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玲  李海霞 《广西物理》2006,27(3):18-21
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方数据流驱动的标签分配机制构建MPLS域中LSP组播树的方案,给出了MPLS网络中成员加入和退出组播组以及组播包的复制和转发算法。并且对网络仿真工具NS的MPLS模块进行扩展以支持所提出的组播算法。性能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组播相比,MPLS的组播技术能利用MPLS的快速转发能力有效地减少组播包的传输时延。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的量子身份认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通信网络规模的大小,提出了两个身份认证方案,一种是直接认证,一种是基于认证服务器的认证.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采用一种动态方式,即合法通信者之间每次可动态获得一个新的认证密钥.所提方案易于实现,具有可证明安全性,安全性由量子不可克隆性和方案本身的动态特性保证.  相似文献   

3.
李渊华  刘俊昌  聂义友 《光子学报》2014,39(9):1616-1620
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原理和量子纠缠交换技术,提出了基于W态的跨中心量子网络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网络中对客户的身份认证.该方案分为注册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认证系统包括主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客户所有的操作都在客户端服务器上进行,不直接与主服务器进行通信.身份认证全部由服务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保证了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4.
利用量子隐形传态原理和量子纠缠交换技术,提出了基于W态的跨中心量子网络身份认证方案,实现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网络中对客户的身份认证.该方案分为注册阶段和身份认证阶段,认证系统包括主服务器和客户端服务器.客户所有的操作都在客户端服务器上进行,不直接与主服务器进行通信.身份认证全部由服务器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进行,保证了认证方案的安全性.最后,对该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介绍SSM组播服务模型,通过对NS2中的IP组播路由仿真模块结构的修改,实现对SSM协议的仿真扩展,并对组播行为进行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6.
苗向蕊  高士明  高莹 《物理学报》2008,57(12):7699-7704
组播是波长路由光通信网络中的一项重要功能.提出并实验实现了基于高非线性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组播方法,将一束载有数据的输入信号光和一束抽运光一起入射到一段高非线性光纤中,通过两个简并四波混频过程产生了两个携带该数据信息的闲频光,从而实现了单一信号的两信道组播,同时抽运光也会受到数据信息的调制.该方法的优点在于组播的实现只需要单一的抽运光源,而不需要再提供其他输入光,结构简单,组播光信号功率均匀、波长可调,并且具有进一步增加组播信道的能力. 关键词: 组播 四波混频 高非线性光纤  相似文献   

7.
组播业务的迅速增长对现有光网络的光路分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针对在大规模的光网络中,由于光组播路径中光信噪比过低导致传输层光链路无法正常工作,并由此带来"假性信令成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光信噪比受限的光组播路径分配机制.该机制充分利用光网络节点中光信噪比监测功能,在信令消息中携带光信噪比性能参量,并在光组播路径分配的信令过程中将光信噪比作为光波长分配的重要依据.通过该机制,控制平面在信令过程中充分考虑光信噪比因素,确保传输层的光组播路径得以顺利建立并正常工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光信噪比感知的组播光路分配机制能够解决"假性信令成功"的问题,并有效降低光组播路径的阻塞率.  相似文献   

8.
秦浩  张奭  刘增基  张冰 《光子学报》2007,36(5):856-860
扩展了静态组播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引入了范围受限的波长转换器,改进了优化目标,新的优化目标为整个组播连接使用的波长转换器数目最少,同时保证源节点到每个组播成员的路径上使用的波长转换器数目均小于指定值.利用动态规划,在两种连接建立策略下对问题进行了求解,所得解可用于衡量启发式组播波长分配算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9.
具有双向认证功能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两粒子纠缠态作为经典信息的载体,结合Hash函数和量子本地操作提出了一种可以实现双向认证功能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案,并且分析了它的安全性. 这种方案的安全性基于秘密共享双方的认证密钥和传输过程中粒子排列次序的保密. 若不考虑认证和窃听检测所消耗的粒子,平均1个Bell态共享2 bit经典信息. 关键词: 量子秘密共享 认证密钥 量子双向认证 两粒子量子纠缠  相似文献   

