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袁剑辉  程玉民 《物理学报》2007,56(8):4810-4816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N,O,Si,P,S等5种杂质对扶手椅型(5,5)和锯齿型(9,0)单壁碳纳米管杨氏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径为0.678和0.704 nm的扶手椅型(5,5)和锯齿型(9,0)碳纳米管在无掺杂时其杨氏模量分别为948和804 GPa.在掺杂浓度10%以下,碳纳米管的拉伸杨氏模量均随掺杂浓度增加近似呈线性下降规律,下降率以Si掺杂最大,N掺杂最小.对与C同周期的元素掺杂,随原子序数增加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下降率增大;与C不同周期的元素掺杂,碳纳米管的杨氏模量随掺杂浓度增加下降率更大,但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杂质 杨氏模量 分子动力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光的衍射法测量杨氏模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伸法测量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关键是如何测准金属丝在拉力作用下的微小伸长量。本文利用光的衍射法可以较精确地测量长度变化这一特点,对钢丝的杨氏模量进行了测量,给出测量杨氏模量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测量杨氏模量的智能光电系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陈水波  乐雄军 《物理实验》2001,21(11):24-25
以8051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叠栅条纹技术,研制出一种测量杨氏模量的智能光电系统,解决了杨氏模量的高精度测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伸长法测杨氏模量实验的改进罗凤柏(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基础部郑州450045)在用伸长法测钢丝杨氏模量时,在杨氏模量仪中待测钢丝上端A用固定螺丝固定在横梁的中间,下端B被夹在一个圆柱上,用钢卷尺难以进行准确测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如图做两个附件,套在钢...  相似文献   

5.
CCD测量杨氏模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CCD在杨氏模量测量中的应用。CCD可实现杨氏模量的自动化高精度测量,比传统的测量方法优越。  相似文献   

6.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静高压下的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密度聚乙烯(HDPE)在1~2 GPa的静高压下发生熔体结晶。用压缩的方法对经过高压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杨氏模量的测量。测量结果表明:样品的杨氏模量随压力和结晶度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达到1.46 GPa。伸直链晶体的形成是杨氏模量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根据拉伸法测量金属杨氏模量的原理,利用现有的杨氏模量仪,设计了一套应用游标卡尺测定金属杨氏模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介绍的杨氏模量测量,结构简单,理论清晰,精确度高。  相似文献   

9.
采用动力学共振法测量不同管径金属管的共振频率,运用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函数拟合,代入管状材料杨氏模量的计算公式得到试样的杨氏模量。通过加热控温设备改变金属管温度,研究金属管杨氏模量与温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管杨氏模量的大小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实验装置改进两则李文胜(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一、杨氏模量测定仪光辅助装置在杨氏模量测定实验中,从望远镜筒外侧沿镜筒方向去看平面镜中直尺的象,由于环境光线较弱,特别是阴天或晚上时,直尺的象模糊不清,增加了读数困难,加重了眼睛疲劳.为此,我们在望远镜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