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制备了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催化剂,在常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评价了其反应性能。考察了助剂和载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负载在活性炭载体上的单一金属氯化物催化剂的活性相当低,而双金属氯化物催化剂PdCl2CuCl2/AC可明显提高碳酸二甲酯的产率。不同的活性炭载体显著地影响反应活性。碱性助剂K、Mg能大幅度增加碳酸二甲酯的时空收率和对CO的选择性,但必需是以乙酸盐的形式加入。PdCl2CuCl2CH3COOK/AC催化剂在130℃时碳酸二甲酯的收率最高为217.0mg/mlcat.h。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碱金属助剂对PdCl2-CuCl2AC催化剂上甲醇气相氧化羰基化直接合成碳酸二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及助剂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碱金属助剂时的碳酸二甲酯收率顺序为K>Na>Li;KOAc助剂的主要作用是与PdCl2、CuCl2发生化学反应,促进催化活性位的形成;KOAc为助剂母体的效果明显好于KCl母体;K助剂的最佳含量为2~3w%;在反应温度T=152℃,进料气体空速和液体空速分别为1483h-1和4h-1,进料COO2比为283时,对于Pd=061w%,原子比为PdCuK=11414的PdCl2-CuCl2-KOAcAC催化剂,在6h的运转时间内碳酸二甲酯的时空收率可达到317~361gL-cath,甲醇的单程转化率为148~169%  相似文献   

3.
对比考察了Pt/KL沸石,Pt/Al2O3和载铂铝交联蒙脱土(Pt/Al-CLM)催化剂对不同碳原子数烷烃的芳构化特性.脉冲微反的评价结果表明:Pt/Al-CLM比Pt/Al2O3和Pt/KL具有较高的转化n-C8,n-C9为其对应芳烃的选择性,在转化n-C8时,产物中的间、对位二甲苯收率很高,而转化n-C9时有高的正丙苯收率.采用129Xe-NMR、XRD和孔分布测定考察了Pt/Al-CLM和Pt/KL、Pt/Al2O3之间孔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由于n-C8,n-C9在反应过程中其过渡态的极限尺寸与Pt/Al-CLM0.9nm左右的层间域相匹配,因而它对n-C8,n-C9具有择形芳构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复合催化剂AlCl3/SbCl3的α—蒎烯/苯乙烯阳离子聚合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3/SbCl3在不同Sb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蒎烯(M1)/苯乙烯(M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 ̄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 ̄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3/SbCl3和单独AlCl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 ̄  相似文献   

5.
水滑石类复合氧化物在CO+NO反应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陈英红  薛锦珍 《分子催化》2000,14(4):270-274
制备了CoCuAl、CoCuMg、COCrAl、CoNiAl等4种水滑石类复合氧化物,XRD谱图表明,在焙烧前,它们具有水滑石结构。同时考察了产CO+NO反应性能,研究了催化分对CO+NO反应性能的影响和空速对催化剂CoCuAl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组成(摩尔比)为CoCuAl(7:1:1)、CoCuMg(3:1:2)、CoCrAl(7:1:1)、CoNiAl(5:1:1)的催化剂,在  相似文献   

6.
用微臭氧化-薄层层析法分析测定了复合催化剂AlCl_3/SbCl_3,在不同Sb/Al比、投料比、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的α-菠烯(M_1)/苯乙烯(M_2)共聚产物的构成,表明该复合催化剂可获得~100%共聚体,其中α-蒎烯链节含量F1可在30%~56%之间调控。在仅生成共聚体的条件下由Mayo-Lewis积分式首次测定了竞聚率。AlCl_3/SbCl_3和单独AlCl_3相比,r1增大,r2减小,r2/r1值降低了5~6倍,使不易共聚的M_1/M_2变为易于共聚,可制备M_1组分含量高的共聚体。确认该复合催化剂对M_1/M_2的优良共聚合性能在于阳离子聚合活性种的非质子和抗衡阴离子(团)的特殊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7.
对镍铜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化学研究表明,在Al2O3、SiO2、MgO、TiO2、Y型分子筛等载体中,具有较好氢溢流功能的Al2O3所担载的镍铜催化剂,有最佳的反应性能,载体的产物溢流功能对反应中合成气的生成是有利的.对于NiO-CuO-Al2O3催化剂,组分Cu的最佳含量是Cu/Al=0.2/4(原子比),Ni/Al(原子比)在1/4-1.5/4范围内催化剂均保持最佳的反应性能,此时,甲烷转化率为98.1%,对CO、H2的选择性分别达97%、100%.制备方法对催化性能影响的结果显示,以(NH4)2CO3为沉淀剂的共沉淀法,是制备NiO-CuO-Al2O3催化剂的最佳方法.NiO-CuO-Al2O3催化剂的甲烷部分氧化性能在400-500℃间有一突跃,并在700℃时达到最佳值;过高的反应气空速对CO、H2的选择性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对TiCl4/AleT1.46cL1.54催化丁二烯环化三聚的多金属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极少量的第二过渡金属化合物,如Cr,(acac)3,Mn(acac)3,NiCl2,ZrCl4等加入TiCl4/AlEt1.46Cl1.54体系后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丁二烯环化三聚的选择性,并改变了体系的最大速率和催化剂效率。  相似文献   

