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光祥 《无机化学学报》2013,29(10):2251-2256
以硝酸镉,樟脑酸(H2CAM)和1,3,5-三(1-咪唑基-亚甲基)-2,4,6-三甲基苯(titmb)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得到了一个三维配位聚合物{[Cd2(titmb)(CAM)2]·2H2O}n。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单晶洐射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1空间群。Cd(Ⅱ)离子通过CAM配体桥联形成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再通过titmb配体连接成新型三维(4.64.8)2(42.64.89)(62.8)2拓扑的结构。室温下该配合物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2.
利用柔性含咪唑基配体1,3,5-三(咪唑-1-甲基)苯(L)与硫酸镉在溶剂热条件下反应,通过反应条件控制得到了2个配位聚合物{[Cd(L)(EG)0.5(H2O)(SO4)]·EG·H2O}n(1)和[Cd(L)(EG)(SO4)]n(2)(EG=乙二醇)。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中配体L连接Cd(Ⅱ)形成一维链状结构,而配合物2中配体L与Cd(Ⅱ)配位形成二维网状结构,并进一步通过硫酸根桥联形成三维结构。有趣的是,EG分子在配合物1中连接链内的2个Cd(Ⅱ),而在配合物2中作为端基与1个Cd(Ⅱ)配位,硫酸根离子在1中作为端基配位,而在2中则以桥联方式连接2个Cd(Ⅱ)。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及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boba)(bix)]n(1)和[Cd(L1)(L2)]2n·nH2O(2)(H2boba=4,4′-(丁烷-1,2-二氧基)-二苯甲酸,bix=1,4-双(咪唑基-1-基)苯,H2L1=4-(羧基甲氧基)苯甲酸,L2=2-(4-羟基)-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为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双链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boba)(bix)]n=(1)和[Cd(L1)(L2)]2n=·nH2O(2)(H2boba=4,4’-(丁烷-1,2-二氧基)-二苯甲酸,bix=1,4-双(咪唑基-1-基)苯,H2L1=4-(羧基甲氧基)苯甲酸,L2=2-(4-羟基)-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为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双链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5.
战佩英 《无机化学学报》2014,30(7):1629-1634
水热条件下利用苯并咪唑-5-羧酸,1,4-对苯二甲酸和Cd(NO3)2·4H2O为反应物合成出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Hbic)(bdc)1/2]·H2O}n(1),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谱图,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二维层状结构,其中每个独立的层都是由两种芳环羧酸配体连接链状的[Cd(COO)]n次级构筑单元所构成,有趣的是在二维层中还存在着笼状的空腔结构。邻近的二维层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谱图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峰位于506 nm。  相似文献   

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dipha)(1,3-bix)]n·nH2O(1)和[Cd2(NIPH)2(bimb)2.5(H2O)]n·3nH2O(2)(H2dipha=2,2′-联苯二甲酸,1,3-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H2NIPH=5-硝基间苯二甲酸,bimb=1,4-双(咪唑基-1-甲基)-丁烷)。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这2个配合物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7.
水热条件下利用苯并咪唑-5-羧酸,1,4-对苯二甲酸和Cd(NO32·4H2O为反应物合成出了一个配位聚合物{[Cd(Hbic)(bdc)1/2]·H2O}n(1),并分别用元素分析,红外谱图,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为二维层状结构,其中每个独立的层都是由两种芳环羧酸配体连接链状的[Cd(COO)]n次级构筑单元所构成,有趣的是在二维层中还存在着笼状的空腔结构。邻近的二维层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进一步扩展为三维超分子结构。荧光谱图表明常温固态下配合物1发射绿色荧光,最大发射峰位于506 nm.  相似文献   

8.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Mn(dipha)(1,3-bix)]n·nH2O(1)和[Cd2(NIPH)2(bimb)2.5(H2O)]n·3nH2O(2)(H2dipha=2,2’-联苯二甲酸,1,3-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H2NIPH=5-硝基间苯二甲酸,bimb=1,4-双(咪唑基-1-甲基)-丁烷)。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这2个配合物通过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pzdc)(bix)0.5(H2O)]n(1)(H2pzdc=吡嗪-2,3-二甲酸,bix=1,4-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体学数据:a=0.737 27(8),b=1.004 45(12),c=1.079 10(13)nm,α=113.771(2),β=102.005(2),γ=93.586(2)°,V=0.705 71(14)nm3,C13H11N4O5Zn,Mr=368.63,Dc=1.735 g.cm-3,μ(Mo Kα)=1.773 mm-1,F(000)=374,Z=2,最终R=0.027 6,wR=0.067 7用于2 460个可观测点。在晶体结构中,锌离子通过吡嗪-2,3-二甲酸和1,4-双(咪唑基1-甲基)-苯)配体桥联成二维层状结构。而且该配合物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扩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它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Zn(C2O4)(1,3-bix)]n(1,H2C2O4=草酸,1,3-bix=1,3-双(咪唑基-1-甲基)-苯)。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在晶体结构中,锌原子为六配位与来自2个不同的C2O42-配体上的4个羧基氧原子和来自2个不同的1,3-bix配体上的2个氮原子配位,呈现畸变的八面体几何构型。而且该配合物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扩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它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1.
由Cd(CH3COO)2、间苯二甲酸(H2L)和柔性含氮配体2,2′-二[2-(2-吡啶)苯并咪唑]乙醚(bpb)反应,得了一种新型配合物[Cd2( L)2 (bpb)],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单晶衍射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c,晶胞参数a=0.931 8(5),b=1....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新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Cd(nba)_2(mbix)]_2(1)和[Cd((bib)_2Br_2]_n(2)(Hnba=4-硝基苯甲酸,mbix=1,3-双(咪唑基-1-基)苯,bib=1,4-双(咪唑基-1-基)丁烷),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测定。配合物1为零维结构,并通过π-π堆积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结构;配合物2为具有(4,4)拓扑的二维网状结构。此外,还用高斯03程序PBE0/LANL2DZ方法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配位原子与Cd (Ⅱ)离子之间存在着共价作用。  相似文献   

