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声学学会荣誉会士、著名声学家白瑞纳克(Leo Leroy Beranek)博士,因病于2016年10月10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韦斯特伍德镇家中午后小睡中逝世,享年102岁。白瑞纳克博士是中国声学界的老朋友,为推进中美声学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也因此在2012年被中国声学学会授予荣誉会士称号。白瑞纳克博士与《声学学报》创刊人马大猷先生同学,建立了近八十年的深厚友谊。(详见《声学学报》2015年第40卷第2期第338-341页)。  相似文献   

2.
<正>2010年7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ICSV17)在埃及的开罗举行,会议期间,国际声学和振动学会(IIAV)宣布授予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田静博士学会荣誉会士(Honorary Fellow)称号,并颁发了证书和奖牌,以表彰其在声学和振动研究领域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该证书由国际声学和振动学会理事长Luis BentoCoelho和执行理事长Malcolm J.Crocker共同签署。  相似文献   

3.
张海澜 《应用声学》2005,24(6):358-358
世界超声大会(TheWorldCongressonUltrasonicsmergedwithUltrasonicsInternational,WCU/UI’05)于2005年8月29日至9月1日在北京召开。这是世界超声大会(WCU)和国际超声(UI)两大组织首次联合举行学术会议,在超声研究的历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会议由国际超声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声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承办。应崇福院士担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收到美国声学学会寄来田静主编当选美国声学学会授予会士(Fellow)的通知和证书,以表彰其在声学领域的成就及其促进中美合作的贡献。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声学学报(中、英)版主编田静先生长期从事电声与噪声学研究,在有源噪声与振动控制、电子抗噪声通讯器件、声频特征信号控制、声学微机电系统、交通噪声传播与评价、有限振幅声  相似文献   

5.
<正>《声学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两刊编委向宁教授,于2014年10月美国声学学会第168届年会颁奖典礼上,被授于赛宾奖章(Wallace Clement Sabine Medal)。赛宾奖章是美国声学学会为表彰国际上建筑声学有杰出贡献的学者而设立的荣誉奖章。向宁教授为自1957年设立该奖以来第16位得主,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章的华人科学家。此前得该奖章的声学家有如V.Knudsen(美)(马大猷先生导师),L.Beranek(美)(马大猷先生同窗),E.Meyer(德),L.Cremer(德),Marshall(新西兰),J.Bradley(加)等人。向宁教授25年来对耦合空间声场研究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并在双耳缩尺模型测  相似文献   

6.
作者按在第21届国际声学大会(2013.6.2—7,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之前(2013.5.27),国际著名声学家、马大猷的同学和挚友Leo Beranek给马公子晓非发来电子邮件,传来了他将在大会的建筑声学领域"马大猷,他对声学的贡献和生活"专场报告(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和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教授N.Xiang(向宁)主持)上的论文手稿,其后,晓非又将它转发给我。文稿中摘录了马大猷和Beranek两人194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分手以后,马大猷写给Beranek的23封信件,时间覆盖从1940一1948,1979—1992。1949—1978年间由于中美关系的大局,通信不得不中断。信中既有抗战时期昆明的时局现状,也有平时的生活场景,更有开展研究工作的艰辛和当工学院长的劳累;信中突显出马大猷在那样困苦动荡的环境下,对声学的执着和学术追求的宝贵精神;改革开放、科学的春天到来以后,他说:"(我的科学)生命是从60岁开始的"。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本应配合历史事件写入《马大猷传》一书中,为该书增添一抹鲜活动人的亮色。可惜,那时《马大猷传》已经发排付印,机会失之交臂。去年(2012)美国声学学会授予马大猷荣誉会士,这在声学界是被人十分尊崇的称号。它只授予那些在声学中获得卓越成就或对声学有突出贡献的人。从1929年设立至今只有19位科学家(包括马大猷)获得这一称号。1929年第一位荣誉会士是拥有1000多项专利的大发明家爱迪生(Thomas A.Edison,1847—1931),继爱迪生之后第二次1949年授予了美国声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现代言语和听觉研究的先驱、被誉为立体声之父的弗莱车(HarveyFletcher,1884—1981),第三次1954年另一位美国声学学会创始人、马大猷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导师建筑声学的先驱孥德森(Vern O.Knudsen,1893-1974)等四人获此殊荣。Leo Beranek是在1994年获得这一称号的。著名声学家声学海洋学的奠基人、创建了苏联声学研究所的布列科夫斯基赫(Leonid M.Brekhovskikh,1917-2005)在1999年获得这一称号。马大猷的学术成就和对声学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国际声学界能获此等殊荣者寥寥。因而了解他的学术人生、继承他的学术成就、发扬他的学术思想,对我们开拓创新、科学兴国大有裨益。《声学学报》3月期适逢马大猷先生99诞辰,将这批宝贵的信件的译文刊登,既是对历史文献的尊重也是对《马大猷传》的补充,必将使声学工作者和关心声学的人们感到欣慰。信中Beranek作了一些注释,标为白注;作者也加了一些注释,标为作者注,均置于黑括弧中。原文没有分段,为便于阅读,分段是作者后加的。  相似文献   

