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笔者长期从事海洋地球物理与构造地质的研究基础,以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海山时空分布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区内海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区内海山大部沿洋底大构造走向或构造走向交汇处且近NW向分布于84-120Ma和154-180Ma的中生代洋壳上,全文是笔者长期研究基础上的总结,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海洋地质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构造地质特征和海山时空分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磁条带分布、断裂构造分布、大火成岩省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内海山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随着地球物理调查的深入和大洋钻探资料的积累,科研工作者在近十几年逐渐明晰了分布于太平洋洋底的海山和裂隙断裂带、海脊、海底高原与海隆等构造.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海洋地质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中西太平洋海山区的构造地质特征和海洋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磁条带分布、断裂构造分布、大火成岩省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区内海山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水城断陷的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城断陷属滇黔桂裂谷的次一级的构造单元,在大地构造演化,岩相古地理,对菱铁矿及铅锌矿等矿产的成矿控制方面均具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城断陷在伸展期的显著特点是不对乐变形,垭都-蟒洞断裂始于都匀运动,其伸展模式是以该断层为主拆离断层的单剪模式,水城断陷的演化可分为早期断裂,中期强烈沉降,后期基性岩喷溢,晚期封闭消亡和燕山期构造反转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多宝山东部地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宝山东部地区处于兴蒙造山带东段大兴安岭造山带和松嫩-张广才岭地块的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岛弧-活动大陆边缘的环境,具有高A;低K、Na的特点。中奥陶世钙碱性火山喷发形成了多宝山组岛弧火山岩建造,晚奥陶世-晚志留世地壳下沉,海水不断加深,沉积了上奥陶统裸河组、爱辉组;志留纪早期深水环境中沉积了细碎屑岩,志留纪中晚期水域缩小,海水逐渐变浅,沉积了浅海-滨海相志留统黄花沟组、中志留统八十里小河组石英砂岩;自晚志留世开始,盆地重新拉张沉降,海侵作用逐渐加大,沉积了滨-浅海相的卧都河组粗碎屑岩;至中泥盆世呈现较大的海泛期,沉积了上志留统-中泥盆统泥鳅河组,华力西期沿五道沟-泥鳅河一带发生陆陆碰撞造山,引发了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宝力高庙期中酸性钙碱质火山喷发,形成上石炭统-下二叠统宝力高庙组,期间岩浆热液活动使地层中的金属元素迁出而形成矿床。  相似文献   

6.
印度洋一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持续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Reynolds&Smith重构的1950-1998年月平均SST资料分析了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SSTA的持续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将有明显差异的SSTA持续性特征的海区分为3类全年各月持续性好的区域,主要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马蹄形海域、赤道中东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在10个月以上;全年各月持续性差的区域,主要包括西北太平洋、东亚沿海和东南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各月持续性有季节性变化的区域,主要包括赤道东太平洋,南海.SSTA持续性的整体空间分布存在冬夏两种主要分布型,夏季型SSTA的持续性要比冬季好.冬夏间SSTA持续性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和东亚沿海、南海区域,由冬季转入夏季时,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持续性由差变好,东亚沿海、南海地区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7.
用Reynolds&Smith重构的1950-1998年月平均SST资料分析了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距平SSTA的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SSTA的持续性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可将有明显差异的SSTA持续性特征的海区分为3类:全年各月持续性好的区域,主要包括热带中东太平洋马蹄形海域、赤道中东印度洋、热带西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在10个月以上;全年各月持续性差的区域,主要包括西北太平洋、东亚沿海和东南太平洋,持续时间一般为3个月左右;各月持续性有季节性变化的区域,主要包括赤道东太平洋,南海。SSTA持续性的整体空间分布存在冬夏两种主要分布型,夏季型SSTA的持续性要比冬季好。冬夏间SSTA持续性最明显的差异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和东亚沿海、南海区域,由冬季转入夏季时,赤道东太平洋SSTA的持续性由差变好,东亚沿海、南海地区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8.
MT构造碳酸盐岩(Molar-tooth structure carbonate)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尽管其成因至今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但其独特的地质特征和重要的地质意义使得它越来越引起地学界的重视.文中报道了在凌源中元古界雾迷山组中发现MT构造.通过对雾迷山组MT宏观、微观特征的详细观察,常量和微量元素以及碳、氧同位素分析和综合研究表明,MT断续发育于上部灰岩段,有细纺锤形、碎屑状、细长条带状(和/或肠状)及小瘤状(或不规则形态)等4种类型,其形态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MT发育层位Sr/Ba和Ca/Mg较高,相比邻近不发育MT的层位,分别表现为高艿δ13C和低δ8O.MT构造岩石学、形态学及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形成于潮间带下部至风暴浪基面附近的潮下带环境,背景条件具有气候温暖、海水碳酸钙过饱和、生物产率较高,局部菌藻类生物富集的特点,碳酸钙软泥钙化速度快,菌藻类生物具有催生MT的作用.雾迷山组MT与同样发育MT的北美中元古界Belt超群及俄罗斯里菲系碳同位素具有良好的对比关系,它是区域和全球前寒武系对比的良好标志.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石炭-第四纪概括为一次大构造旋回。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4个阶段,即克拉通边缘坳陷、前陆盆地、断陷-坳陷、复合前陆盆地阶段。地层组合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依据该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分出4个构造-地层组合。  相似文献   

