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回顾国内外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讨论了目前报道的小腿前外侧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皮肤缺损的优缺点,并对优化该皮瓣在临床上的应用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手指侧方岛状皮瓣分为不包含掌侧固有神经和包含掌侧固有神经2种.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上述2种皮瓣修复手外伤后拇指缺损、手指指端、指腹及手掌软组织缺损计55例,经6月~5年随访,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 本组55例,男35例,女20例,年龄15~43岁,42例住院病人,13例门诊病人.外伤性拇指缺损17例,缺损水平在近节指骨中部至第一掌骨头部之间,急诊再造12例,晚期再造5例,游离髂骨移植6例,残存指骨回植11例,均采用中指桡侧、食指尺侧带血管、神经蒂皮瓣移植;手掌慢性溃疡致软组织缺损2例,选用环指…  相似文献   

3.
探讨小腿胫前或踝关节处软组织缺损骨外露的治疗,方法:对12例年龄是18-52岁,平均28岁,男9例,女3例,小腿胫前或踝关节处软组织缺损应用小隐静脉腌肠神经皮瓣修复,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个月-24个月,小腿功能良好,外观不臃肿,皮肤感觉恢复,结论:小隐静脉腓肠神经皮瓣治疗小腿胫前及踝关节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在有条件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4.
鸡蛋膜(EGM)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 被作为烧伤或损伤皮肤修复的敷料或绷带进行研究. 经脱细胞处理后的人羊膜(dHAM)对皮肤组织的再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考虑到羊膜和鸡蛋膜二种材料的相似性, 将羊膜和鸡蛋膜在对皮肤伤口修复的作用方面进行检测和对比. 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动物, 在动物背上做好全层皮肤缺损的模型, 然后对伤口分别进行消毒、EGM或者dHAM覆盖, 最后再覆盖上医用纱布, 同时, 以同样的伤口但只作医用纱布覆盖的动物作为对照, 在伤口外观、尺寸随时间变化及血液白细胞检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与对照组相比, 分别用EGM和dHAM处理的动物伤口尺寸变小更快、动物体内白细胞(WBC)值更小、恢复到基础值也更快. 因此得出结论: 在21d的实验周期内, 大鼠缺损的皮肤都基本得到修复, 羊膜和鸡蛋膜处理的伤口修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动物, 但EGM和dHAM两者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 这些信息对于深入研究皮肤再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缝匠肌皮瓣转移修复小腿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国内外缝匠肌皮瓣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缝匠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基础和其在修复膝关节周围和小腿上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营养缝匠肌的血管呈节段性分布并且肌内相邻血管的分支相互吻合成血管网,缝匠肌皮瓣血运丰富,抗感染能力强,对肢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皮瓣的血供方式,并设计其逆行岛状皮瓣供临床参考应用.对30侧成人下肢标本经股动脉加压灌注红色乳胶后进行解剖观测.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及隐神经均有主要伴行动脉营养,并与其他动脉皮穿支吻合营养相应区域的皮肤.根据小腿皮神经伴行血管设计的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并为沿皮神经轴设计长皮瓣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现实场景中, 存在很多原因导致所获图像信息并不完整, 其中会存在少许的破损, 这对基于此数据进行下一步的研究造成了障碍. 针对图像存在的破损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低秩表示的图像修复方法. 通过图像的矩阵存储方式, 由稀疏理论获取其低秩表示, 提取到图像的全局特征. 根据所获的低秩表示, 结合缺损区域与其相邻区域的相似性, 将缺损区域逐步缩小, 并对缩小区域进行强制校正, 从而完成修复图像任务, 最后得到补全后的最终图像. 在二维图像上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结果证明该方法在结构简单图修复、破损老照片修复、去除叠加文字以及大块物体移除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低秩表示在图像修复方面具有获取全局信息的优势, 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鸡蛋膜(EGM)是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被作为烧伤或损伤皮肤修复的敷料或绷带进行研究.