10.
惠战强  张建国 《物理学报》2013,62(8):84209-084209
提出并实验证实了利用色散平坦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双抽运四波混频效应实现非归零 (NRZ)到归零(RZ)码型转换的新方案, 将一束NRZ信号光与两束同步时钟脉冲光同时注入光子晶体光纤, 通过双抽运四波混频效应产生两个闲频光, 经过光学滤波后即可完成单到双全光NRZ-RZ码型转换. 与基于常规单抽运四波混频效应的码型转换方式相比, 本设计方案由于采用了双抽运四波混频效应, 因此具有双路组播信号波长可彼此独立选取的优点. 分析了码型转换器的波长调谐性及对输入光功率波动的容忍性, 得到转换信号的最优消光比和Q 因子分别为15 dB和5.4. 研究结果表明, 本方案既具有对比特率和调制格式透明的优点, 又避免了使用单抽运四波混频效应进行码型转换时两路组播信号波长相互制约的弊端, 且实现了全光波长转换和波长组播功能. 关键词: 码型转换 四波混频 双抽运 光子晶体光纤  相似文献   

11.
惠战强  张建国 《物理学报》2011,60(7):74220-074220
光层组播是未来透明光子网络中一项重要的全光信号处理功能,提出并实验证实了一种基于色散平坦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多抽运四波混频效应的光层组播方法,将一束信号光与两束连续抽运光同时输入高非线性光子晶体光纤中,通过多抽运四波混频过程,产生四个携带该数据信息的闲频光,从而实现了单一信号的四信道光层组播功能,组播信道波长在35.2 nm范围可调谐,组播信道最大间距4.4 THz,最大转换效率-22 dB,最优Q因子为5.3,该方法的特点在于基于光纤中的四波混频效应工作,因而具有对调制格式和比特率透明的 关键词: 光层组播 多抽运四波混频 光子晶体光纤  相似文献   

12.
周扬  龚畅  徐平平  王伟 《应用声学》2017,25(6):11-11
摘 要 针对现有基于智能卡的远程安全认证方案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智能卡远程双向安全认证方案。在注册阶段中,用户设定他的身份和密码,同时系统产生一个随机数与提交的身份、密码进行运算,获得安全参数。在登陆和相互认证阶段,根据用户输入的身份、密码和系统的安全参数,智能卡和服务器通过Hash运算实现双向认证,避免非法登陆。在密码修改阶段,在智能卡确认用户合法性后,用户可以随意改变密码通过安全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案提供了前向保密性和用户匿名性,能够抵御拒绝服务攻击、伪造攻击、重放攻击、智能卡丢失攻击、密码猜测攻击和服务器欺骗攻击。与现有方案相比,该方案在保持较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供了很高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量子隐形传态网络的广播与组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小清  邬云文 《物理学报》2012,61(17):170303-170303
给出了广播与组播的物理原理.当Alice需要发送信息时, 就向与自己相连的交换机发送一连接请求信号,交换机收到连接请求信号后 通过检测目的地址判断是点到点的通信还是组播与广播;若目的地址是A类、 B类或C类地址,则进行点到点的通信操作;若目的地址是D类地址或是有特殊意义的地址(本地网络/指定网络广播), 则启动量子信息的广播与组播操作.广播与组播时的保真度随受话终端数的增加而减小,其极限为2/3.  相似文献   

14.
马炅  黄晓芳  陶启  张亚文 《应用声学》2015,23(8):2889-2891, 2895
在量子密钥分配协议中存在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攻击者不能同时获得量子信道和经典信道上的信息;为解决这一假设性难题,对量子的纠缠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GHZ三重态的身份认证与密钥分配方案,该方案在建立一次量子信道后利用GHZ三粒子的关联性实现通信双方与仲裁第三方三者之间的身份认证,然后利用远程传态实现通信密钥分配以及新认证密钥的分配,确保通信方身份不可伪造与通信信息安全,最后结合常见的攻击方式论证了该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大孔径静态干涉成像光谱仪(large aperture static imaging spectrometer,LASIS)的数据压缩问题,根据LASIS的成像特点,在详细分析其数据特性之后,提出了基于光程差维数据源的压缩,并与以往的LASIS和LAMIS数据源压缩进行对比研究。选择不同的数据源获得的压缩效果不同,为了更合理的选择LASIS数据源,降低压缩算法带来的图像和光谱损失,实验以LASIS原理样机推扫获得的短波红外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介绍了三种数据的数据特点以及提取方法之后,变换得到上述三种形式的数据源,采用工程中成熟应用的JPEG和JPEG2000算法对三种数据源分别进行逐帧压缩和重建,然后对压缩效果在图像维、干涉维和光谱维以及压缩比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并提取视场中三种目标物质的光谱曲线,对压缩前后它们的光谱信息损失进行了度量。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采用LASIS和LAMIS数据源作为压缩对象,以LASIS光程差维数据作为压缩对象,无论是在图像维、干涉维还是光谱维的压缩评价标准下都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同样的压缩方案下,基于光程差维数据源的压缩能在获得较高压缩比的同时获得更低的均方误差和更高的峰值信噪比,且对光谱信息的损失也是三种数据源中最小的。  相似文献   

