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声学:一门研究海底的重要学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叔英 《物理》1997,26(5):280-285
地声学是一门研究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的学科,也是一门用声学方法研究海底沉积物地学特性的学科,地声学的发展和水声学、海洋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及地理学等多个学科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海洋工程建设,海底资源开发及港口、航道和海防等各项海洋事业的发展重要的实用意义,文章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在地声学方面的一些工作情况,说明了地声学研究所涉及的一些主要问题,并对我国今后开展研究的方向以及应当采取的措施提出一些建议和设  相似文献   

2.
水声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水声学是声学的一个分支。本文介绍近年来水声学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新型水声换能器材料、水中非线性声学、匹配场过滤、宽容性信号处理、水声通信、合成孔径成象技术、数据融合、声层析、水下GPS技术等。文中还介绍了军事海洋学和基于模型的声呐设计等新概念。  相似文献   

3.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70 %以上,有丰富的资源,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全球的气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海洋开发是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海洋物理在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和海上战争方面很重要. 现代海洋学中有所谓物理海洋学的分支,它研究海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现象.但是,按物理学家的概念,凡研究海洋中的物理现象的科学统称为海洋物理学,因此人们习惯地把海洋中的声、光、电磁等物理现象以及对它们的规律和应用的研究都列入海洋物理学的范畴.海洋物理学中又以海洋声学和海洋光学的内容最丰富,它们对国防、国民经济影响最大. 一…  相似文献   

4.
李启虎 《应用声学》2014,33(6):471-483
北极水声学是一门研究北极及其毗邻海域水声环境效应的学科。研究内容包括海洋环境噪声,特别是冰盖下的海洋环境噪声;北极海区的混响特性;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水声传播规律、冰盖下的水声通信,以及由于北极海区的独特环境(所谓半声道效应)而给水声信号处理带来的新的研究课题。北极水声学的研究开始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时的研究内容明显的带有冷战的烙印。近年来由于地球变暖的趋势,北极冰区面积持续减少,北极航道有望开通。又由于北极高纬度地区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引起各海洋大国的高度关注,北极水声学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并注入了新的内容。本文综述介绍北极水声学的研究概况,以及和北极声学密切相关的海洋声学方面的研究课题。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家对探索北极表现了极大兴趣,本文简要介绍我国对北极的5次海洋考察和正在进行的第6次考察。对我国在北极及其毗邻海域水声学研究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初步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汪德昭教授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与中国联合主办的国际海洋声学研讨会于1990年3月26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这个研讨会起源于80年代初期海委会举办的一次专家讨论会。这次讨论会指出,声学与海洋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海委会与有关单位一起组织一次关于海洋声学的国际研讨会。经过海委会和三个中方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和中国科协——的多年努力和筹备,这一会议终于召开了。  相似文献   

6.
王季卿 《应用声学》1999,18(1):10-10
1998年6月20-26日,第十六届国际声学大会(ICA)与美国声学学会第135届年会在美国西雅图联合举行。有来自49个国家、近二千名代表出席,论文报告1500余篇,是历史上最大一次声学界聚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席人数不下五十有余,包括来自港、台和旅外学者.论文分布在十三个分支学科:物理声学、建筑声学、噪声、结构声学和振动、工程声学、音乐声学、动物生理学、海洋声学;水声学、声学中的信号处理、振动生理响应及医学超声、心理和生理声学.ICA是在国际声学委员会(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下…  相似文献   

7.
声学消息     
中国国防水声学的奠基人──汪德昭院士获九七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何梁何利基金1997年度评奖已经揭晓,汪德昭院士荣获本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的物理学奖,奖金15万港币.1997年9月23日在香港颁发了证书和奖金.汪德昭院士1905年生于江苏灌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他完成了有关大气中离子平衡态的“朗之万-汪德昭-布加里”理论,推动了我国的水声研究.下面简要介绍汪德昭院士在创建我国水声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汪德昭院士任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近二十年,并兼任声学所…  相似文献   

