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问题解答1995年11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981将任意△ABC各内角三等分,每两个角的相邻三等分线相交得△PQR、AX、BY、CZ分别个分/jj、4f7、fABC、fACBfl它('J与QR、RP、PQ的交点为X、Y、Z求由角平分...  相似文献   

2.
莫莱定理的一个新证广州师范学院数学系张映柬本文给出莫莱定理一个纯几何的构造性证明,它比文[1][2]所列几何证明,有其独特和简练之处.莫莱(Money)定理将△ABC各内角三等分,则每两个角相邻的三等分线交成正三角形PQR.证明设则作△EB’C’在外...  相似文献   

3.
关于三角形不等式的一个猜想安徽省肥西师范学校朱玉扬数学通讯于1989年第8期登载陈计与高海明同志所撰《一道征解题的拓广和加强》[1]一文提出如下颇有意义的猜想:设P、Q、R分别位于ABC的BC、CA、AB上.且将周界三等分,则ABk).其中k是正整数...  相似文献   

4.
三、一个几何不等式的证明石世昌(浙江新昌中学312500)文[1]提出了如下猜想:设P,Q,R分别位于西ABC的边BC,CA,AB上,且将同界三等分,则oR‘“RP‘+Po‘>2-‘(BC‘+CA‘+AB*)(1)其中k是正整数.文【Zj证明了当P,...  相似文献   

5.
1 三角形等积点的定义设P是△ABC所在平面内一点,若a·PA=b·PB=c·PC,则称P是△ABC的等积点(其中BC=a,CA=b,AB=c).2 三角形正负等积点的产生下面引用两个熟知的命题,见文[1].命题1 分别以△ABC的三边为边,向形外作等边△ABC1、△BCA1、△ACB1,则AA1=BB1=CC1=f1,且直线AA1、BB1、CC1共点,这点叫△ABC的正等角中心,本文用F1表示此点.其中f1=12(a2+b2+c2+43△),△表示△ABC的面积.命题2 分别以非正△ABC的三…  相似文献   

6.
2002年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中有这样一道几何题 :△ABC内 ,∠BAC =6 0° ,∠ACB =40° ,P、Q分别在BC、CA上 ,并且AP、BQ分别是∠BAC、ABC的角平分线 .求证 :BQ +AQ =AB +BP .下面给出它的几种证法 .图 1证法 1 延长AB到D ,使BD =BP ,连结DP(如图 1 ) ,则∠D =∠BPD .∵ ∠ABC =1 80°-(∠BAC +∠ACB) =80° ,∴ ∠D =∠BPD=40° ,∴ ∠C =∠D .∵ ∠ 1 =∠ 2 , AP =AP ,∴ △ACP≌△ADP ,∴ AC =AD ,即AQ +CQ =AB +BD .又∵ ∠ 3=12 ∠ABC =…  相似文献   

7.
莫莱三角形对应边的位置关系222200江苏省灌云县中学李平龙本世纪初,英国数学家莫莱(F·Money)发现了数学中“最令人吃惊而又全然意外的定理”.这就是著名的莫莱定理[1]:将任意面△ABC各内角三等分,则分别接近于三边的三等分线的交点构成等边三角...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介绍三角形中的一个线段比定理.定理如图1,设O为△ABC内一点,AO、BO、CO的延长线分别交BC、CA、AB于P、Q、R,则AOOP=ARRB+AQQC,BOOQ=BPPC+BRRA,COOR=CPPB+CQQA.证明在△ABC中,AP、B...  相似文献   

9.
定理 设三角形的Brocard角是θ,外接圆半径是R,则正负Brocard点间的距离是2R1-4sin2θ·sinθ.引理1 将△ABC绕外心O反时针旋转2θ得△A1B1C1,则△ABC的正Brocard点与△A1B1C1的负Brocard点重合.图1证明 如图1,设P是△ABC的正Brocard点,延长AP、BP、CP分别交外接圆O于B1、C1、A1,连结A1B1、B1C1、C1A1.则 ∠PA1C1=∠PB1A1=∠PC1B1=θ.可见P是△A1B1C1的负Brocard点.又易证△ABC≌…  相似文献   

10.
在△ABC中,若∠C=n∠B,∠B=n∠A,n∈N,则称△ABC为。倍角三角形. 当n=1时,即为正三角形;当n=2时,则∠C=2∠B,∠B=2∠A,此时 ∠A:∠B:∠C=2~0:2~1:2~2,我们称△ABC为2倍角三角形. 关于2倍角三角形,文[1]已给出了若干有趣的性质. 2倍角三角形性质可以给出许多竞赛题以新解,简解,见文[2]. 当n=3时,∠C=3∠B,∠B=3∠A,则∠A:∠B:∠C=3~0:3~1:3~2,称△ABC为3倍角三角形,关于3倍角三角形,笔者初步得到如下性质: (1)当∠…  相似文献   

11.
从一道命题谈起杨学枝(福州二十四中350015)我的好友杨世明先生在1989年8月9日写给本人的信中,顺便向我介绍一道“难题”:假定P,Q,R是△ABC的三边BC,CA,AB上三点,且满足AQ+AR—BR+BP=CP+CQ,则PQ+QR+RP他还在信...  相似文献   