经脱细胞处理后的人羊膜(dHAM)对皮肤组织的再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考虑到羊膜和鸡蛋膜二种材料的相似性,将羊膜和鸡蛋膜在对皮肤伤口修复的作用方面进行检测和对比.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动物,在动物背上做好全层皮肤缺损的模型,然后对伤口分别进行消毒、EGM或者dHAM覆盖,最后再覆盖上医用纱布,同时,以同样的伤口但只作医用纱布覆盖的动物作为对照,在伤口外观、尺寸随时间变化及血液白细胞检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分别用EGM和dHAM处理的动物伤口尺寸变小更快、动物体内白细胞(WBC)值更小、恢复到基础值也更快.因此得出结论:在21 d的实验周期内,大鼠缺损的皮肤都基本得到修复,羊膜和鸡蛋膜处理的伤口修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动物,但EGM和dHAM两者之间未发现显著差异.这些信息对于深入研究皮肤再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从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为1020人的 1299颗前牙进行充填修复,其中49例因各种原因导致充填修复失败.1资料与方法 (1)年龄与性别.在1020例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术中,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71岁,以 20~40岁为多,约占72.1%.男性患者 422例,女性患者 598例,男女比例为 1:1.41. (2)使用器材及临床操作步骤.使用美国登士柏公司的光固化治疗机及德国“古莎”公司生产的可见光固化复合树脂,按常规用高速牙钻喷雾接触法备制窝洞,吹干隔湿,深洞衬垫(切角缺损…  相似文献   

10.
目前螺纹根管钉桩冠治疗仍是基层医疗单位常用的前牙牙体缺损修复方法之一.由于适应症选择和操作不当等因素常造成修复失败.笔者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对此作一分析探讨.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41例,41颗牙.其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9岁.牙位分布为:25颗,11颗,5颗.临床失败离修复时间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5年.2失败原因 经临床检查及X光检查,导致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根纵裂伴松动,共7例,占17.07%.(2)因继发龋,导致桩钉松动,共 11例,占26.83%.(3)钉…  相似文献   

11.
比较了不同性别间的运动学参数差异, 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检验确定了下肢动力学和运动学参数间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 女性受试者在整个落地阶段膝、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前后方向上摩擦力峰值、膝关节屈伸力矩峰值出现了显著性的减小. 落地阶段髋关节屈曲角度与前后方向上的摩擦力峰值呈现显著相关. 落地初期膝关节屈曲角度与前后方向上摩擦力峰值和垂直方向上地面反作用力均呈现显著相关. 落地初期膝、髋关节的屈曲角度不一定会降低落地阶段的冲击力, 但是积极的髋、膝关节活动可以降低落地阶段的冲击力. 落地初期髋、膝关节的活动度是影响膝关节前十字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跳远运动员的根骨骨密度特点,探讨了跳远训练对起跳脚跟骨骨密度的影响.研究采用超声Achcilles Insight根骨骨密度测定仪,就跳远运动员(24名男子和16名女子)的起跳脚和摆动脚进行跟骨骨密度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跳远运动员起跳脚与摆动脚的跟骨骨密度指标无显著差异,运动员的骨密度指标较同龄人高;起跳脚骨强度、根骨骨密度与BMI指数呈显著相关;男运动员中有12.5%起跳脚骨和摆动脚根骨骨密度在同龄人的85%以下,提示部分运动员有骨折风险,需要一定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MBT鞋对足弓部位的功效, 用Novel Pedar-X鞋垫式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对穿MBT鞋正常行走时足弓进行测量, 以峰值压力、峰值压强、接触面积来反映MBT对足弓的压力特征. 在正常速度步行时, 穿着MBT鞋、运动鞋、帆布鞋足弓内侧与足弓外侧区域峰值压力、峰值压强、接触面积依次减少, 且MBT鞋与运动鞋、帆布鞋在足弓内侧峰值压力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足弓外侧只有MBT鞋与运动鞋有差异. MBT鞋与运动鞋、帆布鞋在足弓内侧的峰值压强都有差异; 足弓内侧与足弓外侧的接触面积是MBT与帆布鞋有差异. 结果显示, 穿MBT鞋步行时能对足弓起到支撑作用, 减少足底肌肉损伤, 防止筋膜炎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对斑节对虾触角腺的显微及超微形态结构进行了研完.其触角腺由体腔囊、迷路和原肾管3部分组成.