8.
彭朝晖 《应用声学》2003,22(5):48-48
第八届西太平洋声学大会于2003年4月7日—9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19个国家和地区的声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此次会议覆盖了大部分与声学有关的学科,包括生物声学、语音、建筑声学、噪声与振动、电子设备、水声学、音乐、主动噪声控制、环境声学测量、换能器、心理声学、信号处理、超声等。  相似文献   

9.
2000年的声学     
一、声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声学是研究物质中机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的科学.声学既是一个老学科,又是一个新学科,我国发掘出的商代编磐(公元前17—12世纪)已有很接近自然律的乐律,比希腊毕达哥拉斯利用弦长提出自然律的乐律要早一千多年.河南出上的战国时代的编钟很接近现代键盘乐器的乐律,一个钟能发两个音,它的调音是利用振动的节线,很符合现代声学理论.在国外,声学也发展很早,集经典声学大成的瑞利声学理论一书发表在1877年.但声学又是年轻的、生气勃勃的新兴学科,它的许多分支学科和技术是近几年才出现的.如超声…  相似文献   

10.
汪德昭 《物理》1991,20(5):257-261
本文对声学技术在海洋探测、海洋开发以及海洋学研究工作中的地位、作用、应用现状和前景作了阐述,同时也对我国科学工作者在这方面作出的成就和贡献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这是五位应用数学家和声学家的讲稿。五位作者都是国际著名的专家,他们通过这些谱稿向高级声学研究人员介绍各种数学分析方法在现代声学中的应用和重要作用。数学描述并不严格(但大量参考给出其来源,供读者进一步了解),重点在其对大气声学和水声学中所遇到的动态力学问题深入研究的用途。  相似文献   

12.
北极水声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极水声学作为水声学研究的一部分,起步要比达·芬奇所描述的声呐雏形晚很多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极水声学的研究开始受到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的重视。它的发展和研究重点带有明显的冷战烙印。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北极持续变暖的趋势,北极及其毗邻海域的海洋水声环境受到特别的重视。环北极的8个国家组成排他性的北极理事会。我国政府于2018年1月26日发表北极政策白皮书,声明中国是近北极国家,是北极地区利益攸关方。本文介绍北极水声学研究的新进展,包括我国有关涉海单位近年来所做的科考和学术研究。指出,北极水声学的研究不局限于把传统水声学中的研究内容(如环境噪声、混响、传播等等)并行地在北极环境条件下加以重复探讨,而是要根据北极海洋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有关领域的新研究。其中不乏传统浅海、深海水声学研究中所不具有的特色,如冰-水界面、冰下的半声道效应、冰盖下水下无人载器(UUV)的通信、定位及声呐对冰下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等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第五届二次全体委员会暨由分会与中国海洋学会下属海洋物理分会、海洋观测技术分会联合组织的2004年全国水声学术会议,于2004年5月27日至30日在安徽黄山市召开。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海洋内波是海水内部的波动之一,它与海洋表面的海浪运动有着非常不同的物理特征。海洋内波会引起海水温度剖面发生剧烈的波动,这种波动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和时变性,对水下声传播影响巨大,并展现出一些很奇特的声波导效应(包括二维波导效应和三维波导效应),给水下目标的探测与定位以及水声通信等带来严重影响。海洋内波对声场的影响研究涉及到海洋动力学和水声学两个学科领域,文章重点介绍海洋内波对声场影响研究领域的相关进展,并对内波环境下典型声波导现象进行了讨论,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张宇  管玉平  陈朝晖  刘海龙  黄瑞新 《物理学报》2015,64(14):149201-149201
海洋条带结构是近年物理海洋学研究的一个新热点. 在海洋中, 条带结构往往被大尺度环流过程所掩盖. 把这种隐蔽的海水运动现象显现出来的办法是对时间平均的速度场进行空间滤波. 利用全球简单海洋资料同化分析系统资料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气候系统海洋模式模拟数据对三种一维滤波方法进行了比较, 分别是常用的高斯和汉宁滤波方法, 以及本文引入的切比雪夫滤波方法. 结果表明, 尽管三种方法均可获得条带结构, 但以切比雪夫方法为最佳; 另外, 设计高通滤波器时需设定截断频率, 而它的选定取决于对具体数据的频谱分析, 当选取的归一化的截断频率值在0.1和0.4之间时, 可以有效地揭示出条带结构在全球海域内的分布. 因此本文的研究方法为海洋条带结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6.
海洋环境噪声研究发展概述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环境噪声是海洋声场的背景场,通常被当作干扰项。在传统的水声学和海洋声学中,对海洋环境噪声的研究目的大多是为了降低或抑制环境噪声对水下设备的干扰,提高水下设备的性能和作用距离。目前,许多国家纷纷投入力量,开展海洋环境噪声数据获取、分析及噪声场建模工作。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海洋环境噪声是海洋中永恒存在的声场,包含了水体及海底海面等环境特性信息。因此,可利用海洋环境噪声来研究海洋环境物理特性,通过低代价换取丰富的海洋声学信息。若能对海洋环境噪声的宽频带和任意时间存在的特性加以利用,则可以从海洋环境噪声中提取出相关的海洋环境参数。  相似文献   

