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O2-4/TiO2固体酸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用IR、Raman光谱研究了SO^2-4/TiO2固体酸在不同烧温度下的结构、晶相转变和表面酸中心。结果表明,SO^2-4与TiO2表面的结合为螯合式双配结构。当烧结温度小于500℃时,SO^2-4/TiO2样品具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晶相结构以锐钛矿为主,表面B酸位数目约是L酸位数目的2倍,当烧结温度大于500℃时,随着烧结晶度的升高,表面结合的SO^2-4逐渐流失,晶相从锐钛矿转变为金红石,表面B酸位减少并消失。  相似文献   

2.
用ESK研究多相氧载体CoO-MgO表面上氧的吸附作用,发现在77-150K温度范围内表面Co ̄(2+)离子和O_2的结合是可逆的,吸附产生Co ̄(3+)-自由基加合物有超精细结构的ESR谱;当温度增加,吸附态自由基发生转移并稳定在Mg ̄(2+)离子上形成Mg ̄(2+)-O自由基,文中着重讨论Co ̄(3+)-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成键本质,认为自由基是通过自旋成对的方式形成的,由于σ-л键作用引起的自旋极化以及由于电子离域作用而引起的偶极作用与ESR制的超精细结构线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用TPSR,TPD,CTPR和ITD在线分析技术,初步考察了HZSM-5负载型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甲酸乙酯氧化偶联表面反应性能,以及催化剂表面对氧的吸附能力,对CO吸附和反应性能,同时,通过XPS,EPR和CO-IR,CO2-IR等物理方法,对甲酸乙酯氧化偶联催化剂的表面组成,表面酸碱性及在不同温度下CO和CO2在催化剂表面吸附态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不同载体,不同金属氧化组成  相似文献   

4.
在通常的ZnO-Bi_2O_3-Sb_2O_3系电压敏陶瓷中,加入能构成压敏特性的钡添加剂,发现除已知的Bi_2O_3和Zn_2.33Sb_0.67O_4晶界相以外,还出现新的晶界相,分析表明是固溶有微量其它成分的偏锑酸钡(BaSb_2O_6)晶相。同时还发现,BaSb_2O_6相是热稳定的,它对改善压敏陶瓷的退降性能起重要作用。通过控制各种添加剂的含量,使晶界相Bi_2O_3,Zn_2.33Sb_0.67O_4和BaSb_2O_6之间的数量有适当比例时,压敏陶瓷在长期电负荷作用下和脉冲大电流作用下的抗退降能力都有显著的提高,特别可贵的是反向V—I特性的退阵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甲烷在金属氧化物上催化脱氢的从头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G94的从头计算方法对甲烷在金属氧化镁及氧化锂表面上不同氧物种O^-,O^2-2,O^-2,O^2-催化脱氢进行了理论研究,确定了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集居分布和反应活化能。结果表明,氧物种的催化脱氢的活性顺序为O^2-2≈O^-〉O^-2〉O^2-。其中O^-2物种由于对甲烷具有较低的氧化能力而可能是OCM活性和高C2选择性的氧物种。  相似文献   

6.
负载金属对SO^2—4/ZrO2催化剂超强酸性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滋  唐颐 《化学物理学报》1993,6(5):480-485
本文研究了气氛和负载金属对SO^2-4/ZrO2超强酸催化剂正戊烷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SO^2-4/ZrO2催化剂在N2中初活性较高,但稳定性很差,在H2中活性很低。负载Pr可显著地改善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负载Ni则使催化剂活性反而降低。催化剂的红外光谱试验结果表明,H2可使结合在ZrO2上的SO^2-4,部分还原,减少超强酸位,Pr对SO^2-4的还原有阻抑作用,使催化剂表面保留较多  相似文献   

7.
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研究了单晶表面上CO-N2O的催化反应,模拟结果表明:(1)在没有速控步骤和不考虑表面物种的脱附和扩散的条件下,仅当X∞=XNO时,反应才能连续稳定进行;引入CO的脱附后,反应的稳态窗口变为XNO〈XCO〈1.0,当同时引入CO和N2O的脱附时,反应的稳态窗口进一步增大为0〈X∞〈1.0,(2)假定反应的速控步骤为N2O的解离时,模拟得到N2O和CO的反应级数分别为+1.12和-  相似文献   

8.
SnO2超微粒薄膜的界面电子转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PECVD方法制备了SnO2超微粒薄膜,此薄膜表面吸附很多氧,而且人对醇敏感,测量不同醇(甲醇、乙醇、正丙醇、乙二醇)的敏感性质和对薄膜者红外光谱测量,发现薄膜表面化学吸附O2^2-、O2^-、O^-成为敏感活性中心是电子转移的桥梁。建立了电子转移的模型:表面O2^-主要夺取醇中的质子,O^-主要与醇中β-C上的H(与α-COH反式共平面)作用。醇的最终产物是醛类。解释了SnO2超微粒薄膜作为传  相似文献   

9.
光催化剂SO2- 4/TiO2和TiO2 的光谱行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IR、Raman和DRS光谱研究了SO^2-4/TiO2光催化剂和TiO2光催化剂的光谱行为差别。结果表明,TiO2光催化剂的表面只有L酸中心,而SO^2-4/TiO2光催化剂表面既有L酸中心也有B酸中心。TiO2的硫酸化有效地抑制了晶相转变和晶粒度的增加。与TiO2相比,SO^2-4/TiO2光催化剂的锐钛矿相含量较多、晶粒较小、光谱吸收边蓝移,从而增大了光吸收阈值,增强了光生空穴和电子的氧化  相似文献   