7.
刘克 《应用声学》1999,18(4):48-48
1999年3月14日至19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了第137届美国声学学会大会暨第二届欧洲声学大会(声学论坛)及第25届德国声学大会.此次国际声学联合大会是由美国声学学学会(ASA)、欧洲声学学会(EAA)、及德国声学学会(DEGA)三家共同举办的.来自世界34个国家或地区的近2000人参加了会议.分14个大主题,198个分会、收到论文1955篇.本次大会旨在推动国际声学各领域的研究,虽称地区性会议,但会议内容涉及声学的各个方面,可称本世纪最后一次全球性的声学会议.会议分的14个大主题分别为:建筑声学…  相似文献   

8.
孟龙 《应用声学》2020,39(1):162-162
在中国声学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支持下,2019“深圳国际前沿声学研讨会”于11月20日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先进院”)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声学学会与先进院主办,南京大学、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深圳大学、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协办,来自全国各知名高校、医院、研究院所及企业的200余名声学领域代表参会。  相似文献   

9.
张家騄 《应用声学》1992,11(3):11-11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齐颖勇,在语言声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博士,现在亚利桑那大学言语和听觉科学系任助理教授。由于他在言语科学领域中工作成绩突出,于1991年美国声学学会秋季大会上,成为克拉特(Dennis Klatt)纪念奖的第一位得主。 克拉特是国际知名的语言声学家,他在言语合成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研制的文语转换系统DEC-Talk是大家公认的最好的一种。不幸他于1989年逝世。为了纪念他对言语科学的贡献,由美国言语-语言-听觉基金会和美国声学学会联合设立了克拉特纪念基金。首次2000美元奖金授予一位取得博士学  相似文献   

10.
《应用声学》2012,(4):248+255+293+302+307
2012香港国际声学大会暨中国声学学会第9届全国声学会议在香港成功召开2012年5月13日至18日,由中国声学学会、美国声学学会、香港声学学会和西太平洋声学委员会联合主办的ACOUSTICS 2012 HONG KONG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成功召开。它是中国声学学会第9届全国声学会议、美国声学学  相似文献   

11.
《应用声学》2010,29(6):475-475
<正>由陕西省声学学会,上海声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物理、超声电子学分会,西安声学学会,四川省声学学会、重庆声学会(筹)联合发起的"2010'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于2010年8月23日~27日在云南腾冲举行。中国声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中科院声学所德高望重的资深院士应崇福先生,中国声学学会的副理事长宗健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物理声学分会主任王新龙教授,超声电子学分会秘书及重庆声学学会筹备  相似文献   

12.
《应用声学》2007,26(1):54-54
为了促进高层次的国际电声技术交流,激发国内具有更多国际水平的电声研发,由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和深圳意富音响公司联合主办,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轻工工程学会,天津市声学学会,国际电声网联合协办,2006国际电声大师中国行讲座于2006年9月4日、7日和12日分别在东莞、天津、嵊州等三地举行。这三场活动分别由嘉茂、真美、天乐赞助。  相似文献   

