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合物纳米管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综述了聚合物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及研究现状。根据聚合物纳米管的制备机理和实施方法的不同 ,可分为三类 :(1)多孔模板法 ;(2 )线模板法 ;(3)自组装法。详细总结了各种方法制备聚合物纳米管的研究成果 ,展望了制备聚合物纳米管新技术的开发前景和聚合物纳米管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表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具有分子识别能力的新型高分子材料,以其吸附选择性好、色谱效率高、便于功能设计等优点在固相萃取、药物手性分离等领域取得了应用.本文介绍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主要制备方法,比较了不同的聚合物微球制备方法用于分子印迹技术中的特点,同时针对不同聚合方法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性能的影响作了相应评述,此外对其结构与性能的表征方法也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导电聚合物微米/纳米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模板及非模板法制备导电聚合物微米 /纳米管的基本合成方法 :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导电聚合物微米 /纳米管形成的因素 ;对导电聚合物微米 /纳米管的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中空多孔聚合物微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用分散聚合法制得粒径约为3μm的聚苯乙烯种子微球,通过溶胀,种子乳液聚合及萃取得到中空多孔聚合微球,使用扫描电镜检测了其中空多孔形貌和粒径,并讨论了成孔机理。  相似文献   

5.
纳米结构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在纳米结构高分子材料如纳米球、孔、管、线等方面的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应用进行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纳米管(PNT)是一类具有中空管状结构的高分子纳米材料, 模板法是制备管状高分子纳米材料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以自组装金属有机纳米管(MONT)为模板, 杈状多元胺和多元羧酸为前体分子, 利用杈状多元胺与MONT表面的铜离子配位络合, 在MONT表面上形成包覆层, 再与同样具有杈状结构的多元羧酸活化酯进行交联反应后, 去除掉内部的自组装模板, 从而制得具有良好水分散性的PNT.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差示扫描量热仪(DSC)、X射线衍射(XRD)和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对PNT的表面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当多元胺用量为MONT用量的0.4摩尔当量时, 交联产物的成管率最高, 达80%以上, 纳米管的长度大多为500 nm~3 μm、内径为60~100 nm、外径80~120 nm.  相似文献   

7.
开孔型聚合物微发泡材料制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发泡塑料是上世纪 80年代以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材料 ,其特点是孔径小 (一般在 1 0 μm以下 ) ,分布均匀 ,泡孔密度非常高 (一般大于 1 0 9个 /cm3 )。目前微发泡塑料制备技术已经比较成熟 ,也得到了不同类型的商业化制品。聚合物微孔材料是一种功能性材料 ,相互连通的微观孔洞结构使其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目前几种微孔材料成型的主要方法 ,讨论了微发泡成型技术用于制备开孔型微发泡材料的必要性。对几种关于开孔型聚合物微发泡材料制备技术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 ,其分别是不相容聚合物共混、泡孔合并模型、熔融挤出发泡、开孔剂法和气体浓度阈 (值 )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微孔成型机理各不相同 ,所制备的材料微观结构也各有特点。文献分析表明微发泡方法用于开孔型微孔材料的制备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模板法制备过渡金属Ru和Pd纳米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华  陶占良  高峰  陈军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10):1187-1190
本文以多孔氧化铝为模板,结合化学沉积法,制备了过渡金属Ru和Pd纳米管。采用XRD,SEM,TEM/HRTEM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条件如加热温度、溶液的浓度、气体的组成和流速等对反应产物的结构和形貌有着重要影响。在150~200 ℃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所得纳米管具有比较好的结晶化程度,尺寸均匀,管壁较薄,外径大约100 nm,管壁厚度为3~6 nm。  相似文献   

9.
自组装的氢氟酸掺杂的聚苯胺微/纳米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氢氟酸为掺杂剂,采用无模板法制得了高电导率(10-2-10-1S/cm)聚苯胺微/纳米管(d=85-420nm).当[HF]/[An]=0.5时所得微/纳米管的形成机率高达100%.发现微/纳米管的直径和电导率均随[HF]/[An]比例的增加而增加.FTIR,UV-Vis,XRD结构表征证明所得的聚苯胺微/纳米管为掺杂态.  相似文献   

10.
聚合物空心微球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及其广阔的应用,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制备聚合物空心微球的方法,如:自组装法、模板法、微乳液法等.并简要介绍了聚合物空心微球在医学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酚醛树脂(PF)为热交联物质,添加交联剂2,4,6-三[双(甲氧基甲基)氨基]-1,3,5-三嗪和产酸剂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表面带有精细微纳米图案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印章,采用热微接触印刷(hotμCP)技术制备热交联聚合物的微纳米图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接触角测量仪对精细结构图案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这种简单、快速、低成本的hotμCP法能够成功地实现热交联聚合物的图案化,且最小尺度可接近100nm.  相似文献   

