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引起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常见疾病.本研究在雌雄激素诱导大鼠前列腺增生模型基础上,探究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对大鼠前列腺增生的防治作用.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显著抑制大鼠前列腺体积增大,降低前列腺指数,同时减少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表达;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的治疗作用显著优于单独用药.提示,在大鼠前列腺上皮和间质细胞中,丹参酮IIA与雷洛昔芬联合用药可能通过同时降低细胞中AR和ERα表达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2.
Wistar雄性大鼠65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后者均做双侧睾丸摘除术,术后3周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单纯阉割组、雄激素(T)处理组和不同比例雌雄激素处理组.以免疫组化ABC法观察大鼠前列腺腹叶(RVP)内雄激素受体(AR)和雌激素受体(E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RVP内ER变化不明显,AR含量在各实验组不同:单纯阉割组动物AR逐渐减少,雌激素(E2)与T同时处理较单用T处理AR增加更为显著,E2增加RVP内AR含量的这种作用须在大鼠体内T大于一定含量时方能实现。提示E2可通过增加RVP内AR的含量协同T对RVP正常及异常生长的调节作用,本文对这种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李燕 《科技咨询导报》2010,(21):243-244
本文综述了良性前列腺增生近年来的药物治疗进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药物治疗是轻度、中度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治疗方法,作用机理主要集中表现在消除雄激素对前列腺的作用;抑制雌激素的生成;解除膀胱出口梗阻的动力学因素。α肾上腺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用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植物类制剂对前列腺增生的日常调理有很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0例采用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20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0-8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70-210ml,全部患者均无术中术后输血。无术后切口漏尿、膀胱血块填塞及尿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具有术中和术后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常见的老年男性疾患。以前列腺组织增生而引起尿道梗阻,造成排尿困难为临床特征。一般在50岁以后开始发病。BPH在欧美国家发病率高,但近几十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该病用西药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常常需要手术治疗,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探讨用中医中药治疗BPH就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下面谈谈笔者对BPH的几点浅见。1 对BPH病名的中医认识中医文献中无良性前列腺增生这一病名。因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故以往将其归于“癃闭”范畴。笔者认为,将BPH归于“癃闭”并不能反映BPH的本质特征。其一,在BPH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TUPKVP)治疗BPH32例。结果:术中出血少、无水中毒及尿失禁的发生,疗效满意。结论:TUPKVP是继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之后腔内治疗BPH的新疗法。该术式具有安全性高、易掌握、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80只分为5组:即对照组(N组)、正常用雌激素处理组(N+E2)、阉割组(C组)、阉割后用雌激素处理组(C+E2组)和阉割后用雄激素处理组(C+T组)。于处理后第1、2、3、6和12周分5批取材。用酶组化方法显示大鼠前列腺腹叶(RVP)酸性磷酸酶(ACP)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N+E2组酶活性明显增强,C组酶活性逐渐减弱,直到消失,C+E2组和C组结果相似,仅第2周稍有增加,C+T组酶活性变化不明显,提示RVP上皮细胞内ACP的活性变化与大鼠体内性激素的含量和平衡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方法: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对300例前列腺增生进行治疗;结果:本组300例,手术时间40~120 min,手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无TURS发生,术后均随访1个月~2年,20例一个月内有轻度尿失禁,经提肛训练恢复正常,其余病例无并发症;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安全有效,疗效满意,创伤小,恢复快,获得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一种以前列腺增生并伴随下尿路症状为特点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有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5α-还原酶抑制剂、植物花粉制剂以及民族医药等。现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犬自发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前列腺体积的作用。方法:选择7~15岁老年犬自发性BPH模型。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根据《国家新药研究指南》,前列腺三径的乘积>18 cm3 者作为合格的BPH实验动物。应用3-DCRT直接照射前列腺。以90%的等剂量曲线包绕整个前列腺,单次剂量2Gy,总剂量14Gy,应用6MV-X线完成照射。经直肠B超测量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乘以系数0.52,计算出前列腺体积,进行照射前、照射后1月比较。结果:照射前前列腺横径、前后径和长径分别为3.68?.44、2.65?.39、2.89?.45cm,照射后1月分别为3.04?.26、2.13?.22、2.28?.38cm,照射后1月显著缩小(p<0.01或0.05)。照射前、照射后1月,前列腺体积分别为14.88?.50、7.80?.45cm3,缩小非常显著(p<0.01)结论:3-DCRT可以显著缩小前列腺体积,从而可能改善尿路梗阻和LUTS。  相似文献   

11.