16.
远程认证协议能有效的保证远程用户和服务器在公共网络上的通信安全。提出一种匿名的安全身份认证方案,通过登录 的动态变化,提供用户登录的匿名性,通过用户和服务器相互验证建立共享的会话密钥,抵抗重放攻击和中间人攻击,实现用户安全和隐私,通过BAN逻辑分析证明改进方案的有效性,通过安全性证明和性能分析说明了新协议比同类型的方案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网络多用户量子认证和密钥分配理论方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宇光  温巧燕  朱甫臣 《物理学报》2005,54(9):3995-3999
提出了一种网络多用户量子认证和密钥分配理论方案.类似于现代密码学中的网络认证体系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中用户与所属的可信服务器之间共享Einstein-Podolsky-Rosen(EPR)纠缠对进行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的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基于该体系结构实现网络中任意用户之间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可信服务器只提供用户的身份认证以及 交换粒子之间的纠缠使得两个想要秘密通信的用户的粒子纠缠起来.密钥的生成由发起请求 的用户自己完成.网络中的用户只需和所属的可信服务器共享EPR纠缠对通过经典信道和量子 信道与服务器通信.用户不需要互相共享EPR纠缠对,这使得网络中的EPR对的数量由O(n2)减小到O(n). 关键词: 量子认证 量子密钥分配 客户机/服务器 纠缠交换  相似文献   

18.
吴琼  孙博 《应用声学》2017,25(10):236-239
为了提高低数据量环境下物联网密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对低数据量环境下物联网密钥管理算法以及密钥管理方案进行设计研究。使用当前管理算法对低数据量环境下物联网密钥进行管理时,在物联网网络节点增加到一定数量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低数据环境下物联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LHKE的低数据量环境物联网密钥管理算法与方案设计方法。该算法是由当前算法为基础结合Qoskm算法优点形成的一种新的低数据量环境下物联网密钥算法,此算法将设立两个相同的低数据量密钥树,通过计算组播成员在物联网上的信任度与安全度,将信任度与安全度较高的组播成员放在一棵低数据量密钥树上,其他的组播成员放在另一棵低数据量密钥树上,再通过LHKE算法的初始化、子密钥生成和网络密钥生成三个阶段,对低数据量环境下物联网密钥进行管理。实验仿真证明,所提算法提高了低数据量环境下物联网密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有中心的结构化量子通信网络概念,并在经典认证基础之上,结合量子隐形传态技术实现了无线通信网络的身份认证.此认证方案通过对无线局域网的认证进行探讨进而推广至整个无线通信网络中.在无线局域网中,在已获得SK与EPR对的前提下,STA与AP两端通过量子信道进行信息传输,然后AP对手中的量子态进行幺正变换后将得到的信息与原先的备份信息进行保真度计算,从而判定是否认证成功.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WDM网络中组播的分布式路由算法。该算法是一种基于核心树的算法,其关键是找到一个核心节点集,使得以该核心节点集为树根、包含组中所有节点的树满足延迟时限的要求,同时使树的成本尽量小。算法首先根据目的节点确定组中的核心节点集,并生成核心节点内部的稳定树;然后以核心节点集为树根构造包含所有目的节点的组播核心树。由于采用了分布式的方法建立核心树,并且采用的是多个核心,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建立组播树所需要的时间,并且有效地解决了系统在核心处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