12.
数学问题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 1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2 81 △ABC中 ,∠ABC =∠ACB=50°,P、Q为形内两点 ,∠PCA =∠QBC =1 0°,∠PAC =∠QCB =2 0°.求证 :BP =BQ .(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教育学院田永海  1 52 0 54)证明 如图 ,过A作BC的垂线 ,在该垂线上取一点D ,使∠DCA =2 0°,连DP、DB、DC .由∠ABC =∠ACB =50°,可知AC =AB ,∠BAC =80°,有AD为BC的中垂线 .易知PA平分∠DAC ,PC平分∠DCA ,可知P为△ADC的内心 .有∠PDA=∠PDC =60°.由∠DBC =∠DC…  相似文献   

13.
三角形外心的一个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定理 若点 D在△ABC的边 AB上,且∠CDB=α,M1、M2、M 分别 为 △ADC、△DBC、△ABC的外心则 证明(1)建如图1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α,0),D(d,0),B(b,0),C(0,c),则线段AD、DBJB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分别 易得线段AC书C的垂直平分线方程分 0MI和OM;的连心线MIMZ垂直平分其公共弦CD.三角形外心的一个性质@胡斌$山东省惠民师范学校!251700  相似文献   

14.
楼可飞 《数学通讯》2001,(23):20-21
定理 1 过三角形的重心任作一条直线 ,把这三角形分成两部分 ,证明 :这两部分面积之差不大于整个三角形面积的 19.图 1 定理 1图分析 如图 1,过△ABC的重心G的任意直线分别交AB ,AC于E ,F ,过G作平行于底边BC的直线分别交AB ,AC于P ,Q .先证明 :SPBCQ-SAPQ=S9,这里S表示△ABC的面积 .事实上 ,SPBCQ-SAPQ =S - 2SAPQ=S - 2·4S9=S9.后证明 :SEBCF-SAEF<SPBCQ-SAPQ (1)由于∠EPG =∠A ∠AQP >∠AQP ,故能在△EPG内作直线PR ,使∠RPG =∠GQF ,…  相似文献   

15.
命题 △ABC中,∠A、∠B、∠C所对边分别是a、b、c,求证  sinA-sinBbc+sinB-sinCca+sinC-sinAab ≥0.(1)(《数学通报》1997年5月号问题1072)文[1]对上述命题给出了一种简捷证法.通过对(1)式证法的研究,笔者得到了以下几个命题.命题1 设△ABC中,∠A、∠B、∠C所对边分别是a、b、c,则有:  sinA-sinBca+sinB-sinCab+sinC-sinAbc ≤0.(2)证明 由正弦定理知,不等式(2)等价于a-bca+b-cab+…  相似文献   

16.
平面几何问题三角化的一条有效途径──一个常见命题的推广及应用谢水龙(贵州六枝郎岱二中553405)1来源命题若P为ZXOY—120“平分线上一点,过点P的直线截OX、OY于点A、B.则_十_一MM.””“OA’OBOP这是一道以往的教材中常能见到的普...  相似文献   

17.
椭圆、双曲线的切线与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1是高中《平面解析几何》参数方程一章中一例题的图形,我们发现:如果过A,B两点分别作大圆和小圆的切线,交x轴于P,P1,交y轴于Q,Q1,则P,M,Q1三点共线,且为椭圆的切线.于是得到下面两个命题.图2命题1过圆x2+y2=a2上一点A(x1,y...  相似文献   

18.
关于勃罗卡点的两个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勃罗卡点的两个命题苗大文(安徽省定远中学233200)文[1]、[2]、[3]都讨论了勃罗卡的有关问题,读来很受启发.笔者也得到了两个命题供参考.图1命题1设P为△ABC的勃罗卡点(如图1),记△PBC,△PCA,△PAB,△ABC的外接圆半径分...  相似文献   

19.
数学问题解答1994年2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876设ΔABC的外接圆O,另一圆O1与AB,AC相切于点Z,Y;且与O内切于P点,证明:ZY的中点为ΔABC的内心证明设ΔABC外接圆与内切圆的半径分别为R,r;O1的半径为x.由于O1与...  相似文献   

20.
初一年级1.50 .2 .令 C =1× 2× 3×…× 10 0 2 ,D =2× 4× 6×…× 2 0 0 4 .∵ A·C =B·D ,∴  AB =DC =2 10 0 2 .3.周长为 3× ( 43) 3 =6 4初二年级1.∵ p2 +q2 =p2 ·q2 , ∴  1p2 +1q2 =1.∴ 原式 =p|q|- q|p|.当 p <0 <q时 ,原式 =p2 +q2q·p =pq ,当q <0 <p时 ,原式 =- pq .图 12 .如图 1,由于ABCDEF的各内角都是钝角 ,那么AB、CD、EF三边所在直线 ;BC、DE、AF三边所在直线 ,分别可构成△PQR、△P′Q′R′ ,而∠P =∠ABC -∠PCB ,∠P′ =∠DE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