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92 40 3 0 - 1是一个光温敏雄性核不育小麦 ,92 40 3 0- 1×父本 3号是它的一个杂交种 .本文报道了 92 40 3 0 - 1的育性转换特性、主要农艺性状、异交生物学特性 ,以及 92 40 3 0- 1×父本 3号的杂种优势表现和主要制种技术 .92 40 3 0 - 1表现出短日低温不育、长日高温可育的育性转换特性 ;为半冬性品系 ,株高适中 ,株叶型理想 ,综合抗性较好 ;不育播种期下开花期较长 ,内外颖张角高达 3 0 0 ,柱头生活力达 10天以上 ,具有理想的异交生物学特性 ,制种产量达 0 .2 43 7kg/m2 ;杂种 92 40 3 0 - 1×父本 3号产量达 0 .3 881kg/m2 ,比湘麦13号增产 14.0 5 % ,达 1%的极显著水平 ,杂种综合抗性好  相似文献   

3.
小麦雌性不育系的胚胎学及其遗传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探明小麦雌性不育的胚胎学机理,以普通小麦育性正常品种、雌性不育系4042及其F1的早期子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和统计,发现雌性不育小麦子房败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双受精障碍,占所有不育子房的50%以上,其次是早期的原胚虽然发育正常,但胚乳发育有不同方式的异常,最终导致子房的败育,雌性总不育率达93.3%.本文还通过比较双亲及杂种F1的幼胚发育,从胚胎学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小麦雌性不育性状受隐性主效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4.
智力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对智力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智力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近年来新兴的分子遗传学技术和功能脑成像等技术,为探索智力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用这些技术,可定量研究遗传对智力的影响,探索遗传影响智力的潜在神经机制,揭开智力的基因编码,从而为人类更好的发展、利用自己的智力提供新的可能.行为遗传学、行为基因组学和影像遗传学研究分别从宏观、微观和中间三个层次为揭开智力的遗传基础提供了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组特定基因与智力具有显著关联,它们通过影响多个脑区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共同作用于各个认知过程来影响智力.通过总结和回顾已有研究,可以为研究知觉、注意、人格等其他认知功能的遗传基础提供到借鉴作用,并能够为社会经济等领域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不育性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
小麦雌性不育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探明小麦雌性不育的遗传规律,以小麦雌性不育系fs与育性正常的小麦品种或种的杂交一代和二代为材料,对其雄性育性和雌性育性进行了两年的观察,其杂种一代和二代的雄性育性正常,雌性育性在一代正常,二代多数组合出现1 4或1 16的雌性不育株,初步认为小麦雌性不育依试验亲本选材的不同表现为一对或两对隐性基因的遗传,雌性不育的表达可能涉及到两对主效基因的参与并且受环境的修饰.  相似文献   

7.
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及其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植物对病原的防御反应,植物-病原互作模式和植物抗病性的遗传基础进行了概述.报告了病原无毒基因和植物抗病基因克隆;植物抗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9.
在水稻中存在一类特殊的种质资源称为广亲和品种。它们与籼稻和粳稻杂交的后代都表现正常可育。最近,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院士张启发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他们发现并成功分离克隆一个控制水稻籼粳不育和广亲和性状的主效基因,命名为S5。据科研人员介绍,广亲和基因因其重大的应用价值,在国内外水稻界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因,早在1987年我国启动“863”计划时,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从理论和实例计算两方面证明了直接利用遗传相关进行通径分析的可行性,提出了表型通径系数和遗传通径系数等概念,指出了遗传通径分析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分析了两家育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24份小麦杂种F4代材料(共计288个单株)的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小麦杂种F4代的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Shannon指数为1.687 9;在遗传多样性分布上,材料间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变异(8.32%),但遗传多样性主要集中在材料内部(91.68%);两家育种单位提供的材料遗传多样性丰富度基本接近,Shannon指数分别为1.679 7和1.692 0;UPGMA聚类表明同一育种单位的材料间遗传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江苏省杂交晚粳区试11份材料的平均亩产为683.24kg,仅甬优杂交组合E240(Z06)在6个试点的平均亩产达到796.1kg的超高产水平,较对照甬优8号增产15.13%.为探索该杂交组合的超高产遗传结构,利用在籼粳有多态性的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36对InDel标记检测,发现该组合的籼型基因频率为0.47,属于中间型,其他组合的籼型基因频率都低于0.4,属于粳型或偏粳型.分子标记检测杂交组合Z06在第5和第12染色体的基因型为纯合籼型和杂合型,与其他组合明显不同.广亲和基因的功能标记检测仅发现Z03、Z05和Z06这3个杂交粳稻携带广亲和基因S5n,其中Z05为纯合基因型,Z03和Z06为杂合基因型.该研究表明杂交粳稻超高产组合应该接近一半籼型一半粳型,第5和12染色体片段为籼型基因型,并携带广亲和基因.  相似文献   