体腔囊足细胞小,足突起短而细,胞质内小泡和颗粒不多;迷路细胞微绒毛短少而不整齐,含有大量小泡,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较深,但基底部线粒体数量很少;原肾管细胞微绒毛较短少而杂乱,胞质内小泡和颗粒含量较少,基底及两侧质膜内陷很深.上述结果显示,斑节对虾触角腺各组成成分中,与其排泄和渗透压调节功能相关的结构较为发达.因此,谊虾是甲壳动物中调节能力较强的“渗透压调节者”.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灭活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伴有鸡蛋不耐受皮肤过敏症患者中的安全性,该回顾性研究纳入缺乏鸡蛋过敏实验证据但鸡蛋不耐受的皮肤过敏症成年患者.通过电话随访记录每次接种疫苗后7天的不良反应,研究共纳入122名受试者(平均年龄(30±9.47)岁).和鸡蛋耐受的受试者相比,鸡蛋不耐受者在接种疫苗后会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39.78%/17.24%,P<0.05).同时,特异性鸡蛋不耐受抗体的滴度与接种疫苗后不良反应的风险成正比(趋势P=0.008).其中,注射部位异常疼痛和新发或原有皮疹恶化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且在第一针剂后出现的概率更高.多元回归分析调整后发现,鸡蛋不耐受会增加注射部位异常疼痛(P=0.044,aOR:5.061,95%CI:1.047~24.457)及新发或原有皮疹恶化(P=0.041,aOR:9.109,95%CI:1.098~75.563)的风险.结果表明:灭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总体安全性较高,但鸡蛋不耐受会增加皮肤过敏患者接受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并且与特异性鸡蛋不耐受抗体的血清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6.
选取18篇设定严格站姿或站-坐时间的文献, 梳理了文献中升降桌的使用功效, 比较人们对不同作业姿势的偏好, 并从中提炼关于升降桌站-坐时间设定的量化信息. 从统计结果来看, 采用站姿或站-坐交替的模式对作业绩效、下肢水肿及脊柱萎缩等指标的影响不显著, 但有助于增强身体变动频率、心率与能量消耗水平. 基于个体主观反馈的不适感评价显示, 被测人员偏好站-坐交替模式, 坐姿次之, 站姿效果最差. 根据研究结论的比较分析, 本文建议将单一作业姿势所引发的不适感作为设定站-坐时间的主要指标, 并将其与肌电信号等生理指标相结合以提升可信度, 而坐姿时间的设定应大于站姿时间.  相似文献   

17.
天山北麓新构造的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分析天山北麓第四纪活动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变形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区域新构造应力场与活动构造发育机制的关系,进而阐明区域新构造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P53蛋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切缘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了以P53蛋白为代表的分子切缘与常规细胞病理切缘的关系以及切除肿瘤各边缘5.0cm的组织是否安全可靠,方法:对49例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瘤中心组织及肿瘤边缘每隔0.5cm取材至上,下切缘5.0cm处,采用免疫组织化S-P法检测P53蛋白,并对应位点的病理切片相比较,结果:距肿瘤切缘愈远,P53蛋白表达率愈低,P53蛋白阳性表达与细胞病理切缘阳性在各位点上相一致,在胃癌中,上切缘阳性范围不超过2.5cm,下切缘不超过3.0cm;在大肠癌中,上切缘阳性不超过1.0cm,下切缘阳性不超过1.5cm,结论:以P53为代表的分子切缘的概念可补充细胞切缘的概念,两者结合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距胃肠道恶性肿瘤各边缘5.0cm的切缘范围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压缩载荷作用下皮肤的生物力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皮肤组织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 可为各类事故中对人体伤害的评估以及防护装置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 也可为皮肤替代品的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选用猪背部皮肤为实验材料, 分别进行低应变率压缩实验研究和霍普金森压杆实验研究, 得到皮肤组织低应变率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压缩—松弛曲线以及高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 结果表明: 皮肤组织有很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尤其在很宽的应变率范围内, 应变率效应特别明显; 并通过超弹性模型与Maxwell粘弹性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皮肤的生物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