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分析计量》2011,(4):59-59
不久前,记者在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分析会上了解到,新国标《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正在报批过程中,其中新增要求检测6种增塑剂(塑化剂),同时要求禁用5种阻燃剂。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日常消费品的化妆品产业发展迅猛,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随之而来的化妆品检测量的大幅增长对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技术因有机试剂消耗量大,检测通量低、检测周期长已无法满足当前绿色化学发展和高通量检测的需求。对此,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系列环境友好型前处理技术以及高通量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为化妆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该文综述了当前化妆品样品前处理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以期为从事化妆品检测的科研和检验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十五”攻关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下,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完成的“二恶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研究”,不仅使我国的二恶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超痕量检测技术通过了国际质量分析考核,而且使我国首次以起草国身份参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有关二恶英控制等国际标准的起草和制定工作。代表国家分析水平的二恶英及相关超痕量检测技术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正>不久前,辽宁检验检疫局新筹建的国家纺织品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口岸传染病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伴侣动物传染病检测重点实验室、国家水产品安全检测重点实验室一次顺利通过了质检总局专家组的核查验收。在4年来的筹建过程中,辽宁检验检疫局有针对性地向各实验室投入必要设备共348台/套,价值5 000余万元,促进了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升。4个重点实验室均获得认证认可资质,在检测能力与环境设施、仪器设备配置、人员数量与技术领衔者水平等方面满足了质检总局的标准要求,完善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内外市场相继发生多起消费品因含有重金属、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致癌芳香胺等有害化学物质而大规模召回的质量安全事件,引致各国陆续发布涉及消费品化学物质的技术性法规和标准,对其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该文研究了欧盟、美国和中国等国家涉及玩具、纺织品服装、电子电气产品、家具和食品接触材料等重要消费品的质量安全技术法规的状况及相关的禁(限)用化学物质的要求,并针对检测这些化学物质所涉及的多种最新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先进仪器分析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以满足其在生产和外贸通关的检验需求.  相似文献   

6.
郭项雨  马麟  尚宇瀚  白桦  马强 《分析测试学报》2020,39(12):1548-1555
毒品滥用是全球性问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巨大危害。毒品稽查是保障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而科学精准的检测技术为开展毒品稽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迅速蔓延,其具有更强的兴奋、致幻、麻醉等效果,已成为继传统毒品、合成毒品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并在一些国家流行、滥用,已造成大量人员死亡,引发严重社会问题。对此,各国政府密切关注并制定了相应法律法规进行管控,科研人员也开发了一系列检测技术。该文重点论述了芬太尼类新精神活性物质的传统实验室检测技术和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由深圳检验检疫局承担的国家“十五”食品安全重大专项“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子课题“四环素类兽药多残留检测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专家的鉴定。  相似文献   

8.
林苗  杨勇  刘怡  孙明星 《分析化学》2013,(6):888-892
建立了柱上衍生-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憎水憎油纺织织物中痕量全氟辛基磺酸(PFOS)的检测方法,运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技术,使用四丁基氢氧化铵(TBAH)为衍生化试剂,与PFOS形成铵盐,并在柱上进行原位裂解烷基化反应,所得PFOS丁酯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离和分析,采用选择离子(SIM)模式检测,特征离子分别为m/z 57,69,131,169和449。本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3.6%~91.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7.34%,检出限为59 mg/L。运用本法对憎水憎油纺织织物样品进行检测,PFOS含量在0.063~13.9 mg/kg之间。  相似文献   

9.
正从深圳市科创委传来喜讯,由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承担的重大产业攻关项目"重2013-027:农产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研发"通过验收。该项目填补了目前我国农产品检测市场缺少全自动、高效检测方法的空白。该项目利用纳米技术、超顺磁技术、免疫层析技术及光电技术,研制了微型手持时间分辨数字式检测仪和一体化食  相似文献   

10.
在纺织品后整理过程中使用的甲醛整理剂会损害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限制纺织品中甲醛的残留量,并对进口纺织产品进行严格监督及检验,明令禁止不合格产品入境。我国强制性检测标准GB18401《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也有明确的限定界限及规定,检测结果不合格的纺织品不允许上市销售。由此可知,加  相似文献   

11.
国家认监委有关部门表示,我国将采取6项措施搭建检测资源数据共享平台:(1)建立检测资源信息共享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逐步建立我国检测资源信息共享平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为实现我国检测机构的信息、物力、人力、服务等资源的全面共享奠定技术基础。(2)建立激励和保障检测资源共享的政策体系,用以支持和保障检测资源共享平台的运行。(3)建立完善的检测资源数据库群和相应的网站。(4)建立统一的、与国际接轨的检验检测服务市场准入评价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2.
对毛细管电泳离柱和柱端安培检测方式、不同形式电极在安培检测中的应用、安培检测在芯片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安培检测池等内容进行了总结和讨论,并预测了安培检测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全球范围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优化冶金制造流程与产品的过程检测,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CSM)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MES)将于2012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联合举  相似文献   

14.
对食品接触材料中酰胺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首先对酰胺类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以及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及地区对禁/限用此类物质的名称及限量的法规作了介绍,然后对此类物质的检测技术,特别是迁移测试条件的选择,以及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了较系统的叙述。最后,对此类物质检测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见解及展望(引用文献26篇)。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光谱法测定纺织品及纺织助剂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的方法。用色谱保留时间及核磁共振光谱定性,色谱外标法定量,流动相为甲醇-乙酸铵溶液,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为277 nm,APEO的质量浓度在5~250 m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2 8;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21%,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69%,回收率在91%~98%之间。纺织品中检测下限可达到1.0 mg.kg-1。该法已用于纺织品及纺织助剂的进出口检验。  相似文献   

16.
人类在纺织材料的应用上历经了从天然纤维到化学合成纤维的发展道路。毛、麻、棉、丝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纺织纤维。19世纪末,随着现代化学和化学工业的兴起,人类迎来了化学合成纤维的新时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伴随着现代石油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开启了以聚酯纤维等为代表的高分子合成纤维新时代。20世纪中后期,新型高性能的复合纺织纤维逐渐成为现代纺织材料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促进全球范围内冶金及材料分析测试技术、优化冶金制造流程与产品的过程检测,国际钢铁工业分析委员会、中国金属学会(CSM)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CMES)将于2012年10月31日-11月3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联合举办ICASI’2012、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散固相萃取,结合超快速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建立了婴幼儿纺织用品中喹啉和异喹啉残留量的检测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提取液用SCX吸附剂净化后,氮气吹干,流动相复溶,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柱,以乙腈/水溶液(体积比5∶95,含0.1%甲酸)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外标法定量。喹啉和异喹啉在0.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它们的检出限为0.16μg/kg,定量限为0.5μg/kg;添加浓度分别为1.0、5.0、50.0μg/kg时,喹啉和异喹啉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0.2%~104.5%和91.6%~105.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5.3%和3.8%~6.3%。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能够满足婴幼儿纺织用品中喹啉和异喹啉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9.
磷脂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分,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与人类健康、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生物体内磷脂化合物进行全面的分析,深入研究磷脂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功能。磷脂组学是通过全面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磷脂化合物解决现有生物学问题的研究模式。磷脂分析检测技术是实现磷脂组学研究的关键,包括样品前处理、分离、定性与定量分析和组学数据挖掘等。本文综述了磷脂组学研究中的分析检测技术,为发展快速、稳定、可靠、高灵敏、高分辨、高通量的磷脂检测平台技术提供参考。磷脂组学与其他组学的整合研究将促进生命分析化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全国省级以上质检机构的食品检测比对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在国内53家省级以上质检机构中,广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和检验能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