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光速的启示     
赵芸 《物理与工程》2005,15(6):54-58
对狭义相对论建立之前的光速测量历史做了回顾,指出其光速测量环境是空气或折射率n≈1的介质.对当代科学研究的前沿——超光速和极慢光速研究做了研究性综述,指出对科学伟人的工作,评价要充分,但不能“神化”,要有科学精神;对科技大师,要学习其思想、风格和方法.物理实验得出物理定律时具有局限性;直觉思维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性;科学发展具有动态性。  相似文献   

2.
伽利略的贡献 关于物体运动的科学研究是从17世纪伽利略(1564-1642)开始的.按爱因斯坦的说法:“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的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吴式枢院士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为我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辛勤耕耘,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理论物理和核物理研究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德为人师表,行为人典范.他学风严谨,宽厚待人,献身科学,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教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忠于祖国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为了颂扬吴老先生献身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崇高精神,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名理论物理学家和核物理学界的代表于2003年9月7日在吉林大学举办了“理论物理前沿问题研讨会”,以张宗烨院士刀嘴的30多人在讨论会上报告了自己和小组的研究成果.当晚举行了盛大庆祝会,以对吴先生的80华诞和吴先生对我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表示衷心祝贺.本期刊登“理论前沿问题研讨会”的报告论文,以对吴先生的80寿辰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4.
张伟建 《物理通报》2005,(4):56-57,64
1.为什么眼睛只能看到“可见光”.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眼睛与太阳的关系.科学研究表明,眼睛的性能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正如前苏联科学家瓦比洛夫所指出的:“眼睛是人类经过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自然选择的结果.它是外部世界、外界媒质作用以及生存斗争,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好适应性水平的总变异”.他同时还认为:  相似文献   

5.
Л.Д.朗道和他的科学贡献(Ⅱ)王庆国(军械工程学院基础部石家庄050003)朗道的科学贡献朗道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而且“在任何领域的贡献都是引人注目的”[10].在庆贺朗道五十岁生日时,他在苏联的同事和朋友曾把他的科学贡献概括为十条,半郑重、半幽默...  相似文献   

6.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7
普拉道为了研究太阳光对眼睛的效应,对太阳注视T20秒钟,严重损害了他的视力,最后导致失明。他在失明后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指挥别人做实验,通过别人的眼睛观察实验结果。除生理光学外,他对分子物理学也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1 数学语言是描述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所必需的.有人把物理系统比作大厦,而把数学方法比作建设大厦所必需的脚手架.伟大的伽利略曾说:“只有数学证明了的才是最科学的”.他认为世界是一个有秩序的、服从简单规律的整体,要了解大自然,就必须进行系统的实验定量观测,找出它的精确的数量关系.基于这样的科学思想,伽利略创导了数学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是他在科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源泉,也是他对近代科学的最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Peter Dawson  游胤涛  马世红 《物理》2007,36(4):325-329
提到伦琴,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他对X射线的发现,而对他在电磁理论方面的重要贡献则较少提及.文章详细叙述了伦琴为论证“位移电流”存在而做的实验,此实验曾被誉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物理实验之一,在当时广受赞誉,但今天却被人们渐渐遗忘了.希望该文能够使人们对伦琴为构建19世纪物理学宏伟大厦而取得成就的重要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光谱实验室》2007,24(1):129
普罗科洛夫1939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大学。随后.对德战争的艰难岁月便开始了。他和几乎所有的俄国人一样,中断了自己的学业。1941年到1944年.他在红军中服役。战争胜利结束后.他继续求学,并于1946年获得博士学位。在汤斯提出脉泽(受激辐射微波放大)原理的同时,普罗科洛夫和巴索夫在前苏联也做了同样的工作。虽然最早造出实际装置的是汤斯.但是前苏联物理学家在理论上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从王淦昌老先生在大半个世纪的教育和科研的贡献以及他的学风、思想、品德来阐明他给青年的赠言“学习是享受”的丰富内涵,为大学物理的素质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这里回顾一位在理论和实验上均有卓越贡献的近代物理学家──F·布洛赫的一生.他发展了固体的电子论和铁磁理论,测定了中子磁矩并发现了核感应,他的名字跟物理学的众多领域紧密相连.另外,他还长期从事基础物理教学,他认为“教大学生是令人高兴的……”  相似文献   