12.
Acomposite photocatalyst, with branch-like BiOI/Bi2WO6 he-terojunction deposited on the polyacrylonitrile micro/nano composite fiber(PAN MNCF), was prepared via two step hydrothermal method. The products a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photoluminescence(PL) spectra, UV-Vis diffuse reflection spectroscopy(UV-Vis DRS) and time-resolved fluorescence spectra. The PAN/BiOI/Bi2WO6 micro/nano composite fiber(PAN/BiOI/Bi2WO6 MNCF) showed better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PAN MNCF or BiOI/Bi2WO6 powder, probably ascribed to the collective effect between PAN MNCF and BiOI/Bi2WO6 heterojunction. Significantly, the PAN/BiOI/Bi2WO6 MNCF could be easily recycled through filtration method, thus avoiding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3.
近二十多年来,如何从天然纤维素中分离微/纳纤丝和用其来增强高分子聚合物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研究以杨木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水解、恒温水浴振荡处理制备杨木微/纳纤丝。利用扫描电子显微和X射线衍射仪对制备的杨木微/纳纤丝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当酸处理条件为杨木纤维3g、浓H2SO4体积分数为15%、浓HCl体积分数为5%、恒温水浴60℃、振荡8h,可得到杨木微/纳纤丝,杨木微/纳纤丝宽度分布在200nm到1μm之间,长宽比约60~120,相度结晶度为77.59%。  相似文献   

14.
以谷氨酸氟硼酸(GluBF4)离子液体水溶液为反应介质,以物质的量比为1:6的二水合醋酸锌[Zn(Ac)2·2H2O]和氢氧化钠为原料,室温下制备前驱体,再微波辅助加热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粉体,获得了纳米结构微米尺寸纳米ZnO绒球.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BET)、能量色散谱(EDS)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所得产物为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粉体粒径20.4 nm,绒球比表面积为28.3 m2·g-1,产物纯度较高,收率95.3%.同时探讨了纳米ZnO绒球生成的可能机理.该纳米材料在日光下显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分别配制浓度为10 mg·L-1的100 mL甲基橙(MO)和甲基紫(MV)水溶液, 30 mg纳米氧化锌为光催化降解催化剂,太阳光激发下5 h脱色率分别达到74.3%和96.9%;溶液总有机碳(TOC)含量随光降解的进行缓慢下降;光催化剂重复利用5次,催化剂形貌不变、颜色不变,质量基本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因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孔隙率高、孔间结合性良好、易与纳米尺寸的活性物质结合等系列优异性能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归纳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发展;分类介绍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的研究进展和表征方法;同时概述了聚合物微/纳米纤维膜应用在过滤材料、医药、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6.
模板法是制备无机中空微纳米球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以苯乙烯为单体, 通过乳液聚合得到粒径约为620 nm的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 以磺化后的聚苯乙烯(PSS)微球为模板, 利用阴阳离子静电吸附作用, 将PSS与前驱体SnSO4中的Sn2+结合. 通过Sn2+在乙醇-水介质中的水解作用得到核-壳复合结构, 再经高温煅烧, 得到SnO2中空微纳米球. 实验对前驱体的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及模板选择等方面做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X 射线衍射(XRD)、红外(IR) 光谱、热重分析(TGA)、H2 程序升温还原(H2-TPR)、Brunauer-Emmett-Teller (BET)比表面积等技术深入探究SnO2中空微纳米球的结构, 并对比中空SnO2与实心粒子的氧化还原特性. BET和H2-TPR显示将SnO2制备成微纳米空心球后其比表面积增大, 表面氧空位明显增多, 氧化活性明显提高. 从IR 及XRD推断核-壳结构形成机理, 进而优化出简单合理的实验方案, 获得表面光滑、结构致密, 包覆厚度可控的SnO2中空微纳米球.  相似文献   

17.
以苯胺为单体, 过硫酸铵为氧化剂, 通过改变不同的掺杂剂, 采用"无模板"法合成了具有不同浸润性的聚苯胺微/纳米结构, 并得到超疏水聚苯胺微/纳米结构. 采用红外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聚苯胺微/纳米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聚苯胺微/纳米结构的接触角, 并通过Tafel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研究了不同疏水性的聚苯胺微/纳米结构在0.1 mol/L H2SO4溶液中对碳钢的腐蚀防护作用, 探讨了聚苯胺微/纳米结构的表面浸润性对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聚苯胺微/纳米结构疏水性的增强, 对碳钢的腐蚀防护作用增强, 当掺杂剂为全氟辛酸时所制备的超水聚苯胺微/纳米结构表现出最佳的防腐蚀性能(η= 94.70%).  相似文献   

18.
钒氧化物微/纳米空心球由于具有比表面积高、负载容量大、密度低等特性,在催化剂、传感器、锂离子电池、电池阴极材料等相关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本文综述了钒氧化物微/纳米空心球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软模板剂法、硬模板剂法、水热合成法和溶剂热合成法)及相关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导电聚合物微/纳米结构保留了轻质、类金属电导率和可逆化学和电化学特性,又具有纳米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尺寸和量子效应,它在电子器件、储能器件、传感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技术应用前景。其中,由于聚苯胺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和独特的质子酸掺杂和脱掺杂机制,使聚苯胺微/纳米结构的可控制备及其应用研究已成为当前导电聚合物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20.
微全分析系统专用微型电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芯片毛细管电泳(Chip-CE)是当前微全分析系统(μ-TAS)中最活跃的领域和发展前沿.Chip-CE包括微芯片、高压电源和检测器等3个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