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24个桉树杂交新种/子代(包括母本自由授粉子代)的速生性、抗逆性、形质性状进行测定与分析,经多性状综合评判,选出适合闽南山地发展的5号(E.u3101×E.g18705)、15号(E.u3101×E.g18741)、21号E.u3101×E.(G×U)等11个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强的优良杂交种/子代(家系)和41个优良单株。优良家系5.5a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年均生长量达2.4~3.0m、2.3—3.1cm和0.018~0.035m^3且抗风性强,形质性状优良,材积比对照(U6)增益43.60~186.16%;优良单株的材积在0.18m^3以上。为优良杂种单株的无性系化和进一步的桉树杂交育种提供了有效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2.
张传钴 《海峡科学》2008,(12):92-94
无性系具有保持母本诸多优良品质且分化小的特点[1].目前我国许多省份在发展桉树工业原料林过程中,要求林木个体分化小,提倡无性系林业,追求短周期内成林成材,基本上采用少数几种速生无性系大面积造林,生物多样性差及遗传基因窄化[2].单一树种或单一基因型树木大范围成片栽植,大大降低了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3].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利用小兴安岭红皮云杉自然遗传资源,提高良种的科技附加值,以自然群体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为评价对象,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的方法,在生长动态、生态耦合性及遗传效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群体及自由授粉子代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变异,系统分析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并从中选育出生长、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兼优的品种或品系.结果表明:自然群体间,小兴安岭红皮云杉子代的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树高性状变异较小,胸径性状变异较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3.52%和42.59%;群体内自由授粉子代间生长性状的差异极显著,且子代与区组的交互作用明显;生长性状受遗传基因的控制程度较强,遗传增益较大,树高和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826和0.755,遗传增益分别为15.56%和25.72%.  相似文献   

4.
【目的】福建-南京林业大学合作的杉木多世代遗传改良计划,于2006年起陆续开展第4代育种候选群体的遗传资源创制、测定和评价。本研究旨在通过全同胞子代测定(第4代育种候选群体系列测定之一),为2016年启动的杉木第4代种子园营建技术研究和后续的生产性种子园建设提供优良亲本。【方法】 分别测定了杉木第4代候选群体中第2批1个12年生全同胞家系测定林1~12 a树高,4、5、 6、9和12 a的胸径,计算参试家系的单株平均材积;选取所有小区家系内的12年生的最优单株,采集胸高木芯样品测定木材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根据参试家系生长性状年度均值和变异系数评价家系生长性状稳定性;在方差分析基础上,估算遗传方差和遗传力;比较不同林龄、不同选择率以及早期选择对12年生时入选家系的准确率和材积遗传增益的影响。最后,以材积遗传增益为主要指标,兼顾材性性状,开展优良全同胞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选择,预测入选家系和单株的遗传增益。【结果】 杉木第4代候选群体第2批62个全同胞子代测定结果表明,参试家系12 a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量、木材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分别达到12.63 m、15.2 cm、0.136 8 m3、0.328 0 g/cm3和40.76%。参试家系所有性状的遗传方差均达到统计学极显著差异水平,候选群体中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家系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246、0.358和0.329,家系内最优单株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464、0.687、0.680。以12 a材积生长量性状为优选基准,兼顾木材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进行优良家系和家系内优良单株的综合选择,筛选出10个速生全同胞家系,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基本密度和红心材比例分别为13.34 m、17.0 cm、0.176 3 m3、0.320 2 g/cm3 和40.76%。入选家系平均材积遗传增益幅度为6.14%~21.60%。中选的19个优良个体的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幅度为58.62%~178.20%(平均为83.12%)。12年生最优家系木材基本密度达0.363 3 g/cm3,家系内最优单株木材基本密度最高达0.476 4 g/cm3。19个中选优良单株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83.12%,木材基本密度提高10%以上,红心材比例提高12.78%。这批材积生长量遗传增益突出,木材基本密度高,红心材比例高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不但是营建第4代种子园重要亲本来源,而且也是优良无性系培育和推广应用的重要遗传资源基础。本研究还对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稳定性、选择率对遗传增益的影响,以及家系材积生长量早晚相关及其早期选择年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材积为生长量的综合指标,家系选择率15%时,无论4、5还是6 a时的早期选择结果,与12 a选择入选家系的符合度与遗传增益均达到最高值。这说明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中,据4~6 a幼林的材积生长表现开展早期选择,不仅可行有效,还大幅度节约了时间,缩短了育种周期。【结论】 杉木第4代遗传改良的1个候选群体在生长发育和木材性能方面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在材积生长量、基材密度和红心材比例等方面遗传增益较高的优良亲本和重选优良个体不仅是杉木第4代种子园建立的重要亲本来源,还是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的重要遗传资源。  相似文献   

