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庆举 《光子学报》2006,35(11):1636-1639
通过在不同的环境气压下拍摄脉冲激光烧蚀金属Cu诱导产生的发光羽,获取了不同区域具有不同颜色特征的发光羽照片.结果发现:发光羽的颜色随环境气压的改变而变化.采用空间分辨光谱技术,测定了激光诱导金属Cu靶产生发光羽辐射强度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烧蚀环境气压对发光羽辐射强度的影响.研究了脉冲激光烧蚀Cu表面诱导发光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可能的发光羽分区模型,对发光羽的不同区域发光粒子的激发机理进行了探讨,并用之定性地解释了所观察的实验现象.结果分析表明:脉冲激光诱导Cu产生的发光羽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不同区域的发光机理不同,Cu原子和Cu离子的激发机理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2.
激光脉冲绝对相位对产生阿秒脉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用超短激光脉冲产生和测量阿秒脉冲的过程中,绝对相位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讨论了绝对相位对阿秒脉冲的产生和激光振荡的关系的影响,发现高次谐波的产生过程非常稳定,阿秒脉冲和驱动它的激光振荡之间的稳定的相位关系并不会受绝对相位的随机性的破坏,从而为采用交叉相关技术直接测量由强场原子高次谐波过程产生的阿秒脉冲宽度提供了理论依据,正确解释了文献[13]上报道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一种用于超快速同步扫描诊断技术的高稳定CPM环型染料激光器,激光器通过多层电介质反射镜弥散进行啁啾补偿,激光器输出脉宽45fs。  相似文献   

4.
姚志欣  潘佰良 《物理》2002,31(11):713-718
评述了脉冲放电激励的金属蒸气激光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根据激光发射过程,分别阐述了自终止跃迁激光和碰撞辐射复合激光的机理,报道了作者课题组最近在相关领域研究取得的新进展:包括共振-亚稳跃迁激光和复合激光的交替振荡现象,不同介质多谱线激光同时振荡现象以及碱土金属卤化物多谱线激光的实现和新发现的M-M跃迁激光。  相似文献   

5.
设计和制作了新型结构的金属蒸气激光放电管.用钡为激光介质,通过纵向高频快脉冲放电激励,在国内首次实现波长为113μm和150μm的红外钡蒸气激光振荡,激光成分主要集中在150μm这条谱线上,激光输出功率和功率密度分别达12W和333mWcm3.测量并讨论了各工作参量和激光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陈高  杨玉军  郭福明 《物理学报》2013,62(7):73203-073203
通过数值求解一维含时薛定谔方程, 本文研究了具有特定波长的双色激光脉冲与氦原子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和阿秒脉冲, 这里双色激光脉冲由5 fs较低强度基频钛宝石主脉冲与另一束较高强度的1330 nm 红外附加脉冲构成. 研究发现, 若两束脉冲之间的相对相位选择合适, 可以获得宽带连续辐射的高次谐波谱, 叠加该连续辐射谱可获得脉宽为38 as的孤立短脉冲. 进一步研究发现, 不同于以往孤立阿秒脉冲研究中选出长、短量子路径之一作为辐射源, 这里单阿秒脉冲来源于长、短两个量子路径的贡献, 只是这两个量子路径在很宽的谐波次数变化范围内辐射时刻比较集中. 关键词: 双色激光脉冲 阿秒脉冲 量子路径  相似文献   

7.
脉冲激光烧蚀Ge产生等离子体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激光烧蚀半导体材料Ge初期的特点,建立了1维的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对波长为248 nm、脉宽为17 ns、峰值功率密度为4×108 W/cm2的KrF脉冲激光在133.32 Pa氦气环境下烧蚀Ge产生等离子体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个激光脉冲对靶的烧蚀深度达到55 nm,蒸气膨胀前端由于压缩背景气体产生压缩冲击波, 波前的速度最大,温度很高。从不同时刻的电离率分布图中得出,在靶面附近区域,Ge的1阶电离始终占优势;在中心区域,脉冲作用时间内,Ge的2阶电离率比1阶电离率大,脉冲结束后,Ge的2阶电离率下降,1阶电离率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激光烧蚀半导体材料Ge初期的特点,建立了1维的热传导和流体动力学模型。对波长为248 nm、脉宽为17 ns、峰值功率密度为4×108 W/cm2的KrF脉冲激光在133.32 Pa氦气环境下烧蚀Ge产生等离子体的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个激光脉冲对靶的烧蚀深度达到55 nm,蒸气膨胀前端由于压缩背景气体产生压缩冲击波, 波前的速度最大,温度很高。从不同时刻的电离率分布图中得出,在靶面附近区域,Ge的1阶电离始终占优势;在中心区域,脉冲作用时间内,Ge的2阶电离率比1阶电离率大,脉冲结束后,Ge的2阶电离率下降,1阶电离率逐渐变大。  相似文献   

9.
设计和制作了新型结构的金属蒸气激光放电管.用钡为激光介质,通过纵向高频快脉冲放电激励,在国内首次实现波长为1.13μm和1.50μm的红外钡蒸气激光振荡,激光成分主要集中在1.50μm这条谱线上,激光输出功率和功率密度分别达1.2W和33.3mW/cm3.测量并讨论了各工作参量和激光输出特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飞秒超短脉冲激光加热金属平面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智  李儒新  余玮  张正泉  徐至展 《光学学报》2000,20(10):297-1304
从能流分析出发,对飞秒超短脉冲激光与金属平面靶相互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理论研究,对其中主要物理过程的能流损耗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根据一维,双温热扩散模型推导了自由电子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并从理论上推导了超短脉冲近似假设成立的脉宽范围和在此条件下自由电子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表达式.  相似文献   

