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弹一星"科学家钱学森曾盛赞算盘,他说过:"算盘的发明,并不比中国的四大发明逊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算盘对世界的贡献要远大于四大发明。"为什么这位大科学家如此赞誉算盘呢?我们知道,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计算任务,就是钱学森和许多科学家用自己的双手在算盘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2.
算盘可以说是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是靠自身大脑计算的一种计算工具。在我国的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算盘,如同其它工具一样,在购买、使用时也要科学地选择。 算盘的大小。算盘种类繁多,从算珠及珠距大小上看有五珠(或七珠)大算盘和五珠菱形小算盘。五珠大算盘,算珠大,珠距长,拨珠时不易带珠,准确率较高,所以,一些财会人员愿意选择此类算盘,在我国华北地区普遍  相似文献   

3.
2013年1月,在山东卫视《中国少年派》的赛场上,不到10岁的珠心算儿童登上山东卫视的舞台,欲与老账房先生比试高低。儿童穿着的白色T恤上,有上一下四6档算盘,算盘的框、算珠是用毛绒织物做成,有红黄蓝等颜色,衣服与节目相匹配。看见网上有算盘方面的男式短袖印花T恤照片.蓝色T恤上印有三指拨珠动作示范,以及数字1-9在算盘上的示数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算盘的故事     
毛泽东主席巧用算盘谚语一九五八年,毛主席在广州"小岛"召见卫生部副部长朱链。在谈话中,朱链说:"在中医工作方面,过去是定盘珠,现在基本不同了,是算盘珠了。"朱链的话说得很有趣,毛主席好奇地问:"什么叫定盘珠,什么叫算盘珠?"朱链说:"定盘珠就是你拨了它也不动,算盘珠  相似文献   

5.
(接续)2.传神——绘画中的算盘文化算盘入画亦传神。绘画是一种用线条和色彩塑造静态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古往今来,在许多绘画作品中不乏算盘的身影,它们有的突出表现当时的市井生活,有的重点反映了时代风貌,有的巧妙寄托了人生哲学,由此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绘画中的算盘文化。(1)国画丹青宋元时期的中国传统国画中,就已经出现了算盘的身影,如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绘有算盘图,南宋画家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中也绘有一把算盘,还有元代画家王振鹏绘制的《乾坤一担图》,在货郎担上插着一把小小的算盘。  相似文献   

6.
一九九七年五月十四日《世界科技译报》载文宣称:“世界最小,人眼难窥的纳米算盘在瑞士问世,算盘珠子直径不到百万分之一毫米”。“这种算盘的算盘珠是由60个碳原子连在一起呈足球形的分子C60”构成的。“C60算盘珠极其微小,直径不足1纳米(百万分之一毫米)”。纳米算盘的框架是用“铜原子一个个地排列起来,筑成一条‘堤坝’;然后按10个分子为一列,排成数列。‘堤坝’之间的沟就起到了类似轨道的作用”。拨打纳米算盘用的是“装在扫描隧道显微镜上的一根细针,针尖的粗细只有一个原子的大小。当精密控制的针接近算盘珠时,算盘珠则前后移动,进行计算”。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体积最微小,人眼难以看见的纳米算盘。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系中珠协珠算史研究会委员,他在审计我国天文、历史史料中,注意到天文学家、历算学家精参通珠算,在进行精微计算时,把多架算盘接起来用或造专用多档算盘,并有81档算盘和上三下五珠算的实证。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中国算盘是最好的计算工具。文中把算盘与天文、历算联系起来,重新评价珠算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曾经有"中国算盘来源于罗马"的说法,早在六七十年代,中日珠算界有关专家论证,得到结论:中国算盘是中国古代人民的独立创造。本文通过对中国算盘和罗马算盘在构造、示数和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和研究,进一步阐述中国算盘结构的科学性和设计的智慧。  相似文献   