13.
王季卿 《应用声学》2002,21(5):29-29
世界著名声学家L.L.Beranek教授应魏荣爵院士邀请,在南京大学百年校庆学术报告会(2002年5月22日)上作了“音乐厅和歌剧院”的报告。白瑞纳克教授在会前和会后访问了北京和上海,分别在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和同济大学作了“音乐厅音质的客观参量”和“音乐厅和歌剧院”等学术报告。介绍了他的丰富设计经验和卓越研究成果。并在同济大学举行他的名著《音乐厅和歌剧院》中文版首发式(王季卿、戴根华、项端析、郑敏华等译,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从音乐、声学和建筑三个方面探讨大厅音质最新进  相似文献   

14.
程晓斌 《应用声学》2014,33(5):425-425
正2014年7月13 17日,第21届国际声与振动大会(the21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Sound and Vibration,ICSV21)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行。大会以"声与振动的深入研究"为主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长田静担任大会主席。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AV)主席Marek Pawelczyk和Malcolm J.Crocker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所长王小民,中国声学学会宗健、毛东兴副理事长等出席了会议。国际声与振动大会(ICSV)是由国际声与振动学会(II-  相似文献   

15.
《应用声学》2006,25(6):345-345
由四川省声学学会、陕西省声学学会、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专委会和物理声学专委会联合发起,四川省声学学会承办的“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会议”,以及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专委会和物理声学专委会的工作会议,于2006年8月14日-19日在都江堰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山东、陕西、重庆、四川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的声学科技专家、教授等共13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声学学会秘书长宗健研究员、中国声学学会超声电子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吴江副所长、物理声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长江学者王新龙教授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每三年一次的21届国际声大会ICA,于2013年6月2-7日在加拿大东部Montreal与美国声学学会165届年会和加拿大声学学会51届年会联合举行。本届大会共有1607篇论文,数量在ICA历届大会中最多,分别在174个专题组进行。论文摘要集按各专题组时序、会场地点及时间表排列,一目了然。这是由美国声学会会刊负责编印,会前预先寄发给全体会员,大会报到时亦人手一册,方便与会者。这也是美国声学学会每年二届年会的惯例。会议另发存储于U盘上的所有报告全文,便于阅读和保存。  相似文献   

17.
王季卿 《应用声学》1999,18(1):10-10
1998年6月20-26日,第十六届国际声学大会(ICA)与美国声学学会第135届年会在美国西雅图联合举行。有来自49个国家、近二千名代表出席,论文报告1500余篇,是历史上最大一次声学界聚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出席人数不下五十有余,包括来自港、台和旅外学者.论文分布在十三个分支学科:物理声学、建筑声学、噪声、结构声学和振动、工程声学、音乐声学、动物生理学、海洋声学;水声学、声学中的信号处理、振动生理响应及医学超声、心理和生理声学.ICA是在国际声学委员会(国际理论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下…  相似文献   

18.
《声学学报》2013,(1):11
第21届国际声学大会(ICA 2013)将于2013年6月2日至7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本届大会由国际声学委员会(简称ICA)发起,美国声学学会与加拿大声学学会联合承办,是第165届美国声学学会年会和52届加拿大声学学会年会的联合会议。ICA目的在于促进声学领域国际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其主要  相似文献   

19.
沈勇 《应用声学》2007,26(4):243-243
2007电声技术国际研讨会(2007 International Electro Acoustic Technology Symposia,简称IEAT 2007)于2007年4月7日至8日、4月10日至12日分别在深圳市虚拟大学园、南京市南京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声学研究所主办,中国声学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中电元协电声器件分会、江苏省声学学会、深圳市三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电声技术》杂志协办.  相似文献   

20.
沈建中 《应用声学》1992,11(6):41-41
第20届国际声成像会议(20thISAI)于1992年9月12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承办。中国电子学会、声学学会、地球物理学会、医学影像学会和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学会联合协助筹办。东南大学校长韦钰教授任大会主席。美国加州大学G.Wade教授、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应崇福教授为大会名誉主席。来自美洲、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十九个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