10.
甲醛光催化氧化的ESR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自旋俘获-电子自旋共振方法,使用光催化剂在纯水,甲醛,甲酸水溶液中进行紫外光化学反应。使用自旋捕获剂DMPO俘获反应过程中的自由基中间体。检测到羟基加合物(DMPO-OH),甲醛基加合物(DMPO-CHO),以及碳中心自由基加合物(DMPO-CP^-2)的ESR信号。这些加合物均产生于溶液的光氧化过程。实验表明,在ZnO存在的体系中,甲醛易被羟基氧经。水在光氧的过程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研究了K在p型InP(100)表面的吸附及其界面反应。由K吸附过程中In4d和P2p芯能级谱的变化发现:在碱金属K吸附于p型InPO(100)表面的过程中,K-P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形成K-P化合物,当K覆盖度0〉210Sec时稳定的K-P化合物基本形成,此时P2p峰的峰形和峰位基本保持不变。K-In之间无明显的化学反应发生,但在K的吸附过程中,碱金属K对In有置换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2.
SnO2-TiO2复合颗粒的形态结构及其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气溶胶反应器中,利用TiCl4高温氧化反应制备超细TiO2,采用均匀沉淀法在TiO2表面沉积SnO2制备SnO2-TiO2复合颗粒,应用TEM、EEDS、SRD、BET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以活性艳红X-3B复合颗粒,应用TEM、EDS、XRD、BET比表面积测试等手段对粒子进行表征。以活性艳红X-3B溶液为处理对象考察复合颗粒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SnO2-TiO2复合颗粒的光催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别用ASED-MO和DV-Xa方法对氧在理想的Si(100)面以及用DV-Xa方法对氧在重构的Si(100)面吸附进行了研究,对不同吸附位的计算结果表明,当氧在硅表面暴露量较少时,其吸附为氧原子和氧分子共存。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电化学现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SERS)技术研究了MTU在HClO4、H2SO4和HNO3介质中分别与一种或两种无机阴离子的共吸附行为,发现ClO-4、SO2-4和NO-3等弱吸附无机阴离子均能被MTU诱导物理吸附在其质子化了的氨基(NH+3)上,这三种无机阴离子被MTU诱导物理吸附的强弱顺序是:在电极电位位于-0.2V~-0.7V区间时,SO2-4>ClO-4>NO-3,在电位位于-0.8V~-1.2V区间时,ClO-4>SO2-4>NO-3。  相似文献   

15.
清洁及氧修饰Cu(100)表面上水煤气变换反应的能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清洁及氧修饰Cu(100)表面作为金属态铜和部分氧化态铜的表面模拟,用键级守恒Morse势法研究了两种表面上水煤气变换(WGS)反应的能量学。计算结果表明:清洁Cu(100)表面上,WGS反应有可能同时按表面氧化还原和甲酸根两种机理进行;表面氧化还原机理中,COs主要由OHs(而不是Os)氧化为CO2s。与清洁铜表面相比,Cu(100)p(2×2)O表面上WGS反应中活化能最大的基元步骤H2  相似文献   

16.
S2O8^2—恒电流还原过程中新的非线性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S2O8^2-在1mol/md^3 NaOH溶液中于银电有上恒电流还原条件下的电势振荡现象。测定了该振荡反应在电流-S2O8^2-浓度参数平面上的分分贝边界图。除了一些出现在上边界处的阻尼振荡以外,还给出在固定S2O8^2-浓度时单调地增加所控电流在边界内产生的典型的电势振荡序列。该振荡现象可以双稳态与正负反馈相偶联来解释,电流扫描和循环伏安实验结果支持这种解释。研究结果表明,除(电)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EXAFS方法了GdBa2Cu3O7-x高Tx超导陶瓷在不同温度下淬火后各金属原子周围氧配位数及键长的变化,得出该123相超导体随淬火温度升高失氧的具体位置为O1及O4,Cu-O平面未被破坏。指出Cu-O链及O4在123相超导体中应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TDS和AES考察了CO在多晶Ni上的Sm膜和Sm/Ni表面合金上的吸附与反应。化学吸附的氧和CO解离生成的表面碳之间的反应,使热脱附谱中600-800K的中间温度区出现新的OC脱附峰。  相似文献   

19.
CaO,MgO等氧化物的表面特异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硫酸根离子的TiO2,Fe2O3和ZrO2等金属氧化物可以制成一种新型催化剂-固体超强酸,而CaO,MgO,ZnO和La2O3等氧化物用同样的方法却不能被制成超强酸,硫酸铵附载的不能生成超强酸的氧化物没有硫酸铵在其表面上的分散,因此也没有发生SO^2-4与这些氧化物表面的相互作用,这些氧化物与能生成超强酸的氧经物具有完全不同的表面性质,正是由于这种特异性使得它们不能被制成超强酸。  相似文献   

20.
纳米(Li2AO4)1—x—(ZrO2)x固体电解质陶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液凝胶共混法制备了纳米级的Li2SO4-ZrO2复合固体电解质陶瓷。在复合陶瓷中,Li2SO4、ZrO2的晶粒平均尺寸分别为45、27nm。晶粒尺寸的纳米化在材料中引入了大量的界面结构和表面结构。研究了掺不同量的纳米ZrO2第二相对Li2SO4相变温度、相变行为及体系电导的影响,在纳米ZrO2作用下,Li2SO4的相变温度可以降低140℃。在适当配比时,在540℃其离子电导可达到0.2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