17.
声学消息     
第十七届国际声学大会简讯 第十七届国际声学大会于2001年9月2日~7日在罗马召开。48个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此次会议覆盖了所有与声学有关的学科。大会包括物理声学、振动和结构声学、水声学、建筑声学、噪声、生物医学、音乐、语音、心理声学、信号处理、传感器及测量技术等学科,共分了100个小组(SESSIONS)。 大会共发表文章1483篇,其中大会报告论文3篇(PLENARY SESSIONS),分组宣读的 1153篇(CONTRIBUTBD SESSIONS)、张贴的 302篇(POSTE…  相似文献   

18.
语篇中大尺度信息单元边界的声学线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蓓  杨玉芳  吕士楠 《声学学报》2005,30(2):177-183
主要研究了语篇中句子、段落等大尺度信息单元边界的韵律等级以及边界处的声学线索。对10个语篇语料库进行了韵律等级标注和声学分析。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语篇中有韵律意义的大尺度信息单元有小句(对应语调短语)、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和段落。单句和复句边界没有知觉等级和声学特征上的显著区别,对应同一韵律单元。 (2)大尺度韵律边界等级的音高线索是通过边界前后音节的音高对比实现的,即音高重置程度。仅有首音节或末音节处的单一声学线索不足以区分边界等级。(3)段落和复句内的语调短语基本以平行的模式存在,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的整体语调下倾的现象。 (4)信息单元越大,无声段越长且变化的自由度越大。另外,在小句边界处无声段与音高重置程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一、声学的发展 一提到声学,人们往在会认为这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认为已发展得很成熟了.现有大、中学普通物理课本,考虑到教学直观和示范实验的简便,总把声学中很多现象,如反射、折射、绕射、干涉、成像等,分别放在光学和电磁学的章节中去,声学章节被压缩得很少,甚至根本略而不谈,这也给人造成声学内容简单贫乏的感觉.这实在是一种误解. 声学确实发展很早.距今三千四百年以前的商代,我国就已有系统的乐律概念,这要比古希腊毕达哥拉斯音阶大约早一千三百多年.古典声学名著,瑞利的“声论”,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就已问世。但声学没有就此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20.
發刊词     
声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在十九世纪中,声学作为物理学的一个分支,逐渐发展到高度成熟的程度。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在经典声学的基础上,不断地吸取无红电技术和其他基础科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最新成就,结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逐渐形成具有很多分支的高度综合性的独立科学。近代声学的分支不断增加,现在包括:物理声学、水声学、机械振动学、噪声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