12.
夏元复 《物理》2007,36(12):928-930
施士元教授,中国核物理学先驱.江苏崇明人(现崇明属上海市),生于1908年3月18日.前不久,南京大学为施老举行了盛大仪式,祝贺他百岁寿辰及其文集《施士元——回忆录及其他》的首发.按照中国“虚岁”的传统,施老己足百岁之数,但因近日身体欠佳,施老只能委托他大女婿、著名学者俞邃代为宣读讲演稿.短短的文字中,他笑言自己“无忧无虑地走过了百年.”言犹在耳,九天以后,他真的远离我们而去了.南京大学小百合网上一时轰动,竞有四百多名师生发帖悼念,寄托哀思,向这位德高望重、淡泊名利的中国物理学界元老之一深深哀悼.“巨星陨落,南大的损失,中国的损失,大师一路走好,默哀……”.后辈们纷纷表示要学习施先生的精神,对他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邗江县下乡知识青年农业电子协作组和江苏省邗江县粮食局科研小组的同志们坚持科学研究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研制成功一台 SLX-1型数字式粮食温度巡 遥测仪,为贯彻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战略方针作出了贡献,受到广大贫下中农的热情欢迎.为了适应普及大寨县的需要,本刊将积极组织物理学为农业服务的稿件,热烈欢迎大家踊跃来稿.  相似文献   

14.
杨庆余 《物理》2002,31(5):327-332
乔治·伽莫夫是 2 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家之一 ,他在众多的科学领域作出过开拓性的贡献 .在核物理学领域 ,他提出了著名的“核势垒隧道效应”和 β衰变的伽莫夫 -泰勒选择定则 .在宇宙学领域 ,由于他竭力倡导“大爆炸”学说而使这一概念广为人知 .同时 ,他凭着自己非凡的直觉在分子生物学领域提出了生命密码是如何工作的看法 ,这一看法后来被沃森、克拉克和尼伦伯格等人所证实 .他那别具一格的科研风格和善于在交叉学科取得重大成就的创新精神 ,对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将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道力学试题:“半径为R的圆盘以恒定角速度w绕垂直于盘面中心的铅直轴转动,一个质量为m的人,要从圆盘边缘走到圆盘中心,问圆盘对他所做的功为______。”  相似文献   

16.
从建国以来,高等工业院校物理教师从事物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牢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主导”;“理为工之本、工为理之用”;“没有第一流的理学院,就没有第一流的理工学院”这三句话,并把它们作为指导思想,落实到从事物理教育和建设物理系的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核学会 《物理》2007,36(5):357-360
2007年5月28日,是我国享誉世界的德高望重、科学成就斐然的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1997年纪念王淦昌90寿辰学术报告会上,当时的温家宝副总理祝贺王淦昌90寿诞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王老虽已离开我们9年,但是他仍实实在在地活在我们心中.他的科学成就永载史册,他的科学道德行为永远是我辈的行为风范,他那热爱祖国,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是我辈学习的榜样.我们今天纪念他,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勤奋,孜孜以求,在科学的殿堂里永不知倦,在科研事业上勇攀高峰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一生无私无畏,把自己融化在为祖国的发展强大、为人民谋自由、幸福的事业中的这种崇高的道德情操.今天我们纪念他,在核学会工作过的同志们更忘不了他在核工业“第二次创业”的艰难阶段,为推动核事业的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狭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也是联合国确定的世界物理年,主要纪念伟大的物理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爱因斯坦对人类所作出的多方面的巨大贡献.爱因斯坦是全身心献身科学和主张科学无国界的理想主义者,是强调科学技术应当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者,是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反对法西斯和主持正义的社会活动家.在人类发展史上,爱因斯坦占有光辉的位置.我们纪念爱因斯坦这位伟人,不仅要了解他在科学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更要学习他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一心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口头报告”与未来科学家方家光(清华大学现代应用物理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争取成为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大学,应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这些未来的科学家既要具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很强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富于创新精神.在基础教学...  相似文献   

20.
《光谱实验室》2007,24(1):139
舍勒1757年在哥德堡做一药剂师的学徒,开始学习和研究化学。1770年在乌普萨拉做药剂师。1775年选入斯德哥尔摩皇家科学院。舍勒发现的有机和无机物不下30种。其中最著名的是氧和氯。他在1773年以前,研究了燃烧现象,分离出了氧气(当时他称为“火空气”),并于1775年底写成《论空气与火》一书。他还证明“火空气”存在于空气中。1772年舍勒曾研究氮气,他用硫黄与铁粉的混合物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而取得氮气,当时他称为“浊气”或“乏空气”。他是第一个认为氮气是空气成分之一的人。1774年他对软锰矿做了多种实验并确定它是一种新金属的氧化物,将这种金属定名为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