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观音湖为例,30名参与者以随机顺序安排到三个样地进行交叉实验,通过可穿戴眼动追踪技术及主观问卷来探讨不同声景感知下的校园景观的恢复性效益。结果表明:(1)在主观恢复性评价上,综合恢复性评分依次是水流组(5.43±0.75)>安静组(5.17±0.70)>噪声组(4.77±0.97),且三组声景类型存在显著差异(P<0.01)。(2)在视觉认知上,相较于噪声组和安静组,水流组的注视次数最少(302.25±70.93),平均注视时间最长(323.77±155.52 ms),而瞳孔直径在三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意义。(3)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发现,不同声景感知会影响视觉感知的过程,水流声会引导对水体的关注,噪声会引导对人工景物的关注,安静环境下对自然景物的关注较多。因此,校园声景观的营建,有利于创造更具恢复性潜力的环境,将水流声引入景观中是提高恢复潜力的较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45,50,55,60 dB(A)等4种声压级下的鸟叫声、流水声和安静状态(背景噪声为38 dB(A))的恢复性效应.结果表明:声压级大小对鸟叫声和流水声的注意力和心理恢复效果均存在重要影响,45 dB(A)的鸟叫声和流水声对心理状态的恢复效果最好,50 dB(A)的鸟叫声和流水声对注意力表现的恢复效果最好;鸟叫声、流水声状态(45,50 dB(A))与安静状态对比,鸟叫声和流水声的注意力恢复效果和心理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安静状态.此外,在各种声压级下,鸟叫声和流水声的注意力恢复效果和心理恢复效果均无显著差异,在45,50 dB(A)下,鸟叫声的注意力恢复效果和心理恢复效果均略高于流水声.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环境设计中声景相关的艺术和技术问题,从历史文化视角对声景的内涵进行挖掘,从技术角度研究声环境中声音、环境、人的关系和声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文章探讨了自然声景与文化内涵、都市声景与城市意境和声景设计中的环境特性,提出在城市设计、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和环境设计中可融入声音景观这一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4.
声景理念的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一个新兴的声学研究领域———声景的研究;首先讨论了声景研究的缘起,然后提出声景的概念,即一种强调个体或社会感知和理解的方式的声环境,并从声景的三要素(声音、听者和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声景理念作出解析,深化了对声景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295个样本数据的因子分析表明,游客对南音文化旅游的感知满意度较高,但亦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南音游客感知满意度主要受4个因子的影响,按其重要度从大到小排序分别是真实性感知、舞台语境感知、体验性感知和基础设施感知。可通过构造真实性的文化语境空间,拓展游客舞台感知的内涵,丰富体验活动,打造完善的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途径,激发游客的文化和历史情感,并使之与当地的自然资源与其他类别人文资源深度融合,提升南音文化旅游的游客感知满意度,打造表演艺术类非物质化文化遗产独具一格的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6.
量子力学中绘景的概念是经典力学中参照系概念的推广.本文讨论量子力学中常用的两种绘景的比较,便于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量子力学知识.  相似文献   

7.
缓刑是一种附条件的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而恢复性司法则是对犯罪的一种反应方式和处理方法。两者的内涵虽然不同.但在价值取向上却有着共同的追求:两者都强调刑罚的轻缓化和非监禁性,都推崇社区矫正的行刑理念,都彰显了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8.
通过植物的建造功能,将景观空间分为5种类型.运用实验研究法,将这5类景观空间的图像及常见声元素在实验室内组合播放.对比引入声元素前后受试者对景观空间的评价结果,探讨并验证常见声元素对5类景观空间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声元素的引入对不同类型景观空间的景观感知评价存在显著影响,常见声元素对景观感知评价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9.
量子力学的绘景与绘景变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量子力学的物理图象,即薛定谔绘景、海森伯绘景以及两者之间的绘景变换。应用绘景变换,推导证明运动方程的海森伯形式:(d/dt)A_t=(1/ih)[A_t H_t]。  相似文献   

10.
