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化学通报》1979年第五期发表了于广第同志写的《关于复色光对比尔定律的推证》一文。我们认为该文推证过程比较复杂,而且文中只证明了复色光对比尔定律的负偏离,即工作曲线在浓度增大时向浓度轴方向弯曲。实际上,复色光对比尔定律的偏离还有另一种情况,即工作曲线在浓度增大时向吸光度轴方 相似文献
2.
在比色分析教学过程中,介绍比尔定律的适用范围时,指出:比尔定律只适于单色辐射。对此问题的理解,学生往往有一定的困难。通常只作一些定性的说明,说服力不够强。本文试通过初等数学处理,推证复色光将偏离比尔定律,以及吸光度-浓度曲线,仅在低浓度范围内,才接近于正比例曲线。 相似文献
3.
在吸光光度分析中,偏离比耳定律的因素虽然很多,而光的单色性则是决定比耳定律适应浓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在所发表的有关光度分析方法的文献中,差不多都给出了适于比耳定律的浓度范围,然而,这个浓度范围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因为它与所采用的测试仪器的单色光的纯度密切相关。为了扩大可测量的浓度范围,提高仪器的单色性是重要的途径之一。有些高档的仪器,为了获得高浓度的测量范围,甚至不惜采 相似文献
4.
对原子吸收光谱法在超微量测试中,给出了朗伯-比耳定律的近似公式,建立了测定值和透光度的变化值之间的近似线性关系。试验表明,可使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提高2~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5.
李小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9):1256-1258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认为,该定律仅适用于理想的反应体系,并假定,一旦反应在平衡条件下遵循质量作用定律,那么在非平衡条件下也应遵循该定律,但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平衡条件下的理想反应体系,在非平衡条件下可能变成非理想体系,换言之,非平衡性可能引起非理想性,这表明,非平衡条件下的(基元)反应并不总是遵守质量作用定律,本文利用文献的一些结果,并结合1个具体反应模型,研究了山非平衡性引起对质量作用定律的偏离,结果表明,非平衡性本身对反应动力学规律有重要影响,对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亦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光度法中,非单色光导致对比尔定律的偏离,经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实,当入射谱带的波长区域越宽时,反而越有利于接近比尔定律,特别是在吸收曲线斜率变化不大的区域内更是如此。进一步从等吸收点论证了单色吸收是比尔定律成立的充分条件,并不是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定比定律和倍比定律的发现历史为基础,对定比定律发现者普劳斯特为什么没有发现相近的倍比定律进行了辩证的分析,并对其生平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
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光为什么不是单色光?例如,把金属钾放在水中,马上燃烧,燃烧的光虽以紫色为主,但通过分光镜后仍看出是复色光。这一问题就难于用E=hν来解释,因为,K失去的是同一能级的4s1电子,其能量完全是一样的,这样实验事实与理论冲突;等等。 相似文献
9.
10.
本刊1961年第11期“问题讨论”栏刊登了蔡寿辉同志写的“非挥发性溶质稀薄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冰点下降的热力学”一文,他把克拉珀龙方程式、拉乌耳定律及沸点升高公式统一于多相平衡的一般原理来推导,同时获得了这三条定律的偏微分表达式,我们认为这样处理明确了所得到的三个定律之间的横的关系,这有助于认识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掌握各定律适用的条件。此外,他对克拉珀龙方程式用之于稀溶液的近似性的讨论也是有益的。但是对于这三个定律之间纵的关系,该文没有进 相似文献
11.
从缺陷化学、额外电荷补偿、氧化数、固溶体摩尔含量、铁氧相对比值与高价铁部分还原这六个方面对非整比化合物 Fe1 - y O中偏离值 y进行了讨论 ,得到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法拉第(Faraday,Michael)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生于1791年9月22日,今年是他诞辰200周年。他在物理学方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和光与磁的基本共系,创立了现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象在化学方面,他也成就卓著,得出了电解的基本定律,为电化学奠定了基础。在此发表张清建同志的文章,作为对法拉第诞辰20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15.
质量作用定律 (lawofmassaction)在现代意义上理解 ,就是在一定温度下 ,一个均匀化学反应 (homoge neouschemicalreaction) ,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质的浓度成正比。事实上与反应物的质量无关而是与反应物质的浓度有关 ,所以此定律字面的意义是错了 ,但因为习惯也就沿用下来了。在质量作用定律创立的发展史中 ,有 3次比较重大的事件 :一是贝托雷提出质量作用的思想 ;二是威廉米得出第一个物质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的数学表示式 ;三是古德贝格和瓦格比较完整地叙述出质量作用定律。现对该定律创立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详细记录了在“钠”一节的课堂教学中,当演示实验出现异常现象时,作者未按预设轨道进行常规教学,而是和学生共同探究,最终得出钠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而且也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黑色的碳和白色的碳酸钠。 相似文献
18.
关于稀释定律的一点补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弱酸或弱碱,溶液的电离度与其浓度平方根成反比,即浓度越稀,电离度越大,这个关系式叫作稀释定律,可表示为α=(K/C)~(1/2)。从上式可以看出,当无限稀释时,C→0,则α→∞。很明显,这一结论是不合理的。这说明稀释定律的关系式是有条件的,当无限稀释时,该关系式已不再适用。本文对极稀溶液中一元、二元弱酸电离度的关系式进行了推导。根据所得的新关系式可发现,在无限 相似文献
19.
1896年,H.Becquerel发现物质的一种新的性质——放射性。1898年,Curie夫妇自沥青铀矿发现两个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次年,A·L·Debierne又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锕。这段时间,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密切合作,放射性的研究形成了热潮。不久,又从铀、钍、锕中分离出许多“新”的放射性元素来 相似文献
20.
分压定律是普通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已有的一些演示实验有一点不足,就是不能做到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读得组分气体的分压。虽然体积改变的相对量不大,但这样会引起对分压概念的错误理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