9.
铂锡双金属催化剂上丙烷脱氢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比研究了Sn/Pt比为1;1,2,:1和5:1的原子簇担载于γ-Al2O3上制成的Pt=Sn原子簇催化剂,和用SnCl2和H2PtCl6浸渍制备的相应Sn/Pt比的催化剂对丙烷脱氢生成丙烯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0.
双环戊二烯固定床加氢催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双环戊二烯固定床连续催化加氢合成四氢双环戊二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催化剂载体γAl2O3不同表面预处理方法的研究,催化剂活性组分元素的评选,研制出适合该催化加氢体系的负载型镍系催化剂APC2,其Ni负载量15%,载体是经表面物理化学预处理后的γAl2O3。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最佳活化程序。通过对该反应体系工艺条件的研究,较佳的工艺参数为:T150~160℃,PH:1.0MPa,SV:20~30h1,H2/DCPD3(mol)。此时双环戊二烯转化率大于98%,四氢双环戊二烯的收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1.
药典中聚维酮碘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用两点电位滴定法测定聚维酮碘的新方法,该法只需在终点附近记录两次滴定数据即可计算滴定的化学计量点,分析速度较原药典法提高数十倍。  相似文献   

12.
铽与吡啶-2,6-二羧酸(以下简称DPA)形成螯合物的萤光有人从生物化学角度作过一些研究[1],但对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铽的研究未见报导。本文系统地研究了Tb3+-DPA螯合物萤光产生的条件,拟订了测定稀土氧化物中微量铽的萤光光度法,探讨了螯合物萤光强度与其组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乙烯(PE)的结晶度,讨论了测定PE熔融焓过程中由测量重复性、称量过程及PE本身结构的不均匀性等因素所带来的不确定度分量,计算了测定PE熔融焓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和测定PE结晶度的扩展不确定度。采用Dsc法测定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低密度聚乙烯(LDPE)结晶度的扩展不确定度均小于l%。  相似文献   

14.
脱色阴离子交换剂的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离子交换剂再生理论,即吸附物的脱附依靠离子交换和络合的协同效应完成.以二价钙离子为再生剂,对糖液脱色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阴离子交换纤维进行再生,并与传统的碱性钠盐相比较,研究证明钙离子为再生剂的工艺,具有低成本、无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Fe~(3+)对淀粉/聚乙烯共混物促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Fe3 + 油酸的组合物为降解剂 ,研究它与淀粉、聚乙烯共混体系在模拟堆肥温度 (70℃ )下的热氧化降解行为 ,对其力学性能、分子量下降率及氢过氧化物浓度进行跟踪测试 ,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及X 射线衍射仪 (XRD)对试样的表面形态和结晶性能进行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含有Fe3 +的有机化合物降解剂在实验条件下对试样有明显的促降解作用 ,并且高Fe3 +含量的降解剂催化PE基体降解活性的发挥受环境因素特别是氧气浓度高低的影响不敏锐 ,而低Fe3+含量的降解剂则与之相反 .在上述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推导出该体系中聚乙烯热氧化降解的动力学方程式 .  相似文献   

16.
利用改进的立方状态方程-FRKS方程,并以二元互作用函数代替单一数值的二元互作用参数关联二元系的超额体积,得到二元参数,在不引入任何三元参数的情况下,直接用组分二元系作用函数的引入预测三元系的超额体积,对十二个三元系及其组分二元系的计算结果表明,二元互作用函数的引入明显提高了二元超额体积的拟合精度,从而使状态方程法能精确地预测三元系的超额体积。  相似文献   

17.
聚酰胺热氧化降解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详细分析测定反应产物 ,研究了聚酰胺 (PA6)的热氧化降解机理 .用化学方法测定了PA6热氧化过程中几种主要基团含量的变化 ,对PA6热氧化的气相挥发产物进行收集和分析鉴定 ,还对经过氧化的PA6样品进行水解并用GC MS法对水解产物进行了分析鉴定 .在这些实验结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较完整的聚酰胺热氧化降解机理 .该机理包含了自由基在与酰胺基的羰基相连的亚甲基上的夺氢反应及一系列自由基加成环化和诱导断链的反应 ,能很好地解释反应产物的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18.
自Ernst1979年创立的二维核磁共振交换谱(2D-EXSY)以来,人们可以仅从一张谱获得复杂体系的动力学信息,勿需用变温等繁琐手段,大大简化了实验.因此该法已在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利用前文对2D-EXSY 所做的近似处理方法,对甲酰替苯胺的顺、反异构化进行了研究,并将所得到的结果同线形分析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证明本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纺织品中五氯苯酚残留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纺织品中残留的五氯苯酚含量,对整个测量过程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并对不确定度各个分量进行了评定与合成。当五氯苯酚测定结果为0.570mg/kg时,扩展不确定度为0.054mg/kg,并给出了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e effect of topical indomethacin on the intensity of erythema induced by ultraviolet radiation was measured by reflectance spectrophotometry in six patients with actinic prurigo. The intensity of UV-C erythema was decreased by indomethacin in five patients. The intensity of UV-B erythema was increased by indomethacin in five patients, and UV-A erythema was increased by indomethacin in all patients. The increase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UV-B and UV-A with indomethacin application was related to erythemal sensitivity at these wavelengths. Topical indomethacin caused no change in the intensity of UV-A erythema in a group of non-photosensitive subjects.
That inhibition of cyclo-oxygenase augment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ultraviolet radiation suggests that lipoxygenase metabolites of arachidonic acid may be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of photosensitivity in actinic prurig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