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菁染料的研究及应用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它们在生物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本文就近几年菁染料及其衍生物在生物医疗方面的研究及进展情况加以综述,特别阐述了这类染料用作荧光探针在生物大分子标识以及作为光敏剂在光动力疗法(PDT)中用于恶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兼具诸如近红外激发、暗场成像、避免荧光漂白和光致毒、定靶激发、高横向分辨率与纵向分辨率、降低生物组织吸光系数及降低组织自发荧光干扰等特点而显著地优于单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锐利的工具。而用于像离子的含量及其对生理的影响、离子参与的生理活动机制、离子与分子的作用、特定分子的分布及其相互作用等方面研究的双光子荧光探针,是实现成像的关键。双光子荧光探针的研究旨在促进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应用的发展,促进生命科学、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双光子荧光探针所隶属的化学这一学科的发展。因此对双光子荧光探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文综述了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的优点、双光子荧光探针设计的原理及双光子荧光探针在离子分析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这类荧光探针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电荷转移引发的聚合近年来受到人们的广泛注意,许多电子给体,如芳香族的胺、醚、硫醚以及含氮芳杂环化合物,都可引发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等负性单体光聚合,研究表明,其聚合都是通过电荷转移机制引发的[1-3]。 相似文献
4.
荧光探针法研究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芘为荧光探针,探讨了有机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聚合过程中,芘的第一振动峰(373 nm处)与第三振动峰(384 nm处)荧光强度的比值I1/I3与乳化剂、有机硅单体(D4)和引发剂(KPS)用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聚合过程中探针芘的I1/I3峰值与单体转化率及乳胶粒形态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了核壳结构有机硅-丙烯酸酯乳液的聚合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探针芘的I1/I3峰值随乳化剂用量,D4用量,KPS用量不同发生相应的变化,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大.当乳化剂用量、D4用量、KPS与总单体的质量比依次为2 g、8 g、0.7%时,得到的乳液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聚合反应过程中,当种子乳胶粒转变为核壳乳胶粒时,芘的I1/I3峰值仍呈现出明显的转变,说明有机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因此,荧光探针可用于研究有机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聚合反应进程. 相似文献
5.
荧光探针法研究可聚合有机分子(BMDM)/二苯醚的凝胶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荧光素作荧光探针 ,研究了可聚合凝胶因子 4,4′ 二 (α 甲基丙烯酰氧基 1 ,3 亚乙氧基羰基丙酰氨基 )二苯甲烷 (BMDM)在二苯醚的凝胶化过程中的聚集状态 .研究结果发现 ,与荧光素在二苯醚溶液中的荧光光谱相比 ,在凝胶中出现了 1 0~2 5nm的红移 ;而且发现分子凝胶的凝胶化时间随着BMDM浓度的增加而减小 .偏振荧光法研究分子凝胶的取向发现 ,该分子凝胶的形成过程是从各向同性的溶液(P0 =0 )向各向异性的溶胶 (P>0 )转变 ,再向各向同性的凝胶 (Pgel≈ 0 )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7.
宋文婷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2014,4(1)
以胺甲基苯并咪唑和水杨醛为原料设计合成了一个苯并咪唑衍生物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探寻其对常见阴阳离子的选择性识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u2 对合成得到的苯并咪唑衍生物具有荧光猝灭-“关”的作用,而S2O72-对该荧光猝灭体系具有荧光恢复-“开”的作用。据此,提出了具有实现对Cu2 、S2O72-的荧光“关-开”型探针。 相似文献
9.
10.
11.