5.
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测定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福建省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对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第2代种子园半同胞子代保存率和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受到中度或中度偏下遗传控制。较树高、胸径而言,以材积为指标进行选择可获得更大遗传增益。据连续4 a调查数据从参试家系中综合选择出6个优良家系和12株优良单株,选择效果明显。同时,选择出9个生长不良的家系为第2代种子园疏伐对象,以此措施提高杉木第2代种子园种子遗传品质。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和利用杉木种质资源,对8年生杉木第3代种质资源自由授粉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分析,在生长性状评价的基础上对优良种质进行选择。结果表明:杉木林分生长良好,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31 m、11.88 cm、0.062 91 m3,年均生长量分别达到1.16 m、1.49 cm、0.007 86 m3。各年度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的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2.157%~6.061%、1.826%~2.769%、4.895%~6.907%,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348~0.690、0.167~0.328、0.217~0.367。从参试的97个家系中选择出25个速生优良家系,其8年生时平均树高、胸径、单株立木材积分别为9.70 m、12.60 cm、0.072 21 m3,分别较群体均值大4.19%、6.06%、14.78%,遗传增益分别为1.88%、1.98%和5.42%。这一结果可为杉木第3代种子园建园材料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北方分布的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Suk.)自然群体及其子代测定林为对象,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的方法,基于群体选择、变异分析和遗传效应评价,探讨自然群体及其子代树高、胸径和冠幅等性状的遗传变异,系统分析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并从中选择生长势、抗逆性和适应能力兼优的群体或个体.结果表明:中国北方白桦自然群体间的生长性状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变异最小,冠幅变异较大,胸径变异最大,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20.56%,32.25%和33.00%,且群体内子代间性状差异极显著.白桦生长性状受遗传基因的控制程度较强,遗传增益较大,树高、胸径和冠幅的遗传力分别为0.971,0.816和0.576,遗传增益分别为15.97%,21.54%和13.87%,因此,以生长性状为主要评价指标,兼顾各种影响因素,确定山西群体(SX)、河北群体(HB)和辽宁群体(LN)为优异群体,LN305,SX516和HB403为优良个体,可广泛应用于多世代遗传改良育种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美洲黑杨‘I-69’杨(Populus deltoides ‘Lux’)×青杨(P. cathayana)F1代初选无性系苗期表型性状指标的分化,解析不同性状分化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意义,并对无性系进行类型划分,综合考虑无性系性状以及对应的目标用途,为应对干旱等条件下杨树造林的适地适树(无性系)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半城马浪湖林场36个‘I-69’杨×青杨F1代无性系3根1干苗为材料,调查苗木的生长量、叶片形态、气孔特征、侧芽萌发情况和分枝特性等17个指标,分析各指标的变异特征,并根据性状变化对无性系进行分类和评价。【结果】F1代无性系的生长和表型指标均具有显著的分化,总体上呈连续的正态分布特征,其中侧枝数与侧芽萌发率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102.0%和93.5%。相关分析表明,苗木生长指标与叶片形态以及分枝特性指标显著正相关,但与叶片气孔特征无显著相关。叶面积以及叶干质量分别与叶片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与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宽比与叶柄相对长呈显著负相关,同时也与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和叶干质量的异速生长指数为1.007 4,整体呈等速生长关系,与分枝特性等无相关关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表型性状可以把36个F1代无性系分为8类,不同类型具有独特的生长、分枝特性和潜在的抗旱性能。【结论】美洲黑杨和青杨杂交F1代无性系表型性状变异丰富,通过早期判断可以针对不同气候和立地条件造林提供无性系选择的初步信息,其中类型Ⅳ中的4个无性系生长量最大、侧枝少,叶型和气孔特性等表型性状表现出一定的耐旱特征,可以选择用于在偏干旱的平原地区或山地进行进一步的适应性造林试验。  相似文献   

