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先在室外把溴装在自己控制的小安瓿或玻管中(如图),封口,带进教室。演示时,把安瓿头子截去,放入如下图的大试管里,加热,则溴蒸发。等棕色蒸气充满整个试管时,离火,打开夹子,将锑粉或其他金属粉  相似文献   

2.
(一)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取少量的氧化铜粉末放在乳钵内研成很细的粉末,倒入试管内再滴入四五滴水,轻轻摇动放在酒精灯上边烤边转动,待水份蒸发于后氧化铜则薄薄的贴在管壁上。 (二)实验: 当教师讲到氢气的还原性质时,将盛有氧化铜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继续加热,约一分钟后,将启普发生器上导管的夹子打开,把导管插入试管底部,则见管壁上有浅红色的光辉出现,这时黑色的氧化铜已被氢气  相似文献   

3.
选用较粗的铁丝或粗铜丝一根,长约1.5米,依常用为标准口径的试管选一长约半尺的金属棒或硬木棒(或废电池中的碳棒)。先将圆棒固定在老虎钳上,用手将金属丝弯成如图中所绘形状,用老虎钳压平后,再在圆棒上整理各圆环的形状与口径,以统一规格。为防其变形,在各交叉处用少许焊锡固定。又因一般直角夹的固定螺较短,为便于固定,可将废电池上的螺丝母一只焊在中部侧面。又因现用试管虽同一规格,其口径相差很大,所以使用试管须稍加选择。最后  相似文献   

4.
阎循智 《化学教育》1989,10(5):39-39
实验室里,给试管里固体物质加热制取气体时,常常遇到试管炸裂的现象。这样既影响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又造成了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是加热时试管受热不均。我们改用金属网套后,因扩大了受热面积,使试管能够均匀受热,就再也没有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玉玲 《化学教育》1996,17(6):40-40
普通试管夹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经我改进的试管夹有双孔的、三孔的——多孔的试管夹,如图.  相似文献   

6.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的操作方法,教科书和实验操作规范中一直强调使用灯的外焰加热,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使用外焰加热并不是效率最高的,因此,对酒精灯加热试管的方法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探讨了酒精灯火焰温度和加热效率的关系,提出了不同于教科书中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1.试验银镜反应所用试管事先用苛性碱加热煮沸洗净,如改用硝酸加热煮沸洗净,再用大量水冲洗,效果更好。 2.课本上规定“在试管里放氧化银的氨溶液3—4毫升,福马林1—2毫升,混和微热……”按上法当混和时已出现黑色,实验很易失败,因反应太快,如用氧化银氨溶液和福马林体积比为20:1(即用2毫升氧化银的氨溶液加3—5滴福马林)即出现银镜,且非常光亮,微热更快。 3.如用下法不需加热,效果亦显著。在洗净的试管中倒入1毫升福马林并转动使附着于试管壁上,倒去多余的福马林(以备另用),在附有福马林的试管中加入氧化银的氨溶液3—5毫升,转动即有光亮的银镜出现。  相似文献   

8.
对于氯化铵的分解实验,我设计的实验方法,创新使用了中间封闭的大试管这种仪器,使氯化氢和氨气同时从试管两端排出,同时分别检验,且装置简单,构思巧妙.  相似文献   

9.
做成这个试验只需简单的仪器、用二根粗细不等的试管与二根粗细不等的导管,导管插入试管内(图1)。细试管和粗试管都用木塞塞住,细试管木塞上装细导管,粗试管木塞上装粗导管,细试管插入粗试管,而细试管上的细导管则又要插入粗试管上的粗导管中,但不能插到顶端。在试管里制取气体,他在导管口相混,或象合成氯  相似文献   

