观测到了两个正宇称△I=2和△I=1能级系列,它们可能基于πd5/2的单准粒子带和一个3准粒子带。  相似文献   

7.
利用两类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对190区Bohr-Mottelson的两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I(I+1)展开公式指定自旋不一致的27条超形变带进行分析,发现其中18条超形变带,它们的带首自旋I0能够从两类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中可靠地定出.192Hg(2)等发生带交叉的超形变带,它们的带首自旋也可通过分析带交叉以前、两类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定出.  相似文献   

8.
用准粒子组态相关的宏观一微观推转模型计算了奇A核157一173Tm同位素链的基态、低激发态形变以及这些核的[411 1/2]奇质子带的退耦参数,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着重分析了γ形变对奇ATm同位素链的退耦参数的影响,进而指出157Tm的退耦参数异常可能是由于带相互作用引起的,讨论了退耦参数对Nilsson参数和形变参数的敏感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开展129I的热中子嬗变的研究,在西安脉冲堆上开展了127I靶件辐照实验。以探索实验条件,对127I靶件的嬗变率进行了蒙特卡罗计算,并与实验测量值进行了比对。利用NJOY程序,以ENDF/B VII.0库为基础,制作了127I在西安脉冲堆堆芯辐照温度下的MCNP格式截面库,与MCNP自带库(ENDF/B VI.2)同温度下截面库进行了比较,在不可分辨共振区做了改进,使用新制的截面库,利用MCNP程序对ORIGEN2数据库中的127I辐射俘获截面进行了修正,结合ORIGEN2程序分析了127I靶件在西安脉冲堆实际辐照后的嬗变率和核素的变化,研究了中子能谱和辐照时间对靶件嬗变计算的影响。使用MCNPX自带的燃耗模块CINDER90对127I靶件的嬗变情况进行模拟,结果与ORIGEN2基本一致,与实验数值有2%~3%的偏差,主要原因是MCNP计算中子通量密度存在误差。  相似文献   

10.
胆囊癌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n QG  Liu YQ  Xu YZ  Zhang YF  Wu JG  Zhou XS  Xu Z  Ling XF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12):3195-3198
运用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ATR)探头与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仪,测定并分析了新鲜离体的胆囊癌组织18例和良性组织139例的FTIR光谱。结果表明:(1)胆囊癌的1 167和1 123 cm-1谱带的峰位显著地向低波数移动(P0.05),而1 309 cm-1谱带的峰位显著地向高波数移动(P0.05)。(2)胆囊癌组织光谱多个峰的相对强度I2 856/I1 461,I1 167/I1 461,I1 123/I1 461和I1 082/I1 461明显升高(P0.05)。(3)1 167和1 082 cm-1谱带的半高宽显著升高(P0.05),谱带1 461 cm-1的半高宽则显著降低(P0.05)。(4)癌组织1 750 cm-1谱带的出现几率明显增加(P0.05)。与胆囊良性组织相比较,癌组织光谱中与脂类、糖和核酸相关的谱带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分立簇 [Mo3 S7(dtp) 3 I]1及它的四聚物 { [Mo3 S7(dtp) 3 ]4 I}·{ (HgI3 ) 4·K} 2 (dtp =S2 P(OC2 H5) -2 )的IR ,Raman和UV Vis光谱 ,并讨论分立的 [Mo3 S7(dtp) 3 I]在四聚后这些光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用Bohr-Mottelson的两参数、三参数和四参数公式对A~190区61条超形变带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3个公式都能较好地拟合190区超形变带的E2跃迁谱,而且带自旋的确定基本一致。大部分带Bohr-Mottelson的三参数数值关系符合ab公式的理论预期值,小部分带的三参数值关系符合Harris公式的理论预期值,一半以上带的四参数数值关系与ab公式的预期值接近,而与Harris公式的预期  相似文献   

13.
超形变带两类转动惯量转动惯量在高自旋超形变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沿转动带定义转动惯量并规定I(?)Ix。第一类(运动学)转动惯量J 是原子核总角动量和转动频率的比值,描述核整个系统的运动,涉及到能量E 对角动量I 的一阶微商,即J(?)/h~2=I/hω=I/(dE)/(dI)≈2I/E_γ(4.1)  相似文献   

14.
A~190区超形变带能谱分析和自旋的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星蕖  邢正 《中国物理 C》1991,15(12):1094-1100
利用宏观模型系统地分析了A~190区七个超形变核十五条超形变带的能谱,决定了超形变带的自旋值,用三参数公式计算了能谱,运动学转动惯量J(1)和动力学转动惯量J(2),并与实验进行了比较,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利用Harris两参数公式研究Bohr-Mottelson转动谱公式参数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改用Harris三参数公式,并由此提出了Bohr-Mottelson转动谱公式参数之间的新关系式,进而用I(I+1)四参数展开式计算了A~60,80,130,140,150,190区超形变偶偶核的基带和锕系和稀土区正常形变核基带,讨论了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新关系式与实验较好地符合.  相似文献   

16.
狄尧民 《中国物理 C》1995,19(6):554-561
讨论了在费米子动力学对称模型中大形变区核转动惯量的变化机制.指出在无I1带和基带交叉的情况下,heritage混合本身也可以引起转动惯量的变化,但引起混合的相互作用形式是重要的,引入某种三体相互作用后能很好地解释实验事实.  相似文献   

17.
利用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22Sn(11B,5n2p)布居了双奇核126I的激发态,首次建立了具有集体带结构特征的能级纲图,其中包括20条新γ跃迁.所建能级纲图的核素归属指定得到了核反应124Sn(7Li,5n)的交叉支持.简单讨论了所建带结构的可能组态.  相似文献   

18.
用能量为105MeV的16O束流,通过159Tb(16O,5nγ)170Ta反应研究了170Ta的高自旋态,观察到170Ta的3个转动带,其中一个耦合带和一个半退耦带中的非优先ΔI=2转动系列是由本工作发现的.文中还讨论了这些转动带可能的准粒子组态.  相似文献   

19.
超形变核态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单回顾了超形变(SD)核态的近期进展,着重介绍了SD转动带的唯象分析,包括SD带角动量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转动惯量随转动频率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等.给出了说明所谓"全同"SD带的一个可信的方案,与现有的微观理论计算是一致的.在此方案中毋需引进赝自旋顺排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用处理对力的粒子数守恒方法分析了锕系变形核转动惯量及其奇偶差随角频率ω变化的微观机制.建立在高j闯入轨道上的奇A核转动带,如235U(ν[743]7/2)带的转动惯量,比相邻偶偶核基态带大得多,而且,随ω变化的规律也呈现明显的奇偶差.这些规律在粒子数守恒计算中得到很好地重现.计算中无自由参数,单极和四极有效对力强度由结合能和带首转动惯量奇偶差实验值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