9.
随着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林大面积减少、选育程度提高以及遗传多样性减少,有必要开展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筛选遗传品质优良的马尾松家系和单株,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本文以74个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半同胞家系为材料,测定其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并将主坐标降维分析与遗传增益分析相结合筛选优良家系与单株。结果表明,马尾松桐棉种源各生长性状(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化明显且家系间差异显著(P<0.05),家系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材积(0.224 5)、胸径(0.107 5)、树高(0.091 0)。采用主坐标分析筛选出8个优良家系,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2%、0.71%、6.68%;从8个优良家系中筛选出23株优良单株,各性状遗传增益分别为5.50%、1.88%、29.15%,选择效果显著。综上,马尾松桐棉种源优树子代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具有较大的选育潜力,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和单株可为马尾松桐棉种源天然种群的保护和遗传改良提供极佳的种质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电力资源已成为我们工作以及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电网建设中由于电力设备造成电量的出现过大消耗,导致了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电容补偿器可以在保证电压质量的同时,可以降低电网中电压损耗及有功功率的损耗,对增强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35kV以下变电所电容补偿器的选择原则与补偿容量测定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预期综合选择指数的制定原理,其中包括表型通径分析、遗传通径分析和表型遗传通径分析的原理;建立利用早期性状表型值预测晚期性状表型值和育种值以及利用早期性状育种值预测晚期性状育种值的“最优”回归方程的原理;利用预测的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制定预期表型值和预期育种值综合选择指数的原理;得出了预期育种值综合选择指数遗传进展的计算公式。制定了凉山48~50支半细毛羊母羊的预期综合选择指数。结果表明,预期表型值和预期育种值综合性选择指数的综合育种值进展量分别为独立淘汰法的1.230和1.464倍。研究结果提示;预期综合选择指数制定原理可用于畜禽早期选种工作中的研究,以提高早期选种的准确性和综合育种值进展量。  相似文献   

12.
选用和代用功能是润滑脂数据库不可缺少的二个独特功能。文章探讨了选用、代用功能的求解策略、知识表示及算法实现,并给出对系统应用考核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福建枇杷5种新害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福建枇杷5种新害虫—尖凹大叶蝉、柿广翅叶蝉、伊贝鹿蛾、枇杷麦蛾和蟪蛄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等,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抗12号是从云南大叶茶群体一南糯大叶茶中采用系统选育法培育而成.经过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表现为:植株乔木型,中生种,树姿开张;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芽叶茸毛多,持嫩性强;产量高,平均产优质干茶457.59kg/ha;鲜叶内含物质丰富,适制优质红绿茶;抗茶小绿叶蝉.  相似文献   

15.
郑成才 《武夷科学》2010,26(1):64-68
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16年生的马尾松实验林进行马尾松优良家系及速生单株选择,从105个家系中筛选出12个极高产家系和24个高产家系。运用快速聚类法从500个单株中筛选出98株即家系评价为极高产的单株,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最高,可作为优良繁殖材料。第二类家系即家系评价为高产的单株,统计结果为106株;第三类家系即家系评价为中产的单株,统计结果为123株。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二氧化硅粒子掺杂共混法分别制备了聚酰亚胺/SiO2杂化膜和纳米复合膜.采用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热重分析仪(TGA)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所制备膜的结构微观形态和热性能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在杂化膜中SiO2在聚酰亚胺基体中可以形成分子级分散,复合膜表现出较强的吸湿性使其热分解温度较低.研究认为,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聚酰亚胺/SiO2介电材料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平香菇栽培方式和生长条件。试验证明,平香菇属中低温型菇,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左右;用以木屑为主的栽培料进行瓶栽或袋栽,生物转化率为112%。平香菇风味介于平菇和香菇之间,可在北方地区进行人工大面积栽培,但其遗传性不稳定。  相似文献   

18.
福建华安马尾松生长早晚期相关及早期选择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正>本研究证明马尾松不同林分个体的高生长变异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而径生长变异在达到某一高峰后有所下降。生长变异增长率和相关系数增长率均在9年或10年时最高。初步确认10年生是该地区马尾松天然林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并可用10年生时的树高、胸径平方分别对30年时的材积进行早期预估。人工林早期选择的“最佳年龄”比天然林提早一年。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取得大量观测数据的基础上,从地理学、气候学、生态学的观点,分析论证了地处我国亚热带北部边缘的伏牛山南侧山地丘陵区的地形、水域小气候资源,提出了充分利用优越小区气候资源,发展柑桔生产的具体建议,并以优越的地形、水域小气候资源为主要依据,综合考虑发展柑桔的其它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在淅川县选择出200片不同等级的适宜柑桔地段,总面积9200公顷(31.1万亩),並对不同等级适宜区进行了适种程度评价,为该地区柑桔生产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