10.
孙树彭 《化学教育》1984,5(4):42-43
一、水的电解现行四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化学课本第一册第319页水的电解实验,从电解液中取出试管和检验气体,都不方便。我们做了以下改动。将12×120mm小试管底部在酒精喷灯火焰上加热至红软,用嘴吹出一个小尖嘴。用氢氟酸腐蚀试管,制成若干刻度。使用时先用肥皂将尖嘴封佳,使之不漏气。其它按书中要求做。检验两极产物时,先用大头针刺破肥皂封膜,迅速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1.
周南旋 《化学教育》1993,14(4):47-47
如果把传统直柄试管刷弯曲成如下图形状,使用时旋转柄,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12.
陈锡恩 《化学教育》1999,20(6):34-35
试管是中学化学实验中一种常用的玻璃仪器,可做化学反应容器,具有用药量少,易于操作和观察等特点。具支试管可做气体洗涤器或微型气体发生器。如果将试管、具支试管进行简单加工,便可制成侧槽、侧孔、双叉、弯头试管等,如图1所示。这些不同形式的试管,我们统称之为改形试管。这些类型试管可完成许多化学实验,使实验的操作更加简便、科学,现象更加明显,还可节约实验药品。现分别说明改形试管的制法和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侧槽试管制作方法及应用取一支大试管(20mm×200mm),用胶塞堵塞管口,在距试管底部30mm处用…  相似文献   

13.
原题: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标准答案:(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我们认为(2)的答案还可是稀NaAc或NaH-CO3的酚酞溶液,因加热Ac-、HCO-3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  相似文献   

14.
1 维生素 C趣味小实验1 .1 实验内容取规格为 0 .5g、2 m L的维生素 C注射液 ,用玻璃棒将药剂瓶上端敲破 ,将维生素 C溶液全部转移入一支大试管中 ,并在其中加入 8m L蒸馏水 ,振荡 ,使混合均匀。将上述溶液平均分装入 A、B、C、D、E、F6支小试管中 ,然后将小试管排在试管架上。在 A试管中滴加紫色 KMn O4 溶液 ,溶液立即褪色。在 B试管中滴加溴水 ,溴水颜色迅速消失。在 C试管中滴加碘水 ,碘水很快褪色。在 D试管中滴加 Ag NO3溶液 ,试管中立即出现大量黑色沉淀 ;再在试管中滴加30 % H2 O2 溶液 ,试管中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将…  相似文献   

15.
二、演示方法方法一用常见的制气方法制取NH_3和HCl产生白烟:各取豆粒大已研细的NH_4Cl和Ca(OH)_2粉末,在纸片上混匀后放入干燥的大试管中,在小试管中加入豆粒大NaCl,在滴管中吸入浓H_2SO_4,如上图装置好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演示时,向上抽动玻璃管,带动小试管上移,加入几滴浓H_2SO_4后使小试管下移到大试管底部。给大试管加热,立即产生白烟并充满整个大试管。冷后,大试管内部各处均挂一层白霜。  相似文献   

16.
沈联东 《化学教育》2010,31(3):88-89
在高一化学教材《化学1(必修)》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章中,涉及氯气(Cl2)、二氧化硫(SO2)、氮的氧化物(NO、NO2)、氨气(NH3)等有毒气体的实验较多。这些气体实验,学生、教师都很担心中毒。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用一套普通的装置(见图1),多次在有毒气体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使用,有效地解决了有毒气体的污染问题(图中的试管可根据实验需要选用完好试管或底部破损有孔的试管)。  相似文献   

17.
谢朝琛 《化学教育》1981,2(4):37-37
使用试管做演示实验,教室后排的学生往往看不清实验现象。在没有电教设备的情况下,应用以下简易方法,对增强演示效果可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试管不同的摆放位置及其使用状态为线索,巧妙地将实验知识、实验操作与实验方法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对中学阶段接触到的与试管有关的实验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整理,力求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数微波辅助化学合成实验是基于家用微波炉进行的,但是存在两大问题:加热不均匀以及加热效率低。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使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多试管结构,通过改变试管位置和试管厚度,便可改善水在家用微波炉中的加热效率和温度分布均匀性。这里对加热30ml水和60ml水分别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比单试管,此多试管结构对30ml水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的提升值分别为97.6%和7.1%,对60ml水的加热均匀性和加热效率提升值分别为98.2%和9.2%。之后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其正确性。因为水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溶剂,且稀水溶液与纯水的介电常数相差不大,所以这种多试管结构对稀水溶液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元根 《化学教育》1984,5(4):38-38
实验装置在15×20试管的中部扎一橡皮筋,用排水(饱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半试管纯净的氯气,再用一个10毫升量筒同法收集满纯净氢气。如图1所示试管和量筒口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槽中。实验时取下盛满氢气的量筒,保持浸没在食盐水面下,移至试管口下面,量筒的尖咀向号、乐器厂部慢慢下移,以使氢气转移到试管里跟氯气相混和。在室内漫射的光线下,即可观察到试管内产生白雾,液面也略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