刘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21):6107-6110,6133
大多数环境声是不和谐的,比语声和乐声更加不平稳。针对传统时频分析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听觉感知的环境声特征提取方法。针对研究的小样本问题,采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作为分类算法,对环境声进行分类。仿真结果表明所用特征及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技术的二阶差分MFCC特征,尝试解决声景学中基调声与非基调声二分类这一具有“人文色彩”的主观分类任务。以老北京中轴线的声景样本数据集为例,根据本文设计的网络模型结构,使用该二阶差分MFCC特征训练的二分类器对于声景基调声的识别准确率达到80.23%,远优于单独使用RMS和Mel频谱特征,以及联合使用RMS与二阶差分MFCC特征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从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出发,基于卡普兰等学者提出的恢复性环境理论,探究构建具有一定恢复性效益的大学校园林下空间景观的方式。文章以实地调研的三所国内高校林下空间现状为基础,选取空间类型与色彩组合作为影响因素,参考Han基于Kaplan&Kaplan和Ulrich的理论编制的短版修订恢复量表(the short-version revised restoration scale, SRRS)制作具有评价机制的问卷,获取大学生对于校园林下空间的看法,得出结论,并应用于后续对南京农业大学林下空间的分析中,提出优化策略,旨在为强化大学校园林下空间的健康恢复作用和营造健康恢复型校园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几种经典评价方法的缺点,通过引入人眼的主观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感知与学习(visual perception and learning,VPL)的方法,以解决人类视觉系统(human vision system,HVS)多通道评价融合的不稳定性。借助反向传播(back propagation,BP)神经网络构建了评价融合模型,分别对几种视觉感知算法的多通道评价进行融合,并基于回归函数对视觉感知算法的结果进行二次互补融合。结果表明,相对于现有主流方法,本文所提方法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选取第3、5、7、9、11、13、15、17、19、21共10个临界带的频率范围,针对5、10、20、30、50、100个频率成分等6种频率组合的多频声信号,进行了同一临界带的多频声和窄带白噪声的听觉感知分辨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频率成分个数的增加,多频声与窄带白噪声越来越难以区分;而当频率成分个数确定时,高频段临界带的多频声与窄带白噪声更难以区分.上述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耳的频率分辨能力,即人耳的频率分辨率与临界带有关,临界带序号越大,频率分辨率越差,多频声的感知效果就越接近窄带白噪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3、5、7、9、11、13、15、17、19、21等10个临界带的频率范围,针对5、10、20、30、50、100个频率成分等6种频率组合的多频声信号,进行了同一临界带的多频声和窄带白噪声的听觉感知分辨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频率成分个数的增加,多频声与窄带白噪声越来越难于区分。而当频率成分个数确定时,高频段临界带的多频声与窄带白噪声更难于区分。上述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耳的频率分辨能力,即人耳的频率分辨率与临界带有关,临界带序号越大,频率分辨率越差,多频声就越接近窄带白噪声。对第9临界带,频率分辨率约为4Hz。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的意境理论从思考"境"与"象"到探讨"情"与"景",经历了一个自发的却内在地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过程,审视这一发展过程对于我们把握意境理论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户部巷吸引力要素的问卷调查结果,深入地分析了户部巷诸吸引力要素与旅游者感知间的关系,构建户部巷吸引力感知体系,通过旅游者对户部巷吸引力感知的评价,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李克特五点尺度量表发来探求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和旅游者对户部巷的满意程度.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有效的提升策略,来为户部巷更好地规划和营销作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借用"北漂"的概念,景德镇也聚集了一大批从外地来景德镇发展的艺术家,他们有的是在纯艺术领域已经有所建树的老艺术家,倾慕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材质与氛围;有的是在其他陶瓷产区对陶瓷已经有所接触,希望借助景德镇艺术天堂的灵性来成就自己的艺术之路。艺术与谋生、需求与偶然,就这样交织出景德镇历史的文化积淀与现实的融合与创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河南科学》2017,(10):1708-1715
以秦岭金丝峡景区作为研究区域,从减灾知识、减灾态度和减灾行为3个方面构建游客暴雨灾害风险感知评价体系和调查问卷,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指数模型定量计算风险感知指数,最后对游客风险感知能力和个体差异性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在金丝峡景区游客减灾知识缺乏,减灾态度积极,减灾行为还有待提高,游客综合风险感知能力较差;受生活阅历、教育程度以及受灾经历的影响,面对暴雨灾害时,游客的风险感知能力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20.
针对音长对语音响度感知的影响即时间积分效应,采用行为学测试方法,包括量值估计法、自适应迫选法、多模态匹配法,并对多模态匹配法进行了改进,将颜色感知应用于响度评估中。为了定量分析响度感知的时间积分效应,采用指数函数对响度感知随音长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数学建模。作为参考,将1kHz纯音也用于响度感知时间积分效应的实验中,以便与复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照比较。另外,不同的测试方法间也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价参数包括单个被试内的重复测试方差、被试间的个体差异和实验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元音的响度感知时间积分效应与纯音的结果相似,即响度随音长有先逐渐增大、后趋于饱和的趋势,且建模分析得到的时间常数均在200ms左右。改进的跨模态匹配方法在实验稳定性和高效性上均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