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邵志刚 《电化学》1999,5(4):424-432
吭氯酸盐电解电流效率的化学分析过程复杂、费时。本文通过改变电解槽结构,提出一种气体分析方法,即采用氧阴极或使用一张钠离子交换膜改变电极槽结构,通过测定电解槽产气量,得到电解电流效率。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气体分析方法既简单又方便。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实验室研究使用和评价阳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此外,使用氧阴极代替铁阴极,可以电解电压和节约电能。  相似文献   

2.
改进的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高氯酸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亲水性阴离子交换柱IonPac AS16为分析柱, 以NaOH、乙腈和水的混合溶液为淋洗液, 采用电导检测法测定了环境水样中的痕量高氯酸盐. 通过添加有机改进剂有效地解决了4-氯苯磺酸和高氯酸盐共淋洗的问题. 实验考察了4种有机溶剂对高氯酸盐和4-氯苯磺酸保留时间的影响, 最终选定乙腈作为有机改进剂. 为了提高方法的灵敏度, 以AG19为浓缩柱对样品进行在线预浓缩. 采用预浓缩技术可使方法的检出限低至0.1 μg/L. 在0.2~200 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9, 将0.5 μg/L 高氯酸盐溶液连续进样测定11次, 所得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 将该方法应用于环境水样的测定, 加标回收率为93%~113%.  相似文献   

3.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的高氯酸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饮用水中痕量的高氯酸盐,以30mmol/LNaOH为淋洗液,1mL/min流量,1000μL进样,在25min内可完成测定高氯酸盐;利用加热浓缩的方法对水样进行前处理,浓缩10倍后进样。结果表明,该法回收率为87.9%,检测限为0.10μg/L,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氟化合物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氟化合物是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它具有疏油、疏水特性,在环境中可以长期稳定存在,其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研究也已成为近年环境科学和分析化学的热点.但我国的研究还较少,并缺乏环境污染方面的系统性数据.本文介绍了全氟化合物的毒理效应、污染特点、污染现状和环境行为及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内容,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全氟化合物环境污染研究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5.
离子极化和高氯酸盐热稳定性规格的CASP标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乳粉中痕量高氯酸盐的固相萃取离子色谱分析方法。在碱性条件下,乙腈提取、浓缩,0.22μm尼龙滤膜+RP柱净化,AS20阴离子分析柱(150mm×4.0mm)分离,流动相为氢氧化钠溶液(30~70mmol/L),流速1.0mL/min。结果表明,高氯酸盐在0.4~20μ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9 8,样品检出限20μg/kg,加标回收率在77.2%~108%。测定了41个乳粉中的高氯酸盐含量,高氯酸盐检出率为31.7%。对质监部门用来检测乳粉中高氯酸盐的方法是一个补充,为食品安全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氧阴极用于高氯酸盐电化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邵志刚  衣宝廉 《电化学》1997,3(4):413-419
利用氧阴极和铂或二氧化铅阳极组装成电解槽,用直接测量电解系统析气量的方法,确定了高氯酸盐电化生产过程的电流效率,考察了溶液的组成(ClO-3、Cl-、ClO-4)、操作参数(电流密度、电解槽温度、溶液的酸碱度)、重金属离子对电流效率的影响.并提出氧阴极用于高氯酸盐电化生产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柚  喻宏伟  王飞 《色谱》2016,34(10):989-991
建立了离子色谱测定红酒中高氯酸盐的分析方法。以4种葡萄酒为典型样品,测定了其中的高氯酸盐含量。使用Metrosep A Supp5阴离子分析柱(150 mm×4.0 mm)进行分离,柱温为40℃,流动相为1.0 mmol/L碳酸钠水溶液-丙酮(85:15,v/v),流速为0.8 mL/min。结果表明,高氯酸盐在0.1~10 mg/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回收率大于86.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6%。该方法前处理方便快捷、检测灵敏度高,可满足红酒中高氯酸盐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高氯酸盐是水环境中一种典型的难降解的持久性无机污染物,具有高度水溶性及扩散性。地表水及地下水中的高氯酸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保存在食物和饮用水中,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针对传统的高氯酸盐检测技术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成本高且不便于即时检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智能手机快速测定高氯酸盐含量的新方法,以充分发挥其能简便、准确、快速现场检测水高氯酸盐的优势。本研究采用由3D打印箱、扩散板、补光灯和智能手机构建的数字图像比色装置完成了水中高氯酸盐浓度的快速检测,探讨了手机型号、光源、干扰离子对数字图像比色装置检测结果R(红)、G(绿)、B(蓝)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以R-通道数字信号值作为测定值时,高氯酸盐在0 μg/L~600 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0.1505 x+150.66,相关系数为R2=0.995,加标回收率为96~107%,检出限为27.7 μg/L,测定限为88 μg/L。选择白光、iPhone 11检测两组不同浓度高氯酸盐的实际水样,以探究重现性,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2%~4.0%,回收率为95%-107%,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现场快速测定水中高氯酸盐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高氯酸盐的热分解行为已作了大量实验研究,并试图用离子极化作用理论从纷繁的实验数据中总结其分解产物和热稳定性规律[1,2]。但这种评估大多限于定性描述,而且某些理化手册从热谱曲线中择用的分解温度数据亦时有偏颇.本文拟采用键参数函数“CASP”标度法[3]预测高氯酸盐分解温度,为广泛评估高氯酸盐热稳定性规律建立了定量判据.  相似文献   