14.
袁利  卢文贯 《无机化学学报》2011,27(7):1324-1328
以5:2物质的量比的Cd(NO3)2和H3IDC(咪唑-4,5-二羧酸)为原料,在DMF/HAc混合溶剂热条件下得到了1个新的三维层-柱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的配位聚合物[Cd5(IDC)2(HIDC)2(DMF)2]n(1),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以及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射线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的晶体属于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a=1.41430(4)nm,b=1.571 78(4)nm,c=1.608 89(4)nm,V=3.576 51(16)nm3,Z=4,Dc=2.456 g·cm-3,F(000)=2 520,对于2 471个可观测点(I>2σ(I)),最终残差因子R1=0.032 0,wR2=0.074 5。在1的晶体结构中,每个镉(II)离子的配位数为6,处于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每个IDC3-分别桥联5个镉(Ⅱ)离子形成二维层结构,相邻的二维层之间通过HIDC2-进一步连接形成三维层-柱状金属-有机框架结构,其通道为配位的DMF分子占据。配合物1的固体室温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在波长为471 nm的光激发下于536 nm处出现强烈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5.
以Co(ClO4)2·6H2O/Cu(ClO4)2·6H2O、1,4-双(咪唑基-1-基)丁烷(bib)/1,4-双(咪唑基-1-基)苯(bix)和4,4-(1,3-苯基双(亚甲基氧基))二苯甲酸(H2pmda)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Co(bib)3](ClO4)2}n(1)和{[Cu3(bix)(4.5)](ClO4)3}n(2)(H2pmda未参与反应),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单晶和粉末X射线衍射表征。配合物1属于三方晶系,R 空间群,a=b=1.39337(5)nm,c=1.74054(13)nm,V=2.9265(3)nm^3,Mr=828.59,Dc=1.410g·cm^-3,F(000)=1293,μ=0.639mm^-1,Z=3,R1=0.0611,wR2=0.1937(I>(2σ(I))。配合物2也属于三方晶系,P 空间群,a=b=2.33441(15)nm,c=0.71511(9)nm,V=3.3749(5)nm^3,Mr=1561.28,Dc=1.536g·cm^-3,F(000)=1602,μ=1.131mm^-1,Z=2,R1=0.0439,wR2=0.1090(I>(2σ(I))。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含有36元环的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为含有84元环的二维网状结构,并通过氢键或π-π堆积使它们扩展成超分子结构。此外,还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配位聚合物[Mn(cbba)2(bimb)]n(1)和[Cd(cbba)2(mbix)]2n(2)(Hcbba=2-(4′-氯-苯甲酰基)苯甲酸,bimb=1,4-双(咪唑基-1-基)丁烷,mbix=1,3-双(咪唑基-1-基)苯)。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这两个配合物通过氢键或π-π相互作用形成了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1的紫外光谱和配合物2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以对苯二甲酸(H2bdc)、邻菲咯啉(phen)和硫酸亚铁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Fe(phen)(bdc)(H2O)]n,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每个Fe髤与2个N原子和3个O原子配位形成高度畸变的三角双锥结构,2个Fe髤由配体对苯二甲酸离子桥联为一维链状结构,链与链之间通过O-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在368 nm处有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8.
以对苯二甲酸(H2bdc)、邻菲咯啉(phen)和硫酸亚铁为原料,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个新的配位聚合物[Fe(phen)(bdc)(H2O)]n, 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该聚合物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每个Fe(Ⅱ)与2个N原子和3个O原子配位形成高度畸变的三角双锥结构, 2个Fe(Ⅱ)由配体对苯二甲酸离子桥联为一维链状结构, 链与链之间通过O-H…O氢键作用形成三维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合物在368 nm处有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一个二维配位聚合物[Mn(NIPA)(L)]n(1)(L=二(5,6-二甲基苯并咪唑基)-1,3-丙烷、H2NIPA=5-硝基间苯二甲酸),并通过元素分析、IR、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MnC29H27N5O6)属三斜晶系:P1,a=1.029 41(10),b=1.057 10(10),c=1.324 91(12)nm,Z=2,V=1.395 5(2)nm3,Mr=596.50,Dc=1.420 g.cm-3,F(000)=618,μ=0.525 mm-1,S=1.027,R=0.041 7,wR=0.097 5。结构分析表明每个Mn髤与2个L配体上的2个氮原子、来自3个不同NIPA上的2个螯合氧原子以及2个单齿氧原子形成六配位模式。相邻的由2个羧基连接成的双核Mn髤簇通过成对的NIPA连接成一维双链结构,进而通过成对的L配体拓展成二维(4,4)网络。此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20.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型的二维(2D)稀土配位聚合物[Ln(PDC)(OH)(H2O)2]n (Ln = Eu (1) and Tb (2), H2PDC = 3,4-吡啶二羧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这两种配合物都显示出包含有一维Ln-O-Ln链的二维层状结构,层间又进一步通过 π-π 堆积和氢键作用扩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此外,这两种配合物的固体在室温下都有强的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