以孕烯酮酸为原料, 采用碳 17位上羧基的酰胺化为关键步骤, 以DDQ/BSTFA为氧化剂进行1,2位脱氢合成度他雄胺, 总收率为23%. 关键中间体和度他雄胺的结构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质谱等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12.
为比较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安全性。通过回顾性分析原海军总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20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103例行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另外101例行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统计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_(max))。结果表明:组间比较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IPSS、QoL、Q_(max)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前后组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可见经尿道1 470 nm半导体激光前列腺汽化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具有一致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剜除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2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行前列腺剜除240例。前列腺重量30~120g,平均75g。结果:手术时间30~70min,平均50min。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30-80g,平均60g。无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4~5d拔除留置导尿管,全部病例排尿通畅。术后出现暂时性尿失禁5例,继发性前列腺出血2例,尿道狭窄1例。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可行性,为细胞移植治疗疾病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1.077 g/L)离心分离MSCs.加入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进行培养,并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荧光三标检测鉴定.结果分离后的MSCs在生长因子的作用下出现增殖性生长,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CD90,CD106阳性,CD45阴性.结论可在体外培养出较大密度大鼠骨髓基质细胞.  相似文献   

15.
大鼠游泳运动疲劳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采用 10d递增负荷的游泳运动方式建立大鼠运动疲劳模型。结果 此运动模型动物出现脱毛现象 ,且神情倦怠 ,食欲降低 ,运动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探究行为明显减少 ;运动第 7d与第 10d运动组体重平均值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血清CK值运动后 12h和 2 4h与对照值相比有显著性增高 ;血尿素值运动后即刻、运动后 12h与对照值相比显著增高。结论 本实验动物模型是可靠的 ,可用于运动疲劳机制的实验性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腺嘌呤、腺嘌呤加酵母、腺嘌呤加乙胺丁醇和氧嗪酸钾盐不同剂量口服灌胃,测定实验前后大鼠血清尿酸、尿素氮、肌酐,并进行组织学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氧嗪酸钾尿酸升高平稳,并且对肾损伤不严重。结论用氧嗪酸钾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模型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SD大鼠房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一种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与临床接近且造模周期较短的大鼠房颤模型制备方法与技术。方法大鼠连续给药,经尾静脉注射乙酰胆碱-氯化钙混合液,每次给药后记录房颤持续时间。寻找能诱发稳定房颤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电生理学方法观察正常和模型大鼠心房不应期的变化。结果CaCl210 mg/mL,乙酰胆碱66μg/mL模型大鼠从第4 d起房颤时间缓慢增长,7 d后趋于稳定。与正常组相比,模型大鼠心房肌ERP显著缩短(59.3 ms±5.8 ms)。结论CaCl210 mg/mL+乙酰胆碱66μg/mL混合液连续给予7 d诱导产生的大鼠房颤模型,其电生理学的病理变化与临床房颤相似,适用于化合物抗房颤活性筛选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健乳灵对其治疗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模型对照和治疗组,用雌二醇和孕酮诱导大鼠发生乳腺增生,观察乳头高度、乳腺组织结构、测定体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模型对照动物液中的垂体促乳素,促卵泡素和雌二醇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促黄体素和孕酮则明显降低;模型对照动物的第2、3对乳头高度显著增高;在治疗组中,结果显示健乳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整体内垂体-性腺的激素分泌活动;并对乳腺增生病大鼠的乳腺组织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