14.
野生稻具有栽培稻可利用的多种优良农艺性状,多年来,科学工作者对野生稻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本文就野生稻的遗传基础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由于杂种优势的利用是农业增产的重要途径,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近十年来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及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为阐明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杂种优势研究有了新进展,通过对已有资料的分析研究,从遗传差异,基因表达调控、基因效应、基因网络系统等方面探讨了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人类中约有1%的人群经受着精神分裂症的折磨,虽然精神分裂症是家族性的,但是其遗传方式就像这一疾病本身那样复杂。早前曾有研究宣布鉴定了一个精神分裂症基因,但是该结果却存在解释困难和重现性差的问题。最近发表的两篇论文阐明了为什么精神分裂症基因这么难以捉摸,更重要的是,还阐明了这一疾病的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杉木杂种群体分子框架遗传连锁图初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分子遗传标记-RAPD,以杉木J0和F11两个亲本杂交形成的F1群体为作图群体,从104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78个引物,对78个F1群体及双亲样本进行了RAPD扩增,共获得129个RAPD标记,首次构建了杉木分子遗传连锁框架图,其中J0亲本包含8个连锁群,标记覆盖的基因组总长度约为595.2cM,F11亲本包含4个连锁群,标记覆盖的基因组总长度约为315.3cM。129个RAPD标记中偏分离标记占14.7%。本图谱为构建饱和的杉木分子遗传图谱提供了框架结构,为进一步开展杉木分子遗传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种间体细胞杂种的抗寒性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猕猴桃(Actinitia chinesis)与狗枣猕猴桃(A.kolomidta)各间体细胞杂种无性系试管苗叶片在20,10,4,0和-15℃温度处理理,叶片细胞的电导率、脯氨酸质量分数ω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b具有不同的变化,结合叶片厚度测量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种间体细胞杂种无性系CK6和CK13的抗寒性弱,趋向于中华猕猴桃;而无性系CK11和CK8的抗寒性强,趋向于狗枣猕猴桃。  相似文献   

19.
秈稻花培的绿苗率是受各种因子所综合控制的,应用适当的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对花药进行低温予处理等.较好地发挥了综合因子的增效作用.因而使秈稻花培绿苗率提高到了1.7%.禾谷类通用诱导培养基和M_3型的分Ⅰ、分Ⅱ、分Ⅲ培养基以及N_6—PZH_4型的分V培养基配套对提高秈稻绿苗率效果较显著;经低温予处理30—48小时的秈稻花药的诱导效果比不处理高3~4倍;不同的秈稻杂交组合在花培中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提取猕猴桃体细胞杂种叶片总DNA,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的trnT(UGU)和5'trnL(UAA)外显子之间的a~b间隔区DNA片段和光合系统Ⅱ D1蛋白基因(psbA)片段,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ORF25片段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狗枣猕猴桃(A.kolomikta)与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的对称体细胞杂种具有与中华猕猴桃相同的a~b间隔区DNA片段,叶绿体DNA遗传为非随机分离.还讨论了cpDNA遗传与猕猴桃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