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以两种新荧光蛋白MiCy,mKo为传能对并应用供体光漂白法测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效率.首先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表达纯化了这两种蛋白,并测量了荧光光谱及光漂白性质,表明MiCy极易光漂白而mKo抗光漂白.进一步以Ni-NTA-agarose为FRET模型,在Confocal上对MiCy进行光漂白时间常数的测量,并计算了FRET效率.结果表明MiCy-mKo传能对适合用供体光漂白法测量FRET效率,此传能对将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二氯甲烷溶液中2-(2-羟基-5-氨基苯基)苯并咪唑(NH_2-HBI)和5-(4-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NH_2-TPP)两分子之间的能量转移作用,测定了NH_2-HBI与NH_2-TPP作用的结合比及能量转移参数.结果表明,在光的激发作用下,形成了以NH_2-HBI为能量供体、NH_2-TPP为能量受体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体系,同时发生了NH_2-HBI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与FRET的耦合作用, NH_2-HBI分子的醇式构型与酮式构型的荧光都被部分的猝灭,而NH_2-TPP的荧光却明显的增强.两分子形成了1∶1的供体-受体作用分子对,体系的FRET能量转移效率(E_(FRET))为0.114,临界能量转移距离(R_0)为2.293nm,供-受体之间的距离(r)为3.227 nm.  相似文献   

3.
徐之冀  严拯宇  祁争健  查隽 《化学通报》2016,79(12):1173-1177
在水溶液中,量子点与有机荧光染料之间可能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本文以发射波长470nm的Cd S量子点为供体,曙红Y为受体,建立了Cd S量子点-曙红Y的FRET体系,研究了该体系的FRET参数。该体系受体供体数目比为8,猝灭效率为45.6%,增强效率为20.1%;供体-受体间的距离为4.4nm;临界能量转移距离为2.4nm。  相似文献   

4.
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罗红霉素、阿奇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结合反应,表明两者以摩尔比1:1结合,结合常数分别为K=3.6×104L·mol-1,K=7.2×104L·mol-1.根据Forster无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算了牛血清白蛋白与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给体-受体间作用距离分别为0.49,1.58 nm,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0.738,0.779.罗红霉素或阿奇霉素对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为由于两者之间的结合反应而引起的静态猝灭过程.  相似文献   

5.
以巯基乙酸为修饰剂,水相合成不同尺寸的CdTe量子点(QDs),研究不同发射波长的CdTe QDs与罗丹明6G(R6G)之间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规律。结果发现,以发射波长为515nm的CdTe QDs为供体与R6G能量转移效率为58.5%,以R6G为供体与发射波长为605nm的CdTe QDs能量转移效率为49.4%,即在CdTe QDs-R6G的FRET体系中,量子点既可作为供体也可作为受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CdTe QDs(供体)-R6G(第一受体)-CdTe QDs(第二受体)的三元FRET体系,并研究了其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以光谱技术与微量热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水溶液中金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结合作用的热力学性质.荧光猝灭法测得该反应的结合常数K=2.09×105L/mol,结合位点数n=1.75,微量法测得反应的焓变△rHm= -17.50 kJ/mol; 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得到授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1=1.67 nm, r2=1.46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1=0.41, E2=0.66). 金霉素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间有较强的结合作用, 且结合力以疏水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7.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水溶液中利福平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问的结合反应,讨论了利福平对蛋白质内源荧光的猝灭机理,测定了结合常数(KA=3.1×10-5L·mol-1)和结合位点数(n=1.06).依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确定了供体-受体间的结合距离(r=3.89 nm)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利福平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pH=7.40),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双醋瑞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采用2种方法计算不同温度下其结合常数KA、结合位点数n,同时对2种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双醋瑞因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作用力类型。 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原理,确定了双醋瑞因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结合时供能体 受能体间的作用距离和能量转移效率,并用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双醋瑞因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 结果表明,双醋瑞因与人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是以静态猝灭为主;结合距离r=2.88 nm,能量转移效率E=0.273 8,二者主要凭借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9.
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利用荧光猝灭反应测得它们之间结合常数K=1.49×105L/mol,结合位点数n=9.77,依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制,测得供体 受体间结合距离R=3.09nm和能量转移效率E=0.443。认为小檗碱在BSA的位置阻断了酪氨酸残基与色氨酸残基之间的能量转移,导致BSA的荧光猝灭。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CdSe/Cd_xZn_(1-x)S核/合金壳量子点(QDs)作为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FRET)的供体,通过巯基络合作用在其表面修饰一层L-半胱氨酸(Cys)分子,赋予QDs优异的水溶性能,再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将罗丹明B(RhB)构筑于QDs-Cys表面,获得了一类新型的水溶性FRET体系.采用荧光光谱分析了pH以及供受体浓度比对FRET能量转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静电结合构筑的QDs-Cys-RhB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对pH和供受体浓度具有敏感的荧光信号响应性能.当pH从10降到7时,FRET体系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率由49.39%增加到58.99%;当供受体浓度比为3:1时,FRET体系的能量转移效率高达61.09%.由此可见,通过表面络合与静电相互作用构筑的QDs-Cys-RhB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具有优异的光信号响应性,可以作为一类灵敏、精确的可调式比率型荧光探针,在生物检测、免疫分子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