利用荧光探针的溶致变色行为,研究了以不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过的化学修饰蒙脱土内腔的极性.清楚地观察到随所用表面活性剂长链碳原子数目的增多,荧光探针N,N-二甲氨基查尔酮在蒙脱土内的荧光光谱峰值波长移向短波,表明蒙脱土内腔的极性随活性剂疏水链长的增长而不断减小.本工作所得结果将对具体的插层材料(包括不同极性的聚合单体或聚合物分子)在插层时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两种结构类似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3-羟基-6甲基-4-N,N-二甲氨基黄酮丙酸酯(PF)和3-甲氧基-4’-N,N-二甲氨基黄酮(DMMF),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壳聚糖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状态.研究结果发现,当壳聚糖浓度增大到1×10-3 kg/L或以上时,PF在430 nm处的荧光强度有一突增现象.利用DMMF作为荧光探针,研究了它在不同壳聚糖溶液中的稳态偏振,研究发现,随着壳聚糖浓度的增大,其偏振度也明显增大.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壳聚糖在水溶液中的聚集特性,同时也为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作为荧光探针研究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构象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多种不同配比的N-异丙基丙烯酰胺 (NIPAM)与丙烯酰胺 (AM)的共聚物.研究了共聚物溶液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线团 胶粒转变,及荧光探针分子扩散进入疏水胶粒的动力学过程.研究了扩散过程的动力学,计算了探针对不同配比共聚物扩散过程的活化能,并进行了比较和讨论.研究表明,AM在共聚物中的比例越大,相变形成的胶粒结构就越疏松.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混入法引入探针用以测定该转变点时必须注意存在的探针分子的扩散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人们除对高度有序的分子晶体进行持续的深入研究外,对另一类有组织的分子集合体的研究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利用各种荧光化合物作为探针来研究微组织集合体(micro-organized assembly)的各种特性,更引起人们的光趣。用作荧光探针的化合物有一系列不同的类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某些对环境极性、粘度变化非常敏感的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探针的研究报道较多,对另一类探针化合物,其分子单体与聚集体有不同荧光特征,环境改变能影响探针分子单体与聚集体形成的条件,因此就可通过体系发光特性的变化来推断体系环境的改变,但对这类探针化合物的研究报道不多。已知罗丹明类染料的单体分子与其聚集体的发光行为有较大差别,将亲水性罗丹明化合物联以脂肪长链使之成为具有两亲性质的探针化合物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某些方面如研究细胞融合过程等取得了成功的应用,然而这类化合物某些基本物化性质的研究尚不够充分。本工作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几种带不同脂肪链的罗丹明化合物用作探针时的发光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利用荧光探针技术研究水溶性高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转变近年来引起了广泛的注意[1-3]。这不仅是由于水溶性高聚物的实际应用日益增多,而且它还可能作为某种生化模拟体系,为研究了解复杂的生化体系提供有用资料。 相似文献
16.
17.
灿烂甲酚蓝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测定人血清白蛋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离子染料灿烂甲酚蓝(BCB)在适宜浓度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或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时形成二聚体。研究了以此形成的现场二聚体作为荧光探针测定蛋白质的可能性。结果表明,二聚体具有弱荧光,其荧光强度的回升与体系中蛋白质的量呈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0~7.8μg·ml-1,检出限为3.89×10-3μg·ml-1。用于人血清白蛋白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聚电解质溶液中2.6-ANS探针的荧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2.6—ANS荧光探针分子,并在含有不同外加盐的NaPSS溶液中测定了探针的荧光发射光谱。结果表明:探针的荧光强度随Cs增大而增大,而探针光谱的最大发射波长和半波宽度随Cs增大而减小。当Cs达到一定值时,荧光谱参数与Cs关系曲线出现转折点,此时聚离了链以“类胶束”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具有分子内共扼的电荷转移化合物用作荧光探针来研究微环境的特性得到较大的发展,由Lout坛Law等提出的p-N,N一二烷基氨基爷叉丙二睛类化合物,其吸收光谱,特别是荧光光谱具有强烈的溶剂极性依赖性,即荧光光谱的峰值波长依赖于所处环境的极性,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吖啶橙(AO)-藏红T(ST)荧光探针测定DN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述了以荧光能量转移本系测定DNA方法的发展过程,同时对吖啶(AO)-藏红T(ST)荧光探针测定DNA的条件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检出限低、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该法为微曦DNA测定分析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