10.
环阿瓦提凹陷区(环阿区)的油气勘探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钻探技术及认识程度的提高,对环阿区油气勘探前景,尤其是对潜在有利构造带进行重新评估显得十分迫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A井区已有钻探及新旧地震资料,通过开展系统的地层、构造解释与关键层位(第三系底、中上奥陶灰岩顶)构造图编制,揭示该井区中新生界为一完整的、轴向NW—SE的线状挤压背斜,古生界则为一个大型的冲断盐丘穹隆状背斜,古生界盐构造的解释与前期认识有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其油气地质条件,得出该井区具有构造圈闭规模大、毗邻中上奥陶统闭塞海湾相烃源岩、裂缝性储层发育、盖层条件好、海西晚期(二叠纪末)形成古构造圈闭、印支—喜山期继承性隆起且处于油气运移和充注中心等较为有利的油气地质条件。其不利因素为埋藏较深(达6 400~7 500 m),且可能受到东北部大型火山侵入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汉阴县北部志留系岩金矿田是陕西省矿产资源规划优选的贵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勘查评价区带。本次主要研究工作区以汉阴县北部铁佛-汉滨区流芳金矿带为主,通过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野外调查、总结该金矿田的地质特征,为加快该岩金矿田评价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石炭 -第四纪概括为一次大构造旋回。盆地构造演化可分为 4个阶段 ,即克拉通边缘坳陷、前陆盆地、断陷 -坳陷、复合前陆盆地阶段。地层组合明显受构造作用控制 ,依据该盆地构造、沉积发育特征可划分出 4个构造 -地层组合  相似文献   

13.
李甘 《广东科技》2013,(10):166+118
构造地质学是一门研究地壳或岩石圈的地质构造的基础学科,它在工程地质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保障。阐述了构造地质和工程地质的关系,分析了构造地质用于工程地质方面的具体方面,希望能给同行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广西都庞岭地区南竹河锡多金属矿床矿脉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具有"线性递变不等距"规律.矿脉矿石品位在平面上具有"中富侧贫",在垂向上具有"上富下贫"的特征.矿脉的矿化在平面上的分带性为"北部富锡,南部富钨". 矿床垂直构造分带性为"三层楼"分带模式.NNE向断裂和NW-NNW向断裂联合控矿是区内最重要的控矿规律.成矿分为两期:燕山早期形成NNE向矿脉,是矿区的主要成矿期;燕山中期形成NW-NNW向矿脉,是次要成矿期.  相似文献   

15.
煤田构造预测中的数学地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数学地质方法在煤田构造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成果,给出构造曲面的立体型态模拟,模糊数学方法,判别分析以及曲面磨光法等煤田构造特征的研究与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研究实例。  相似文献   

16.
白云岩顶垂体与石英二长岩或中细粒花岗岩接触,形成区内广泛而复杂的接触带构造,根据接触带不同部位,将矿区划分为北接触带、西接带、南接触带、东接触带与底部接触带.于城铁矿受接触带构造控制,形成矽卡岩型磁铁矿床.  相似文献   

17.
南堡凹陷第三纪构造特征及火山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南堡凹陷第三纪构造特征及火山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南堡凹陷第三纪以来构造发育和主干断层的活动具分期性,并控制了凹陷的形成、演化和沉积中心的转移。凹陷中新生代火山作用强烈,也具有多期性。断裂活动及火山作用的分期和规模与盆地演化过程有很好的对应性,这对含油气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45年北太平洋海表风速特征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来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1957年8月—2002年7月逐6 h的ERA-40海表10 m风场资料,统计分析了近45年期间北太平洋海表风场的月变化特征,以及多年平均海表风速的分布特征,为海洋水文保障、海洋工程等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北太平洋的海表风场具有明显的月变化特征,10月至来年2月的风速整体高于其余月份。(2)从年平均风速来看,阿留申群岛附近海域为北太平洋年平均风速的明显大值中心,年平均风速基本在8 m/s以上;中纬度海域的年平均风速在6~7 m/s;15°N-20°N的东部海域存在一相对大值区,年平均风速在7 m/s以上;赤道西部海域的年平均风速较小,基本在4 m/s以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地质勘探和井下地质调查,总结了顶峰山井田的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井田的构造成因和构造对煤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ETM图像解译,结合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西昆仑造山带及其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归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西昆仑归属于青藏大陆边缘造山带,构造运动学机制为由南向北剪切逆冲,形成强劲的剪切推覆带,塔里木南缘表现为由北向南俯冲,认为盖孜-库斯拉甫断裂是青藏大陆与塔里木大陆的控制性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