9.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三日晚间,中央电视台第一台播出一节广告,屏幕上显示一架“算盘”,下面有一行文字“万能财务软件”。当时我看了以后,感到很奇怪。自古以来我国算盘是珠算的工具,根据《中国珠算大全》一书记载,“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计算工具”。由此可见,算盘作为珠算的硬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算盘作为珠算的软件,凡难以理解了。 随着岁月的流逝,珠算科技的不断创新,事隔三年以后,使我对算盘成为珠算的软件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1、算盘珠动数出; 算盘在清盘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三)万以内数的认识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 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 小朋友动动脑筋: 10个1在算盘上怎么表示? 10个10在算盘上怎么表示? 10个100在算盘上怎么表示? 请小朋友看:我们用小棍表示1,376。  相似文献   

11.
腊八蒜中的蒜与"算"同音,让人联想起饮食文化与算盘的话题来。看到一幅照片,饭店的墙上挂着一架算盘,上书"消费明明白白,帐目清清楚楚"。广州越秀环市东路一家餐厅门口的算盘屏风非常独特;北京一家快餐厅精心设计了"算盘椅子"(椅子靠背是算盘的样式),显得颇具文化特色,用来吸引顾客就餐。这些都是就餐环境中有算盘。有一幅图是"能吃的算盘",它6档上二  相似文献   

12.
睡算是睡在床上的心算。运算方法同过程与珠算相同,所不同的,珠算有算盘实物随时可查,睡算是依赖算盘图象映人脑际,是珠算式心算的分支。所谓算盘图象映人脑际,就是在睡算中要紧紧抓住盘上档位顺序同档位数值,变动后的档位数值,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魏晋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积累的财富太多,每天不得不拿着象牙制的筹码(我们姑且称之为初具雏形的算盘吧),一刻不停地计算,久而久之,他竟然上了瘾,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习惯性地拿出算盘拨一通,连晚上做梦的时候,都在拨算盘珠子。  相似文献   

14.
大干世界,你知道最小的算盘有多小吗?据《世界科技译报》(1997、5、14)报道,现在,世界上最小的算盘已经研制成功。这种称作“纳米算盘”的每一粒算盘珠直经不到1纳米,它是由从事分子和原子活动研究的美国商业机械集团所属的瑞士苏黎世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研制的。 在制作纳米算盘时,研究人员首先把铜原子一个个地排列起来,筑成一条“堤坎”:然  相似文献   

15.
往事新缘     
台湾新竹大庙里。 庙宇里香火弥漫,木宇声声,钟声阵阵。烧香拜佛的人们络绎不绝。在一座佛像上方模梁上悬挂着一架古老的大算盘,它就是国内外闻名的新竹庙宇大算盘。 台芳和王继聪并肩脆在大算盘下佛前的红垫上,向佛磕头作揖,发誓订婚。  相似文献   

16.
《珠算与珠心算》2010,(1):50-52
<正>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其结构简单,算法便捷,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算盘自明代取代算筹成为我国社会主要计算工具后,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算盘还传播到了朝鲜、日  相似文献   

17.
珠算是我国古代重大发明之一。1972年被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誉称为:“我们中国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最好的计算机,就是到现在还使用的算盘。”算盘的发明,对我国文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研制原子弹初期的设计试验数据,也是用算盘打出来的。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算盘在计算功能上已无法同计算机相比。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周恩来总理指示"不要把算盘丢掉"发表45周年。45年前,周恩来总理接见美籍华人李政道博士,在谈及美国计算机发展时,李博士说:"中国算盘是最古老的计算机。"总理指示身边工作人员"要告诉下面,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45年来,"不要把算盘丢掉"的指示,一直成为支撑、鞭策和鼓舞珠算人,在珠算保护与传承道路上努力探索前行的动力,也  相似文献   

19.
《珠算与珠心算》2010,(2):54-56
“算盘”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算书《算察微算经》,而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的算盘图、宋代巨鹿故城遗址出土的算珠等文物史料无不告诉我们,有梁穿档的算盘至迟在北宋年问便已在民间广为使用。宋元时期社会主要计算工具虽仍为算筹,但以杨辉、朱世杰为代表的数学家们在实用数学方面,创造了各种乘除简捷法和“歌诀”,这些都直接推动了珠算歌诀在算盘上的使用。算盘在与算筹并行使用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其算理算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府井大街上的金算盘第二届北京王府井国际品牌节期间,一个巨型的金色算盘亮相在王府井步行街,引得过往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影。这个金算盘是为王府井国际品牌节量身打造的,算盘上的每个算珠都能活动,并印有"王府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