11.
季铵盐类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s)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环境介质(水、沉积物、污泥等)中普遍存在,尤其在污泥/沉积物中其浓度可达数百甚至上千mg/kg水平。QACs具有高表面活性和中/高毒性,低浓度下即对鱼类、藻类、细菌和无脊椎动物等产生毒害作用,并显著影响与其共存污染物的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其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发达国家广泛关注,但在我国研究尚未成熟。因此,本文综述了QACs在环境介质中的来源、分析方法、污染现状、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并讨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开展QACs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亚利  蔡亚岐 《化学进展》2014,26(4):665-681
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s)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含氟有机化合物,许多全氟和多氟化合物难以光解、水解和被生物降解,因此具有环境持久性,并可沿食物链累积放大。2009年5月9日,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其盐和全氟辛烷磺酰氟被正式列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名单,由此全氟和多氟化合物成为近年最受关注的新型污染物,其环境问题研究进入到了新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将就其分析方法、环境存在、生物累积放大效应、人体暴露和健康效应、新型全氟和多氟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2009年PFOS等被纳入POPs公约以来取得的研究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有关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多溴联苯醚及其环境问题   总被引:73,自引:0,他引:73  
多溴联苯醚(PBDEs)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物,对其环境问题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环境科学的一大热点,而我国PBDEs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介绍了多溴联苯醚的性质、应用、污染来源、环境行为、污染水平、趋势、控制措施以及分析方法等,综述了国内外对PBDEs的研究情况,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开展PBDEs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多环麝香(PCMs)的环境行为及毒性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环麝香(PCMs)作为重要的人工合成麝香广泛应用于日用品中,目前在各种环境介质中都能检测到PCMs的存在。由于其持续不断地进入环境并能够在生物体内积累,其效应类似于持久性污染物。作为一类新型污染物,PCMs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受到了广泛重视。本文介绍了PCMs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源以及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析方法和污染现状,概述了其在环境中的降解转化、生物富集行为,并总结了其能产生的急性毒性效应、亚慢性毒性效应、内分泌干扰效应和其他潜在的毒性效应,最后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今后,应该建立有效的、可比对的标准分析方法,更加系统地进行环境污染现状、迁移转化规律和生物降解代谢途径的研究;重视暴露途径和生物有效性的研究,并与风险评价结合;结合环境中PCMs的污染现状,探讨低剂量长期暴露和复合暴露对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典型化学物质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外近年来在有毒化学物质的行为和生态毒理学研究中的动向和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有关新技术、新学说和危险性评价在实践中的应用以及美国环保局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生态研究、分析监测技术和化学品试验指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环境样品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环境样品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分析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光度法(还原-偶氮光度法、阻抑动力学光度法、化学计量学分光光度法、人工神经网络-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固相微萃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树脂吸附-气相色谱法、液-液微萃取气相色谱法、超声萃取-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极谱法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李忠民  郭良宏 《化学进展》2016,28(7):993-1005
多氟和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由于其独特的稳定性、疏水性和疏油性被广泛用于生产和生活中。PFASs的生产方式有两种:电化学氟化法(ECF)和调聚反应。由于持久性、毒性和生物富集性,ECF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全氟辛烷磺酸(PFOS)及其盐和全氟辛基磺酰胺(POSF)于2009年被正式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POPs名单,发达国家也开始逐渐停止用ECF方法生产PFASs。因此,调聚反应产生的PFASs前驱体氟调醇(FTOHs)的产量不断增加。研究表明,FTOHs经生物或非生物转化能够生成全氟烷基羧酸(PFCAs),可能是PFCAs污染的间接来源。此外,FTOHs的一些中间代谢产物能够与多种生物分子共价结合,引起严重的毒性效应,而代谢终产物又能引起肝毒性和肾毒性等。近年来,FTOHs的环境问题已成为环境科学、毒理学和流行病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FTOHs的生产状况、环境污染水平和相关代谢产物的毒性。最后讨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赵超  蔡宗苇 《化学进展》2021,33(4):503-511
生物体多器官的空间异质性导致环境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毒性分子机制错综复杂.基于传统化学和生物分析的环境毒理学研究,通常将研究对象看作“均一”整体,无法从空间上准确定位污染物及其代谢.以质谱成像和组学分析为基础的技术,同时对污染物、污染物代谢活化途径及其诱导的生物分子进行定性、定量和空间分析,从而确定污染物迁移、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9.
多溴联苯的污染来源、分析方法和环境污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溴联苯(polybrominated biphenyls,PBBs)是一类曾被广泛使用的溴代阻燃剂,这类化学物质具有半挥发性,能够远距离迁移,可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并且能够在生物体内累积和放大,对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危害。2009年,《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POPs审查委员会将六溴联苯商业产品列入其附件A,禁止六溴联苯的工业生产和使用。因此,近期对环境中多溴联苯的来源、分析方法和污染水平等相关研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介绍了PBBs的基本理化性质和毒性,对作为溴代阻燃剂的PBBs的生产量进行归纳,并提出需要开展深入和广泛研究来认识是否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PBBs的非故意生成和排放,对当前环境中PBBs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对PBBs当前的环境污染水平和污染特征进行了简要概述,最后对PBBs相关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