11.
黄庆举 《光子学报》2006,35(12):1818-1822
通过测定Nd∶YAG脉冲激光烧蚀金属Cu诱导产生光谱线及其强度随时间与空间的分布,结果表明等离子体辐射光谱线由原子光谱线、离子光谱线及连续辐射背景光组成,Cu原子光谱线的数目不仅比离子光谱线多,而且辐射强度比离子光谱线的大,以连续辐射背景光的辐射强度为最弱;原子光谱线的发光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离子光谱线发光范围中等,持续时间中长;连续辐射背景光的发光范围最小,持续时间最短.讨论了激光诱导发光的机理,认为等离子体羽中连续辐射背景光主要来自近靶处高能电子的韧致辐射和电子与离子的复合激发,原子和离子光谱线主要由等离子体中高能电子的碰撞传能激发所引起,并用之较好地解释了所观察的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王正荣  张伯珩 《光子学报》1996,25(11):1048-1053
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运动粒子瞬态激光全息测试仪”电子线路.该电路经严格的逻辑设计及计算,采用了10MHz时钟电路,并将1MHz的时钟信号巧妙地引入门控电路中,同时在技术上采用了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了可能产生0.1μs的随机误差,时间间隔达到了(1~9)±0.1μs的精度,所输出的激光双脉冲能量接近,整机抗干抗能力强,一次性试验成功率高,可精确地测量雾化粒子场中的微粒的速度、形状、大小及其分布,收到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飞秒激光在激光核聚变、卫星精密测距、激光微加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是产生太赫兹波的主要泵浦源。介绍了国内外飞秒激光脉冲宽度和脉冲波形的测试方法,比较了自相关法、频率分辨光学快门法、光谱相位相干直接电场重构法的优缺点。自相关法具有脉宽测量范围广、结构简单等特点,但不具备脉冲波形测试能力。光谱相位相干直接电场重构法对待测激光光束质量要求较高, 不适合大量程范围激光脉宽快速测量。为满足10 fs~5 ps大量程范围超短激光脉冲宽度和脉冲波形的测试需求,采用自相关法及二次谐波频率分辨光学开关法研制飞秒激光脉冲宽度和脉冲波形测试仪,时间分辨率优于2 fs。  相似文献   

15.
脉冲激光引信发射接收模块的电磁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脉冲激光引信应用于中小口径常规弹药过程,由于体积严格受限而造成引信内部电磁干扰严重的问题,结合发射、接收模块工作原理,说明在其内部采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射、接收模块电磁干扰产生机理,提出采用双重屏蔽方法抑制辐射干扰,采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缓冲网络和共差模合成扼流圈结合的多重滤波技术抑制传导干扰。对各措施作用效果进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厚度为1.55 mm钢材料对辐射干扰具有良好屏蔽效果;接收模块输出干扰信号峰峰值减小至70 mV,约为原干扰信号的1/40。这些方法大幅度降低了脉冲激光引信内部的电磁干扰,且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6.
针对脉冲激光引信应用于中小口径常规弹药过程,由于体积严格受限而造成引信内部电磁干扰严重的问题,结合发射、接收模块工作原理,说明在其内部采取电磁干扰抑制措施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发射、接收模块电磁干扰产生机理,提出采用双重屏蔽方法抑制辐射干扰,采用线性阻抗稳定网络、缓冲网络和共差模合成扼流圈结合的多重滤波技术抑制传导干扰。对各措施作用效果进行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厚度为1.55 mm钢材料对辐射干扰具有良好屏蔽效果;接收模块输出干扰信号峰峰值减小至70 mV,约为原干扰信号的1/40。这些方法大幅度降低了脉冲激光引信内部的电磁干扰,且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超短光脉冲的概念、产生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可以产生纯电子学所不能产生的超短脉冲.自从激光诞生以来,超短光脉冲的产生、控制及其应用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本文就超短光脉冲的概念、产生方法及其多领域的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延迟双脉冲激光产生大气等离子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可  易佑民  李良波 《物理学报》2012,61(22):307-313
利用马赫-曾德尔干涉仪获得了延迟双脉冲激光和三种单脉冲激光产生大气等离子体的时间序列干涉图,得到了等离子体中心区域在不同时刻的电子密度.把延迟双脉冲激光与三种单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第二束光作用后的相同时刻,延迟双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大于三种单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对注入相同能量的延迟双脉冲激光与单脉冲激光产生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时间变化进行理论分析的结果表明:延迟双脉冲激光的第二束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使得作用结束时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增加得很多,进而造成了第二束光作用后延迟双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大于单脉冲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电子密度.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注入能量相同时延迟双脉冲激光有效延长了等离子体的存在时间.  相似文献   

19.
在一台磷酸盐Nd:glass振荡器上,利用负反馈控制锁模技术。获得了稳定的,接近变换极限的ps激光单脉冲输出,为固体激光高亮度源提供了良好的种子光。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了在较低的泵浦功率密度(10^10W/cm^2)产生光谱连续覆盖(400~870)nm,持续时间为80fs,重复频率为8kHz的高重复频率“白光”超短脉冲的实际实验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